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牛驮还是人背,运货量都较少,不过百八十斤而已。为了增加运货量,人类又将牛力与某种机械结合起来,发明了拖拉工具和带轮子的车辆。
在广西贵平出土一件铜鼓上面,除有四只青蛙图案,还有两架牛橇。它是在牛脖子上套有曲轭,两侧拖着木辕,前高后低,尾部有框架,放置敞口大箩。这是古代越人遗留下来的文物。无独有偶,在海南黎族地区也发现有类似拖拉方式,它也是取两根长近二米的木杆,并列在一起,相距半米许,两头横拴一轭,架在牛颈上,也是前高后低,低处拴一二根横木,以此拖拉木材。这条民族学资料说明,我国南方民族曾流行过一种拖拉法,它是产生车辆的先声,对车辆的发明有很大的启发,并起推动作用。
如果在拖拉工具的辕下安两个车轮,就变成车了。《世本》:“胲作服牛。”注:“胲,黄帝臣也,能驾车。”我国商代已有相当进步的车,其起源于史前时代是不成问题的。
从古代文献上看出,牛车由来已久,《世本》中“胲作服牛”。胲是指商王王亥。《尚书?酒诰》:“牵车牛远服贾。”说明商代已利用牛车运货做生意。不过,在殷墟发掘所出土的车,都是马车,牛车则罕见,因为商代贵族用的都是马车,当时的车制是单辕车,人站在车上赶马前行。平民百姓一般用牛车。商代非常重视马车,尤其战争中使用的战车,都是马车。汉代初期经济凋敝,坐牛车也不容易。《汉书?食货志》:“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东汉以后乘牛车又有发展,牛车分篷车和敞车两种。《宋书?礼志》:“犊车,?车之流也。汉诸侯贫者乃乘之,其后转见贵。孙权云‘车中八牛’,即犊车也。”《晋书?舆服志》:“古之贵者不乘牛车,……其后稍见贵之。自灵、献以来,天子至士庶逆以为常乘。”因东晋南北朝时期,牛车还十分盛行,考古出土不少陶车就是证明。这种陶车为双辕车,由一牛挽拉,有些车上还有拱形车篷,其形制与现代农村使用的牛车相近。
南方的牛车,在高山族、黎族和壮族中最为流行。高修《台湾县志?风土志》:“整洁中车,盛妆,靓服,往邻社游观,麻达执鞭为之驱,途中亲识相遇,掷果为戏。”这是坐车游玩的情形。《番俗图》上有一幅《刈禾》,其上的牛车则是运输庄稼的反映。高山族有一种珍贵的鹿皮画,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就收藏有两件:一件是皮画,一件是鹿皮包,其上都有以牛车运输粮食的形象。此外高山族也用牛车作战。相传宋一贵起义时,曾以数万众人拥牛车、驾?列盾为阵。该族的木车是全木质的无辐车,又名木轮车。《小琉球漫志》称:“台地车轮,用坚木板铺平,横凿孔,用坚木穿贯,无轮与辐之别。”该车上有长方形车厢,由一牛或二牛挽拉。这种车虽然转速较慢,但适合浅水行车。《彰化县志?杂俗》:“台地多雨,潦水停涂,有辐障难行,不如木板便利。”
北方的牛车,又有几种类型:
一种是大铁车,又名边车。该车体型庞大,车轴和车轮是固定的。车辐条呈双十字形,以硬杂木制成,外圈包以铁瓦,故名大铁车。车轴很粗,与车辕摩擦处镶以铁鉴,不时加油。这种车可以拉粪、运货、收割庄稼,姑娘出嫁时也以大铁车为彩车,但是要以马代牛,也以二马或三马挽拉。车后辕吊一尖底小口油瓶,供车轴上油使用。
一种是小牛车,形制同上,除宽度一样外,其他部分都比较小巧,没有鞍具、套绳,但是在双辕前方横安一杠,用牛肩抬拉,前有牛角别住。这种车基本保留了古老的二牛抬杠的形式,不够灵活,上下坡方便,载重量也小,主要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
另一种是勒勒车,又名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遨乐车。因为以达斡尔族造此车驰名,又称达斡尔车。该车由来已久,在高句丽壁画中已有造车的形象。车以桦木制作,双轮,轮高达一米三,双辕,由一牛挽拉,此车制作容易,轻便,易于草原、雪地运输,故有“草上飞”美誉。民国《呼伦贝尔志略》:“蒙人载重致远,驼、马而外,有达呼尔所制之一种‘??车’,又名‘辘辘车’,亦曰‘大?轮车’。轮不甚圆,辕不求直,轴径如椽,轮高四尺余,以一牛曳之而行,首尾相连,一童子可御十余辆。不资??,惟遇山路崎岖,防其损折,须携带斧齿,此为普通运载之车。若各旗富者坐车,则轮辕坚固,上覆木棚,蔽以芦席,或内毡外布,亦有绷以桦皮者,驾一马,与内地轿车略同。”蒙古族每个家庭都有若干辆车,迁徙时首尾相接,成为车的长龙。古代蒙古族多用此车,形体较大,“车上造家,以车为幕。”常言说:“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明清时期以来,车上架木棚,挂皮张、毡子或桦树皮。行走时,车队首尾相连,一个妇女或小孩可驾驶七八辆以至十几辆牛车。“勒勒”是吆喝牛的声音。勒勒车起源于匈奴人,后来蒙古族将其推广开来。
赶牛车要控制缰绳,以决定前进或则拐弯。赶车人有一定的口令,如开车喊:“驾”、“?”,停车喊“吁”、“站”,向左转喊“哟吁”,向右转喊“喔”。单独赶牛的口令又有不同,走喊“?”,停喊“吁”,向左喊“咧咧”,向右喊“大大”,向左转喊“列列回”,向右转喊“大大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