若问民间艺术家们,为什么虎绣绘成这个样子?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样子!”若再问传了多少代,他们最多能追溯到三四代,再往前就无人知晓了。如果说民间艺术家参考了古代纹样造型,但他们生活在封闭的农村,而且老辈的妇女多不识字,有的连名字都没有,有的数十年没有出过村,没有进过城,哪会知道有图书馆和博物馆,更不可能借到有关的资料。但是数千年前虎的造型与今日民艺虎的造型相对照,又会发现很多渊源关系。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所以没有中断,便是通过教育以及语言、文字的传递和继承,或通过代代师承,而民间主要靠家族的传承。民间艺术创造,多是外祖母传女儿,女儿再传女儿,一代代传承下去,或者是农村女友之间相互学习或传授,即所谓“母系传承”。
若拿北京的布老虎与西周晚期的青铜虎尊(现藏美国华盛顿里奥博物馆)相对照,两者竟然如此相像:圆圆的眼睛,竖起的双耳,宽大的嘴露着利齿。也有不同之处,西周的虎尊鼻子上铸“王”字,北京民间的布老虎的“王”字贴在额头上。
笔者在陕西关中考察时,购得一件民间传世的双身虎小儿帽圈,一个虎头,两个虎身。在其他地方也发现过相似的虎头帽,民间俗称“二虎争头”。考古学家认为古代纹样中,凡是双身一头,或一身双头的兽和鸟,都象征两性交合。安徽阜南月牙河出土早商青铜龙虎尊,突出的纹样便是一个虎头的双身虎,虎腿为蜷卧形状,虎头下有一个人,蜷臂屈腿。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早商青铜龙虎尊,也有双身虎的纹饰,不过中间的虎头,却像人体的头部,双虎又似人的虎皮装饰,人物也是蜷臂屈腿。
现今小儿双身虎帽圈下没有蜷臂屈腿的人,倒是戴帽圈的娃娃,岂不像三星堆双身虎那样,娃娃的头就是虎头,帽的两旁各有一条虎身,后面拖一根老虎尾巴。小儿戴双身虎头帽,也像安徽阜阳的龙虎尊,虎头下遮住人物半个头部,娃娃不也是遮住头顶吗?
河北涉县的小儿虎头鞋,与商代武士胸甲相似。陕西凤翔六营彩塑虎头挂片,若删除外加的吉祥纹样,其虎的耳眉眼鼻嘴的造型,几乎与商、周青铜礼器上的虎头纹、兽面纹相似。这种民艺虎头,属于商周型。另有种民艺虎头造型,属于良渚型。其根据就是浙江良渚出土的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样造型。特征是两眼浑圆,有双圈,双眼之间有的有过桥,鼻子上细,鼻翼宽大,嘴部扁阔。有的民艺虎头造型,又近于夏代二里头虎头造型,虎眼椭圆,无嘴,或嘴很小。
马承源先生在《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一书中,提到虎头纹和兽面纹有配置式、简略式、整体展开式等等。在民间也有这几种形式,如民间绣片中没有虎头的轮廓,只做虎头上眉眼嘴鼻耳造型的零件,再配上花朵、艾叶和蝴蝶等组合到一起,这便是配置式。有的民艺虎只作虎头,虎身、虎四肢全都没有,便是简略式。有的民艺虎在刺绣中,将虎的全身平面展开,只是突出虎头,虎身和四肢均缩小,这便是整体展开式。以上这些形式,多用在刺绣和服饰造型中。在民间剪纸、绘画中,虎的造型多是全身的虎。
商、周青铜虎头纹的虎鼻上,多加“◇”形纹,在青铜器上单独的虎鼻配饰上,有的也加“◇”形纹。民间各种虎头虎鼻的造型上,有的也加“◇”形纹,有的改成“□”钱贯女纹,由此推论“◇”形纹可能是女性的标志。
陕西关中地区做的布老虎和有些小儿虎头帽,虎头多吐舌,受战国楚墓和汉唐墓葬冥器镇墓兽的影响。虎吐舌使虎的形象显得平和,减少了凶相。
福建地区的虎头帽,虎的面部多加直线斑条纹,是受楚国立体漆器虎的造型影响,楚国虎的造型,虎面也有直线斑条纹。但是,民间对古代纹饰和造型的继承也是有所选择的,如周代四虎铺上如鼠的虎,战国时期虎爪如弯月形,在民间虎的造型中则很难见到。而商代玉器中的虎的造型便在民艺创造中被广泛应用,如头大,身躯小,或细长,腿很短,像出生不久的婴儿。不可否认,民间对古代造型和纹饰也有发展和创造,如小儿虎头鞋上绣的双身虎,便有各式各样的造型。民间继承古代造型尚是个谜,因时隔数千年,又经无数的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很多地上的文化遗存惨遭破坏而至泯灭。值得庆幸的是,其中的一些造型,竟然通过家庭的世代传承而延续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