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日趋淡化,灵兽的形象演化成宫廷和民间的游艺活动,并出现了角抵性质的象人斗虎、斗牛、斗兽、斗兕(雄性犀牛)及羽人戏龙的表演。大概这种演艺活动汉代很盛行,所以大量出现在汉代墓室画像石的雕刻上,供王公、诸侯、贵族们死后也能观赏到这种百戏。画像石雕刻的象人头上都戴着面具,如凶神似的狰狞,许是真实的扮相。而虎、牛和兕则是自然界中真实的样儿,一个个奔腾跳跃,似乎发出惊人的吼叫,张牙舞爪地扑来,正与人展开一场生死的搏斗,令人惊心动魄。象人有的是一个人,有的是两人,有的持长矛,有的徒手,有的舞动长长的衣袖,或戏弄,或抓住兽角正在角力,或骑到虎背上。画像石上的羽人形象很瘦小,背上有双翅,手拿仙草。这种造像不一定是真实的形象,为了给人以视觉上惊险的气氛,作了夸张的表现。因宫廷和民间的象人斗虎,属于百戏的一种,虎和其他兽类均是由人扮演的,不可能将虎从笼中放出来表演。
汉代也有人斗真兽的记载,如孔臧写有《谏格虎赋》:“格虎于其廷,以此为至乐”。《西京杂记》也记载:“广陵王胥有勇士,常于别圃学格熊,后遂能空手搏之。”这位勇士是到养动物的苑中练习与熊格斗,并不是供人娱乐表演,而且这种与真兽格斗并不普遍。
用人表演兽类,早在4000余年前的虞舜时期就有了,名谓“百兽率舞”。《尚书?虞书》中记载舜帝任命百官时,便任命夔主持乐官,来教育年轻人。夔回答道:“啊,我敲击着石磬,使各种兽类都依着音乐舞起来!”这大概是当时游艺性的舞蹈,由人扮演虎罴熊豹等百兽。
东汉张衡《西京赋》中记载“程角抵之妙戏”演出时的情景:“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女娥坐而长歌,声清扬而委蛇。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唐人薛综注:“仙倡,伪作假形,谓如神也。罴豹熊虎,皆为假头也……洪涯,三皇时伎人,倡家托作之。”
西周时期,“象人”是丧葬时演出的歌舞木偶,称为“丧家乐也”。到秦汉之间,便由人扮演的“象人”,戴着面具进入宫廷和民间百戏表演之中。如当时有“蚩尤戏”,蚩尤的扮相是“牛耳,须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记载“今冀州有蚩尤戏”,说的是两千多年前。今河北省南部的磁州等地,仍有蚩尤戏的游艺表演。
汉武帝时,将角抵并四艺之乐,经常在宫殿表演。元封六年“京师民观角抵于林平乐馆”。京城的“平乐观”是皇家专门表演角抵戏的场所,并招待过少数民族的代表。
汉宣帝时,曾亲临平乐观,会见匈奴使者、外国君长,并一起观看角抵戏。这次演出,象人斗虎、斗牛、斗兕兽是不可少的。汉代画像石上雕刻“角抵舞象”,正是当时演艺活动的形象写照。
《后汉书》记载顺帝时,有月氏国、安息国、疏勒国向东汉王朝献师子(狮子)、封牛的事,这些国家的地域当在今天的伊朗和我国的新疆等地。所献的珍禽异兽都圈养在皇家的苑圃内,不向民间开放。
“狮子”这个词是某种伊斯兰语的语音,可能与波斯语有关(sét),也可能是从栗特语的st w或sar e来的。所以说“舞狮子”起源于域外。
传说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日益频繁,西域特产的狮子和舞狮子也传到内地。
唐代诗人李白和白居易都写过《西凉伎》,诗中都说到舞狮子。李白的诗中还提到狮子舞是安西都护府进贡来的。当时的安西都护府管辖的范围在西域的天山南路,龟兹便在其内,在今日的南疆地区。当时,引狮郎叫胡人,有的叫回回(湖南),有的叫达摩(广东)。
白居易在《西凉伎》诗中这样描舞狮子:“……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
《新唐书?音乐志》在“龟兹伎”条下记有舞狮内容:“设五方狮子,高丈余,饰以五色,每狮子有十二人,衣执红拂,首加红抹,谓之狮子郎。”
唐代还把舞狮子发展成有伴奏的大型舞蹈,如“九头狮子”,“五方狮子”。后者归入立部伎的“太平乐”。由人扮演五头不同颜色的狮子,其中又分“文狮”和“武狮”。文狮表演狮子的温驯,武狮表演其勇猛,有的还增加“狮子带仔”。并且还将狮子谐音喻朝中辅太子的“太师”、“太保”。由于狮子赋予了宗教的内容,舞狮便压倒了斗虎、舞虎的游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