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胜
地方文化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传统文化是在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民俗民风,在经历了历史变迁、社会进步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后形成的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化体系。地方文化为祖国文化添彩,祖国文化为地方文化注入生机。
地方传统文化由于在流行过程中受到认知、传播、理解等方式、方法的影响,在有些方面已经失去了传统文化原有的意义,甚至背离了传统文化的实质意义被错误地传承着。因此,挖掘、整理、探索地方传统文化就是本书的宗旨。
陕北民间有话云:“十里乡俗不一般”,或说“十里不同俗”。此话乍一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深究其因,为何能出现这种“不一般”的问题,是不得而知的。如果说,在不同民族、不同信仰者之间出现“不一般”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同民族,有着共同信仰、共同文化习俗,而且就在“十里”内外的人群中出现了这一问题,是令人费解的。
地方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婚娶、生辰、寿诞、丧葬、民间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等方面。在这些方面形成的文化体系主要源自《周礼》、《仪礼》、《礼记》,加上历代朝廷颁发的礼制,就成为地方文化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地经济,习俗、广泛运用于礼仪之中,因此,地方文化主要突出两点,其一是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性,其二是地方文化的地域性。没有这两点,就不能称其为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
陕北地处僻壤,在传统文化方面基本保留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也有不少错误的地方。比如,陕北民间一些地方在丧葬礼俗中使用“堂子”这一概念就是一种错误。堂子本是清人入关后在北京建筑的用于遥祭祖先的地面建筑,而陕北民间则将墓葬称为“堂子”,相差甚远。不仅如此,还将坟头用砖砌做“塔”形,称为“明堂子”,更是错误的做法和说法。塔在丧葬中为空门人所用,俗家一律不用。高层塔有三种用途,其一,佛寺建塔;其二,用于葬高僧;其三,用在水边镇妖,独头塔则是葬水火和尚的。这些错误都是由于认知水平所犯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三礼》缺乏知识;
二、缺乏宗教常识;
三、以讹传讹;
四、断章取义;
五、任意解说。
由于以上原因才出现“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不一般”现象。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在朋友们的鼓励下,笔者才萌发了对陕北民间文化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念头,决心编写一本可为人们借鉴的书籍,以减少人们在礼俗中的错误。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
一、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经”、“史”、“典”为指导,核对现实文化,使其达到史据与现实文化的接洽融合,形成有理有据的文化链接。
二、在陕北习俗方面以大多数县份习俗为基准,个别有别于多数县份习俗的从略或舍去。
三、在介绍陕北文化的同时,对其他省的相关和相同文化也做了介绍,以企达到比较效果,使读者可以全面广泛了解相关文化。
四、在传说方面,主要采集了历史传说,对重要的纯民间传说也收入了一部分,意在这些传说不被历史尘埃封去。
本书毕竟是一人之作,错误在所难免,望读者批评指正,并期待着有更好的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