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仑山的北面,有个母虎女神,名叫西王母,她的面貌“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是令人可怖的母虎的凶相。西王母居住的地方,有的说,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汉昭帝时曾在兰州西北黄河北岸设置金城郡,有的说金城郡在青海西宁市以西。)
所谓西王母“司天之厉及五残”,“厉”便是疟疫,“五残”是灾星。“五残星”出于东方,形状类似辰星,又名“五锋星”,它一出现,便预兆五方要“毁败”,诸臣遭戮杀。大概西王母主持刑杀,所以说西王母是死神。她又是管生育的神,传说她能制长生不老的药,能让人起死回生。汉代画像石的雕刻中,在西王母的身旁,总有一个玉兔在捣药,大概就是制造长生不老的仙药。传说射日的后羿经常去昆仑山拜访她,向她讨取长生不老的仙药,想与妻子嫦娥一道羽化成仙。但他的妻子把仙药窃去独自吞下,奔赴月宫,过着孤寂的日月。
道教书籍中说“黄帝?蚩尤于中冀,剪神农之后,诛榆罔于阪泉而天下大定,都于上谷之涿鹿。又有数年,王母遗白虎之神,乘白虎集帝之庭,授以地图。”
《山海经》和其他古籍中,又说西王母不是一个人,而是西方的一个国家,与觚竹、北户、日下四国,称为“四荒”。传说治理洪水有功的大禹,曾到西王母邦学习过。
又有人说,西王母是古代西方塞人部落,西王母的“西”字,兼有音义,译出了斯基泰民族的首音。这个民族原在祁连山的南麓,在青海西宁以西和敦煌一带游牧。后为大月氏部族的迫逐,迁徙到新疆天山南北,包括阿尔泰山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草原。新疆南部的叶尔羌河流域,古代便有塞人部落游牧,与“赤乌氏”民族散居。
《史记》和《竹书纪年》记载周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周穆王西征从洛阳出发,经雁门关,先到河套以北地区,而后向西,经乐都、积石、柴达木盆地,再向西到达“玉山”。所涉之地便是今日南疆的于阗、墨玉、皮山、叶城等五个盛产玉石的地方。
传说周穆王到达西王母邦后,曾在瑶池宴请西王母。西王母在宴席忧伤的吟诗,表示自己是“华夏古帝的女儿”。
又有人说西王母“犹言西方神貘,从《山海经》所载的居处、形状、服饰考之,当为西方貘族所奉祀的图腾神像”。《穆天子传》中说周穆王到西王母邦时,很多部落的酋长来献礼,其中便有“西膜”部族的首领。
后来,西王母演化成黄帝的次妃,有德无貌,长得很丑陋,但能制服凶煞恶鬼,名字叫“嫫母”。又由“嫫母”演化成在宫廷驱傩的方相士。
由此说来,西王母、西膜、嫫母、方相士都是一个人,也都是母虎女神。前两种可能是崇虎的部族或国家。起初对西王母的描述是“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的母虎凶相,后来变成雍容华贵的妇人相貌。《山海经》中所述昆仑山开明兽、陆吾等神都是半人半兽的形象,而以兽形为主,仅面部如人。这是古人从尊崇神兽,转为尊崇半兽半人的神,再转为尊崇人神的信仰转化过程的生动写照。
自战国以来,因传说西王母掌不死之药,再加上神仙家的方士们大力鼓吹,对她的祭祀逐渐兴盛起来。到两汉时,帝王和贵族们为了“追求不老术”,对她更加崇拜。在这个时期的墓葬壁画和画像石上,都少不了西王母的形象,有的戴山形冠,有的戴彩胜,独坐在山顶上。旁边有玉兔捣药,九尾狐示祯祥,三青鸟为王母取食;这属于天界。其下方则刻绘死者生前的生活。山东滕县西户口村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的西王母,虽是女相,却有胡须,穿兽衣,还露虎豹尾。
东汉时,把周穆王演化成东王公,与西王母相配。唐代,又兴起西王母与玉皇大帝相配,改称为“王母娘娘”,把她的神格提得更高。但是,母虎女神的本质是变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