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基本结束后,洪武年间的开国功臣已被杀戮大半,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到解决。当时全国尚未统一,不少武将仍在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但随之而来的是功臣武将骄横放肆,皇权与将权的矛盾不断激化,洪武年间的另一大案,常遇春即大将军蓝玉之案便是这种矛盾激化的表现,此案与“胡狱”合称“胡蓝之狱”。
蓝玉,安徽定远人,此人身材高大,面如重枣,是名将常遇春的妻弟。明史称赞他“临敌勇敢,所向皆捷”。他一直跟随常遇春南征北战。常遇春多次在太祖面前夸奖他。太祖也因常遇春的关系,对蓝玉非常赏识,很快将他由管军镇抚提升为大都督府佥事。此后,蓝玉转战疆场,屡立战功,成为徐达、常遇春之后最有才能、最能征善战的一代名将。
蓝玉确实勇略超群,有大将之才,在率兵征战过程中,又屡立奇功,加上太祖对他另眼看待,他开始自恃有功,骄横放肆,目无法纪,甚至忘乎所以,竟然不请示太祖就擅自在军中提拔将校,又蓄养庄奴等数千人,仗势胡作非为。他强占东昌民田,御史去查问,蓝玉居然捶打驱逐御史。他还让家人私买云南盐1万余引(每引200斤或400斤),进行走私。他率北征军班师回朝,夜至喜峰关,叩关门,关吏没有立即开关,蓝玉大怒,纵兵毁关而入。明太祖得知后,很是生气。有人揭发蓝玉私通元主妃,元主妃羞愧自尽而死;明太祖曾非常严厉地谴责蓝玉,可他无丝毫改过之意。明太祖本要封他为梁国公,但因他屡屡违纪,只好改封为凉国公,并将其过错镌刻于铁券上,以示警告,但他仍不悔改。蓝玉入朝见太祖时,太祖赐坐或赐宴,他总是语言傲慢;尤其是他多次在明太祖面前显示他在军中的威风。有一次出征前,蓝玉与部下十几人去向太祖辞行。明太祖打算只留蓝玉一人议事,让诸将先走,太祖连续三次示意诸将退下,诸将却毫无反应,这时只见蓝玉举袖轻轻一挥,诸将立即告退。这一举动更增加了太祖对蓝玉的不满情绪。
马皇后和朱标蓝玉西征回来后,明太祖已经册立了皇太孙为自己的接班人,这是国家大事,按惯例要给功臣们加官晋爵。太祖给大将军蓝玉加官太子太傅。后蓝玉得知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也加官太子太傅时,心里很不高兴,不愿与二人平起平坐,怨恨地说:“叫我做太师,如今又叫别人做太师。”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明太祖对功臣的剪除是做了精心准备的,一旦条件成熟就要大开杀戒。当他大封诸皇子为王到各要地驻守,各种部署就绪之后,朱元璋认为从功臣宿将手中收夺兵权的条件基本成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年仅三十八岁的太子朱标病故,这使六十五岁的朱元璋悲痛欲绝,沉重的打击使明太祖一下老了许多,培养了几十年的接班人离他而去,朱氏王朝谁来接班,谁来捍卫?明太祖在悲痛之余要立即解决这个问题,最终立了年方16岁的皇太孙朱允炆为自己的接班人。皇太孙太年轻,又没有经验,如何能驾驭文臣武将呢?这太使明太祖担心了,为了朱氏一统天下永不变姓,他只好下决心再次“拔刺”。晚年的朱元璋更加心狠手辣,剪除功臣武将、回收兵权,已势在必行。问题只是如何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蓝玉案的发生,也多少掺杂着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因素。蓝玉是常遇春的内弟,而常遇春的女儿,又是太子朱标的妃子,故蓝玉是地地道道太子妃的亲娘舅,因此太子与蓝玉关系密切。早年蓝玉曾对太子讲过这么一段话:“我看燕王在封国北平,安抚百姓,甚得民心,不少人说他有君王气度,我怕这话传到皇上那里,会影响皇上对殿下的感情。我还听擅长看风水的人说,燕国有天子气,望殿下心里有数。”蓝玉又说:“殿下问我,我才说出肺腑之言,还望保守秘密。”后来,燕王知道了他们谈话的内容,恨透了蓝玉。太子病逝后,一次燕王入朝,太祖问他民间的动态,燕王借机说:“诸公侯多放肆无法度,不除掉他们,将来会出现尾大不掉的祸患。”几个月后,蓝玉之案便发生了。
1393年2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将之逮捕并处决,同时斩灭其族。平时与蓝玉关系莫逆的许多将校,也都被定为“逆党”,落得抄家灭族的下场,军中的骁勇将领差不多被杀戮殆尽。因蓝玉案被杀的功臣宿将有:开国公常升,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温,怀远侯曹兴,东平侯韩勋(韩政之子),全宁侯孙恪(孙兴祖之子),沈阳侯察罕,徽先伯桑敬,东莞伯何荣,都督黄辂、汤泉、卫俊、王诚、张政、陶文等,文臣中有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当时因这个案件而被诛杀者竟多达1.5万人。
明太祖还将罪犯口供辑成《逆臣录》颁布天下。《逆臣录》中记载了近千名蓝玉党人的供词,是明太祖命翰林学士们根据口供精心编纂的。即使经过精心加工,也不难看出蓝玉党案又是洪武年间的一大冤案。对武将骄横跋扈、目无法纪的行为应该管束,甚至斩杀几个首犯也不为过,但是大兴党狱,大开杀戒,株连过多,那就是另一性质的问题了,况且连下级将士劲卒也不放过,那就纯属滥杀无辜了。在蓝玉家教过书或曾给蓝玉写过字画的人,也被视为蓝玉同党加以诛杀,更显得荒唐。
在历史上,通常将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合称为“胡蓝之狱”。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皇权的潜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随后,他分大都督为左、右、前、后、中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以分其权。五军都督府只管军籍和军政,不能直接指挥军队。只有到战时才由皇帝临时任命总兵官,战后总兵官须立即归还将印,所统军队则归驻其原来卫所。从此,诸将奉命唯谨,军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所专擅。
除“胡蓝之狱”外,朱元璋又以其他的各种罪名诛杀功臣。朱亮祖、胡美、周德兴、王弼、谢成、傅友德和冯胜等人,都先后为明太祖所杀。在淮西功臣集团中,常遇春、胡大海胡大海等人在开国之前就已经死去。地位较高的只剩下徐达和汤和二人。据稗史笔记记载,徐达暮年曾患重病,背部生痈,病愈后医生千叮万嘱,说此病忌食蒸鹅,吃了病会复发,一发便无药可救。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因念及功臣,特派来内监赐食给徐达,所赐的竟然是只全鹅。徐达明知朱元璋的用心,但君命难违,只得淌着泪水当着使臣的面吃下,果然,没过几天便一命呜呼了。另一位功臣汤和与朱元璋是同村人,小时两人曾一道放过牛,他自然最了解朱元璋的心曲隐微。他诚恳地向朱元璋请求说:“我跟随你效命多年,现在岁数大了,不堪重负了,愿意告老还乡。”主动交出兵权。朱元璋大喜过望,立即赐宝钞5万锭,并在凤阳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宏伟的大宅第。后又赐给他大量黄金和其他资财,让他颐养天年。明初功臣宿将得以善终者寥寥无几,善于韬光养晦的汤和,便是其中幸运的一位。
汤和朱元璋通过“胡蓝之狱”滥杀功臣,从根本上说是封建专制的一种必然结果。西汉名将韩信临死前说过这样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此话不无道理。这是封建制度下,功臣宿将饱含血泪的控诉。在打天下时,功臣宿将与帝王拼杀沙场,为帝王夺取天下,一旦新王朝建立以后,在封建帝王看来,这种争夺并未停止,只是由过去的外部斗争转入内部。不断地清除功臣宿将,才能巩固皇权,明初的历史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朱元璋是一位农民出身的、权力欲极强的皇帝。自古以来,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产生矛盾的不乏先例,关键是皇帝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汉代的刘邦心存猜忌,大杀功臣;唐太宗李世民气量宏大,处理较为妥当,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清明时期——贞观之治;宋太祖赵匡胤则采取了另外一种模式,即“杯酒释兵权”,和平解除功臣的兵权。朱元璋的情况与刘邦有些相似,却又不同,其杀戮功臣的手段之毒辣、残忍,其株连的人员之众多,都远远超过了汉高祖刘邦。因此,朱元璋必然遭到后人的指责与非议。究其原因主要是封建专制统治进入晚期,皇帝权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可以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除此以外,朱元璋屠杀功臣也有其个人性格品质方面的原因。朱元璋早年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拼杀沙场,过着紧张的戎马倥偬的生活。登基之后又日夜操劳,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忧危积心,日勤不倦”。晚年精神衰颓,性格多疑,甚至暴怒不常。在君主绝对专制的封建时代,帝王的个人性格品质,直接对历史发生着作用,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此次朱元璋大兴党狱,这样的大屠杀却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个中缘由值得人们细细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