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3章 节日(2)

  正月被确定以后,人们便将正月初一太阳升起的时候称做“元旦”,也就是说,一年的第一天开始了。人们为了庆祝一年的开始,就举行各种庆贺活动,元旦节也就形成了。

  元旦是指正月初一的这一天,而“过年”既有元旦的内容,又有元旦之后的各类祭祀礼仪、庆祝等活动以及元旦之前的各类祭祀准备活动等。过年也包含着将从旧的一年走向新的一年的思想理念。尽管是在庆祝元旦、欢度元旦,但人们的思想里却是在“过年”,因此,欢度元旦逐渐在人们思想里被“过年”所代替,久而久之,元旦一词逐渐被淡化了。直至辛亥革命国民政府才改元旦为春节,定阳历的1月1日为元旦后,“元旦”这一古老的节日成为中国人民的“春节”,一直流传至今。

  关于春节,我国有的地方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三这天就开始了,称之为“小年”。陕北习俗也是从这天开始的,但不叫“小年”。陕北的“小年”在正月初六,因为陕北民间信仰,初七日是人出生的日子,人们就在初六的夜晚守候在炕头等待着人的生日的到来。因此,将初六视同大年三十,初七视若大年初一,但礼仪习俗较大年来说要小得多,故而称做“小年”。无论以哪种过年习俗开始,“年”的结束大都一样,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年的气氛没有了。旧时,民间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和“拜年拜到初七八”的说法。有的地方还有正月十五“送年”的习俗。陕北有的地方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到风水山上祭祀过五方以后,“年”才算真正过完了。

  我国古代,无论皇家还是民间,都对春节很重视,年三十要守夜。子时以后,家家都要迎喜神、贵神、财神以及上界诸神下凡,在庭院里摆上供桌,点燃香烛,叩拜四方,对天朝礼,谓之迎接各路神仙,俗称“出天行”。从周代开始,就有了天子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的礼仪。在民间,妇女们有戴“春胜”、“春幡”的习俗,以示迎春。唐代以来,又增加了鞭打春牛、送小春牛、送财神、放鞭炮、玩龙灯、贴福字、贴春联、贴春花、猜灯谜等习俗。此外,还有舞虾、舞蚌、划旱龙船、耍花灯、花鼓、打莲花闹等习俗。

  关于年的叫法还有很多。如古代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正旦”、“正朝”、“新正”、“新春”、“新年”、“元辰”、“端日”、“元朔”、“元月”等。汉初,人们把“立春”之日视为春节。《史记》、《汉书》中又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即岁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时之始。又称为“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即始也。南北朝时期,又把整个春天作为春节。又有传说,春节之习俗始于原始社会的“膜祭”。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都是果实丰收、谷穗成熟的象形。《诗经·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自古以来,年节最为隆重,有祭祀、朝会、宴饮、占卜、迎神、贺年、玩赏等活动。据《诗经》载:农人喝春酒,祝改岁,尽情欢乐,庆祝丰收。晋唐时期增添了放爆竹的内容,即在火堆中投入竹子,发出“噼啪”之声,气氛更为浓烈。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云:“民间以食物、动物、冠梳、领祙、缎匹、花朵、玩具等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欢宴,笑语喧哗。”宋代以后,节日活动更为丰富,较为普遍的有:祭祖、祭神等祭礼活动;吃水饺、吃年糕、吃汤圆、喝春酒等饮宴活动;拜家长、拜邻居、拜亲友等拜年活动;贴春联、挂年画、挂门签、放鞭炮、踩芝麻秸、签柏枝、咬春等喜庆活动;逛花市、赏冰灯、舞龙狮、扭秧歌、走春等娱乐活动,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

  十八朝,是我国旧时汉族的岁时祭祀习俗。因此俗在农历正月初一和元宵节后三日期间祭祀,故名十八朝。每年的这一时期,各户家堂均悬挂祖宗遗像,连夜焚香,燃烛贡祭。同时,亲友之间相互宴请,对饮春酒,直至正月十八日,随同落灯,乃酬神、撤祖宗像,年事即告结束。

  开门爆仗。是旧时春节驱邪辟疫之举。《易卦通验》中云:“正日五更,整衣冠,于庭中爆竹,贴画鸡子或缕五色土于户上,厌不祥也”。《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多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犭喿恶鬼。”清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无停。”清顾禄《清嘉录》载:“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谓之‘开门爆仗’”。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云:此俗的用意在于“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陕北民间则称为“开门炮”。

  挂门钱,亦称“过门钱”。用五色纸剪成串串铜钱之状,于正月初一悬挂于门楣上端,祈盼发财获福。

  祭财神,也叫“迎财神”或“接财神”,是正月初二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民人于中堂设供桌,焚香三炷以祭之。祭品多以公鸡、猪头、活鲤鱼为主,同时大放鞭炮。还要吃形似元宝的馄饨,称为“元宝汤”。

  年俗与传说

  年与稻谷的成熟有关。《说文解字》曰:年“谷熟也,取其谷熟一番曰年,故从禾。”《尔雅·释天》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夏称岁是表示新年一至,春天就来了,商曰祀是表示祭祀的日子到了。唐虞叫载,是表示四时已尽,是编入史册的时候了,周代开始叫年。这一叫法大概是从新石器时代的初期开始的。这一概念产生的最初之义是来自农业,古文有“年,谷熟也”的说法。“年”字本来是“稔”字的初文,是谷熟丰稔的意思。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是谷穗成熟的样子。谷子是一年一熟的“穗”状农作物,引申一下,就把年作为“岁”名,穗与岁音近。稔的初文也就变成了“年”。由此可见,“年”原指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又有一种说法,无论叫岁,祀年或载,都与祭祀有关,或者说古人是用祭祀的日子来命名“年”的。有记载说,年是起源于古代的腊祭。所谓腊祭,是说神农氏(一说伊耆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岁终出祭”。《礼记·月令》云:“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汉代以后大都在除夕晚上或正月初一的白天,民国以后大都在正月初一为正祭。祭品应在前一日,即除夕日备齐。所用祭品有:祭器为香炉一个,蜡台一对,香简一对;祭食有馍五个、供菜五碗。仪式是烧香纸、奠酒、放炮三声、行一跪四叩首礼。据《诗经》记载:过年时,农民要喝“春酒”,以祝“改岁”。到了晋朝,增添了燃放爆竹的习俗。

  关于年有很多传说。相传,古时候的山里有一种怪兽叫做“年”,长得非常丑恶,龙不像龙,麒麟不像麒麟,每当月黑风高的时候就跑到山下来吃人。人们非常害怕年,它比老虎、狮子还厉害,人们不敢对它进行抵抗,以致让它吃了不少人。人们躲避年的办法就是一到没有月亮的夜晚,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不敢出来。可是,年仍旧要闯入家中找人吃,人们害怕极了。

  村里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头,寻思,年之所以敢大胆吃人,是因为人害怕,看到年吃人也不敢去救,所以年才这样猖狂。只要人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年,就可以将年消灭掉。他把自己的想法先告诉给村里人,人们都同意了,并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

  在一个寒冷而没有月亮的夜晚,年又来了。当它正要冲入一户人家的大门时,突然大门内响起了鞭炮声和锣鼓声,年被吓了一大跳,不敢进去了。霎时,四面八方都响起了炮声、锣鼓声,人们举着火把、木棍、刀枪,向年冲去。人越来越多,鞭炮声、锣鼓声越来越响,震得年头脑麻木;到处都是火光,照得年看不清道路。年无法躲藏,人们终于把年打死了。年被打死以后,人们仍不愿意去睡觉,继续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欢庆这一胜利。后来,人们每逢这一天都要用战胜年的方法来举行庆贺活动,将这一日子称做“年”。节气出现以后,年正好处在大寒之中,没有月亮,是最黑的一个夜晚,就是农历腊月三十日,所以将这一日称做“年”。

  又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凶残无比,人们称之为“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的晚上就要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因此,人们就要在年出现的这天晚上熄灯灭火,以避灾祸。一年,这个妖怪来到一家门口,恰巧这家人穿着红衣裳,点了一堆竹子取暖。先是小孩不小心把一个盆子碰落在地,发出“当啷”一声响,把妖怪吓了一跳。紧接着,燃烧着的竹子发出了“啪啪”的爆响。年因为害怕红色和火,吓得掉头就跑。这家人因此没有受到伤害,便高兴地告诉给别人。此后,每逢年末岁首,人们就敲锣打鼓,燃放爆竹,以此来驱邪消灾,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复一年,逐渐衍化为“过年”的习俗,随即也有了人们互相拜年,祝福人们没有受到年的危害的习俗。后来,人们用贴红对联代替了穿大红衣裳,用点燃大火、放鞭炮代替了爆竹。

  又传说年是一个比魔还狠、比鬼还恶的小妖,叫做“祟”,全身漆黑,两只手却是白的,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都要出现一次,一出来就要害人,受害者大都是小孩。有户姓管的人家生了一个胖小子,眼看又到了年三十,管家夫妇害怕孩子被祟害了,于天黑以后就一直守在孩子身边,并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枕头下面。祟来了以后,有父母守在孩子跟前,并有铜钱压在孩子头下,就不敢伤害孩子了,孩子也因此躲过了劫难。人们听说此事后,便纷纷效仿起来,逐渐形成了“守岁”和“压岁钱”的习俗。因“祟”与“岁”谐音,所以将“守祟”改称“守岁”,将“压祟钱”改称“压岁钱以祈避邪求吉”。

  又传说人们为了对付年这种怪兽,于院子里架起木柴堆,大门外摆上桌子,桌子上放满猪头、牛头、羊头、狗头和雄黄酒,年来了以后,见到这些东西,便立即张开血盆大口,扑过来就吃,人们赶紧点燃柴堆,猛敲锣鼓,大放鞭炮,震响之声不绝于耳,怪兽就这样被吓跑了。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初一,于是,人们就把正月初一定为吉祥日,以贺平安。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