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文说过,在孙悟空“出世”之前,唐僧取经故事中已经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这个具有猴的外貌、人的性格、又有神通、能降妖除魔的神话英雄,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他的神奇事迹,在人们口中广为传诵,并不断被加以充实、丰富。说书艺人便从民间传说中吸取素材,整理、加工写成话本。文人作家又在这些“诗话”、“平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发展,创作出更加可爱动人的孙行者形象来。除了活跃在广大人民及说书艺人的口头以及传奇小说、戏剧中之外,取经故事及猴行者的形象,还被佛教徒纳入变文或壁画中,以图用这个富有影响、深受欢迎的故事来演说佛经教义、宣传佛教事迹和思想。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修建的西塔第四层壁画上,有一个猴子浮雕,带着金箍,脖子上挂着念珠,腰上挂着一卷佛经,右肩上有一个小的和尚像。在同层的其他壁上,也有玄奘像。这浮雕上的猴子,大约是猴行者无疑了。在甘肃省安西县城南敦煌榆林窟中,发现有西夏时期的“普贤变文”,其中穿插有唐僧取经故事图:玄奘合掌作望空礼拜状,孙悟空牵着满载佛经的白马,悟空已是猴相。这个新颖的题材,在榆林窟的第2、3、29窟中都有。有学者认为:在《取经诗话》中尚是白衣秀才的猴行者,榆林壁画中已是猴相出现,这可能是迄今发现的较早接近《西游记》里孙悟空形象的了。近年在河北省磁县出土的元代磁枕上,也绘有《西游记》人物形象:孙猴子手执如意金箍棒,尚未穿上虎皮裙,猪八戒长嘴大耳、肩扛九齿钉耙,唐僧骑马扬鞭,沙和尚手举杖伞。这是早期西游故事的人物通俗画,由此可见它在当时的广泛影响。
吴承恩《西游记》问世之后,由于它进步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成为中外文学史上的著名篇章,孙悟空也由此成为世界知名人士,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光辉形象和可爱品格,源自于中国文化,而形成之后,又对中国文化产生着不小的影响。
在小说方面,吴承恩之后不仅出现了《后西游记》、《西游补》之类的作品,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批“神魔小说”,其中余象斗《南游记》、许仲琳(一云陆西星)《封神演义》中有些情节,就是《西游记》的翻版。如《南游记》中孙行者有如意铁棒、一个斛斗能去千里、一根毛能化一百个猴形等,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如出一辙,不过,《西游记》里孙悟空偷蟠桃、大闹天宫、战铁扇公主等光荣事迹,在《南游记》里已变成华光之所为了。《封神演义》第九十二回杨戬大战白猿精的情景,与《西游记》中二郎神斗孙悟空的情形也非常相似。此外,在《东游记》、《女仙外史》、《征西演义全传》等小说中,孙悟空也一再大显身手。不过这些作品的艺术成就都不及《西游记》,孙悟空的形象也远不如吴承恩塑造的那般光彩。
在戏剧、影视方面,孙悟空的形象也历久而弥新。在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京剧中,专门有一类表演孙悟空故事的武生戏,俗称“猴儿戏”,也称“悟空戏”或“大圣戏”。这类戏有数十出,比较著名的有《水帘洞》、《安天会》(一名《闹天宫》)、《混元盒》、《金刀阵》等。历史上演猴儿戏比较著名的京剧演员,有杨月楼(人称“杨猴子”)、杨小楼(又叫“小杨猴”)、郑法祥等。1961年10月,浙江省绍兴剧团在北京演出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郭沫若有感于此,还做了一首七律诗,对唐僧的人妖不分表示不满。毛泽东看到后,和了一首诗,告诉郭沫若“僧是愚氓犹可训”,要分清敌我。称得上悟空戏引出的一段佳话。电影艺术诞生后,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又频频被搬上银幕。动画片《大闹天宫》,曾迷住了无数孩子们的心。据说前不久,在南方的一个城市里,为了与目前风行的外国动画片相抗衡,电影院放起了《大闹天宫》,引得孩子们竞相观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可算是传统故事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了。靠着特技的帮助,孙悟空腾云驾雾、变化自如、呼风唤雨、降妖伏魔的本领得到了生动形象的体现,加上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出色的猴戏表演,把中国人对孙悟空的关注和喜爱,再一次推向高潮。笔者曾多次目睹这样的情景: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只要电视剧的主题曲一响,再顽皮的孩子,也会安安静静坐在电视机旁,目不转睛地看电视,悟空胜了,他们高兴;悟空被捉,他们紧张、担心,悟空的幽默常逗他们发出开心的笑。
孙悟空的形象源于民间,虽然经作家之手有了写定的书面文本,但有关的传说故事在民间一直没有断流。另一方面,《西游记》的高超艺术成就和广为传布,又使孙悟空形象更为深入人心。目前,孙悟空故事依然在全国许多地方传诵。有的解答《西游记》中未道、而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听来十分有趣。例如在四川省巴县地区流传的《孙悟空的妈和老汉是哪个》:
据说,盘古王开天辟地的时候搞得太慌忙了,天都没有弄好。玉皇大帝就派女娲娘娘去炼石补天。天恁个大,女娲娘娘补了这堂又去补那堂,累得实在支不住了,就坐在一坨大石头上歇气。她刚好来月经了,就流了些在那砣石头上。补完天,她就回去向玉帝交差。
玉帝不放心,又派太上老君来查看。太上老君看累了,也坐在那砣大石头上歇气。他想起女娲娘娘的能干,她的花容月貌,想呀想的,一家伙就跑了阳(泄精),那东西也流了些在石头上。
这一来,那砣大石头就有了孕。日久天长,日精月华,里头那东西就长大了。有一天,石头轰的一声炸开,一个猴儿滚的个儿就出来了。那猴儿就是后来的孙悟空。所以说,孙悟空的妈是女娲娘娘,老汉是太上老君。
孙悟空拜师学道过凶得很,又是大闹龙宫,又是大闹天宫,整得到处都不清静。玉皇大帝派起天兵天将费不尽的老力才把他捉到了,捉到又整不死,没得法,只有把他弄到太上老君那个八卦炉里头去炼。
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好不得了啊,随你啥子神仙,啥子妖魔鬼怪,放进去一炼就要化成灰烬。孙悟空啷个支得住炼哪!殊不知呀,太上老君晓得孙悟空的来历,啷个舍得把他弄死呢?他就把孙悟空放在八卦炉的巽门口跟前,巽门是八卦炉的风口,随你炉子头火燃起好大,孙悟空还凉快得很。孙悟空在那里头舒舒服服地睡了七七四十九天大觉,没有把他炼成灰烬不说,颠转把他炼成了火眼金睛。
另一则流传在浙江省诸暨县的传说《孙悟空与大蒜》讲,人间所食的大蒜,是孙悟空从天上偷来的:
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取经到西天,如来佛祖蛮高兴,拿出仙桃仙酒招待。酒宴上有一道菜,像一瓣瓣的橘子,塞进嘴巴一嚼,喷喷香,辣火火。师徒四人很感兴趣。如来说,这是西天仙果,叫大蒜,不但好吃,还能防病。孙悟空就想了:介好的东西,都由佛祖独自享用,太勿公平了!伢(我,我们)倒要想法偷点回去发发种。到了回转的日子,他在自己的帽子、虎皮裙、耳朵里藏了许多大蒜,可都被如来找出来了。只有他藏在P股眼里的大蒜没有被发现,让他带到了下界。这东西不但好吃,还能治病,大家称为灵丹。只是吃过大蒜之后,嘴里会有一股怪味,这就是因为孙悟空偷来时藏的地方勿好的缘故。
这则传说中的孙悟空,颇似神话里的文化英雄,尽管其行为有些不雅驯,不过他也是一番好意为了下界的老百姓,所以大可以原谅。他的机智、顽劣,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毫无区别,但故事的风格与情趣,完全是民间的。
除了在口头上传诵大圣的逸闻趣事外,人们对他能够驱魔伏妖的广大神通十分敬仰,希望他也能为多灾多难的凡夫俗子祛除邪祟,保佑生活平安幸福,因此,孙悟空又被请进了老百姓的神龛。在四川省旺苍县的青峰山上,建有许多神庙和神龛。其中有一个八仙洞,里面供的主要是钟离汉、张果老、何仙姑等八仙。1992年笔者去考察时,发现里面还供有一尊齐天大圣的神像:身穿虎皮裙、高举金箍棒,形象与当时正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形象相似。(彩图)上山来拜神烧香的人们,至此也向大圣磕头跪拜,祈求他保佑家人不遭邪祟、不生疾病、出门平安、生意兴隆。文学故事中孙悟空的本领、职权,在民间信仰的领域里,应着人民需要的不断扩大而进一步增加。由此也可窥见中国民间信仰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了。
除此而外,人们还用孙悟空的事迹或性格特征作典范和典故,来指代某些现象,比拟某些人或事,传达某种思想情感。例如有歇后语说:“花果山的猴子——无法无天”;“孙悟空的妈——一肚子猴”。有些人家迎接猴年来临时贴的楹联,也常以孙悟空作典,如“昔日曾为齐天大圣,今年又作司世灵猴”;“莫作等闲看已在灵山封斗佛,亦非容易事曾经水洞作猴王”;“庚岁玉盘承雨露,申猴金棒伏妖魔”等。在此,孙悟空往往超越了他自身的具体形态,成为“机智、勇敢、敢于反抗一切权威和羁绊、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和险阻的英雄”的代名词了。
孙悟空故事还是各种年画、剪纸等工艺美术作品的好题材。至于这一点,容下文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