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果真是与马皇后一起投火自焚而死了吗?明成祖朱棣心中也是将信将疑,或者说,怀疑的成分居多。于是,在他“用天子礼”葬了那被烧焦无法辨认的尸骨时,已有传言说建文帝在城陷时逃走了。那么,建文帝究竟哪里去了呢?
朱棣在位的二十多年中,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民间虽然有很多传说,而文臣史家格于文禁,记载罕传。仁、宣以降,有关此事的记载渐渐多了起来。
据说,金川门失守时,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便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劝他说:“不如出亡。”这时少监王钺说道:“昔高皇帝升遐时,有遗箧,为刘基所制,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众人闻言急命他将遗箧取来。这是一个红色木箧,周围俱固以铁。程济打碎木箧,见到三张度牒,一张名应文、一张名应能、一张名应贤。此外并有袈裟、帽鞋、剃刀等物。箧内有朱红小字写道: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方。于是程济为建文帝剃发,吴王府教授杨应能愿剃发从亡。监察御史叶希贤也说道:“臣名贤,当然是应贤无疑。”也剃发易衣。周围五六十人,都痛哭仆地,表示愿意从亡。建文帝道:“人多无益。有的人名声素著,势必引起究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诸人哭了一场,散去了一些。有九人跟随建文帝来到鬼门,见一叶小舟停在岸边,神乐观道士王升在那里等待,自称是太祖高皇帝托梦,特来相迎。一行人乘舟至太平门,由王升带入神乐观。这时天正薄暮,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共有二十二人:兵部侍郎廖平、刑部侍郎金焦、编修赵天泰、检讨程亨、按察使王良、参政蔡运、刑部郎中梁田玉、监察御史叶希贤、程济、中书舍人梁良玉、梁中节、宋和、郭节、史彬等。为防止人多事泄,约定左右不离者三人:杨应能、叶希贤及程济,称两比丘,一道人。此时朱棣已即帝位,削在逃诸臣籍,各地方官府奉诏追查踪迹。
建文帝在程济等人的帮助下开始以僧人身份云游四方,传说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都有他的足迹。他又曾在各地寺庙留驻,如湖北武当山、广西横州南门寺,等等。后来明英宗正统年间,有一位老僧往见广西思恩州土官岑瑛,自称建文帝,蹉跎岁月,希望返回朝廷,安享晚年。岑瑛急忙报告巡按御史,驿送赴京。途中,老僧赋诗云:
沦落江湖四十秋,归来白发已蒙头。
乾坤有主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老僧至北京后,朝廷派当年侍候过惠帝的尚膳监太监吴亮前去辨认。老僧见到他,说:你不是吴亮吗?亮说不是。老僧道:“当年我御便殿,你侍食。我弃鹅肉于地,你手执壶,据地狗舔之,怎么说不是?听说老臣杨士奇尚在,能让他出来相认吗?”吴亮复命,明英宗确认老僧即建文帝,命迎入西苑居住。程济闻之,叹道:“今日方终臣职矣。”建文帝入宫后,人皆呼为老佛,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
这是历史上记载最多、流传最广的建文逊国传奇,完全是出于后人的臆造。关于建文帝逃亡的故事,流传最广的固然当属上述故事,而记载建文帝逃亡事迹最详的,莫过于明人史仲彬的《致身录》和程济的《从亡随笔》两本书。史仲彬,据说曾协助建文帝出逃,并不断予以财物资助,又几次南下与建文帝等人见面的一个人物。后来,史仲彬根据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致身录》。明万历年间,这本书被在山中道观里避雨的几个读书人发现,于是得以传世。程济则是传说中跟随建文帝出逃的主要人物,据说他精于卜算,建文帝流亡期间,多次遇险,都是经他算卦预知而设法逃脱的。程济的《从亡随笔》,完整地记录了建文帝逃亡期间的行踪,何时于何地会何人,作何事,乃至饮食诗赋。类似的书还有一些,其中真伪参半,疑信互争。现在,经过数百年的争论和当代史学家们的考证,可以肯定地说,《致身录》和《从亡随笔》都是后人伪造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传说和记载,乃至伪造当时人留下的记录呢?许多史家都曾指出,这种附会“皆因心恶成祖诛夷诸忠烈之惨,而不忍建文之遽殒,故诡言刘基之秘箧,程济之幻术,以神奇其说耳。”这当然是主要原因,而建文帝与一些建文遗臣下落不明,则成为产生这种附会的基础。多少年来,人们对建文帝寄予深切的同情,再加上建文帝逃亡之说也并非是全无踪影,所以这方面的传说和记载才会越来越多。事实上,查阅有关建文帝流亡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到,时间越晚,记载越详,杜撰伪造的成分也就越多。
对于建文帝失踪一事,官修正史和许多史家都采取了比较审慎的态度。如清代官方所修《明史》就很典型。《建文帝本纪》中说,燕军入城时,“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但就在同一卷中,又说:“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这里显系没有把握,才两说并存。那么,建文帝其人究竟下落如何呢?从许多历史迹象来看,建文帝确实在京师城破时,乘乱出走了。撇开有关此事各种有争议的记载不谈,仅从朱棣即位后的一系列行动中,也可以看到建文帝出亡的蛛丝马迹。
关于建文帝率从亡诸臣出走的传闻,早在永乐初年就已经出现,而且传到了朱棣耳中。当初埋葬的那具尸体并不一定是建文帝朱允炆,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因此他一面在全国范围内追查所谓“奸党”,追缴在逃诸臣诰敕,一面派人四出秘密查询建文帝的踪迹。
第一个被派出寻找建文帝踪迹的是太监郑和,他与王景弘等人于永乐三年(1405)出使西洋。郑和远航,是明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一次壮举。其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和时间之早,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而说到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般认为是加强海外贸易,扬威海外,显示中国富强,借外国朝贡之声势以巩固其在国内之统治,等等,但还有一个秘而不宣的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踪迹。《明史》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朱棣的疑心来自当时的传闻,“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朱棣)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
另一个受命密查建文踪迹的人是户科都给事中胡濙。永乐五年(1407),朱棣命他以颁御制诸书及访寻仙人张邋遢(张三丰)为名,“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当然也旁察东宫及各地官吏军民之事,但主要任务便是寻找建文踪迹。胡濙在外将近十年,不断将伺察情况及时上报,朱棣对胡濙的上报十分重视,让他书写大字,以便晚间报至,也能够立即披阅。为了保证密查的可靠,朱棣在委派胡濙出巡的同时,又另派人监视胡濙的行动。胡濙于永乐十四年(1416)还朝,向朱棣作了详细汇报,但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除去得到更多传闻外,并未有所结论,朱棣当然仍不能放心。这一年,胡濙母亲病故,他按照制度乞归守丧,朱棣没有准许,这在明朝制度中称为“夺情”。明初虽不及中后期的丁忧制度那般严格,但若非有至关重大之事,也不会轻易夺情起复的。这至关重大之事还是寻觅建文帝的踪迹。
永乐十四年(1416)底到十五年(1417)初,发生了谷王叛逆案。这个当年开金川门迎纳燕师的藩王当然知道建文帝下落不明的情况。他利用蜀王之子崇宁王获罪逃来谷府避匿的机会,欺骗众人说:“往年我开金川门出建文君,今在邸中。我将为申大义,事发有日矣。”这虽然是一场骗局,但是谷王作为“金川门之变”的当事人,居然也利用建文帝下落不明为己用,足以证明建文帝确实未曾焚死于宫中。
永乐十六年(1418)太子少师姚广孝(即道衍)病倒在北京大庆寿寺。临终前,朱棣前往探望,问起他有何嘱托。姚广孝提出释放溥洽的请求,这又一次涉及到建文帝的下落问题。溥洽为建文帝主录僧,有人传言他知道建文帝踪迹,也有人说建文帝即匿其所。朱棣为此寻故将溥洽关押了十余年。居“靖难”功臣之首的姚广孝临终仅有此请,竟无一句及私。这使朱棣深感难过,他即命释放溥洽。姚广孝挣扎起身拜谢后亡去。
释放溥洽,大约是因为朱棣感到这已不会构成对皇位的威胁,但查询之令未解。于是永乐十七年(1419),胡濙以礼部左侍郎再次受命出巡江、浙、湖、湘诸府。这次他又在外四年,至永乐二十一年(1423)还朝奏事时,京师已经迁至北京。胡濙还朝后得知朱棣亲征阿鲁台,已出至宣府,立即驰赴谒见,他赶到宣府时,已是深夜。
朱棣业已就寝,听说胡濙赶到,急忙起身召见。两人密谈至次日凌晨,胡濙漏下四鼓乃出。虽然无人知晓密谈内容,但多以为必与建文踪迹有关,很可能胡濙这时已经得到了有关建文的确讯,如果不是有死亡之确讯,则必定已示甘心让国,总之是可以放下心来。
除此而外,直接或间接地说明成祖坚信建文帝已经出亡的证据还有许多。如数次派郑和入云南,遣使至世袭镇守云南总兵官沐氏府中秘查建文踪迹,等等。
通过以上明成祖的活动,可以推测,靖难战争后建文帝并未死于宫中大火,而是逃亡在外。至于建文帝逃出后行踪如何,由于各种记载不一,真伪难辨,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