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已提及,《西游记》故事的编成并非是吴承恩一人的功劳,而是经过历代人民群众、说书艺人、戏曲家的不断加工、丰富,最后经吴氏之手完成的。其中孙悟空的形象,在吴氏之前也已出现,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衍变的历程。
西游故事,是在历史上真实的“唐三藏取经”事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宋代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便是在此基础上,广泛吸取了民间流传的种种取经故事,并运用了大胆丰富的想象而写成的。其中已加入了猴行者的形象,尚是白衣秀才,自称为“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他曾“九度见黄河清”,至今二万七千岁,“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蟠桃),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他智慧博学,慧眼识妖,主动帮助唐僧取经,又有金镊杖、钵盂、隐形帽等宝物,能将妇人变成驴子,金镊杖变夜叉,白虎精肚里变出无数猕猴;钵盂一照,叫声“天王”,便灭了连天野火,领着众人过了大坳。在取经过程中,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但《取经诗话》文字不足《西游记》的五十分之一,情节过于简单,仅只是提纲挈领式的东西,人物性格刻画不细致,对孙悟空的来历交代,仅寥寥数语,他的斗争性格也不明显——例如在西王母池中,他对八百年前王母的棒打依然心有余悸,不敢偷桃,还是在唐僧的一再怂恿下才干的。不过,吴承恩作《西游记》是否参考了此书,至今学者们尚有疑义。
元代,西游传说故事继续在民间盛传,无名氏《叨叨令过折桂令·驼背妓》即借用猴行者事调笑说:“猢狲怪,嘴儿尖,舌儿快,洛伽山怎受得菩萨戒。”足见西游故事之风行,作家采纳点染入曲文中。这一时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涌现出大量的西游戏或与西游故事人物有关的戏,其中最主要的是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可惜早已散佚。话本《大圣降水母》,据说对孙悟空形象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可也早已不存。另无名氏所作《龙济山野猿听经》杂剧,虽未载齐天大圣传说,但那位自称叫“袁逊者”的,却是一只千年仙猿,他能呼风唤雨、变化多端,能推山搅海,“一番(翻)身千丈低高,片时间万里途遥”,曾在瑶池内偷饮了琼浆、天宫里闹了蟠桃,除却了轮回六道,先后化身为樵夫、秀士到龙济山听经,终于修成正果。这位袁秀士不仅貌似猴行者,而且其经历与《西游记》第一回中孙悟空出身访道的部分内容相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可能受到了这部杂剧的影响。据目前的资料看,在有关取经故事的各种小说、戏剧中,最接近吴承恩小说的是元人《西游记平话》,可惜已残,我们从《永乐大典》中的残存以及朝鲜的古课本《朴通事谚解》中,可以约略知道故事的梗概。平话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被突出强化了,已有入天宫偷桃、盗衣、窃丹、大战天兵天将等情节,也提到不少路途上的艰难险恶。与以往的取经作品相比,故事已较为丰满。
明代杨景贤的《西游记》六卷杂剧,比《取经诗话》大大地前进了。它把《取经诗话》中的“白衣秀才”猴行者,变成了灵活、狡黠、勇猛又有野性的猴形孙行者,他的“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六合乾坤混扰,七冥北斗难分,八方世界有谁尊,九天难捕我十万总魔君”的历史,“铜筋铁骨,火眼金睛”的形象,善变化、一个斤斗十万八千里的本事,贫嘴逗乐、“喜时攀藤揽葛,怒时揽海翻江”、动不动“我耳朵里取出金棍来,打得你稀烂”的性格等,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已十分相似。杂剧中已增添孙行者饮玉帝殿琼浆、盗了太上老君炼就的金丹、偷王母仙桃百颗仙衣一套、与李天王率领的百万天兵及哪吒、眉山大圣、二十八宿诸神将大战的动人情节,孙行者的大闹天宫,已接近后来小说中的情节了。不过,孙行者摄金鼎国女子为妻,其行径显然以民间长期流传的猿猴抢婚故事为背景,与唐人传奇《补江总白猿传》、宋代平话《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的神猴尤为接近。他贫嘴逗趣,有时不免庸俗下流,过火焰山借扇一场,竟然出语调戏铁扇公主,这使他的形象更带些野性,不似《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那般高大、纯净。
吴承恩就是在他之前这些不断充实、日益丰富的西游故事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出色的创作才能,进行提炼、删减和再创造,形成了一部不朽的鸿篇巨制。他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了“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唯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可是孙悟空形象的源头在哪里?也就是说,孙悟空的原型是谁?关于这个问题,迄今为止,学者们还是众说纷纭。主要的争论意见大约有三种。一派意见认为:孙悟空是“国粹”,他是在我们中国传统的猴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神话中的水怪无支祁就是他的原型。另一派意见则认为: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是“进口货”,他的原型是印度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Hanuman)。第三派比较折中:认为孙悟空是既继承无支祁、又接受哈奴曼影响的“混血猴”。
无支祁,又作巫支祈、巫枝等,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淮水的水神。据《太平广记》卷467“李汤”条引唐传奇《戎幕闲谈》云:“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功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它的特点是“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手,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愈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十分难制服,最后大禹使人用大索锁住它的脖子,金铃穿过它的鼻子,把它转移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以平淮水水患。后来楚州刺使李汤,听说龟山脚下水中有大铁锁,就动用人力、牛力去拽,这时突然风涛大作,跳出一只兽来,形如猿猴,高五丈许,白首长鬣,雪牙金爪,闯上岸来,顾视人群,张目若电,吓得人们四散奔逃,这只兽最后又慢慢回水中去了。它正是无支祁。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较早提出了孙悟空与无支祁的渊源关系,认为吴承恩演《西游记》,是将无支祁的“神变奋迅之状”移在孙悟空的身上。后针对胡适的“哈奴曼”说,他又在谈《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时,进一步坚持“孙悟空是袭取无支祁”的看法,并提出三条反驳理由:(1)吴承恩并未看过佛经;(2)中国所译的印度经论中,没有和这相类似的话;(3)作者熟悉唐人小说。以后在一封给胡适的信里,他又提出一条理由:《西游记》中两次提到无支祁,大约是因为元代盛行有关的传说,吴承恩可能受到了影响。
鲁迅的意见得到不少人的赞同,有人并提出新的理由说:吴承恩家住淮安,受到上述淮水之神的神话传说的影响,是可能的;也有人认为:古代中国人民知道《罗摩衍那》的很少,所以,孙悟空的形象虽然与哈奴曼有相似之处,但决不能说他是印度猴子的化身,而是从中国土生土长的,为鲁迅的观点作了新的阐发。
与此观点不同,不少学者认为孙悟空形象与哈奴曼有直接的联系。
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一文中指出:印度最古的纪事诗《拉麻传》(今译为《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影”。哈奴曼神通广大,与猴行者相似。他是猴国的大将,是天风的儿子,能在空中飞行,一跳就可以从印度跳到锡兰(楞伽);他能把喜马拉雅山拔起背着走。他的身体大如大山,高如高塔,脸放金光,尾长无比,他帮助罗摩寻找王后悉多,往来空中,侦察敌军的消息。有一次,哈奴曼飞往楞伽时,途中被一个老母怪吞下去了,他就用计,把身子变得十分高大,那老魔也不得不将自己的身子变大,但哈奴曼乘敌人变大时,突然把身子缩得拇指一般小,从老魔的右耳朵孔里出去了。再如哈奴曼同拉凡纳决斗,被拉凡纳们用计把油涂在他的猴尾巴上,点起火来,然而哈奴曼不但没有被烧死,反而用尾巴上的大火把敌人的都城楞伽烧毁了。
胡适认为:哈奴曼的神通事迹,在印度老幼皆知;而中国与印度有着长期的文化交流,伟大的哈奴曼的故事不会不传进来,所以他“假定哈奴曼是孙悟空的根本”。
“哈奴曼说”的支持者不少。陈寅恪《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季羡林《罗摩衍那初探》、柳存仁《神话与中国神话接受外来因素的限度和理由》等,都倾向于或十分赞成此说,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论证。有日本学者将福建泉州一座婆罗门教寺院发现的哈奴曼浮雕,与当地的《西游记》壁画相联系,认为《罗摩衍那》宋代便传到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港口泉州,猴行者不是直接从印度而是通过南海作媒介传过来的。
针对上述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提出了比较折中的第三种意见,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土洋结合的产物,既受到中国自身的无支祁神话传说的影响,又接受了哈奴曼神话的影响,是一只“混血猴”。例如蔡国梁《孙悟空的血统》一文,就明确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另袁珂《西游记研究》也以为,“哈奴曼既为印度民间艳传之英雄,其事迹复经演为戏剧,则流播中土,作者取以为本主角造像,亦属可能。又缘承恩生长淮安,而无支祁神话之产生地复正属淮泗区域,而作者从而获得暗示,以创此一伟大英雄,亦在情理中也。”
以上三种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谁的更近于事实,至少目前还难以完全断定。不过,考虑到我们前文所述的中国自古至今流传着丰富的神猴神话故事,笔者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在我们民族自身肥厚的“猴文化”的土壤里,开出的一朵绚烂的艺术之花,它的生长,主要是依靠了自己园地里的营养,但也可能汲取别处播来的养料。
亲爱的读者,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