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雕塑在秦代就已经成熟了,其标志就是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出土的马俑反映了我国古代马雕塑的辉煌成就。
秦始皇陵的马俑形象高大,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马一样大小。以往发现的陶俑随葬品体形一般都比较小,像秦俑这样与真人真马同样大小的陶俑实属罕见。体形小的陶俑在制作和烧成等方面技术上比较容易把握,而体积大的陶俑技术上的要求也就越高。像秦俑坑出土的大批体形高大的陶马,如果没有高超的塑造技巧和制作工艺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
秦俑陶马制作的一般过程是,先按部位分件制作,再将它们安装和粘接起来,然后进行烧制。陶马的外形塑饰,则是在二次复泥后用刀类刻雕而成。因被塑对象在许多方面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因此就需要逐个进行雕塑,雕塑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塑、堆、捏、贴、刻、画等,而以塑、刻、画三种技法为最常用。
马俑的创造者们继承和发展了前代艺术的创作精神,主要以写实手法表现形象,具有简洁、明快、朴素的艺术风格。马俑的造型准确,身体各部分比例相宜,每匹马的面容又各异。在注重写实的同时,雕塑家们还广泛采用夸张和细节刻画等手法。不但从外貌、体态等外部特征去刻画马,更注意表现马的一些细微动作和姿态,着力刻画其蓄势欲动的神态,或昂首扬尾,或飞鬃分披,或张口嘶鸣,或双耳上耸,而那全神贯注的眼睛,粗大翕张的鼻孔,宽阔的前胸,坚实的筋肉,矫健的四肢,都给人以欲奋蹄疾飞、驰骋疆场的强烈印象。这些马俑,造型准确洗练,气势威武雄壮,与其他陶俑浑然统一在一个艺术整体中,使我们看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强盛气象,表现出了高超的塑造艺术水平,对后世马雕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秦以后著名的马雕塑作品有汉代陕西咸阳杨家湾的马俑,唐太宗墓前的“昭陵六骏”,唐三彩马,明十三陵神道两侧的石马等。这些马雕塑作品,在中国雕塑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除泥塑作品外,还有铜塑。著名的有秦始皇陵的铜车马,前文已有所介绍。汉代的有武威雷台铜奔马、兰州华林坪铜车马、张掖葫芦墩铜马、张掖四角墩铜马等。这些马均为铜制,造型各异,共同特征是体形高大,躯体强健,眼、鼻、鬃、筋等被突出表现,许多特征符合《相马经》的记载,可能是供相马用的范模。有的铜奔马,还被今人用来作为某种标志,如甘肃武威雷台铜奔马,就被用来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