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灵气就在于它能化生万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之源,因此,人们敬重它对人类的贡献,人们便用一副对联赞颂他,对联既详尽,又准确,其联云: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后世人们又将天地称做“天公地母”,就是说,天地万物乃天生地养,天为父,地为母,天属阳,地属阴。人们又用一副数字对联概括了天地的这一属性,常常贴在天地神位前。
一三五七九;二四六八十。
联中的一三五七九是阳数,代表天;二四六八十是阴数,代表地。
雷神
雷神又被称做“雷公”,是天上的一位惩恶之神。在民俗信仰中,他是刚正威严的象征。因为雷神有惩恶的功能,所以他的形象也就显得十分威严。在雷州英榜山的雷神庙里所供之雷神很有代表性。他头戴冠冕,身着红袍,左右列侍着天将。堂中还有十二尊小雷神,主管着十二个不同的方位。庙内还供电母、风师、雨伯。这位雷神俨然像人间帝王之相,所以,人们又称他为雷王,也将庙称做“雷王庙”。
雷州的这位雷王据说有一定的来历。他的出世与哪吒有些相似。传说在南朝时期,陈宣帝太建初年,雷州有一猎户叫陈□,以打猎为生,膝下没有儿女。他养着一只九耳犬,非常灵异。如果要出猎时,就卜之以狗耳。一耳动则可捕一只猎物,动耳多则可捕三四只,最不行也可捕两只。
有一天,陈□准备出猎时,见狗之九耳全动,以为是吉兆,便兴冲冲出了家门。来到一丛树林时,九耳狗在此地狂叫不止,陈□感到奇怪,进入丛林一看,原来有一只大肉球。陈□觉得有些疑惑,没有心思出猎了,抱着肉球回了家。刚一进门,屋外雷声大作,肉球裂开,从中蹦出一个小儿来,左手有“雷”字,右手有“州”字。自此以后,常有神仙入室哺乳小儿。陈□为小儿取名“陈文玉”。
陈文玉长大以后做了雷州刺史,在任时,多行善政,为民造福,死后有灵,乡人立庙祀之,以为雷神。庙立后,每有阴雨天气,人们常见电光雷声自庙中发出。由于雷神在当地很有灵验,宋元时期的皇帝们对其屡次加封王爵。庙曰:“显震”,神曰“德昭显王”,乡民们用麻布造雷车、雷鼓献于庙中。
所谓雷车雷鼓与民俗信仰有关。最初,人们听到天上发出的雷声认为是神仙在天上击鼓或是推动一部天车时发出的声响。于是,人们便幻想出天上发出雷声的神仙模样。最先是将雷神幻想成一位龙身人首,腹部如巨鼓的样子。后来,将其衍化固定为一位形如健壮力士,裸胸袒腹,背上长着两只翅膀,额上有三只眼睛,面赤如猴,下巴尖锐,手脚如鹰爪,左手拿着楔板,右手持槌,作欲击之状的形象。他身边放着许多面大鼓。雷神最突出的形体特点是猴脸与尖嘴,俗称“雷公脸”、“雷公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这副模样。《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就是典型的雷公形象。说周文王在燕山遇雷雨时,捡得一个小儿,将其收为义子,取名雷震子,并交于终南山云中子,在他身边学艺。雷震子学艺成功后,吃了两枚仙杏后,两肋间长出一对肉翅来,并且“鼻子也高了,面如青靛,发似朱砂,眼睛暴湛,牙齿横生,生于唇外,身躯长有丈二”。飞腾时,两翅招展,有风雷之声。
道教的神仙谱系中也有一位雷神,他是诸雷神的总管。道教在吸收了民间雷神信仰后,进行了改造,并且建造了完整的雷部神系。道经中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雷部之主宰神,下统三十六员雷神天君(或说二十四员天君)。诸天君中,比较著名的是邓、辛、庞、刘、毕几位元帅。据说这几位天尊在行雷时,只需用槌敲击一下本部雷鼓,其他三十六面雷鼓就会在三十六位天君的大槌下一起被敲响,发出轰鸣之响。
雷公的形象有很多种,据《山海经·海内东经》中所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徐道的《历代神仙通鉴》卷二中言雷公是“龙身而人颊,自鼓其腹而鸣”,就是由此来的。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云:“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叩击之意也。其魄然若敞裂者,椎所击之声也。其杀人也,引连鼓相椎并击之矣。世又信之,莫谓不然。”
干宝在《搜神记》中云:“扶风所现之雷神,‘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
房千里在《投荒杂录》中云:“尝有雷民,因大雷电空中有物,豖首鳞身,状甚异。民挥刀以斩,其物踣地,血流道中,而震雷益厉。其夕凌空而去。自后挥刀民居室,频为天火所灾。雷民图雷以祀者,皆豖首鳞身。”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前集卷八载贞元年间宣州所现之雷神为:“猪首,手足各两指,执一赤蛇啮之。”此赤蛇应为闪电之象。
张读在《宣室志》中辑佚唐代长庆时期兰陵所见之雷鬼:“身尽青,伛而庳,有金斧木楔,以麻缕结其体焉。”
五代时期的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载有润州延陵县茅山界元和间所见之雷神:“大风雨,堕一鬼,身长二丈余,黑色而如猪首,角五六尺,肉翅丈余,豹尾,服绛裈,豹皮缠腰,手足两爪皆金色,执赤蛇,足踏之,瞪目欲食,其声如雷。寻复雷雨,翼之而去。”
洪迈在《夷坚丙志》卷七中载扬州所见之雷鬼:“长仅三尺许,面及肉色皆青。首上加帻,如世间幞头,乃肉为之,与额相连。顾见人掩面而笑。”《丁志》卷八载南丰所见之“雷媪”(即雷公之妻):“发茁然,赤色,甚短,两足但三指,大略皆如人形。”
《元史·舆服志》云:“雷公旗,青质、赤火焰脚、画神人、犬首、鬼形、白拥项、朱犊鼻、黄带、右手持斧,左手持凿,运连鼓于火中。”
明人徐应秋在《玉芝堂谈荟》卷二十引《狯园》云:广东某地所见雷神:“赤发狰狞,状如兽,头似猕猿,角肉翅青,手执绿玉斧。”又云明太祖于某日雷雨时,恍惚见殿角有人,长三尺,青肤,肉翅,状肖猴,两目耿耿有光,向他稽首行礼,然后腾空而去。太祖乃下诏,减膳自省。又云成化年间永州宁远县某产妇室中所现之雷神:“高尺有五,蓝色,鹰嘴龙爪,而膊下有肉翅,如蝙蝠状。”
清人姚东升在《释神》卷一中云:“今人塑雷神,一手执连鼓,一手执槌。电神手执二镜,俱属愚世。”
清人黄斐默《集说诠真》云:“今俗所塑之雷神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额长而锐,足如鹰鹯,崦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持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环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
《重修纬书集成·河图帝纪通》说:“大电光绕北斗权星,照耀郊野,感而生黄帝轩辕于青邱。”认为“黄帝以雷精起”,说黄帝诞于雷电。黄帝既为雷之骄子,他的职掌也与雷电有关,所以,《重修纬书集成·春秋合试图》中又说:“轩辕,主雷雨之神也。”轩辕,即车也,故而后世有“雷车”之说。又以星象说法给黄帝加以附会,说:“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如龙之体,主雷寸之神。”(见《大象列星图》)后来,道教又把黄帝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天尊)”,说他住在神霄玉府,行雷时,真王之前有雷鼓三十六面,三十六神司之。凡行雷之时,真王亲击本部雷鼓一下,即时雷公雷师兴发雷声也……三十六雷,皆当时辅相有功之臣。
道教称雷声普化天尊总司五雷。五雷即天雷、水雷、神雷、社雷、地雷。或曰:天雷、地雷、水雷、神雷、妖雷。天雷,箕星掌之;地雷,房星掌之;水雷,奎星掌之;神雷,鬼星掌之;妖雷,娄星掌之。道教又有“五雷天心正法”的方术,说是得雷公雷篆,依此法行之,可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
雷城左右有玉枢,玉府五雷使院,有雷院鼓三十六面,三十六神司之。《封神演义》中又将闻太师闻仲封为雷公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属下有二十四员雷公“催云助雨护法”天君,这二十四位天君中还包括电神和助风神,其中以邓、辛、张、陶、庞、刘、苟、毕八位最为有名。这八位天君在没有行雨公差时,还要帮助增长天王把守南天门。这八位天君在《搜神大全》和《封神演义》中被安上了姓名,但都是随意点染之笔,无考其详。
雷部诸神在民间的影响不小,山西永乐宫的元代壁画中,就有雷部诸神的形象。陕北民间一般在龙王庙的壁画中绘有雷公、电母、风师、雨伯的行雨情节,其形象大多以清人姚东升在《释神》中所描述之形象为多。
对雷神的崇拜与求雨无关。在龙王行雨时,雷神是他属下的小神,比起龙王来说,雷神太小了。但人们崇拜雷神是将他视为正义之神,民间至今在诅咒恶人和仇人时总说:“遭雷劈”、“天打五雷轰”。清代洪门天地会在他们的《诸神祝文》中,雷公雷母是必请之神,并在文中对洪门内的“奸心反骨,不仁不义,忘誓背盟者”,发出“死男绝女,五雷诛击,五路分尸,永世不昌不吉”的严酷诅咒。天地会的《把守二门诗》和《把守乾坤诗》中也有“忠肝义胆洪门进,奸心反骨五雷焚”,“忠心义气为兄弟,奸心必定五雷焚”的誓语,可见民间对雷神的五雷轰顶的推崇至极。
雷神惩罚凶恶的人或动物是他的职能之一。人或动物作了孽或犯了罪,阳世上没有给予相应的惩罚或是还没有被发现时,雷神就会主持正义,或是自行惩罚,或是奉天帝之命奉旨惩罚。惩罚有轻有重,重者击死焚尸,轻者或击伤,或使其罪行暴露于世。在我国古籍和民间传说中,这类故事很多。如,徐应秋在《玉芝堂谈荟》卷二十中云:“崇祯丙子,雷击余邑市民王姓家,云雨晦冥,震声甚厉。偶触产室,雷电遂霁。阶上有天书‘二子不肖,他日重治’八字,作体行书,径二尺余,似以积沙成之,而扫濯不能去。顷之自灭。则万目所共睹也。”徐铉在《稽神录》中云:“江西村中霆震,一老妇为雷火所烧,一臂尽伤,既而空中呼曰:‘误矣!’即坠一瓶。瓶有药如膏,曰以此付之,即瘥。如言付之,遂苏。”此说是雷公惩罚人也有错时,但他本着有恶必惩,错罚必改的精神在行施权力。
雷神惩恶也包括惩罚那些害人的妖邪病魅,陆灿在《庚巳编》卷三中云:“玄妙观道士郭渊静,宦族子,道业颇精。饮马桥居人李旭遭疫,延渊静建醮。至昏时,渊静握剑及水盂辟除于旭寝所。旭问其妻曰:‘适为何人?’曰:‘郭老师也。’旭讶曰:‘我适见一人披发而束额,左绾索,右挈槌,状如神,此何也。’妻以为谵语,不省。旭疾顿瘳。诣渊静具说所见。渊静曰:‘吾心将协霆苟,毕元帅也。’旭乃悟,为叩头谢。”
民间崇拜雷神主要是崇拜他的正义。
民间以农历六月廿四日为雷公生日,亦称“雷公诞”。这一天,人们一定要祭祀雷公。
电神
电神在民间又被称做“金光圣母”,在雷公庙里奉祀。
电神是源于雷神信仰而兴起的,因为雷电之间有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即,有雷就有电,雷乃电始。雷神在最初的民间信仰中,他是兽形神,也没有雌雄之分。后来,人们逐渐将雷神人神化,成为一位力士状的男性神,称为“雷公”。我国古人既把崇拜物加以神化,同时也将他世俗化。所以,在道教和民间信仰的神仙中有不少神仙被配成了对,组成了神仙家庭,如,玉帝与王母,龙王和龙母,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土地爷和土地奶奶,他们都是神仙“家庭”中的夫妻关系。“雷公”既然被定型为男性神,他当然也应当有妻子,于是人们就选择了与雷有密切关系的电做他的妻子。
雷公也曾经娶过妻子。宋人徐铉在其所撰的《稽神录》卷一中说,一位村姑曾被雷神所娶。又称雷神“亲族甚众,婚姻之礼,一同人间”。
南宋时期的洪迈也曾有过“雷母”的记述。说雷母的形象是:发茁然,赤色甚短,两足但三指,大略皆如人形。良久云气斗暗,震电闪烁,遂去不见。
在民间信仰中,雷神被称做“公”,是一位男性神;电神被称做“母”,是一位女性神。这大概是因为男人一般声若洪钟,有雷鸣之声,女人掩声不张,有含蓄之意,故而将雷附于“公”,电附于“母”。不过,在古代的神灵信仰中,电神却是男性的,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七中云:“今人称电神曰电母,古人则称电父。”并引《三国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为证:“天昨檄召五星,宣布星符,刺下东井,告命南箕,使召雷公电父,风伯雨师。”在当时的民间信仰中,或许人们认为风雨雷电这些奔走驰骤的事业都应由男人来干,所以,风雨雷电四神中是没有女性的。随着神灵信仰在民间的人格化和世俗化,电神和风神逐渐变成了女性,这大概是因为电和风都具有女性的“轻灵”特点,才配给了“雷”、“雨”这些刚劲的男性做配偶,这也符合我国古代“贤妇相夫”的传统理念。
民间信仰中对雷电的分工是,电光先行照一下被击的对象在什么地方,然后由雷来准确地震击。《宋史·仪卫志》一云:“殿庭立丈,本充庭之制……雷公电母旗各一,分左右。”《元史·舆服志》二云:“电母旗,青质,赤炎焰脚,画神人为女子形,□衣朱裳白袴,两手运光。”宋、元国定的电母已是女性形象了,而且“两手持镜”,代表闪电。后来所塑的电神像也就是一位女性形象。她相貌端庄典雅,两手各拿一面铜镜并为她取名为“电母秀天君”。电母的这一形象在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都曾出现过。在《封神演义》中又将她说成是“金光圣母”。明人余象斗所著的《北游记》中又将她说成是朱佩娘。她的两面镜子是雷神给的,雷神在打人时,由电母“先放电光,照得明白”后雷神再震击。
风神
风神又叫风师、箕伯、风伯。
我国古人凭借着想象把风神归附于凤鸟这种实体,作为风神的实体加以信仰。因为在殷契时期,人们把“凤”字当“风”来使用,凤风在那时还没有被区分为两个字。凤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百鸟之王,雄的称为凤,雌的叫做凰。据说,凤长着“鸡头,蛇颈,燕领,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这大概是殷人对风神崇拜表现在象形文字的具体反映,所以他们把“凤”字当“风”来使用。同时,他们大概也是借“凤鸟乘风,歌舞升平”,“凤凰朝会,风雨顺兮”之意,以凤求祥的。所以,神鸟凤凰与风,与风调雨顺有着密切关系。
在《山海经》里,将北方的风神称为鹓,鹓也是鸟类。在古人信仰中,风源除了来自神鸟的翅膀外,有些民族还认为风是起于山谷和洞穴的。《山海经·南次三经》中说:令丘山之南有个大山谷叫“中谷”,条风是从那里刮出来的。所谓“条风”就是东北风。还说旄山尾之南有个大山谷叫“育遗谷”,凯风就是从那里刮出的,“凯风”就是南风,这样来说,这两个山谷就成了风的渊源之地,具有起风的神性。当时的人们出于对风的需求,就把这两个山谷当做风神来崇拜。
《书经》中有“星有好风”的说法。人们需要好风,陕北有谚云:“夏田不熟是等雨着了,秋田不熟是等风着了。”说明麦田的成熟与否是由雨来决定的,秋田的成熟是由风来决定的,风在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星有好风是指哪颗星呢,孔颖达对《尚书·洪范》的注释中认为此星就是“箕星”,它是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之一。古人将这颗星想象成为簸箕形,说它“主簸扬,能致风气”。以星宿为风神代表着中原地区人们的信仰,以“飞廉”为风神则代表着南方人们的信仰,古人将飞廉想象成为鹿的身躯,鸟雀之头,头上有角,尾如蛇,并有斑纹状。
唐宋以后,风神逐渐被人格化,并给她命名了“封姨”、“方天君”之类的名字,其实,这些都是“风”字音的转化。从这些名字来看,它带有女性特点,所以,此时的风神仍然应为女性神。南方称风神为“孟婆”,北齐李陶□问陆秀士说:“江南的孟婆是何神?”秀士答曰:“《山海经》中记载,帝之女游于江中,出入必以风雨自随。这帝女,就是孟婆。”宋徽宗词云:“孟婆好做些方便,吹个船儿倒转。”蒋捷词亦云:“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杨慎《丹铅总录》云:“江南七月间,有大风甚于舶棹,野人相传为孟婆发怒。”
台风被称做“飓母”。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六中认为:“飓母”之称,乃本于台风旋转之性。“飓者,具也。飓一起,则东西南北之风皆具而合为一风,故曰飓也。曰母者,以飓能生四方之风而为四方之风之母。分其一方之风,可以为一大风,故曰母也。”又云:“雷以复万物之性,有父之道曰公。风以复万物之命,有母之道,故曰母。大风为母,而微风则曰少男少女也。起于泽,为少女风;起于山,为少男风;而皆以飓为母。”又:“或曰,飓母即孟婆,春夏间有晕如半虹是也。此盖以虹为飓母。”孟婆是风神之总者,而飓母则是专司台风之神。南方易遭风灾,所以,大都有飓风祠,奉祀飓母于五月初五日,地方官主持祭祀仪式。
唐人小说中的风神叫做“封姨”,或云“封十八姨”,是一位女性神。郑还古在《博异志》中说:唐天宝年间,有一位隐士叫崔玄微,家住洛阳花苑之东。一日,他的庭院中来了几位来自花苑的女子,说是要去看望封十八姨。还说她们常苦于恶风,想求十八姨相助。后来,其中一位得罪了十八姨,十八姨便不愿护庇她了,所以求玄微于每年的正月初一做一朱幡,上绘日月五星之图,立于苑东则风不害花了。若是过了正月初一时,二月初一也可以。到了二月初一,玄微依言立幡。东风刮地,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安然无恙。玄微这时才醒悟了,原来那些女子乃是花仙,所谓封十八姨,乃风神也。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续集》卷三《支诺皋》下云:盖“封”是“风”的谐音,是一姓氏。“十八”乃是“封”、“风”二字笔画数之总和也。
民俗中又有“石尤风”之说。古代诗词中这一说法也不少,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中就有这种说法。褚人获在《坚瓠二集》卷二引《江湖纪闻》所载一则故事云:“石氏女嫁为尤郎妇,情好甚笃。尤为商,远行不归,妻忆之病。临亡,长叹曰:‘凡有商旅远行者,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自后,商旅发船,值打头逆风,则曰‘此石尤风也’,遂止不行。妇人以夫姓为名,故曰石尤。遇石尤风,密书‘吾为石娘唤取尤郎归,须放吾船行’十四字,投水中,风即止。”由此看来,石尤风是一种专与行旅之人作对的风神。也有说,石尤是江中虫名,此虫出,必有恶风雨,故将恶风称做“石尤风”。
最初人们信仰风神是因为大风将人们的房屋摧毁,庄稼吹坏,人们为了减少损失,就用祭祀的方法向他祈祷,当时的人们用杀狗的祭祀方法来祭祀风神,不杀狗是难以将大风止住,所以,这一仪式在当时十分流行。这时的人们也将风神视为恶神、凶神。但风神也有其善的一面。古人认为,风神是天帝的属神,他刮风是受命于天帝的,不是任意所为的。又因风飞跑的速度快,成为天帝的信使,因而,人们也信仰“风声”,风声,即信息。风又与雷神、雨神相配合,养育了天地万物,这是风“善”的一面。
自从男性风伯广泛流行以来,女性风神便消失在民俗信仰中。男性风伯的形象一般是,白胡子老头,左手持轮,右手拿着扇子,称为“方天君”。
陕北民间将风师称做“风师婆”,一则因风师原为女性神,另则,《西游记》中也称做风师婆。所以,风师婆之称谓在陕北民间广为流传。但从陕北一些古庙,如延川县永坪镇有一自然村,现名“丰柏赏”,有一庙宇供祀着风师与雨伯二神,人们很可能在当时以庙为村名,称为“风伯神”,即供奉之神为“风师、雨伯”的意思。后来,将其转音为“丰柏赏”。由此可以说明,风师由女性神转为男性神以前,在陕北已有庙祀之,俗称为“风师婆”是受唐宋之前的影响和《西游记》的影响,但在信仰中已是风师了,即风伯。
陕北因风害不大,民间在风师信仰上不若南方为盛,但仍然信仰风伯能给人们带来好收成。所以立庙祀之祈盼秋田丰收。民间一般在祈雨时,在向龙王的祭祀中一并对风雨雷电进行祭祀。另外,在闹秧歌的转九曲中,有祭风之仪,祈求风师将风安定,保证灯场不受风的侵害,以兆示平安。
民间还有在推磨时于磨道里扣一只碗,祈求风师将风收去的习俗。还有在打场时也要祭风,此意有两种祈求目的,一是祈祷风师把风管定,不要将五谷吹跑,一是在起场之后,向风师借来微风帮人扬场。若是祈风,则以吹口哨的方式祈。
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如人们在冬天时有谚云:“天寒日短,不刮风就暖。”说明人们在冬天是不需要风的。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又希望刮风来缓解炎热,人们用“风尘尘不动”来说明炎热难熬。
雨神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将雨神列入了国家祀典之中。到了秦代,出现了专门祭祀雨神的庙宇。
古代对雨神的信仰一开始是将其附会给星体,继而将其转化,附会给一名叫做“赤松子”的神仙。这一转化有一个传说,炎帝神农时期还没有专门的雨神,出现了连续两年的干旱天象,滴水未降,江河干涸了,山峦也干得裂开了口子,大片大片的良田变成了沙碛之地,使神农炎帝心里非常着急,只好向上帝作了汇报。元始天尊及天上众圣们也对人间的这一旱情感到焦虑,一块商议后,决定让赤松子担任雨神,下界来人间降雨。
赤松子长着一副古怪的模样,他身披草领,下身围着皮裙,蓬头垢面光着脚,指甲如同利爪,浑身长满了黄毛,手里拿着一枝柳树条,走起路来又蹦又跳,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唱着。与人说起话来疯疯癫癫的,好像是一个野人。他来到凡间后就去见神农,向神农自我介绍说:“我,号称赤松子,以前在留王屋修炼了许多年,后又跟随赤真人游衡岳。赤真人在出行时常化作赤色神首飞龙,我也化作一条赤色虬龙紧紧跟在他的后面。我与赤真人去朝觐元始天尊和天上众圣时,众圣们见我能够随着风雨自由自在地上上下下,便叫我当雨神,主管降雨的事情。如今人间大旱,天尊派我降雨,你看如何降法。”说后即与神农商量起降雨的事来。
赤松子与神农商量后,把天空的晴雨阴晦调理得有条有理,安排了降雨日期,将五日一雨叫行雨,十日一雨叫谷雨,十五日一雨叫时雨。布雨时布得不疏不密,不滥不泛,恰到好处。因此,庄稼长势甚好,民众受益匪浅。
赤松子人也很随和,他与神农相处得很好,还给神农教会了如何服食水玉的方法,以达到“入火自烧”的登临真仙的境界。
炎帝的小女儿对赤松子产生了爱慕之情,因此,常让赤松子带她去玩。有一天,赤松子在前面跑,她就在后面追,一直追到天上,她成了天上神仙。
神仙中还有一位赤松子,就是汉代的皇初平(也有叫黄初平的),他得道以后以“赤松子”为号,浙江金华的赤松观,据说就是他成仙的地方。
赤松子作为雨神,给人间带来雨露,因此受到很多人的仰慕。如,汉代的张良就表示:“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见《史记·留侯世家》)张良仰慕赤松子的心理成为后世常用的典故,人们常以此典故来表达功成身退的思想感情,或是借来喻义遁迹仙道的行为。如汉代刘向在《列仙传》中称:眇眇赤松,飘飘少女,接手翻飞,泠然双举,纵身长风,俄翼玄圃,妙达巽坎,作范司雨。
陕北民间信仰的雨神应为赤松子。人们在祈雨时,用柳枝编成帽圈戴在头上,手持柳条蘸水笞打祈雨人,水桶中插满柳条等,这些都说明了赤松子手执柳条之形象在民俗信仰中的表现。
五岳神
所谓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的神权地位在四渎(即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之上。五岳的地位是怎么来的?据《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血祭祀社稷、五祀、五岳;以埋沉祭山林川泽。”由此可见,五岳之祭祀仪规高于山林川泽。《礼记·王制》中又云:“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此谓五岳为三公,四渎谓诸侯,五岳明显高于四渎。
祭五岳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可以从《隶释》中找到,另有东汉光和二年的《樊毅修华岳碑》中记述说:“祭祀三公者,以能兴云雨,产万物,通精气,有益于人。其德体明,则有祯祥;荒淫臊秽,笃灾必降。因渎祭地,岳以配天。”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祭祀五岳的重要性。
五岳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变化。在《尔雅·释山》中云:“河南华(华阴山),河西岳(吴岳),河东岱(岱宗,即泰山),河北恒(北岳恒山),江南衡(南岳衡山)。”这里的“河南”、“河北”是指黄河之南和黄河之北,不是现在所云河南省、河北省。其中“河北”是指黄河以北,“河西”是指黄河以西。又有霍山为南岳的说法,霍山即现在安徽天柱山。在《史记·封禅书》中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因为河洛是我国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文化中心的所在地,将嵩山封为中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四岳各如其方,即它所处的方位,也是顺乎情理的。汉宣帝(前74—前49)确定以泰山(在山东)为东岳,霍山即天柱山(在安徽)为南岳,华山(在陕西)为西岳,恒山(在河北)为北岳,嵩山(在河南)为中岳。其后又改今湖南的衡山为南岳。明代始以今山西浑源的恒山为北岳,清代移祀北岳于此。
后世帝王对五岳的每每加封,使五岳的地位日渐升高,具有皇家至高无上的特征。唐武则天四年,加封中岳为“中天王”。唐明皇先天年,封西岳为“金天王”,开元十三年封东岳为“天齐王”,天宝五载,封南岳为“司天王”,北岳为“安天王”。自此五岳在名山中享有独尊的地位。
到了宋代,对五岳进行了新的加封,即在原封号之前加了一个“圣”字,并由王位升至帝位。宋真宗祥符元年十月,皇家下诏为泰山加号曰:“仁圣天齐王”,四年二月,加号西岳为“顺圣金天王”,中岳为“崇圣中天王”。五月又将中岳改号为“中天崇圣帝”,东岳为“天齐仁圣帝”,南岳为“司天昭圣帝”,西岳为“金天顺圣帝”,北岳为“安天元圣帝”。
元代至元二十八年,加封东岳为天齐大生仁圣帝,南岳为司天大化昭圣帝,西岳为金天大利顺圣帝,北岳为安天大贞玄圣帝,中岳为中天大圣崇圣帝。
到了明代洪武三年,洪武帝认为,岳镇海渎之封,起自唐宋。夫英灵之气,萃而为神,必受命于上帝,岂国家封号所可加?乃尽去前代封号,直呼某岳某山之神,犹如东岳泰山之神,等等。自此,五岳封号被取消,但由于前代封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已深入人心,后世人仍有称封号者。如五岳曾被封为“帝”,民间仍将五岳之神带入帝号,如呼东岳泰山为“东岳大帝”。
五岳之神虽然早被人们赋予了多种社会职能,但推其本源则属自然崇拜。道家为了扩大其影响,壮大神灵阵营,利用五岳在民间的崇高地位,便把五岳拉入了道教神系,云五岳之神乃神侧之“上清真人”,并非“山林之神”。《文献通考·郊社》卷十六云:“(唐)开元时,天台道士司马承祯言:‘今五岳神祠,是山林之神也’。非真正之神。五岳皆有洞府,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山川风雨阴阳气序,是所理焉。冠冕服章,佐从神仙,皆有数名。请别立斋祠所。上奇其说,因敕五岳各置真君祠一所。”唐明皇好道,故采纳其说。
在民间信仰中,五岳之神,各有分工,所掌不同。明人冯应京在《月令广义·图说·五岳真形图》中引《藏经》云:“五岳之神,分掌世间万物,各有攸属。如泰山乃天帝之孙,群灵之府,为五岳祖,主掌人间生死贵贱修短。衡岳主掌星象分野,水族鱼龙。嵩岳主掌天地山川,牛羊食啖。华岳主掌金银铜铁,飞走蠢动。恒岳主掌江河淮济,四足负荷等事。”
西岳神
《云笈七签》云:“西岳华山君,领仙官玉女四千一百人。华山君服白素袍,载太初九旒之冠,佩开天通真之印,乘白龙。”《恒岳志》中云:“华山以终南,太白二山为副,主世间金银铜铁,兼羽翼飞禽。”因西与白色,五行中的金相对应,故而,西岳神乘白龙,服白袍,又主金属之事。
华山受到推崇是由李隆基推向高潮的。李隆基属鸡,鸡在十二地支中是酉,在地支与颜色、方位的对应关系中,酉与西方、白色、金相对应,因此,李隆基将他的本命年酉年与西岳华山相对应,以华山为他的“本命山”。华山也从此交上好运。《旧唐书·礼仪志》中云:“玄宗乙酉岁生。以华岳当本命山。先天二年七月正位,八月癸丑,封华岳神为金天王,开元十年,因幸东都,又于华岳祠前立碑,高五十余尺。又于岳上置道士观,修功德。”也就是说,唐明皇在刚刚即帝位后,就将华山加封为王了。
五岳被封为王的基本情况是:
唐武则天年间,封中岳神为中天王,
唐明皇先天二年封西岳神为金天王,
唐明皇开元十三年封东岳神为天齐王。
唐天宝五载封南岳神为司天王,北岳神为安天王。
唐人郑綮在《开天传信记》中云:唐明皇登封泰山,“车驾次于华阴,上见岳神数里迎谒。上问左右,莫之见。遂召诸巫,问神安在。独老巫阿马婆奏云:‘三郎在路左,朱发紫衣,迎候陛下。’上顾笑之,仍敕阿马婆,敕神先归。上至庙,见神槖鞬,俯伏庭东南大柏树下,又召阿马婆问之,对如上见。上加敬礼,命阿马婆致意,而旋隆诏先诣岳,封为金天王,仍上自书制碑文以宠异之。其碑高五十余尺,阔丈余,厚四五尺,天下碑莫比之。其阴刻扈从太子公以下百官名氏。制作壮丽,巧无伦比焉。”此说是唐明皇为西岳封王立碑是同时进行的,但《旧唐书·礼仪志三》中说,华山被封为金天王是在唐玄宗刚刚即位之时,而立巨碑则在开元十年。若以《开天传信记》所言,华山封王应在东岳、南岳、北岳之前。
华岳神虽然如此显荣,但在一些古籍中和民间信仰中,他却是邪恶之神。
《隋书·庶人(杨)秀传》中云:“庶人秀,高祖(杨坚)第四子也。及太子勇以谗毁废,晋王(杨)广(即后之隋炀帝)为皇太子,秀意甚不平。皇太子恐秀终为后变,阴令杨素求其罪而潜之。太子阴作偶人(人偶或士偶),书上(杨坚)及汉王(杨秀之弟杨谅)姓字,缚手钉心,令人埋之华山下,令杨素发之。上因下诏数其(秀)罪曰:‘汉王于汝,亲则弟也,乃画其形象,书其姓名,缚手钉心,枷锁柩械,仍云请西岳华山慈父圣母神兵九亿骑,收杨谅魂神,闭在华山下,勿令散荡。我之于汝,亲则父也,复云请西岳华山慈父圣母,赐为开化杨坚夫妻回心欢喜。又画我形象,缚手撮头,乃云请西岳神兵收杨坚魂神’。”杨秀遂被革去蜀王头衔,废为庶人,还被关了起来。
在民间信仰中,华岳神又以桃色事件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