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光 马双喜 王芳
一
在黄陵县采访,县上领导告诉记者,全县现有电网配置在10年内是超前的,在20年内不会落后。
这是该县在完成了农网、城网改造后的结果。
电力被人们誉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西部大开发,先行官要先行。黄陵县l991年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电后,为黄陵90年代初、中期经济的发展插上了翅膀。但由于当时执行的是国家70年代初制定的电力标准,农村的低压线路都比较简易,当时只求通,到了90年代末期,已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加之线路经过八九年的运行已经老化,不安全因素增多,线损高,遇到灾害天气事故时有发生,农村用电秩序差,“三乱”现象经常发生,农民用电负担过重。这些现象的存在给人民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不便,人民群众企盼着早日解决这些问题。
1999年,国家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其中电网改造被列为重中之重。黄陵县电力局的领导和县上达成了共识,要积极抓住这一机遇,下决心争取项目,合理改造全县的电网,使其更加合理,争取20年不落后。他们的计划很快就得到省电力公司的批准。1999年3月10日,延安供电局在宝塔区枣园镇庙沟村召开了一区两县农网改造誓师大会,拉开了延安农网改造的序幕。黄陵县和县电力局对这次农网改造极为重视,县上成立了农网改造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县长和乡镇长挂帅任组长。3月18日,黄陵县召开了誓师动员大会,农网改造正式开始。
这是黄陵县电力局建局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按照国家新颁布的标准,原有的变压器要更换,电杆要更换,电线也要更换,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重新建一个黄陵电网,总投资达到了3685万多元。而且时间紧,任务重,上级限定农网改造必须在当年的国庆节完成,电力局倒排工期,挂出醒目的倒计时牌,以警示大家。局领导既挂帅又出征,他们每人都包几个乡镇的改造,并带领施工队伍在现场指挥作战。3月的黄陵,乍暖还寒,电力职工顶着早晨的寒霜和晚上的寒风,每天都要工作10余小时。盛夏时节,地面温度极高,电力职工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烈日,挥汗如雨,一天十五六个小时的活干下来,不要说吃饭,就连水也不想喝,只想痛痛快快睡上一觉。
电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当日的改造作业当日必须完成,确保当日供电。电力职工有时不得不工作到深夜,在漆黑的夜晚,只能用几盏电瓶灯或应急灯照明,职工在电杆上作业。
电力职工春战严寒,夏战酷暑;白天头顶烈日,夜晚与星星、月亮为伴,经过近l80天的紧张奋斗,共建设改造10KV线路117公里,新建及改造低压线路261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352台,使全县12个乡镇153个村300个自然村组的17918户农户直接受益,提前完成了任务,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在抓农网改造的同时,黄陵县电力局紧紧抓住机遇,在田庄镇建了一座35KV变电站,架设了11.52公里的35KV输电线路,为东王河水电站今后发电并网提供了条件。同时对隆坊35KV变电站进行了主变压器升容,对其他35KV变电站进行了改造,使黄陵的农村电网更加合理,每个乡镇都基本上能保证双回路供电。如果一条电路有了故障,就可以立即由另一条电路供电,使停电面积大大缩小,大大提高了供电保证。
农村电网改造后,使线损降低,每月少损失电量800多千瓦/时。供电可靠性提高,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县农民每千瓦/时电价少了2分钱,每年减少150万元。特别是龙首原来由当地小水电供电时,电费每千瓦/时高达1.2元,交由电力局管理后,降到了0.545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农村电网改造中,他们配套进行了电力机构改革,取消了农村电工,农户用电由乡镇电管站职工抄表到户,从而杜绝了人情电、关系电和权力电,得到了群众的拥护。
黄陵的城网虽几经改造,但由于县城人口增加,城区范围扩大,加之城内没有变电站,使县城用电保障差,在用电高峰时间,个别地段出现电压偏低现象,一个地方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一停电就是一大片。针对县城电网已经无法满足城镇居民用电的情况,县电力局积极申请城网改造项目,今年上半年获得批准。6月6日,城网改造正式起动。为了确保县城电网20年不落后,电杆采用15米拔梢杆、加强杆和钢管塔,在县城中心建设一座电力开闭所(相当一座变电站)所选用的变压器也是目前最先进的,其他设备也是好中选优。
城网改造与农网改造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县城人口多,建筑物多,施工难度大。停电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更大。电力局在安排城网改造中,充分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派出了两支精干的施工队伍,每天天一亮就到了工地,干到晚上12点是常有的事。工程早一日投入使用,群众就早一日受益。
正当城网改造进入关键时候,7月26日晚上,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了黄陵县,沮河川道变成了水乡泽国,部分路段杆倒线断,210国道有的地方淤泥达1米多,给城网改造工程带来了新的困难。灾情发生后,电力局立即组织了抢险工作队,局领导带队,兵分几路,进行抢险。到27日晚上22时,更换了所有被砸断的电杆,校正了倾斜的28基杆,所有线路全部恢复供电。
经过电力职工夜以继日的工作,城网改造项目除了开闭所正在建设外,其余工作在9月份都已经完成。城网和农网改造项目完成后,实现了一户一表,电表集装箱化,提高了管理档次,城乡电网改造项目完成,使用电质量大为提高,调动人民群众的用电积极性,群众生活用电稳步上升。城乡电网改造为黄陵的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保障。
二
电力系统的垄断经营、没有竞争,使电力职工滋生了一种优越感,久而久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面对人民群众脸板了起来,笑容没有了,态度生冷硬,本来当下就能办的事也要推、拖。电力部门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于是,人们就送给了其不雅的称号:“电霸”“电老虎”。
“电霸”“电老虎”的作风,使人民群众与电力部门在感情上产生了隔阂。如果让这种作风继续下去,对电力事业的发展、经济发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黄陵县电力局的领导班子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行业不正之风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我们应该把他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90年代中期以来,黄陵县电力局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入手,教育广大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甘当“电黄牛”“电小二”。特别是在开展学习、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中。他们转变作风,把今年确定为优质服务年。他们在省电力公司制定的供电服务承诺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了八项承诺:所有供电营业场所公开电价标准和服务程序;县电力局营业厅和各供电所实行无周休日制度;不断提高城市地区安定可靠优质供电水平,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89%,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5%;农村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8%,居民户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0%;提供24小时电力故障报修服务,在正常情况下到达故障现场抢修的时限:城市45分钟,农村90分钟,特殊边远山区2小时;供电设施计划检修停电,提前7天向社会公布;在受理居民客户申请用电后,5个工作日内送电,其他客户在受电装置验收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送电;向社会公布电力故障抢修、供电服务投诉电话。他们还把这八项服务承诺在县局营业厅及各供电所用醒目的牌匾公布,以利监督。
除了公开服务承诺外,该局还制定了10多项规章制度,确保优质服务能够顺利推行。这些规章制度,不仅细化了优质服务的时限和内容,而且对违规者的处罚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规章制度贴在墙上,装订成册,不一定就能执行到位。黄陵县电力局为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局领导和纪检、监察人员走村入户、深入到居民家中,到大用户单位征求意见,调查了解职工的服务态度和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他们还聘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担任行风监督员,每年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和用户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改进工作。走出去和请进来,使广大人民群众与电力职工的心近了,他们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愿意说出来。
黄陵县电力局过去是等客上门,实行了优质服务后,他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局领导和各供电所经常深入到单位、企业、厂矿、农村,调查其发展情况。预测其今后用电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供电计划。山西省阳泉一家公司在黄陵中标搞公路建设工程,他们原想申请用电又怕手续复杂,费用高,就决定自己发电,县电力局知道这种情况后,主动上门,提出可以缓交一些费用,这家公司一算账,觉得还是用电力局的电合算,就放弃了自己发电的想法。电力局很快就为这家公司接上了电。公司领导和职工说:“老区的电力部门服务态度就是好。”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好话说上一万句,不如干一件实事:在服务承诺的时限内能早一天就早一天,能早一时就早一时提供服务,保证让人民满意,黄陵县电力局做到了这一点。今年8月30日下午6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电力局的职工们正准备下班。此时,田庄镇安沟村村民曹孝先跛着一条腿来到了办公楼。他碰到了一个人就问:“校表室在哪里?”那位同志说:“请跟我来,我领你去。”话音刚落,恰巧被局长郭宏伟听见了。他和蔼地问:“老人家,你有什么事要办,我们尽快帮你办理。”曹老汉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他家里原来搞米面加工,已有几年没用了,他打算将这些机器再运转起来,今天专程来买些电料,再校一下表。“你们已经下班了,能不能把我的电表先收下,我明天来取表、买材料。”郭局长问他:“你今晚住城里,还是回家?”曹老汉回答,“我还得回去,明天再来。”郭局长立即说:“这事我们现在就给你办,你来一趟不容易,不能再让你来回跑了。”他当即吩咐一位同志,通知财务、材料、校表室的人推迟下班,赶快给老曹把事办好。材料库经理取来了材料,校表室的同志将校好的表送来,在财务室交款时,老曹喝上了香喷喷的热茶。他感激地说:“给你们添麻烦了,下班了还为我一个人服务,真是过意不去。”
这是该局今年推出的联合值周制度的一个缩影。除营业厅无周休日外,每周都安排领导带班、各部门人员联合轮流值班制度,就是给边远的农民提供方便,不管上班、下班,群众来了就要有人接洽,除了特殊情况,处理不过夜。今年他们还实行了首问责任制,群众来办事,见到的第一个人不能说“这事不是我管的”“不知道”“问别人去”,将办事的群众推出去。属自己办的事就立即办理,不属自己办的,也必须将群众引到办理的部门去。
黄陵县城居民反映说,今年电力局深夜换杆接电是常有的事。该局党支部书记刘振太对此事的解释是,电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一般的电力故障或检修安排在深夜,推行“零点接电”行动。11点以后停电换杆接电,对居民影响较小。虽然给电力职工带来了不便,但给群众提供了方便。
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发展。
三
管理是企业的灵魂。纵观世界上的大企业,成就辉煌的无不注重管理,无论是日本的丰田公司、日产公司还是美国的波音公司、德国的大众公司,都是这样。国内成功的企业、公司也是抓管理的典范。
黄陵县电力局在深化改革中,紧紧抓住了管理这一中心,向管理要效益。现代企业制度说到底就是管理,黄陵县电力局的领导深深懂得这一点。他们根据不同岗位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从局长的职责到一般职工的管理,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章制度装订起有厚厚的一大本,涵盖了每一个工种。
每一项大的工作,他们都要制定有关规定,确定此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具体要求、负责人的职责以及收费标准等等。农网、城网改造工程是黄陵县电力史上的大项目。为了确保优良,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工程管理细则,做到了六个先行:工程组织管理先行,抽调专人负责工程的各项管理,使此项工作管理做到了规范化、标准化;各类施工人员安全、技术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先行,参加农网、城网改造人员全部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取得了进网作业证;各项规章制度先行,局里制定了《工程管理办法》《安装图册》等各类规章制度、图册27种,使工程施工有章可循,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工程规划、设计先行,早在农网改造前,局里就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所有线路进行了规划、设计,确保了项目的科学、合理;安全措施先行,局里与施工队签订合同,所有施工队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再培训,树立人人抓安全的思想,方能施工,由此保证了农网改造顺利进行;标准示范先行,在全面开始每项工程前,他们先搞了两个样板工程,各施工队伍照此办理。在收费上,他们严格按照省上有关文件执行,户表以下部分每户收取150元,在农网改造前就将这一政策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为避免村里搭车收费,他们直接收取费用,不经村、乡干部等中间环节,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接受社会监督,是改进工作,推进电力事业发展的保证。今年是“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为了及时了解这一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八项服务承诺”的兑现情况,该局建立了定期走访客户制度。局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各供电所所长每月都要走访一定数量的客户,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利改进工作。到9月底,他们共走访客户3645户,发放征询意见表3645份,收回3640份。据统计,对该局服务满意的占90.6%,基本满意的占9.4%,共收到客户提出改进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共45条,局里都及时作了答复,并发给局有关部门和相关所,要求在工作中改进。为了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局里聘请了20名行风监督员,在今年3月和7月召开了两次监督员民主评议行风座谈会,恳请他们对“八项服务承诺”的兑现情况以及行风建设提出意见。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局里进行了归纳整理,制定了改进措施,全面予以落实。
管理并不是企业领导的事,而与全体员工密切相关,人人都应该是管理者。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要搞好管理是不可能的。黄陵县电力局领导深深认识到,在企业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如果员工素质低下,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绝对不可能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抓管理时,他们把员工的培训放在了首要位置。从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教育诸方面抓起。在教育中实行分层次培训,将供电所长全部送到省上进行培训,派出20名员工参加了市供电局组织的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同时,局里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培训班,对员工进行现代企业管理、WTO知识、计算机操作、安全、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今年他们特意强化了对全体员工进行礼仪培训,推行微笑服务。在23种日常服务中均推行文明礼貌语言,规定了忌用语言,例如不准说“不知道”“我不管”等等,接电话要说:“您好,我是黄陵电力局的某某,您有什么事要我帮忙,请讲。”各种教育培训,提高了广大员工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由此提高了服务水准,今年未发生一例投诉事件,也没有出现一次未兑现承诺的事,在全县的行风评议中电力局名列前茅。
认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优质服务和各项承诺的兑现是黄陵县电力局的一大特点。局长郭宏伟认为,制度制定得再完善,如果不认真执行,等于是一张废纸。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奖勤罚懒,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具有活力。他们每月都要进行考核,不仅看资料,查记录,还与走访用户相结合。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今年先后处理了4名违纪者,扣发奖金1080元,罚款630元,对经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实行末位淘汰,解聘了2人。同时对成绩优良的科室、所及个人进行了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严格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也为黄陵县电力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今年以来,在煤炭停产整顿的情况下,售电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线损下降,收入增加,电费回收达到了100%,各项经济指标都是近年来最好的。
四
按理说,电力局完成农网、城网改造,供好电、服好务就算搞好了本职工作。但黄陵县电力局的领导却认为,这仅仅是工作的一个方面,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企业发展了,就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关爱社会,回报人民。基于这一认识,他们自觉服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围绕县上的中心开展工作,送温暖,献爱心。
黄陵是民族圣地,每年来此拜谒先祖的海内外华人数以万计。黄陵又是旅游圣地,来此观光者络绎不绝。然而,前几年黄陵县城的建设与人文初祖圣地并不十分相称。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县上决定建设文明县城,建广场,更换路灯,实施点亮工程,让黄陵县城亮起来、美起来。建文明县城需要移改城区线路3.2公里,当时正值初春寒潮侵袭之时,局里没有讲任何条件,动员职工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地大干了三天,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县城广场建设提供了条件。今年在城网改造中,他们积极到省上争取项目,得到了省公司的大力支持,投资160万元实施县城的点亮工程,铺设电缆2.6公里,从张寨到轩辕庙及县城主要街道安装、更换了新式路灯和各式华美的灯具521盏。现在的黄陵县城,每当夜幕降临,各种华灯绽放,五彩斑斓,外地的人说,黄陵县城变得更美了,黄陵的夜景应该列为黄陵县的第九景。
11月初,黄陵县中学的领导带领师生敲锣打鼓,给电力局赠送了一面“人民电业为人民,情系教育献爱心”的锦旗,感谢电力局对他们的无私支援和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由于资金极为困难,黄陵县中学校园内的电线老化,潜伏着不安全的隐患,领导着急,教师担心,生怕出个什么差错。电力局得知这一情况后,局领导召开局务会议,决定无偿将学校的线路予以改造,并给该校河西教职工住宅区安装了变压器。就在教师喜笑颜开之时,9月25日,中学校园的变压器突然发生故障造成停电,全体教师急得团团转。电力局接到抢修电话后,立即冒雨赶来。抢修人员发现,由于变压器长期超负荷运行,已经报废,无法修复,决定更换一台新的,当时库房内没有合适的型号,局长郭宏伟立即派出专车连夜从外地组织货源,第二天一大早就安装好变压器并供上了电。仅此他们就投资了5.5万元。黄陵县电力局为教育献爱心不仅仅只此一家,近几年来,他们还为桥山小学投资近2万元改造了入户线路,并给郑家河小学、马山小学、南巨头小学捐款修缮校舍、赠送桌椅、电视等教学用品,总金额超过了10万元。
双龙镇关庄村是个贫困村,地处山区,共有123户、527人,人均仅有1.3亩耕地。多年来集体经济基本上没有,更没有产业,群众生活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元。2000年电力局与该村结成了扶贫对子。局长郭宏伟和党支部书记到这里调查,决定派出对农村工作有经验的李来全长驻村里,并由双龙供电所具体协调日常工作,他们与镇、村干部及群众代表一起制定发展蓝图。这个村地处深山老林,植被良好,是发展畜牧业的理想之地,局里决定把畜牧业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来开发。局里投资了1.2万元,购回白绒山羊61只,扶持专业户进行示范带头饲养。到目前,村里的羊子已经增长了一倍。他们还指导农民将近6公顷水地全部种上了水稻,收入比种玉米翻了一番。今年他们又投资了8000元,为村里修了半公里的砂石进村路,装修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党员活动室4间。为了推动产业的发展,他们请来了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今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200元,比前年净增700元。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近几年该局发动全局员工,为灾区捐款500余元、衣物200多件,并与县上的8名下岗职工结成扶贫对子,每月定期为他们服务,逢年过节还送去大米、白面表示慰问,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选自2001年12月16日《延安日报》
作者简介:
王芳,女,1977年出生,陕西省黄陵县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1997年参加工作,在黄陵县电力局从事电力工作至今。
马双喜,1964年出生,陕西洛川人。现供职于黄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赵春光,1955年出生,陕西吴起县人。现为《延安日报》社记者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