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舅、姑、伯、叔、女公、女妹、娣、姒。夫之父称舅,又称嫜,后称公;夫之母称姑,后称婆;夫之兄称伯、兄公;夫之弟称叔、小叔;夫之姊妹称女公;夫之妹称女妹,后称为姑,后又分为大姑子、小姑子;夫之弟妇称娣妇,夫之嫂称姒妇,合称为娣姒,又称妯娌。
十二、亲家、娅,妻之父母与夫之父母结为婚姻关系,妻之父为婚,夫之父为姻,后称为亲家。两婿相称为亚,后又称为连衭、连襟、连□。
家谱
家谱又称“家乘”、“世谱”、“族谱”、“宗谱”,是我国古代记录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家谱是从“谱牒”的形式发展而来的“私家之谱”,以宗法为“谱心”,体现了敬宗修族的精神,它在巩固家族的团结、扩大家族活动、维系家族秩序等方面,起着很大作用。私撰家谱,宋以前不得其详,宋以后“动引欧(宋欧阳修的《欧阳氏谱图》)、苏(宋苏洵的《苏氏族谱》)谱例”,而大同小异。明清修谱蔚然成风。
家谱通常包括序文、凡例、目录、世系谱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墓记、墓图、艺文、著作等内容。
序文主要是叙明修谱的意义,缘起,族姓祖籍源流及修谱的经过等。凡例主要是说明修谱体例,规定入谱的资格,以防止异姓乱宗。家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系谱表。“谱者,普也,普载祖宗远近姓名讳字年号。”(明方孝孺《族谱序》)家谱谱系,应先分房支,再以表格形式登载各房支下每一世次男性家族人员的名、字、号,功名仕宦情况,婚姻生育情况和享年、葬地等。凡入谱的人应写:“讳某字,娶某妇,生几子,葬某处,孝若干,咸备载于后,庶几可示后昆。”(明宋濂《符氏世谱记》)。外族嫁入之女以“某氏”的名义附见于丈夫之后,并注明原是某地某人之第几女;本族嫁出之女以“第几女”的名义附见于父亲之后,并注明适某地某人。另外,在卷末附历次修谱情况,如“几修”,捐款数额,捐款来源,撰修人姓名,等等。家谱或十年一修,或二十年一修,或三十年一修。修谱应由族中头面人物主持。修谱的费用由族中财力雄厚者承担或族众摊派。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或十五日上谱。即登录族中上一年人口变化情况。家谱每次续修完毕,在祠堂举行仪式,向祖先禀告后再分发各房各支。平时家谱藏在祠堂,秘不示人,更不出示于外姓和外族人。源流部分就是祖先迁徙情况,象赞即画像,有功名者立别传,墓志即通常所说的墓砖墓瓦所载之生卒年月等,墓记即碑文、碑铭,墓图即坟墓图。祠堂记就是修建祠堂的记述之文,祠规实际就是族规。
宗谱在古代原本是记录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后来逐渐被称做家谱或家乘。
族谱是古代记录一族的世系表册。
世谱又称家乘、家谱、宗谱,是古代记录一姓世系的谱籍。
家乘也被称做宗谱、家谱、世谱。家乘在古代原本指的是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云:“山谷晚年作目录,题曰家乘,取《孟子》‘晋之乘’之义。”后来相沿,就称家谱为“家乘”了。
支谱是古代记录家族中支属的世系表册。我国古代一些较大的家庭常常分为若干支,各支又有各自的支谱。“五季谱牒散亡,而宗谱遂为私家撰述,于是有合族之牒,有分支之谱。”(清钱大昕《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序》)。
房谱是记述家族中房支世系表册。古代一些较大的家族,族内又分若干房,各房也有自己的房谱。
家传是古代家谱里记载的私家传记。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中云:“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谟。”能在家谱中立私家传记的,都是本族引以为荣的名宦、名士、忠臣、孝子、烈妇、贞女等人物。
家谱一般来说,就是以上各类形式,陕北有家谱的家族较少,唯杜姓家谱为典型。现今,立谱之家蜂起,是氏族本源的追求目的。
族属
族是古代同族的亲属。《礼记·大传》载:“同姓从宗,合族属。”郑玄注:“合,合之宗子之家,序昭穆也。”《论衡·顺鼓》载:“重罪刑及族属,罪父母子弟乎,罪其朋徒也。”唐刘禹锡《天论上》:“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当其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也,为然而然也。”
族属内分有“三党”、“五属”。三党在古代指父党、母党、妻党,即父族、母族、妻族。《尔雅·释亲》以父之亲族为宗党,母之亲族为母党,妻之亲族为妻党。父党为宗族宗亲,母党为外亲,妻党为内亲。在父权社会里,只重宗族宗亲,不重外族内亲,血统只论父族。清崔适《五服异同考》:“由父之父递推之,百世皆吾党也,由母之母递推之,三世之外不知谁何者矣。”
五属在古代指的是族中五服内的亲属。《后汉书·灵帝纪》“诸付从者,锢及五属”。古代丧服制度依五属亲疏远近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亲益疏者,服之则轻。《礼记·大传》:“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服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汉郑玄注:“四世共高祖,五世高祖昆弟,六世以外亲尽,无属名。”五属说法有二:一、指祖、父、兄弟、子、孙;二、指己、父、祖、曾祖、太祖。
族属在丧礼中有上杀、下杀、旁杀后亲竭之说,但在宗族中是没有这种说法,家谱就是这一形式的表现。正因为如此,人们就把族属看得很重,在仕官、婚娶以及社会活动中起着很大作用,所以,人们又将以姓为族属的家族分为很多“族”的类型,最典型的就是“望族”和“素族”。在我国古代,将姓分为上下两姓,以右为上,以左为下。望族又被称为右姓。望族在封建社会中指的是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望族的势力很大,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人们又把右姓称做“高姓”,就是指高门第的姓氏,地位显赫的望族。素族指的是平民百姓的普通氏族。《南齐书·高帝纪下》云:“吾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因籍时来,遂隆大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凡是不属于皇族的家族都统称为素族。《南齐书·百官志》:“(四中郎将)晋世荀羡,王胡之并举此官,齐宋以来,唯处诸王,素族无为者。”在这种上姓下姓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为了光耀门楣,就产生了“郡望”之俗。郡望在魏晋至隋唐时期是郡中的世家大族,地位显赫,为当地人所仰望,故而称之为郡望。这些高门望族的子孙即便是迁徙到外地,仍然举原籍的郡名作为标志,以郡望为荣。所以,一些大家世族在修订家谱中也常以郡望标明,以此来向世人表明自己是属于那里的高姓人的后裔。
门阀与门第
门阀亦称“门阅”,也就是门第阀阅。门阀在古代指的是那些功勋卓著,地位显赫的世家。阀,本指仕宦人家门外的柱子,常常用来张贴记功状,“在左曰阀,在右曰阅”(南朝,顾野王《王篇·门部》),由此以来,门阀便成为显贵世家的代称。东汉以来,一部分贵族官僚凭借其“世代簪缨”族大人物多、经学传家等优越条件,千方百计操纵官吏的选拔,汉章帝时,选举已多为门阀所包办,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重视门阀。西晋统一以后所颁布的《户调式》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门阀地主在占田、荫族、荫客等诸多方面享有的特权。政治上则由九品中正制保证其世代高官的政治特权。东晋时,门阀制度高度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出现以后,取消了门阀,凭门第血统垄断高位的特权废止。唐中叶以后,随着两税法的实施,荫族、荫客的特权也失去意义,门阀特权逐渐消失。
门第是封建时期整个家庭或家族的社会地位和等级。显贵之家称为“高门”,卑庶之家称为“寒门”。魏晋南北朝时期,实施九品中正制,门第作为评定品第人物的根据之一,与德行才能并列。门第高下在当时成为能否在朝中做官的前提条件。《晋书·侯灼传》载:“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途之昆弟也。”李唐以后,不承旧的门第制度,改以当代的官爵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门第观念渗透到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婚姻匹配方面,就特别重视门当户对。
姓氏名号
姓是一种代表血缘关系、家族系统的称号,起源于史前时期的母系社会。古代最早的姓有:“姜”、“姬”、“妫”、“嬴”、“姞”、“妘”等,都是女字旁。说明它们都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生,生亦声。”表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这也正是母系氏族社会每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最大的原始姓往往表示的是某一氏族所崇拜的图腾或者是居住地。如传说中的黄帝轩辕氏,亦号有熊氏。黄帝是有熊氏的首领,后来成为姬姓部落的首领。熊是黄帝出生时所在那个氏族在母系氏族社会中所崇拜的图腾。轩和辕是车上的构件,传说是黄帝发明了车,所以又以车上的这两个重要构件作为黄帝的氏族名称,因黄帝属五行中土的区域的领袖,土为黄色,故被尊称为黄帝。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属于姜姓部落族,据说炎帝生于姜水,姜姓就是取自他所居住的地方作为姓的。
姓形成以后非常固定,起着“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的作用。后来由于子孙的不断繁衍,人口众多,将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在各地,便逐渐分出一些支脉来,这就是“氏”。宋代刘恕《通鉴外纪》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周代的姓和氏有一套相当严密的制度,是当时宗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贵族男子不称姓,只称氏。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云:“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所以别婚姻。”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一,或称姓,或称氏,或兼称姓氏。明顾炎武《日知录·氏族》云:“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为一。”今天所用的姓,一般都来自上古时代,大都是可以推溯其源起和演变的。少数民族之姓有人为划分的,不包含血统意义。和尚出家后不用姓,只用法名。
氏是从姓衍生出来的分支,起源于史前时期的父系社会。它的产生是由于同一部落族里人口众多,活动区域受到一定限制后,便逐渐向外扩展,分出若干支脉,散居在各地后形成的,这些支脉就以“氏”来作为标记。如商人的祖先姓子,后分为殷、时、来、宋等氏。氏或起源于祖先之号,如轩辕氏、高阳氏;或起源于祖先之谥,如文、武、昭、景、成;或起源于祖先之国,如齐、鲁、吴、楚;或起源于祖先之爵,如王、侯、王孙、公孙;或起源于祖先之官,如司马、司徒、司空;或起源于祖先之字,如孟孙、叔孙;或起源于祖先之职业,如巫、卜、陶;或起源于祖先所居之地,如西门、西闾、南宫、东郭。氏出现以后,随着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升降而不断变化,诸侯和卿大夫们的氏,有时不仅上一代和下一代不同氏,而且一个人前后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氏。一个贵族男子在一生中可以有几个氏,因而在称谓上出现了复杂多变的情形。如《左传》所载:晋国一位大夫有九种称谓。春秋时期,贵族男子不称姓,只称氏,这是因为姓是与生俱来的,言氏则可知姓。周代的氏有一整套相当严密的制度,是当时宗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一个人的身份,起着“别贵贱”、“分等级”的作用。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云:“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无名无氏。”战国时期,旧贵族开始没落,有些还沦为奴隶,用以表示贵族身份的“氏”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姓氏体系出现了混乱局面。秦汉时,“姓”和“氏”已无区别。宋郑樵在其《通志·氏族略序》中云:“三代之后,姓氏合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汉以后“姓”和“氏”完全合而为一,通谓之姓,一般平民也有名有姓,姓某氏,姓作为动词来泛指,氏才实指。宋代以后,妇女地位低下,有姓无名,称某氏,出嫁以后,在父姓前冠夫姓。对名人或尊长者也有用“氏”称呼的。现在所谓的姓,大多数在实质上是上古时期的“氏”。
名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名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就有了这一概念。早期的人名是以崇尚质朴为宗旨的,均以干支入名。如夏商时代的孔甲、盘庚、武丁、帝辛等。后来随着语言文字和文化观念的发展,人名才有了相应的变化,也显得复杂起来,并且对取名也有了一定的规矩。如周代规定,婴儿出生三个月或百日后,由父亲根据婴儿的相貌、性情、脾气来取名,但要遵循“六避”原则,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来取名(《左传·桓公元年》)。周秦时期取名多用一个字,如:姬发、李耳。西汉末年,王莽复古改制,认为“秦以前复名盖寡,遂禁复名”。结果,在东汉、三国时期,几乎全是单名。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也影响着取名的问题。信佛者多用僧、佛、智、净等字来取名,信道者多用道、祖、玄、德等字来取名。受骈体文影响的,取名常带有“之”字一类的字眼。唐宋以后,开始形成以族谱辈字取名的习俗,凡同宗同辈都用一个固定的字来代表一代的辈分,一代选一字,秩序井然。我国传统的家谱字辈大都是以文、武、富、贵、昭、德、安、泰、福、厚、裕、禄、桂、祥、庆、礼等吉字来排。我国古代对名的称呼和使用也有一定的规定。《礼记·曲礼上》云:“父前、子后、君前、臣后”。直呼尊者之名则是表示诅咒,所以被人们忌讳。古代妇女一般称姓不称名,婚前多以排行称谓,婚后则在姓后冠以丈夫的国名、族名或夫姓,或在姓后加氏。此外,古人还常以人的籍贯、官爵、谥号来代替人名。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相表里,故而又被称做“表字”。《说文解字》云:“字,乳也。”字的本意是哺乳后代,因而有繁衍之义。最早的用字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如周武王之子姬虞,字子干。字是在男女成年之后才取的,用以表示他们已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礼记·曲礼上》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古人用字往往与名的含义相连。“字”与“名”的关系是:一、名的作用,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以曲阜之东有尼山取义。二、与名相辅,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只有乐天才能居易。三、与名同义,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善与良同义。四、与名反义,如唐代诗人韩愈,字退之,“愈”与“退”是反义字。此外,还有些“字”是袭用成文,出自经书典故的,如曹操字孟德,是从“夫是之谓德操”之句而来的,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的句子。故而《白虎通》说:“闻其名即知其字,闻其字即知其名。”先秦时期取字常用一个字,如荀况字卿,有的加排行,如孔丘,字仲尼,仲就是排行词。有的加语助词,如春秋鲁国的公子鱼,字奚斯,斯为语助词,有的冠以“子”字,成为古代男子的一种美称,如子游、子路。秦汉以后,取字逐渐以两字为主。古人在称字方面有一定的原则,先秦时期先称字后称名,如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自汉以后,逐渐改为先名后字,如孔融文举,融为名,文举为字。古人称尊长者用字,今人均不用字。
号又称做“别号”,是古人于名与字以外的称号。《周礼·春官·大祝》中“辨六号”注云:“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是故,只有士大夫,特别是文人雅士才配称号。号起源于春秋,流行于唐宋,特别盛行于明清。“号”与“名”大都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多为自取自号,也有他人送的。自号分为五类:一、表示某种旨趣癖好,如宋代诗人陆游自号“老学庵”;二、说明籍贯居室的,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生性爱柳,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就自号“五柳先生”。三、表示处世心态。如明代画家朱耷号“八大山人”,因“八大”两字上下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借以抒发其内心因明亡的苦闷。四、用以寓志,如南宋画家宋思肖在宋亡后自号“木穴国人”,木穴合写为“宋”,以表不忘故宋。五、附庸风雅,“号”不符实,如袁世凯被罢职归家时,自号“洹上渔人”、“垂钓洹水”,是行韬晦之计的自号,其真实含义则是要东山再起。他人给取的号,主要形式是称官职,如称杜甫为杜工部,称王维为王右丞;称籍贯的有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称王昌龄为王江宁;称封爵的如,称诸葛亮为诸葛武侯;称谥号的如,称岳飞为岳武穆;称排行或以排行和官职连称的,如称白居易为白二十二,称元稹为元九,称唐李绅为李二十侍郎,称黄庭坚为黄九。很多古人以号行于世,知其真名者寥寥,如苏轼号东坡,人称苏东坡;陆游号放翁,人称陆放翁;郑燮号板桥;章炳麟号太炎,均以号传世。号的字数多少不一,有两个字的,如王安石,号半山;龚自珍,号定庵。有三个字的,如李商隐,号玉溪生;林琴南,号冷红生。有四个字的,如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也有五个字或五个以上的,如邹容,号革命军中马前卒。古人的号多少不一,一般是一个人一个号,但也有一个人有几个号的,如曹霑,就有雪芹、芹圃、芹溪三个号。号与字一样,一般是用于对人的尊称,但字不能自称,号则可以自称。
小名是在婴儿出生以后,由父辈所起的非正式名字,所以又称“小字”,俗称为“乳名”、“奶名”。《白虎通·姓氏》云:“名者,幼小卑贱之称也。”古人常以动物、生肖、排行或以贱、丑、隐疾给孩子取小名,认为有祈福避邪的作用。如汉代司马相如,小名大子;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晋代陶渊明,小名溪狗;汉高祖刘邦,小名刘季,季为排行。小名一般较为粗俗,在家庭亲属之间使用是昵称,非亲非故的人称人小名则有侮辱性,但自己称小名则表示卑贱之意,在他人看来又是一种谦虚的自称。
家礼家风
家礼家风直接反映出一个家庭的基本素质,有好的家礼家风,这个家庭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也是出类拔萃的,因此,古人很重视家礼家风的修养问题。好的家风来源于好的家教,好的家教又是靠好的家法作保证的,所以,家教和家法与家礼和家风是相表里的,是相辅相成的。
家礼是我国古代宗法社会体系中的家庭礼仪规则,带有极浓的封建色彩。家礼是封建家庭以儒家思想和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指导所制定的约束家族成员的礼仪规则。成书于汉代的《礼记》在其《内则》中就已经有了关于家礼的原则性规定。唐代无名氏所撰的《太公家教》和司马光的《谏子家仪》以及朱熹的《朱子家教》等书的问世,代表了封建时期家礼的规范形式,成为后世的楷模。明清以来,几乎所有的大户人家都有家礼。在封建宗法社会里,每个家族的家礼都以《礼记》有关家礼的内容为原则,以儒家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为指导,又借鉴以各家教的形成,编撰出自己的家礼,来约束家族成员。家礼的内容一般包括:孝亲、悌亲、事夫、守家、理财等方面的内容,还有昏、冠、丧葬等礼节仪式。总的来说,家礼所贯彻的是亲亲尊尊,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主令奴遵的基本精神。家礼大都以文字形式出现,并著录于册。
家风也被称为“门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风习。代表着家庭作风和良好的习俗。家风一般包括家规、家法和家教。家风是在家长或家庭主要成员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有潜移默化的效果,世代相传,习以为常,形成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家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因此,我国古代很重视家风的培养。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中的《风操篇》讲述的就是维护封建家族门风的道理,其中强调“笃学修行,不坠门风”。我国古代家风以符合封建礼教为本,提倡尊老爱幼,互谦互让,家庭和睦,勤俭持家和戒赌戒嫖,戒酗酒,戒殴斗,反对骄奢淫逸,挥霍无度,道德败坏,等等。家风的正与不正,直接影响到家族的兴旺和发展。故而,封建社会里,凡有名望的家族长辈都为后世留下了“家训”、“治家格言”,意在教育后代学会修身治家。家族成员也必须在家风规范内从事活动,过共同的家族生活。
家法是古代家族中,家长用以训诫或制裁家族子弟的法规。《新唐书·穆宁传》中云:“先是,韩休家训子侄至严,贞元间言家法者尚韩穆二门云。”由此可见,韩、穆两家之家法是最早被人所仿效的家法。家法一般是不成文的“法”,但家族成员是必须共同信守的。古代各家的家法内容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家族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家规以便于家法的执行。如违反家法时,由家长进行惩罚和制裁,轻者罚跪,重者赶出家门。家法维护了家长的权力和家族的权宜,并且用来调整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家族的兴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家法也是古代家族中的体罚用具,是家长责打违反家法的家族成员的用具。家法所使用的器具有重鞭、长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