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炒米尤以吴起、志丹最佳,是因其土壤环境好,长出来的糜子有特色。炒米是用刚刚收割后就上场碾打下来的糜子放在铁锅里进行炒制,在炒干、炒熟并发出一定香味后再上碾子碾去糠皮即成。
陕北炒米与蒙古族炒米相同。蒙古语称炒米为“蒙古勒巴达”,其意思就是蒙古米。炒米究竟是蒙古人先发明的还是陕北人先发明的就不得而知了。但其性质与炒制方法相同是可以肯定的。蒙古人吃炒米的方法很多,可以用黄油、奶皮和糖拌着吃,或用奶茶泡着吃。用奶茶泡时,若再加上一些黄油,奶酪则味道更醇,这种吃法适合于老年人食用。也可以经常干嚼着吃。炒米的最大特点是耐饥饿性高,含有很高的热量,非常适合气候较为寒冷地区的人们食用,这也是吴起、志丹至今仍将吃炒米习俗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蒙古族有俗语说:“暖穿皮子,饱吃糜子。”就是说,要想暖就得穿皮子,要想饱就得吃炒米。
炒面
陕北炒面有两种:一种是用软糜子炒制的,叫做“黄炒面”,另一种是用燕麦炒制的,叫“燕麦炒面”或“白炒面”。黄炒面的制作方法是将刚收割回来的糜子上场脱粒后入铁锅中进行炒制,炒干、炒熟后上碾子脱去皮,然后在米中加入盐、香料(有一种叫炒面花的最好)上磨磨为粉状后即成。黄炒面流行在没有燕麦的各县。燕麦炒面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燕麦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捞出控干,然后放入锅中炒香,加入盐、地椒叶、花椒等调味品上磨磨为粉状即成。燕麦炒面流行于吴起、志丹一带。无论哪种炒面,它的食用方法都是用水沾好后吃。
黄炒面的性质与炒米同。燕麦炒面则是一种低热量的食品,现代营养学将它列入膳食纤维类,有很好的减肥、降压作用。
陕北炒米、炒面这类方便食品的出现可能与社会环境有关。陕北地处边塞地带,战事不断发生,人们发明方便食品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战事突发性给人们带来的饥饿。所以说,它是战事的产物。
在炒米、炒面的启示下,陕北的方便食品还有不少,如炒玉米、炒豆子、烧洋芋、烧玉米、烧豆子、煮豆子等,吃起来既方便,又另有特色。
饧酒
饧酒是用一种含糖量很高,陕北民间称之为“糖萝卜”的蔬菜制作的“酒”类。其做法是,先将糖萝卜的块茎切碎,倒入锅中加水进行熬制。当块茎中的糖分完全熬入水中后,将渣滓滤去,取水,然后加入酒曲,搅拌均匀后倒入坛中封严。经过一个月的酒曲发酵,糖水呈红色,并含有一定的酒精度,即为饧酒。常饮此酒可以增加人体的能量和维生素,它既是一种“酒”,又是一种保健饮料,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青酒、黄酒
青酒和黄酒的制作工艺差不多,都是将软黄米淘洗后,上笼将其蒸熟,出笼后趁热加入麦曲粉,搅拌均匀,装入缸内进行发酵。发酵成功后进行淋制,淋好以后贮于缸中进行二次发酵数日即成。因使用麦曲的数量和质地不同,酒也可呈现出青、黄不同的颜色,所以有青酒、黄酒之分。
青酒与黄酒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稠酒
稠酒也叫“米酒”,因其颜色呈金黄色,故而亦有人将其称为“黄酒”,但这一称谓绝不能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黄酒。
稠酒的制作方法是,将软米进行浸泡后,上碾子轧成面,再根据个人的喜好,有的将其炒制后加入麦曲搅拌均匀装入坛中,放于热炕上进行发酵。有的则是将其上笼蒸熟后趁热加入麦曲搅拌均匀,装入坛中,于热炕上发酵。经发酵成功后,置于凉处,以备食用。食用方法是,有的在筛箩时使用了较细的箩子,米面已很细,所以将其用凉水搅匀后,下入开水中煮沸后饮用。有的则因所用箩子较粗,在和糊时还需再用箩隔一遍渣,煮沸饮用。
稠酒的酒精度不高,做好了其甜度亦很高,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因此,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坛,于年节饮用和招待客人。
陕北民间岁时普遍习俗
旧时,大年三十晚上均有守岁之俗,俗称“熬夜”。寅时,即早上五时左右,燃放开门炮,以示开门大吉。再行祭敬天地之仪。仪毕,行敬拜父母之礼,最后行拜敬尊长族党长辈之仪。
寅时行祭敬天地之仪的习俗由俗信子纪,天地始分,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寅纪,人始生也,所以有天开于子、人生于寅的说法而来。行敬拜父母之仪由父母乃天地之尊而来。如山西晋剧“铡美案”中有包拯台词曰:“天有三重,天为一大天,父母为一小天,丈夫也是天”的说法。所以在行祭拜天地之后行敬拜父母之仪。
大年初一早上,家家吃饺子,俗称“扁食”。“扁食”的叫法不是陕北乡土所称,应当是“憋实”。“扁食”是现代人依“憋实”的发音和饺子这种“扁”形食品的外部特征杜撰出来的,与陕北这种浑厚圆鼓的“憋实”特征是不相符合的。陕北民间吃憋实习俗大概与古人俗信“天圆地方”思想有关,又盘古开天辟地故事说,盘古是从一个浑圆的大球体中破壳而出,才有了天地,有了人。《延长县志》又载:大年初一早上有食馄饨的习俗。盘古氏就是从那个混沌世界走来,他是宇宙中出现的第一个人,正月在民俗历法中又被排作“寅”月,所以,在正月初一早上寅时吃馄饨,就是为了让人们记得,人是在寅纪从那个混沌中走出来的。“憋实”的出现大概是因馄饨的馅少,不能满足人们美食的需求,故而将馅装得满满的,使之憋实,所以出现了有别于馄饨的憋实,再将盘古氏在那个混沌圆球里憋得实在受不了后将球劈开,出现在宇宙中的想象结合进去,憋食的叫法也就合乎情理了。所以,应当说,馄饨是憋实的前身。
正月初一,小孩们穿着新衣服,一大早就开始向长辈们拜年。拜年时对不同辈分有不同的问候语。对祖父辈们要先行磕头礼,然后要问候:“您老强健。”对父辈亦行磕头礼,并祝福说:“乂爸亲生。”亲生即表示自己如同叔父亲生一般。有时也不应一概视辈分而诣拜,应参照年龄大小来决定祝词,如即便是同辈之人,因年龄悬殊极大,娃娃们也应用“强健”来向他祝福。
有些地方有在大年初一早上上山砍柴的习俗,但不言“砍”而说“寻”,其俗以寓“寻财”,可兆示一年中可以发财。
早上吃饺子以后,人们都上坟烧纸。宜川、延长一带的富家大都有祠堂,所以有拜谒祖庙的习俗。上坟或拜谒祖庙后,什么事情也不做了,其意是:“初一闲,满年闲。”
正月初二是人们访亲问友的日子,也是迎财神的日子。后来,人们将这一习俗融合到正月初一去庙堂求福中。
正月初五是“送穷五”的日子。《延长县志》云:天将平明之时,作纸人,备饼、饵、香送之。延绥一带则是于黎明时分以扫除尘垢的方式来送穷神。这一天,人们每餐要吃饱,谓之“填穷五”。穷则吃不饱,饱则不穷,所以要吃饱。延川一带有于是日“迎五财神”之俗。
正月初六在陕北民间称做“过小年”,其俗与大年三十相同,但没有三十的气氛。延长县有夜多静听,以卜一年吉凶之俗。延绥一带有炒黑豆,撒于房壁,名“爆六甲”之俗。正月初七在陕北民间称做“人七”或“人庆”,是由“人胜节”而来的。延绥一带有用糠着地上,以艾柱炙之,名“救人疾”之俗。此俗因用艾炙糠可发出疾切之声,与“救人疾”发音相近,故名。俗信以为,可以使人在一年之中不发疾病。还有晚上在院中燃火之俗。
正月初十在延绥一带视为“老鼠出嫁女子”的日子,是夜,家家灭烛早寝,恐怕惊了老鼠的好事后使其成群危害谷麦作物和啮咬衣物。
正月十五是“灯节”、“元宵节”。据《延绥镇志》云:“上元天官诞辰,俗所尤重。街市遍张灯火、花炮及火场。倡优戏乐,士女俱观焉。”是夜,用面为不托,名灯盏,注油燃灯,到十六日早,作羮食之,示收灯也。脯时,士女或往来于亲戚家,或载酒郊外,名“散百病”。
正月十五这天,家家吃“米茶”。米茶是在浸泡过的小米中加入炒熟的杏仁、桃仁、核桃仁后上碾轧成面,再进行炒制。食用时以凉水调为糊状后倒入烧开的水中戳为糊。有的吃法还在里面煮一些糕块或油馍,是一种时令佳馔。此食俗大概由混沌开元的说法而来。糊,即混沌不清,油馍,即圆而开孔。其实也与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有关。晚上,家家院内燃起熊熊大火,迎天官下界。所以,此火为神火,人是不能享用的。
正月十六日夜晚,亦要在院内燃火,这一天晚上,天官给人赐福,人们可以从火上跳过去,祈求天官给人赐予福寿,所以,陕北民间将这天晚上的火亦称做“人的火”,是人、神共享的火。又有“燎百病”的说法,因为在传统的“福”中也包含着寿,无病即寿,所以有此俗信。延长县有白天登高望远之俗,名曰“游百病”,即把百病都游释掉,以祈求健康。
正月廿三是迎灶君回宫的日子。陕北民间俗信,灶君于腊月廿三日上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情况,为期一个月,所以于正月廿三日又回到人间。这天晚上亦要燃火,但很小,又有将此俗称做“取光明”,也有谓之避毒蛰之义。延长县则在正月三十行此习俗。另有说法是,正月廿三是老君爷的火,这次火尤为煤工们所重视,所以,被民间认为是神的火,人不能享用。
二月初一日,据《延绥镇志》载:二月朔日(即初一日),俗名“开庙门”,龙神起,刲(kuī,音亏)割杀(此语出《国语·楚语下》:“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刲羊击豖”。)羊以祭,所以,“二月二,龙抬头”是从二月初一日的“开庙门,龙神起”就开始了。旧时有此习俗,后来因世薄,刲羊以祭之仪俗渐消,仅存“公鸡会”被沿袭下来。但庙门还是要开的,人们于是日到寺庙去求神拜佛以示虔诚并祈祷在这一年里能得到神的保佑。
二月二之俗是于二月初一子夜,各家各捉一只公鸡,用鸡笼和筐装着,上盖一块黑布,随着秧歌队,或结队上到村中一座风水山,村民一般称为“二月二山”。上到山上以后,首先要点燃香烛敬祭天地,然后点起熊熊大火,秧歌队围着火堆绕转,没有秧歌队者,大家相随绕转,有伞头或领队人唱几个祈求秧歌。还有人专门诵读祭献五方的祭文,以祈求年景安泰。诵读祭文后,将一只公鸡扭死,归诵读者所有。祭献完毕后,偃旗息鼓,静悄悄下得山来,将上山的所有公鸡于公馆窑内烹而食之。此俗在陕北民间称之为“公鸡会。”
另有“打龙眼纸”习俗,即于二月初一日,各家均备有白麻纸一沓,于晚上相聚在碾子边,将纸收集在一起,卸下碾夹,准备好纸钉,候至村中第一声鸡叫时,急用碾夹打向纸钉,使纸钉在白麻纸上留下印记。因纸钉为一圆柱筒形,中悬一方形“钉”,经打击后,留在纸上的印记为一中间有“点”的圆形,类似“眼”,又是用碾夹这一象征“青龙”的臂所打,故名此纸为“龙眼纸”。打完龙眼纸以后,各家将纸带回家中,有的放在门台上,有的钉在窗肩畔上,若有孩子患有无名肿痛或其他邪病时,用龙眼纸擦一擦,就会痊愈。亦可将龙眼纸装入小儿的肚兜之中,用以避邪。亦有直接将布放在龙眼纸上一块打了以后为小儿做成衣衫穿着,俗信认为这样会使娃娃好抬举。
二月二这天晚上的火,尤其是山上的火,都讲究一个“大”,哪个村中的二月二山上的火大,哪个村就会旺盛,所以,各村一般派出很多人砍柴,积薪为大火。人们在围着大火绕转时,还要配合祭五方的祭祀仪式,共同唱诵:“清风细雨撒回来,恶风猛雨撒出去”等祝祷词,以祈天年祥和。
二月二这天,有的农家还有蒸十二个糜子面窝窝的习俗,将蒸好的窝窝依次放入厨中,过一两日后,查看哪个窝窝中的水分多,以此来判定哪个月的水雨多,好决定种植什么农作物。
二月二这天,男子都理发,俗称“抹龙壳”。据《延绥镇志》载:“二月,以灰围宅舍,谓之‘围蚰蜒’,早起,元旦所做黄米大馍,和烧黑豆,啖之,谓之‘咬蝇子’。”有些地方还将打过火的柴把送向上下里川,谓之送蚰蜒”。延长之俗是在二月二这天黎明时分,以灰撒居室墙道,义取“避蛇蝎”。是日,不推碾磨,不吃小米,其俗云:“下谷种,吃硬饭”,以祈岁丰常饱,延长县在二月初三日举行文昌会,祝文昌帝君之生日,诸生醵饮,即,凑钱饮酒。《宜川县志》载:“二月二日,于五更后,围灰道‘避虫’。”
有些地方于二月二这天晚上,在院中所燃之火上燎烤被褥,谓之“燎百病”,人也可以从火上跳过,以祈祛邪除病。
二月二之后,所有锣鼓都已收藏,不再动用,只有于腊月时再可使用。
三月,寒食,清明。据《延安府志》引《延长县志》载,“寒食、蒸饼、宰牲、祀祖、亦祷谷神,忌食稀饭。”《延绥镇志》曰:“三月清明,士女俱插柳毛、柏叶于鬓,出城墓祭,踏青郊外,选胜饮酒,谓之‘上野坟’。或邀朋较射,儿童竞放风筝。两日乃止。”《宜川县志》载:“三月清明,戏鞦鞍。拜坟。做馒头相赠馈,上缀各种虫鸟,名为‘子推’,谓晋文公焚山,禽鸟争救介子推也。”《延长县志》载:“三月清明,家家香楮祭坟。”延长县还有于三月廿八日上巳日祭献东岳庙神和到娘娘庙上香的习俗。
据《延绥镇志》载:谷雨日有贴厌蝎符于壁上之俗,符上书咒曰:“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四巡,送蝎千里化为尘。”又书以吐、喊、□三字,于四隅处贴之,以送蝎。
陕北民间在寒食节,清明节除吃“子推燕”、糕缬外,还吃一些摊馍馍、煎饼。
陕北民间旧时上坟都是在寒食节,后来才改为清明上坟,这与清朝宫廷所颁诏令有关,但现在亦有寒食上坟者。祭品都用“纸锤”,是“子推”的讹传,人们因其音近,故而被衍成了“纸锤”。上坟时有在坟堆上压纸钱的习俗。
三月三亦是拔艾芽的时候,此时,艾芽仅长出三四片小小嫩叶,据说,用这种艾芽制成艾柱可炙透一个黄馍馍,而端午艾只能炙过一半。所以人们用此艾柱为小儿炙风寒之疾和嘬口等疾病,很有疗效。
四月八,据《延绥镇志》载:四月初八是“浴佛节”、“盂兰盆会”。届时,僧尼多作佛会,街市皆撒豆结缘。《延长县志》载:是日于祖师殿进香祈福,谒祖师,间作佛会。于四月廿八又为药王祝生,开庙会演戏。四月八这个节日在陕北已没有佛道之分了,虽说是浴佛节,但大都去拜谒道教大神祖师。虽谒祖师,却又素食忌荤。陕北民间有谚云:“四月八,不吃豆腐不得发,一顿豆腐吃倒塌”,就是为佛而规定的素食节。要想发财,就得吃素念经,信奉佛教,吃了豆腐去上道观拜谒祖师,就将道教惹了,所以一顿豆腐就吃倒塌了,豆腐在四月八吃也不行,不吃也不行,以后人们便干脆不吃了,逐渐将吃豆腐的习俗摒弃了。
五月端午。据《延绥镇志》载:此日,餽米粽、悬艾叶、插菖蒲。午时,书避兵灵符,市售长命线缕。饮雄黄酒,然以早而不以午也。《延长县志》载:用蒲艾纸贴门窗,镇病。男女折艾插头,老幼饮雄黄酒,用彩线系小儿手足,为避邪。《宜川县志》载:插艾,作角黍,饮雄黄酒。
五月有“恶五月”之说,每年端午日,每家门上都要插艾,给儿童耳朵上夹艾叶,用拉胖胖草染出五色线来,系在小儿手指和脚趾上,以避邪。
五月十三在陕北民间俗信中以为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这一天大都要下雨,所以被民间认做是“雨行日子”。
六月。《延绥镇志》载:鸡初鸣,作绿豆汤,俗呼“浆水”。迟明,各携到祖茔浇奠,名“解炎热”。以后到者为不孝。又汲水贮器中,作曲浆及醋,不秽。覆裘毳,诸虫畏之。《延长县志》载:家家晒衣,又用浆水奠坟,名曰“解渴清升”。农家备酒肴,祭空求雨。
六月六又被民间以为“虫王节”。
陕北民间有“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的说法,意即庆贺夏田丰收,祈盼秋田丰登。这天还要吃面条,面条细长,借以寓意风调雨顺。忌吃拌疙瘩,俗信以为,吃了疙瘩就会下冰雹。这一天,女人忌下河洗衣服,男人忌在河里嬉戏。大家都晾晒衣物。
七月。《延绥镇志》载:于七夕,妇女夜焚香,设瓜果于庭,祀河鼓织女,亦有乞巧者,瓜副(pì,指裂开,剖开之义,语出《诗经·大雅·生民之什》:“不坼不副”)之有法,如华(同“花”,语出《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状。
七月十五日,农家早向垄头,择禾之长茂者,悬五色纸旗,名曰“田幡”,庆秋成也。是夜,于佛寺作盂兰会。
《延长县志》载:七月七日,不乞巧。中元祭八腊,逐蝗,旧时作盂兰盆会,今犹祭八腊,祈驱蝗有年。
乞巧时,陕北各县有各县的乞法。陕北南部几县,在乞巧时,女儿们于正午时分,以针漂于碗中,看针影之粗糙与否,来测其巧拙。七月七日在民间传说中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喜鹊都飞上天去为他们搭鹊桥去了,所以很难于这天见到喜鹊。
立秋时,陕北民间一般都要吃“秋豆饭”,即用各类豆子煮成的饭。吃秋豆饭之俗是庆贺丰收。
陕北民间有“七月十五挂铁□,八月十五吃捞饭”的说法。所谓“铁□”其实是“田幡”的讹传。人们将“铁□”引申到“锄”所以又有了“七月十五高挂锄”的说法。
八月十五。《延绥镇志》载:中秋,瓜果、香饼、赏月,并以月饼相遣。《延长县志》载:酿黍酒,摘西瓜、梨、枣,间聚众鼓吹,赏节。《宜川县志》载:以西瓜、枣、糕相馈。
《延绥镇志》载:以月饼相遣,从八月十五杀鞑子而始。
八月十五时节,一些不育妇女可以去“偷”摘别人家的瓜果,别人看见了也不加制止。
八月十五吃捞饭习俗是古时尝新之俗的延续,另有八月十五登高之俗,人们到高山之上采摘一些野果野花以为时尚。
九月九日。《延绥镇志》载,重阳节,荐花糕,采菊花,登高饮酒,为时宴之游。《宜川县志》载:九月九日,造菊酒,谓历久不坏。《延长县志》载:九月九日,有登高者。陕北民间有“九月九,家家有”的谚语,其意是九月九以后,秋田陆续上场,有了粮食,人们就不会饿肚皮了。九月九登高之俗大都是文化人之举,乡民无此习俗。
十月。《延绥镇志》载:十月朔,夜,家家剪纸做寒衣,焚于门外,以送亡者。(原注:纸衣,又名,是开孔衣,属明器类,俗称谓鬼衣。又有将鬼衣称做明衣的。段成式曰:相人起虞卿,明衣起左伯桃,挽歌起绋讴。)《延长县志》载:十月初一,以纸装棉,上先茔,焚之,名曰“送寒衣”。《宜川县志》载:十月一日,剪纸为衣,前夜焚之,谓之“送寒衣”。
十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下元节”,是解厄求福的日子。旧俗上庙会祈福祛灾。
十一月。《延绥镇志》载:“长至日”,民以黍糕为馈。《延长县志》载:长至节士绅祀祖,相吉贺。庶民不为礼。《宜川县志》载:十一月,长至,拜官,师,亲友交拜。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从冬至开始,白昼逐渐长了起来。陕北有俗语说:“过了冬至长一针,过了腊八,长一镢把。”这就是说,冬至以后白天渐长,因此古人将冬至日称做“长至日”。
延绥一带在旧时从十一月就开始准备年茶饭,以油馍馍、黄馍馍、糕、馍为主,做好后有互相馈赠之俗,一则表示邻里和睦,另则是做年茶饭技艺的交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