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77章 婚娶(4)

  乾坤阴阳两仪成,日月星辰六维合,

  男婚女嫁留世事,凤凰登枝占梧桐。

  一启娇娥配郎君,二启得子贵如金,

  三启富贵享荣华,花轿出门好前景。

  娶亲路

  在娶亲的回路上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回来的时候不由原路返回来,从另外一条路上将新娘娶回家中。持这种说法的将这一习俗称为“不走回头路”。另一种说法是从原路返回,此俗认为“原路可圆”,这也是我国民间所企盼的“圆满”寓意。陕北由于地理环境所限,都采用后者。

  路途若遇其他娶亲者,双方要交换喜花,互相道喜。若遇到出殡队伍,娶亲人都要大声喊叫“今日吉祥,花路上遇到宝(饱)财(材)啦”,以此来驱邪招喜。

  接道

  接道由“劫道”而来,取劫道的拦路之举,形成习俗。摒弃劫道之丑名,换名为接道。

  接道在陕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娶亲花轿路过村庄时,一些亲友或村人将花轿“劫”住,一则让吹鼓手好好吹奏一番,另则,可以对新娘进行嬉戏玩笑。另一种接道是迎亲花轿回来的较早,天色还未黑下来,男家就打发人走出村外,将花轿拦住,待天色黑下来后,放花轿进村。这一习俗与我国古礼有关,因古礼云婚娶于昏时,所以要待昏后进村。

  在迎娶出行时是不能接道的,只有在迎娶回来时才可以接道。

  接道也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是用桌子将路拦住,桌上摆有小菜、酒、糖果之类,用以招待迎亲人员和吹鼓手,有的则用一条长凳拦路,不备酒菜,仅以烟作为酬谢。有的用两根棍棒撑起一块大红布拦路,这块红布被称做花红,是接道后赠给吹鼓手的馈品。有的接道很简单,仅有一人站在路上就可以将迎亲队伍劫住。总之,凡接道中的物品,都是给吹鼓手的,是对他们吹奏的一种奖励。

  接道多种多样,但它们的目的则是为了喜庆或等待时辰。婚事中有接道者被视为喜庆和缘分,如果没有接道的,既显得有些冷静,又显得这家人家在乡邻里的人缘欠佳。

  抱上轿

  新娘出嫁时,须由人抱着或背着从闺房中出来上轿。一般由新娘的父亲、兄长或舅舅抱着上轿。抱着上轿的习俗各地又有所不同。如南京一带则是由新娘的父亲或兄长抱着上轿,苏州一带则是由舅舅抱上轿。浙江萧山一带则是由新娘的兄弟来抱上轿。安徽合肥一带则是由新娘的兄弟或其他至亲背着上轿。江西地区则是由新娘的父亲或哥哥背负上轿。

  陕北民间有抱上轿的,也有背负上轿的。有父亲抱上轿的,有兄长抱上轿的,也有舅舅抱上轿,这些都是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的。如父亲不太老,可以抱上轿的,就由父亲来抱,父亲年迈抱不动的则由兄弟来抱,兄弟年龄小抱不动时可以背负上轿,再者就由舅舅来抱。总之,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选用人选。

  遮盖碾磨

  迎亲车仗进入村中后,路途上若有碾子、磨时,应以被单将其盖上。民俗信仰中,碾子被奉为青龙,磨被奉为白虎。这些都是凶猛动物,又俗信龙为阳,女人属阴,二者相见会有冲克,白虎本是周公安插在桃花女绣帐上用来伤害桃花女的凶神,因此,新娘更应忌。

  新娘进入院中之前,应将牛、驴等牲畜牵出院中。在陕北俗信中一直将驴称做“鬼毛驴”,有驴在院中,容易招来鬼邪。牛在陕北俗信中被视为“老家亲”,这个活的“老家亲”是不能与新娘见面的。

  鼓乐进入院中应鸣以长号,并加放大炮,以此法驱除院内所留鬼祟。

  障车

  障车是唐代阻拦迎娶的一种习俗。婚嫁时,乡邻亲友们拦阻迎娶新娘的喜车,借以索取酒食、钱帛以戏乐。《唐会要·嫁娶》中载道:唐睿宗时,唐绍上疏称:“往者下俚庸鄙,时有障车,邀其酒食,以为戏乐。近日此风转盛,上及王公,乃广奏音乐,多集徒侣,遮拥道路,留滞淹时,邀致财物,动逾万什。”陕北称此为“拦花路”,但没有索取酒食之习,仅为祝贺、戏乐或听鼓乐演奏。

  撒谷豆

  当迎娶新娘的车轿回到男家门口时,就有人手执花斗,将斗里所盛的谷物、豆子、草节和铜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在抛撒的同时,还要说一些吉利的话。孩子们也争相抢拾铜钱、果子,在争抢的同时还可以嬉闹。这一习俗据说是源于汉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娶妇》中云:当时习俗,“新妇下车子,有阴阳人执斗,内盛谷豆、钱果、草节等,咒咒望门而撒,小儿辈争食之,谓之撒谷豆,俗云厌青羊等神来杀也。”这里说的阴阳人,就是男女人,男人撒谷豆,女人撒钱果。吴自牧《梦粱录·嫁娶》中云:“新人下车……以数妓(伎)执莲炬花烛,导前迎引。”

  跨门槛

  新娘迎娶回来以后,一定不能跨越双门槛。如果是有大门的人家,要将大门门槛摘掉,让花轿平坦进入院中,然后跨过洞房门槛后去坐帐。

  陕北民俗认为:跨双门槛的新娘有离异再婚之嫌,故而非常忌讳。在此俗信的影响下,陕北婚俗在迎娶的当天既不拜堂谒见舅姑,也不准进入其他房屋,而是直接进入洞房。

  落花轿

  当花轿进院后,要鸣炮三声,司仪高唱落轿歌,其词曰:

  九宫八卦巧安排,新人新马进院来,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媳妇进了门。

  陕北南部则将此仪称做“旱头”。旱头歌词云:

  旱头一撇,新人下马,旱头一撂,新人下轿。

  旱头是用草扎成,并缠上纸条。此俗与桃花女斗法中抛筛箩相仿。将草人撇、撂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开马羊凶神,新娘下轿吉利。

  传袋

  传袋,亦称“传代”、“传席”。王棠的《知新录》中说:“今人娶新妇,入门不令足履地,以袋递相传,令新媳妇步袋上,谓之传袋。代、袋同音也。”此取传宗接代之义。或称不得踏地者,即不可得“地”,意为女到男家,不可有权势,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传袋由唐代的毡席、褥席铺地演化而来。白居易的《春深娶妇》中云:“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此俗传至宋代,更加盛行,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中说:“新人下车,担、踏青布条或毡席,不得踏地,一人捧镜倒引,引新人跨鞍,蓦草及拜上过门。”因此俗亦可用草席,故而又被称做“传席”。传袋时有伴娘和新郎家的亲客唱赞语。其语云:

  一代传十代,十代传百代,百代传千代,千代传万代。

  或由喜娘一人领唱,众人和之,曰:

  捎袋传口袋,(好!)一代传九代,

  (好!)新娘从袋上走过,一直走入洞房门口。

  无论传席,还是传袋,都是在毡席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桃花女娶到周家以后,就是从毡上走过的,是破解周公安插小鬼用绊索将桃花女伴倒后冲死的禳法。陕北民间一直沿用毡这一物件,所以,陕北民间称做“倒毡”。

  跨马鞍

  新娘被迎娶到男家下轿或下车后,要跨过放在男家门口的马鞍。苏鹗的《苏氏演义》中云:“婚姻之礼,女坐于马鞍之侧,或谓此北人尚乘鞍马之义。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稳同载者也。《酉阳杂俎》云:‘今士大夫家婚礼,新妇乘马鞍,悉北朝之遗风也。’今娶妇家新人入门时跨马鞍,此盖其始也。”沈榜在《宛署杂记》中云:“新妇及门,初出舆时,婿以马鞍置地,令妇跨过其上,号曰平安;”从这段来看,跨马鞍是在刚走出花轿或刚下得车来,就行跨马鞍之仪。云南纳西族的跨马鞍不用鞍,而是将大红纸包裹在门槛上,新娘从门槛跨过,谓之跨马鞍。

  跨马鞍亦出自桃花女斗法,在马鞍上悬挂一个瓶,瓶与鞍共同谐音“平安”二字,所以,跨这样的马鞍是求得平安的吉利的寓意,所以有“新人跨马鞍,一世得平安”的俗歌。

  跨马鞍被后人又演绎出了新的内容。新娘从轿中出来,与新郎双双跨过马鞍,既取二人“平安”之义,又说“好马不备二鞍,好女不嫁二男”,只要二人从马鞍跨过就终一不二,偕老到头。还有说法是,马鞍将牛头马面压在下面,使它们不得对新娘有所侵犯。

  跳火盆

  在桃花女斗法的传说中,火盆是用来驱除邪恶的。后人在婚礼中有跳火盆之仪。此仪的目的有二,一是依传说来驱除鬼邪,求得吉利和平安;二是人们给火盆赋予了美好的寓意,火烧得很红很旺,新娘从火盆上跳过去,将来的日子就会红红火火,财运也越来越旺。

  陕北民间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女人改嫁后,来到新家之日,必须从火盆上跳过,以祛除满身的邪气,图得日后平安。其实,这一说法还是从传说中分衍出来的。正因为有了这个说法,陕北婚礼中的新娘不跳火盆,以避“二婚”之嫌。

  拜堂

  拜堂亦称“拜天地”、“拜花堂”、“拜堂成亲”。唐以前北方地区的民间也称做“交拜礼”,是在特定的青庐中举行此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中云:“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唐时演变为“拜堂”。唐王建《失钗怨》中云:“双杯行酒六亲喜,我家新妇宜拜堂。”拜堂一般于辰、巳、午三个时辰举行,忌讳未时以后举行,以为不吉。宋代,有新人于结婚次日行拜堂礼的。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娶妇》中云:“次日五更用一桌,盛妆台镜子于其上,望上展拜,谓之‘新妇拜堂’。”近代新郎新娘行此礼时,各地也不尽相同。安徽淮北一带,案桌上除置香烛,设祖先牌位(或遗像)外,还摆上柳条粮斗,内装五谷杂粮,插上一杆秤,点烛燃香,鸣放爆竹后奏乐。乐止,礼生诵唱:“香烟缥缈,灯烛辉煌,新郎新娘,齐登华堂。”一对新人就位,礼生又唱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进入洞房。”新人依礼生唱词行礼后,入洞房行合卺之礼。

  陕北民间只是在第二天(现在已有在婚礼当天)行“拜礼”时,先向天地神位叩首烧香,再向祖宗牌位叩首烧香,然后开始拜人,在拜人礼中有拜高堂之仪。

  牵巾

  新婚夫妇举行拜堂时,用红绿彩缎绾成象征恩爱的同心结,新郎执红的一端,新娘执绿的一端。拜堂后,新人依礼相向牵巾进入洞房。此仪式表示,一对新人自此已结为一体,同心相爱,白头到老。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嫁娶》中云:“其礼官请两新人出房,诣中堂参堂。男执槐筒,挂红绿彩,绾双同心结,倒行,女挂于手,面相向而行,谓之‘牵巾’。”

  陕北民间在迎回新妇以后有“抢门”之俗,即一进得院来,新郎新娘争着进洞房,其俗云:谁能抢先进入洞房,谁就占上风。陕北民间向来重男轻女,新郎又是主人,当然常常是新郎抢先入洞房,新娘跟着进去。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一种默认的习俗,新娘也常让新郎先进。有的新娘是贤淑女子,新郎家人亦有将新郎拦在门外,让新娘先进的,这都是一种习俗,并不能影响到家庭地位的变化。但在婚礼中有了这些礼仪,就显得依礼而行,热闹欢庆,所以,此俗至今也盛行于民间。

  踩斗

  踩斗是云南白族新娘出嫁时的仪俗。此俗是在男方家迎亲队伍到来之前,新娘端坐在闺房中的古椅上,双脚踩着装满五谷的木斗边缘,并请家族中儿女双全的妇女为其梳妆打扮。有的地方不踩边,而是坐在倒置的木斗上。踩斗的仪式是寓意婚后生活富裕,不愁吃穿。

  陕北旧俗新娘不踩斗,而是新郎提斗。即迎亲队伍回来以后,新郎提着装满麸皮的斗迎接新娘下轿,并一同进入洞房。进洞房时将麸斗放在洞房门口,其寓意是“富贵满门”。从迎亲回来这天起,到第二天拜人礼结束前,这只麸斗一直由新郎提着,正所谓“富贵不离身”。因麸与“富”音近,以麸寓“富”,所以名“富贵斗”。这只富贵斗由新郎提着迎新娘下轿的寓意是“富贵迎富贵”。陕北旧俗中曾有人对此俗不理解,将它解释为因新郎年龄小,恐提不起米斗,故而用麸斗轻一些,其实是不对的。

  踩四角

  在响帐、撒帐之后,新郎提着麸斗在洞房的炕上(或床)踩四角,即炕或床的四角。踩四角的寓意就是,把炕或床的四角踩得实实在在,将来夫妻们就会稳稳当当地过安心日子。踩四角时要在四角下压上钱币,新郎从四角处将钱拿走,意味着新郎将来可以发四方之财。踩完四角后,新郎将麸斗提出洞房,然后与新娘共同将麸斗抬入洞房,准备坐富贵。二人抬麸斗进洞房的寓意是富贵是二人共同抬回家来的。

  揭盖头

  揭盖头亦称“挑盖头”、“挑头巾”、“挑方巾”、“挑乌巾”。挑盖头在汉魏时期就已有之,只是对那些因故不能成礼者,辄以方巾蒙妇首,前往婿家结婚。到了唐宋时期,挑盖头成为普遍的婚礼仪式之一。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中云:及娶妇,两新人“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此时的盖头就是乌巾或方巾。明清以来,新妇上轿前把婿家送来的盖头蒙上,至婿家拜堂时,或入洞房时,由婿或其父亲,用簪、秤、杼或木杈挑下,俗谓“挑盖头”或“揭盖头”。旧时,闽台等地婚俗,新人进洞房后,送嫁娘请新娘站在床前右边,新郎站在床前左边,从斗里取出厘戥授新郎由其把新娘头上的乌巾(紫帕)揭起并纳入斗内。江浙等地之俗是:新人进洞房坐床后,由新郎用甘蔗或秤杆将新娘遮头的方巾挑去,方显现新娘的容貌。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以后,由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盖头,俗称大吉大利。这一说法是依据我国的老秤的计量数字来的。老秤一斤为十六两,俗谓,南斗是六星,北斗是七星,加上福、禄、寿三星,共十六星,正合十六两之数。有南斗、北斗及福、禄、寿诸星在堂,岂不大吉大利。

  挑盖头用秤的另一种说法是取“称”这一字,用来附会称心如意,即新娘对新郎来说是称心如意的女花容,新郎对新娘来说,是称心如意的郎君。用甘蔗是取其甜蜜之义。用杼是取其机织之能,即新娘是一位纺织能手。簪是装扮女子的首饰,用之则取其女花容之义。用木杈则是取二杈合在一柄之上,即二人合为一体之义。

  陕北的挑盖头用秤。挑盖头是在入洞房坐富贵后进行。

  坐富贵

  坐富贵之俗是宋代开始流行的。南宋的孟元老在他的《东京梦华录·娶妇》中是这样描述的:“新人下车担……于一室内当空悬帐,谓之虚帐,或又径入房中坐于床上,亦谓之坐富贵。”苏州一带的旧俗是,新郎新娘进洞房后在谁先坐床这一环节上总表现出“礼让”的行为。因为在他们的传说中是谁先坐,日后谁就会受到欺压。一般是在经过一段相持之后,还是新郎先坐了。这一习俗倒与桃花女与天香小姐坐帐的情节相同。不同的是桃花女知道周公要害她,所以让天香小姐先坐,结果是天香被白虎咬死了。旧时贵州的贵阳、安顺一带,坐富贵是在婚后的第三天或第七天举行,届时,男家要备办宴席,请亲戚朋友们赴宴(或称吃团圆饭),席上分男左女右入席,新人坐在特殊的座位上。新郎是坐在一张写有“富”字的大红纸压着八块大银元的位置上,意为八仙过海。新娘坐在写有“贵”字的大红纸压着五块银元的位置上,意为五子登科。开始吃饭时,由一老人给新郎新娘搛菜,并要说“给你们送富贵”的吉祥语。一对新人致谢过后进入内室并排坐在红绸铺垫的床沿上照团圆镜,意为“富贵团圆”。

  陕北旧俗的坐富贵是坐在麸斗上。坐富贵时有人在旁要说吉祥词,“坐在富贵斗,富贵不断头。富有千墒地,贵能入朝纲。富贵年年有,年年有富贵。”

  坐帐

  坐了富贵还有坐帐之仪。坐帐有几种坐法,一种是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沿上,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此俗的用意是,男人就应压女人一头,将来过日子女人就得听男人的话。应该说这是夫为妻纲的一种演示。另一种坐帐是将新娘陪嫁来的被子与新郎家的被子混叠在一起,二人双双坐在被上,坐一会儿,坐帐之仪即行结束,这种坐帐表现了夫妻恩爱之情。

  上头

  上头亦称做“上梳”。是旧时各地汉族的婚俗。上头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婚前将新娘的辫子改梳成发髻,并戴上头饰。清《道光泰州志》卷五载:“婚礼前女家择女戚为女加冠笄,曰‘上头’。”其二是指古代的男女成年礼。南朝梁简文帝《和人渡水》诗云:“婉娩新上头,湔裙出乐游。”甘肃拉卜楞一带的藏族有自己独特的上头风俗。正月初二,父母要为自己十七岁的姑娘准备好漂亮的衣服和头饰,将其原先的五条小辫改梳为数十条小辫,并告诉她,从此成人了,言行要注意稳重。

  上头作为婚俗礼仪,它是指男女双方结为夫妻的仪式。据《礼记·曲礼》记载“女子许嫁,缨”,意思是女子许配人家以后,要以缨束发,表示她已经有从人之端了。但要指具体的礼仪是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还有一种做法是将新郎的头发剪下一缕,梳入新娘的头发里,以此来象征男女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满结合在一起了。后来所说的“结发夫妻”就是在这些礼俗基础上产生的概念。所以,结发也叫做“合髻”。婚俗中将这一礼仪又称做“结发”,一则表示新郎新娘已结合在一起,另则结发与“接发”音近,其意就是“接着发”。

  陕北习俗将结发称做“上头”。上头就是为新郎新娘梳理头发,使之相互掺和在一起以结发。其仪最早是将新郎新娘的头发各剪下一绺用彩线扎在一起,作为夫妻间的信物保存起来。其寓意是将夫妻捆绑在一起,永远不分离,永无二心,厮守到老。后来逐渐将此俗进行改进形成了现在新郎新娘背靠背坐在被子上,由主持人手拿木梳,一边梳理着男女二人的头发,一边说唱着上头歌,祝愿小两口将来幸福美满。其词云:

  头一梳子长,×家的女子配才郎。

  二一梳子长,×家的小子娶娇娘。

  三一梳子长,石榴牡丹配成双。

  四一梳子长,夫妻结发成鸳鸯。

  五一梳子长,五子登科五福全。

  六一梳子长,禄旺财广寿无量。

  七一梳子长,七子团圆好姻缘。

  八一梳子长,八仙保佑安八方。

  九一梳子长,酒食富贵能久长。

  十梳子长,十全十美呈吉祥。

  十梳梳得头上定,夫妻恩爱到白头。

  另有上头歌云:

  一上夫妻一条心,荣辱贵贱不相弃,

  宝钏平贵真夫妻,同甘共苦世传名。

  二上夫妻敬如宾,礼仪家风有规矩,

  梁鸿孟光礼夫妻,举案齐眉美名扬。

  三上夫妻享荣华,富贵一生不断头,

  杨业太君老夫妻,名震龙庭世人慕。

  上头时用簪子扎一个糕花,即用糕制作成花的样子,插在新郎新娘结成的发髻上。上头歌说唱完以后,新郎新娘争着抢夺此花并将其扎在墙上,俗信认为,谁抢到此花,谁日后就会占上风。

  同牢与合卺

  上头以后行“同牢”与“合卺”之仪。同牢与合卺在古代婚礼中是极为重要的礼俗。古人认为,只有在同牢与合卺之后,才是真正的夫妻和牢靠的夫妻。

  同牢是指新婚夫妇共同吃一份牲牢的意思。牲牢原本是用于祭祀的整牛、整猪、整羊等牲品。用于婚礼中的牲牢并不是指的这些,而是仅指牛肉。为什么要用牛肉作为牲牢而不用其他肉类呢?因为“牢”字是宝盖下有一牛字,牛在家就牢,以此来表示“一生牢靠”。夫妻一同吃牛肉,就是“同牢”,同牢也有同心牢靠的寓意在里面,说明我国人民对爱情所追求的标准就是既要同心更要牢靠,一生到头。

  行同牢之礼时,新郎面朝东,新娘面朝西,共同将一份牛肉食品吃完。

  合卺亦称“交杯”、“合瓢”。《礼记·昏义》中云:“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酒醑,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其意思是:新郎迎新娘进洞房后,两人各执一瓢,漱口后共饭,这样,两人婚后才会相亲相爱。北宋、明、清沿袭此制。如《明史》卷五十五中云:“皇太子揖妃入,行合卺礼,如中宫仪。”《清史稿》卷八十九中云:“皇太后率辅臣命妇入宫,赐后母及亲属宴……时加酒,宫中设宴,行合卺礼。”

  “卺”指的是一个葫芦将其分割成两半后,就成为瓢,合二为一,就是“合卺”,婚俗中借此以表示新郎新娘原本是两家人,入洞房后,合二而一,成为一家人,从此就会一心一意,就像瓢一样,严丝合缝,不分彼此。

  合卺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齐就有了此俗,不过,那时的合卺所用是“方”,方是食器,两卺用锁锁着,称为“合卺”。唐代用酒杯称做“双杯”。宋代将两杯用彩线相连,夫妻对饮,称做“交杯”。饮后掷杯于地,若一仰一合,则象征着阴阳和谐,大吉大利。

  同牢与合卺之仪在后世有了很大发展,并将其衍化成诸如吃团圆饭、喝交杯酒等形式。交杯酒又被称做“交心酒”、“合欢酒”、“合婚酒”、“卯颜酒”等等。后人又根据交杯酒之名衍化了“交臂酒”,即新郎新娘各执一杯,臂膀交错后饮酒,其用意就是二人手臂相挽,有携提之义。无论以什么形式来饮,都与古礼中的合卺一样,是为了表达男女完婚和相亲相爱的心理。

  喝交杯的方式很多,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娶妇》中云:“用两盏以彩线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贺喜。”这种方法中的酒杯,一般为木制。现在经常见到的方法是用一根红绳系住两只酒杯的杯柄,夫妻一起举杯饮酒,同时喝掉自己的一半,然后交换杯子,喝尽杯中之酒。与古礼合卺如出一辙的是饮和合茶,新郎新娘同坐在一条凳子上,新郎把左脚放在新娘的右腿上,新娘也把自己的左脚放在新郎右腿上,新郎左手与新娘右手互相放在肩上,双方的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方形,放一只茶杯,夫妻共饮杯中之茶。此俗之义在于茶比酒和而且还香,合饮香茶就是以求和合。吃团圆饭时,让新郎新娘坐于席首,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陪着吃,一般吃的是馒头,取“满口福”之意;丸子,取“团圆”、“圆圆满满”之意,吃四喜丸子则是表示“喜喜欢欢”之意。

  陕北民间的合卺之仪大都是饮交杯酒,如果新娘不会饮酒时,仅举杯闻一下即可,再由新郎代饮,饮酒后同吃丸子和馍。此仪中,新娘还将精心绣制的“荷包”交给新郎,取“和睦”之义。

  闹房

  闹房亦称“闹洞房”、“吵新房”、“闹新房”。通常是在婚宴后的晚上进行,至时,亲友们聚于新房中与新郎新娘嬉戏,且无禁忌。故而有了“新婚三日无大小”、“越闹越喜”、“越吵越发”的说法。葛洪的《抱朴子·疾谬》中云:“俗间有戏妇之法,于稠众之中,亲属之间,问以丑言,责以慢对,为避鄙黩,不可忍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礼异》中云“近世娶妇之家,弄新妇”。

  闹房在有些地区则是不分辈分长幼的,这就是“新婚三日无大小”的来历。但陕北的闹房习俗是姐夫等爷爷辈、朋友以及其他人都可以观看。闹房正为葛洪所云“问以丑言,责以慢对”,这是闹的根本。

  听房

  听房是于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就寝以后,人们挤于新房门外,窗外“偷听”房内响动,引以为乐。此俗早在汉代就已有之。《后汉书·列女传·袁隗妻》中云:“帐外听者为惭,盖俗之听房者。”传说,新婚之夜,新房外有人偷听。戏言,有利于新妇怀孕得子。

  新房内一定不能将灯熄灭,陕北俗信认为,如果将灯吹灭,就会生瞎子或黑娃娃,新郎新娘要说话,如果不说话,就会生哑巴。因此,新房内既要点着灯,也要夫妻间说话或与听房者戏言之。

  陕北旧俗中在听房时还有用火药、辣面等物点着后投入房中,熏新郎新娘,不令其入睡,但不可过分。

  婚后礼

  婚后礼俗在传统婚礼中有成妇礼、成婿礼、庙见、认大小、试厨、回门等。

  周代的婚礼是在成婚以后的第二天举行。所谓“婚礼”就是先婚而后礼,无婚则无礼。所以,古代的婚姻就是在昏时成婚,因昏而婚,因之而姻,因姻而礼。我国的“礼”是出自周朝,周以前都是“俗”,所以常以“周礼”为礼,并以周俗而为俗,礼俗的成规是开始于周的,后来人们在周礼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仪礼”、“礼记”等礼仪规则,加上周礼,这三礼就成为我国传统的礼仪规范原则,被人们所遵循并沿袭下来,至今仍是我国各民族的准则。

  成妇礼(谒舅姑)

  依周礼所规定的成妇礼,是在成婚后的第二天早上,新妇起床后用香汤沐浴,妆扮停当,以竹器装盛着枣、栗、姜、桂、干肉等食品,作为见面礼来谒见舅姑(公婆)。《仪礼·士昏礼》中云:“夙兴,妇沐浴,纟丽笄算宵,以俟见,质明赞见于舅姑。”谒见时所使用的枣、栗、姜、桂、肉之类的用意,在《周礼·曲礼》中说:“枣、早也,栗、肃也。以枣栗为贽取其早起战栗,自正也。”象征着新娘在夫家地位低下。但后来人们将这些食品附会了新的意义,即早(枣)离(栗)娘家,将(姜)来富贵(桂),或者是早(枣)离(栗)将(姜)贵(桂)。是取其谐音,肉是富贵的象征。只有富贵人家才可以常吃肉,所以,陕北旧俗婚礼中男家每次到女家总要带肉,一则显得自己富贵,另则是祝愿两家将来都富贵。旧婚礼中有一种先拜后迎娶的婚姻,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因此也将这种新娘称做“拜时妇”,这大概是旧习俗中的“冲喜”或其他原因所决定的婚姻方式。从宋代起,民间就于结婚的当天,在行合卺等礼后,新娘即走出新房,拜见夫家亲戚。其次序是:先公婆,次太公太婆(丈夫之祖父母),然后再是其他亲戚。长辈们在这时要给新娘见面钱,新娘也要给小辈见面钱。有些地方在成婚以后的第三天,新娘才拜见公婆和夫家其他长辈。旧时广东的某些地区,新娘拜见公婆时,必须膝行。拜见之仪是堂中放一方桌,新娘膝行至桌前,叩首数次,再膝行至方桌后,叩首又数次,如此周而复始,膝行多时,新娘常有不堪其苦而当堂痛哭者。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国的一般礼仪是当新娘向公婆敬献上枣、栗、姜、桂、肉以后,公婆用一杯陈酒饷慰新妇,新妇答杯后,公婆从西阶下堂,新妇从东阶下。这一礼俗表示,从此以后,就由新娘代替了主位,公婆成了“客”,新妇应以礼相待公婆这样的“客人”。这一礼俗在我国古代婚礼中又称做“箸代”之礼,即“成妇”之礼。如果公婆已经去世,就不行此礼了。但在成婚的三个月后到宗庙行“奠菜”的庙见之礼,也有不论公婆是否在世,都行庙见之礼的。

  庙见是在宗庙内,宗庙就是家庙,是供奉祖先灵位的庙堂。庙见是拜谒祖先,表示对祖先的怀念,也是让祖先认识一下自己家庭新成员的礼俗。庙见是一种礼制,也是中华民族寻根探源,一脉相承的传统宗族观念。

  古人特别重视婚礼中的“成妇”礼俗,把它看得比“成妻”还重要。成妻是成为人妻,成妇既有成人之妻的礼仪,又有向祖先汇报家族新成员的礼仪,所以是很重要的礼俗。正因为成妇是很重要的礼俗,晋宋以来有新妇三日拜公婆,宾客列观之俗。唐代在婚后的次日行拜公婆礼,并有拜新郎的尊长及故旧之俗,称之为“拜客”。后世虽有新婚当日拜公婆的,但次日仍然要行献茶之礼。可见,此俗虽有变化,但规程是不可改移的。旧时的北京称这一礼俗为“拜三代”,老百姓则俗称为“认大小”,就是新娘要辨认和识记丈夫家的长幼三代。这一仪规是首先要拜祖先,俗话说:不拜祖宗,新娘不是一家人。之后,给父母(公婆)等长辈行三叩首礼,平辈只是一揖而已。但平辈之中唯有向大姑子行叩首礼,这一礼俗被称为“高见礼”,因为大姑子在家时为父母操了不少心,为父母分担了许多操劳,理应受到尊重。受礼的长辈们要给新婚夫妇一些珠宝、首饰、衣料、妆品等物作为回礼。

  陕北于新婚的第二天行拜公婆及认大小之礼。并于认大小之后行“交钥匙”之礼。此俗是从成妇之礼衍化而来的,新娘在礼仪结束后,就要“回门”了,这时,新娘将娘家陪来的箱橱上的钥匙交给婆婆,婆婆接受钥匙后给媳妇斟酒作为回礼,并给一些钱。此俗的用意就是婆媳之间以此取得互相信任,来达到和睦相处的目的。

  见公婆的仪规是:在婆婆的内堂设酒筵新媳妇行叩首大礼,斟酒向公婆祝福。公公的礼数简单,只给媳妇一点见面礼就行了。媳妇也给公公一点见面礼,如鞋袜等。婆婆的礼数则较为复杂,婆婆在受礼后,将一个馍掰开,自己吃一半,给儿媳吃一半,此俗之意是双关用意,即,蒸馍馍得品气色,进门以后凡做事说话也得品气色,看眼色行事。蒸馍是一件难事,你能蒸得了吗?尝一尝,就是这个味。后来有人把此衍化为试厨,让媳妇擀面,称做“试刀面”,看媳妇的手艺如何。有的将这一仪规衍化为“打天桥”,即婆婆将门关着,媳妇要叫一声妈,婆婆才开门将其放进来。这是试一下媳妇有无孝心,有没有礼仪规矩。正因为婆婆的礼数多,有时会把那些乖拙的媳妇搞得很尴尬。为了弥补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又产生了许多融洽婆媳关系的民俗礼数,如吃“和睦面”。

  上新坟

  上新坟与庙见同属一礼。因为家庙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是木主,是祖先的神灵所在,而“坟”是祖先安息的地方,也叫做“寝宫”。这二者之间是不相同的,所以,新婚之妇要上坟。所谓上新坟是指新娘而言的。新娘上新坟又被称做“上喜坟”,是因为新婚为禧,新郎新娘于新婚之际在坟前与祖先见面,就是“喜坟”了。上新坟是在婚后的第三天,新郎陪着新娘来到祖坟前焚烧纸钱奠祭祖先。

  陕北有家庙者甚少,庙见之俗不很广泛,但上新坟却是普遍流行的婚俗,上新坟与婚前的告祖上坟,前后呼应,形成了陕北民间宗族相承观念,此俗至今仍在流行。

  成婿礼

  成婿礼与成妇礼相呼应。成婿礼属回门礼仪中的礼俗。回门是在婚典以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取决于“成妇”和“庙见”礼俗举行的日期。回门是新娘引领着新郎回到女家,女家要设宴款待新郎等宾客。宋代有“复面拜门”的礼俗,这一礼俗是在婚后的第二天新郎到岳家拜见岳父母,向他们报以平安和喜讯。如果由于各种礼俗缠身,不能在第二天“复面拜门”时,就与回门礼一起进行。女家的礼数就是以回门这天为正日礼数,客人在这一天也最多。但“复面拜门”的礼数后来被人们淡化,乃至废弃而不用。回门这天,女家的亲友们要戏耍新郎,新郎在新娘的陪同下要认新娘家的大小,与在新郎家的认大小相似。新娘在夫家所行礼数后有了“成妇”之说,新郎在妻家行一定礼数后也就有了“成婿”之说,所以名成婿。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