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姑)年十五,梦神人教食云母粉,可得轻身,因饵之,誓不嫁。往来山顶,其得如飞。每朝出,暮则持山果归遗其母。后遂辟谷,言语异常。武后遣使召至阙,中路失之。景龙中白日飞升。
《集仙传》则说她十三岁时入山采药,遇纯阳仙师,赐之一桃道:“食此尽,他日当飞升。”自是不饥不渴,洞知人事休咎,后尸解。宋代曾敏行在《独醒杂志》中说:何仙姑放牧野中,得仙人赐枣而食之,遂绝粒,能前知人事。何仙姑在其少年之时,因食了吕岩等仙人所赐桃或枣以后,便能“洞知人事休咎”,“能逆知祸福”,于是,“乡人神之,为构楼以居”,“士大夫之好奇者多谒之以问休咎”,“何仙姑”的名字就被叫开了,从此,何仙姑便以女仙的身份干起女巫的职业来了。
何仙姑的占卜有几件突出的,据宋李昌龄《乐善录》所载:“何仙姑在世时,一主簿忽得天书,字不可识。问以仙姑,姑曰:‘天书方:主簿受金十万,折禄五年。’”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载:“狄武襄征南侬出永州,以兵事问之。对曰:‘公必不见贼,贼败且走。’初未之信。武襄至邕境之归仁铺,先锋与贼战,贼大败,智高遁走入大理国。其言有证类如此。阁中有遗像尝往观之。”
狄武襄就是北宋名将、枢密使狄青。狄青征广源州蛮侬智高,并大获全胜,历史上确有其事。但请何仙姑占卜一事则不得而知。但曾敏行则亲眼见过“阁中有遗像”,是说,狄青将何仙姑像十分尊重地供奉在阁中。
何仙姑究竟是谁的弟子,也有不同说法。据明代陈仁锡的《潜确类书》中说,何仙姑是吕岩所度。《东游记》第十回、第二十回中则说,何仙姑是铁拐李、蓝采和二人共同度化的。
广东增城县城内建有何仙姑庙,在她的家乡新桂乡小楼区还建有一座何仙姑的家庙,此庙至今尚存,大门有楹联曰:
千年履迹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
“履迹遗丹井”一句是说,何仙姑的父母为何仙姑找了个婆家,并择定吉日良辰,准备迎娶,但何仙姑不肯嫁人,便悄悄从家门口的水井里“问仙”去了,去时只穿了一只鞋,另一只绣鞋遗留在井台上。
除了广东以外,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广西等地,都有各自的何仙姑和她的仙迹。
传说,农历的三月初七是何仙姑的诞日。
曹国舅
曹国舅是八仙传说中出现最晚的一个,是权贵们在仙界的代表。大概因他的官宦生涯本来就是无趣无味的原因,所以,他的传说也没有多少仙趣。
在《神仙通鉴》和《龙图神断公案》中有两则关于他的传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神仙通鉴》中说:曹国舅是宋仁宗曹皇后的弟弟,故而称做曹国舅。曹皇后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叫景休,不关心世间事务,小弟弟叫景植,仗势欺人,为非作歹,虽然仁宗皇帝劝诫过他,也不见他有改过从善的表现。曹景植有一次不法杀人,被包公严办伏法。这位景休还算有些良心,深深以其弟为耻,便遁迹山林,矢志修道学仙去了。
一日,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仙师问他:“听说你正在矢志学道,你学道后所养的是什么?”曹景休说:“我养的是道。”两位仙人笑着说:“道在哪里呢?”景休指着天说:“道在天。”仙人又问:“天又在哪里呢?”景休指着心。二位仙师笑着说:“心即天,天即道,你已洞悟了道的真义了。”遂授以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炼,不过多久就能成为仙了。
《龙图神断公案》里说,曹国舅是宋仁宗的大国舅,当时有一位广东潮州府潮阳县的秀才,名叫袁文正,带着他的妻子张氏进京赶考。二国舅贪恋张氏姿色,请袁氏夫妇入府,先将袁文正绞死,后胁迫张氏,张氏誓不相从,二国舅便把她监禁起来。袁文正冤魂向包公告状,包公决心严办。这时,大国舅听说了二国舅杀人掳妻之事,也知包公要严办此案。大国舅想,此案若被包公查办必定没有好结果,就派人告诉二国舅,务必将张氏也除掉,以绝后患。于是,二国舅派人将张氏投入井中。不料,张氏命不该绝,太白金星搭救了她,并化作老人,把张氏引向包府。张氏在途中遇到了大国舅,昏头昏脑地错把大国舅认做包公,投状诉冤。大国舅接了状子后大惊失色,便以阻拦公务的罪名用铁鞭击打张氏。张氏昏厥过去,大国舅以为将她打死了,将尸身掷于垃圾堆里后回府了。张氏醒后,直奔包公府告状。包公问明情由后,假装生病,骗大国舅来包府问候,又安排张氏在大国舅到来之际,喊冤投状。以此办法将大国舅监禁起来了。又做假书骗二国舅来府,故技重演,让张氏诉冤。就这样,把二国舅也监禁起来了。曹皇后和宋仁宗听说后亲来劝释,包公坚决不从,把二国舅立即押赴刑场处死了,仁宗见此情况后,立即下诏大赦,大国舅才幸免被杀。大国舅被放回后,自称他是死里逃生的,决心痛改前非,便入山修炼去了,后得遇仙人点化,引入仙班。
在后来的八仙形象中,曹国舅不是葛巾野服,一身隐士打扮,而是身着红官袍,头戴纱帽,脸上涂着豆腐块,一副小丑县官模样。
佛、菩萨、罗汉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梵文的音译,也译作“佛驮”、“浮屠”、“浮图”等。意译是“觉者”、“知者”、“觉”。觉有三种意义,即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后一项,只有佛才是三项俱全的。小乘佛教中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中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沙子。如,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閦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信仰面很大的还有毗卢佛(大日佛)等。从佛身说,有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等。
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翻译名义集》卷一引僧肇释:“菩提,佛道名;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引智□释:“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引法藏释:“菩提,此谓之觉,萨埵此曰众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众生。”意谓修持大乘六度,求无上菩提(觉悟),利益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旧译有始士、开士、高士、大士、圣士、超士、力士、无双、大圣、法臣等。与声闻、缘觉并称为“三乘”。菩萨的修行称“菩萨行”;其教法以达到佛果为目的,称“菩萨乘”、“经典称”、“菩萨藏”;戒律称“菩萨戒”。佛典上常提到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大乘僧侣或居士有时也被尊称为菩萨,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也被称为菩萨。
声闻,梵文的意译,意为听闻佛陀言教的觉悟者。原指佛在世的弟子,后与缘觉、菩萨二乘相对,为三乘之一。指只能遵照佛的说教修行,并唯以达到自身解脱为目的出家者。以修学四谛为主,最高果位是阿罗汉,最终目的达到“灰身灭智”的无馀涅槃。《大乘义章》卷十七:“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又’观察四谛而得道者悉名声闻。”
缘觉,梵文的意译,亦作“独觉”,音译作“辟支迦佛陀”,略称“辟支佛”。与声闻合称“二乘”,与声闻、菩萨合称“三乘”。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1.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其前世修行的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2.“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佛典一般侧重于后一义。
阿罗汉,梵文音译,亦译“阿罗诃”,略称“罗汉”。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1.“阿罗汉果”也称“无极果”、“无学果”,据称是尽断三界见,修二惑所达到的果位,已至修学的顶端。其义有三:(1)“杀贼”,意谓杀尽一切烦恼之贼;(2)“应供”,谓应受天人的供养;(3)“不生”(或“无生”)谓永远进入涅槃,不在生死轮回(《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四)。2.“阿罗汉向”,指达到“不还果”继续向阿罗汉果位修行者。
金刚,梵文的意译。金中最刚之意,用以譬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的意思。如说“般若”如金刚。一般为“金刚力士”之略称。即执金刚杵(杵为古印度兵器)守护佛法的二天神。常安置于寺院山门左右,左称密执金刚,右称那罗延金刚。塑像多裸露全身,缠衣裳于腰部,怒目作勇猛之相。寺院四天王像也俗称为“四大金刚”。
如来佛
民间习惯所称的“如来佛”指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与孔子是同时期的人物。这两位东方圣哲都以他们博大而精深的思想闻名于世,而释迦牟尼作为佛教的创始人,他的生平事迹被人们涂上了浪漫的传奇色彩,将历史事实与神话传说混织在一起,最终使其高高在上,成为佛祖而离开了人间。
释迦牟尼是梵文的音译,有的也译为“释迦文”。“释迦”是一个部落的名称,意思是“能”。“牟尼”也可译作“文”,意思是“仁”、“儒”、“忍”、“寂”、“寂寞”等。因此,“释迦牟尼”的意思也就成了“能仁”、“能忍”、“能儒”、“能寂”或者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是尊称,他的原名叫做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有一个流行的称呼是“如来”,或者是“如来佛”。“如来”一词是梵文的意译。“如”又作“如实”解,即所谓的“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事物的真相,宇宙万物之本体。“如来”即指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者。《成实论》卷一云:“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常,故曰如来。”《行宗记上》称“真如平等,体离虚妄,故曰如实。乘履此法出现利生,故得此号”。《大日经疏》卷一则说:“如来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
“如来”也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尊号之一。十大尊号分别为:如来,应供(应享受人、天供养),正遍知(正确遍知一切),明行足(具有知过去之“宿命明”,知未来之“天眼明”,得大解脱之“漏尽明”),善逝(善终,人涅槃),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无上士(至高无上),调御丈夫(以柔软语,苦切语使人入善道),天人师(天与人之导师),世尊。但在十大名号中以“如来”和“世尊”最常用。
狭义的“如来”专指释迦,广义的“如来”则指一切佛,如阿弥陀如来等。
在传说中,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著名王族甘蔗王的后裔,父亲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处)的国王。说是“国”,其实只不过是一座小城,是个长有二十里,宽有十六里的小小城邦。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要回到娘家去分娩,可她在回娘家途中,路过蓝毗尼园(今尼泊尔罗美德寺院处)时生下了悉达多。这一伟大日子的具体时间,在经书中众说纷纭,竟然多达六十多种。但我国学者认为,悉达多大体与孔子属同时期的人物,比孔子早逝七年。这一说法为日本、印度等国所接受。
摩耶夫人在生产后的第七天不幸去世,悉达多便由姨妈波闇波提养育。悉达多到了十六七岁时,娶了表妹耶输陀罗为妃,后来生下儿子罗喉罗。
悉达多的国家虽然不大,但他毕竟贵为太子,生活很舒适,父亲也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但悉达多却觉得自己的国家夹在强国之间,处境险恶,朝不保夕。他又亲眼看到了社会残酷无情的现实,以及人们的种种苦难,便决定出家修行,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出家后,他以种种苦行折磨自己的肉体,想以此来解脱自己。但在六年的苦修中,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于是,他抛弃了苦修,另辟蹊径。他来到一棵菩提伽耶的毕钵罗树下,结跏趺坐,进入了所谓的禅定境界。经过七天七夜(有说四十九天)的苦思冥想,最后终于豁然开朗,觉悟成道,悟出了宇宙、人生的真正本质,获得了解脱,这年,他三十五岁了。
过去的悉达多太子已不复存在了,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诞生了。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五年之久的传教生涯。佛陀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桥陈如等五人第一次宣讲了佛法。五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皈依了佛门,成为佛的最初弟子。这次说教,也就是所谓的“初转法轮”。此后,佛又度化了耶舍、迦叶二兄弟,以及舍利弗、目犍连,在他的故乡,有不少亲属,如堂弟阿那律、提婆达多、阿难陀,以及儿子罗喉罗等,都皈依了佛门。
释迦牟尼传教的对象包括了当时社会上各种姓和各阶层,有很多王族和富豪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他很大的支持。释迦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的第一批五个弟子就成为佛教组织——僧伽(僧团)之始。在以后,僧团不断扩大,最初只收男弟子比丘(我国俗称为和尚),后来,释迦的姨妈波峤婆提也来入教,才开始接纳女弟子——比丘尼(我国俗称尼姑)。
起初,僧尼们云游四方,没有固定居所。后来,为了在雨季时有一个安居的地方和便于集会的场所,才建立了寺院。随着组织和寺院的建立,又制定了僧众们应当共同遵守的戒律。
释迦在他八十高龄时,于游化途中遇上了雨季,患了重病。行至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邦迦夏城)外河边一片茂密的娑罗林中,在两棵娑罗树中间,头朝北,右肋而卧。月光透过树叶照在了他的脸上,他显得那样安详、高尚、圣洁。临终前,他告诫弟子们一定要依法精心修行。半夜,佛陀呼出了最后一口气,达到了彻底的解脱,至上的涅槃。
释迦入灭后,遗体被火化了,佛舍利(遗骨)分给了各国使者,被视为圣物,建塔供奉。
释迦成佛(智者)的过程大体如此,并没有神秘之处。释迦牟尼生前也曾反对祭祀礼仪,不拜偶像,他很重视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然而,由于宗教的需要,释迦佛却不断地被神化、偶像化,他的生平也就被后人涂上了神异的色彩。
在我国汉族地区一般以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节。《百丈清规》卷二云:“四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降诞令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馐),以申供养。”佛诞节亦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诞生的节日,佛寺届时要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以各种名香浸水灌洗佛像,并供养各种花卉。另外,还举行拜佛祭祖,施舍僧侣等庆祝活动。
中国佛教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也称做“成道会”、“佛成道日”、“腊八”。此谓释迦在成佛之前曾苦修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在决定放弃苦行时,遇到一个牧羊女,送给他乳糜,食后体力恢复,后端坐在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中国佛教徒于农历十二月八日,以米和果物煮粥供奉,称为“腊八粥”。《百丈清规》卷二云:“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馐),以申供养。”“腊八粥”后来亦被演变为中国民间习俗和“腊八节”。
弥勒佛
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慈氏”,是佛教的菩萨名,比佛还差一个等级。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成佛经》中说:他出生在古印度南天竺劫波利村大婆罗门家庭,属一等贵族,家世十分高贵。又说“慈氏”是他的姓,名“阿逸多”,意思是无能胜。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后来成了释迦牟尼的弟子,侍立一旁听法。释迦受记(预言),弥勒将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即法定接班人。
弥勒修炼成道,先于释迦入灭(离开人世),上升到兜率天,享受种种妙乐之事。所谓兜率天,是佛经的说法。佛教的“三界”说,认为一切“有情众生”,都在欲界、色界、无色界,在三界内“生死轮回”。只有达到“涅槃”境界而成佛,才能超脱三界,升入不生不灭的西方极乐世界。
《弥勒下生经》中说:弥勒成佛以后,很多人都听他说法。他教导弟子们应当知道“十想”。这“十想”之中有“乐有苦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佛说,给人们揭示了“苦乐”的辩证关系。而且他自己也以身作则,不只是一味地“乐哈哈”。
我国民间对佛教中这位弥勒佛的出处、法力、行事等知道的并不多,只知他是一位浑身是肉,袒露着胸脯,凸着一个大肚子,短短的脖子,圆圆的肉头,两耳垂肩,咧着大嘴,无忧无愁,乐哈哈地笑着的和尚,那么,他的这副形象是从哪里来的?是来自我国古代的一个自称是弥勒佛的化身的和尚。
佛家认为,佛菩萨有无数化身,他们在人间弘扬佛法,救苦救难。这一观点被我国民间所接受。因为我国传统信仰中的神灵也是如此。比如,祭祀同一神灵的庙宇不止一所,但这一神灵却能在众多的,分布在各地的庙宇中“显灵”,这不是该神灵分成若干化身于各祭祀他的庙宇中受人间香火后而显神灵的么?这种观念被宗教利用和民间所接受后,于是就有人以神灵化身自居,自称为活佛、活观音,或称佛或观音附身。弥勒佛这样重要的佛教神灵,自然也就有人称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了。
相传,我国的“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弥勒佛的形象也就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一般认为,这个被当做弥勒的布袋和尚是唐末时期浙江四明地区的一个和尚。宋人庄绰《鸡肋编》卷中云:“昔四明有异僧,身短而皤腹,负一布囊,中置百物,于稠人中时倾泻于地,曰看看。人皆曰为布袋和尚,然莫能测。临终做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时人总不识,于是,隐身而化。今世遂画其像为弥勒菩萨以示之。张耒文潜学士,人谓其状貌与僧相肖。’”张耒是北宋诗人,苏轼的弟子,与黄庭坚、陈师道、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陈师道写诗说张耒“张侯便便腹如鼓”。可见张耒也确实是个皤腹凸肚的胖子。黄庭坚有诗云张耒:“形模弥勒一布袋,文字江河万古流。”
元人袁桷在《四明志》卷十六《释道考上》中云:“布袋和尚者,唐末有僧,形裁猥琐,戚□皤皤腹,杖荷布囊,随处偃卧。张长汀子,雪中体不濡。示人祸福辄应。将雨则著草履,亢阳则曳木屐。梁贞明二年,于奉化岳林寺东廊坐逝。偈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葬寺西二里,曰弥勒庵。宋元符元年,赐号定应大师。三年,祥光现于葬所,得锡杖净瓶,邑人建阁藏之。崇宁三年,赐阁名崇宁。”王世贞在《历代神仙通鉴》卷十八中所云与此大体相同。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中云:“今杭州诸寺,皆塑其像,抚膝袒怀,开口而笑,荷布袋于旁。”
因为这位弥勒佛有一布袋,后人对此发挥出种种玄妙深奥的哲理。如宋代的坦坦居士就为弥勒佛像做赞云:“即此布袋,非此布袋。不属圣凡,不立行解。几几腾腾,处处在在。拄杖挑来赐予君,天上人间更无外。”岳飞的孙子岳珂在他七岁时也为弥勒佛像做赞云:“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有人认为,坦坦之赞乃由此发挥佛理,岳珂之赞则是“神童之言”。
弥勒佛寺有一副最负盛名的对联,其联云: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梁绍壬在《两般秋雨阉随笔》卷二载某寺弥勒殿一联云:
年年扯空布袋,少米无柴,只剩得大肚宽肠,为告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布施;
日月坐冷山门,接张待李,但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甚么来由。
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等载:弥勒原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上生于兜率天内院,经四千岁(据称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当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广传佛法。亦有认为:中国寺庙里供奉的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名为契此的和尚。又有将弥勒或作人名,瑜伽行派奉为始祖,传《瑜伽师地论》等为其所说。
三世佛
“三世”是佛教说法,三世之说是佛教业极轮回的理论根据之一。三世又叫“三际”。世在梵语中叫“路迦”,《楞严经》说:“世为迁流。”意思就是时间的流动。佛教用于因果轮回,指个体一生的存在时间。所谓“三世”,也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可以说成前世、现世和来世,或者前生、现生、来生,前际、中际、后际。
佛教中“世”的时限概念与我国古人的时限概念很不相同。“世”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三十”的意思,故而,古人有以“三十年为一世”的说法。《论语·子路》中有一句“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此语之义是,如果有称王做国君的,他一定要等到三十年以后才能施行仁政。后世对此句的集解是“三十年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