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半坡村北,浐河右岸的台地上,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距今约6860—6300年,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
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1954—195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万多平方米。1971年半坡博物馆又做了补充发掘。文化层最厚处2米左右,大体分为两期:下层,厚1米左右,文化内涵丰富,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距今约6700年;上层,厚约1米,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晚期或称西王村类型,距今约5600年。遗址内发现村落、房屋建筑、沟道、墓葬以及家畜、农作物和生活、生产用品等文化遗存。
半坡遗址大致形状为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圆形。发掘出房屋遗迹46座,窖穴200座,长方形圈栏两座,大沟一条,陶窑6座,小孩瓮棺墓葬73座,成人墓葬174座。居住区分两片,每片里有一座大房子,周围是小居室。两片之间以一条深1.5米、宽2米的小沟道为界。在居住区外围,环绕一条大型防御壕沟,平面呈南北不规则的椭圆形。壕沟现存长度约300米,各部分形制基本一致,上宽下窄,北部一段口宽6—8米、深5—6米。房屋遗存除少数为方形和长方形外,绝大多数为圆形,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造两种。基本特征为房屋的门道与屋室之间,有一个两侧围起小墙的方形门槛,房子中心有一个灶坑,房内有几根柱子支撑屋顶,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泥土抹成。方形和长方形房屋有15座,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6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约100平方米。半地穴式方形房屋在原来的地面上下挖约0.8米,以坑壁作墙壁,壁上涂抹2.5—3.5厘米草泥土。屋内中心有柱,用以支撑屋顶。地面建造的方形屋墙壁用粘土夹木柱和木板筑起。居住面下部接近灰土部分铺一层木板,然后涂一层草泥土,每层经火烧,成为坚硬的红烧土面。圆形房屋31座,直径约4—6米,大多数圆形房屋墙壁是用密集插排小木柱编篱涂泥做成,有的还经过火烧,比较坚固。窑穴主要分布在居住区内,共发现200多个,一般为圆形袋状坑。用来贮藏食物和用品,有些窖穴发现相当厚的谷物灰壳。发现的家畜圈栏作长条形。陶窑分横穴和竖穴两种,窑室直径1米左右。竖穴窑下面为一下大上小的火炉,高约1.3米、底径约1.9米,周壁是青绿色的硬壳。炉口开在南边,有火道。横穴窑的火炉为筒状,火眼有10余个。窑壁厚度5—18厘米左右,火炉向北。
半坡遗址出土有石、骨、角、陶器等。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刀、陶刀等;渔猎工具有石骨镞、石网坠、石予、鱼叉、鱼钩等;生活用具有陶碗、钵、盆、罐、釜、鼎、瓮和饰弧纹的彩陶等。陶器胎质以粗沙和细泥红陶、红褐色陶为主。纹饰主要有绳纹、弦纹、锥刺纹、指甲纹等,图案有人面、鱼、鹿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组成的几何图案花纹。在圆底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多种不同的刻划符号。装饰品有石、骨、陶、蚌磨制的环、璜、珠、坠、耳饰、发饰以及镶嵌饰等。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原始社会博物馆。1961年3月4日,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遗址已回填,保护大厅正在重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