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9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2)

  因为木匠看见死人是被一根木头绊倒的,所以自那以后,凡有人请他做木活,他总要给人家做一条门槛,用来绊挡死人的脚。也是自这位木匠以后,人们的门上多了一条门槛,一直被我国人民沿用现在。

  轿子

  轿子出现在我国五代时期,宋代的绘画里和墓葬中常常可以见到。轿子在当时被称做“担子”,其样子与近代的轿子大致相同。

  轿子在型制上有着种种规定,如清代初期,除了皇帝、后妃们乘坐的豪华的辇舆以外,亲王坐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帷。三品以上官员虽然可以用银顶,但盖帷只能用皂色。在京城内,四个人抬一顶轿子,出京时,用八人。四品以下官员只准乘坐锡顶的轿子,而且是两人抬的小轿。一般的地主豪绅则用黑油齐头,平顶皂幔的轿子。

  酱油

  据考证,早在秦汉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酱油了。有文字记载的,可以上溯到东汉时期,崔实在《四民月令》中说:“正月可做清酱。”古代的酱油是一种制酱工艺的副产品,以豆类为主要原料,所以到了魏晋以后,人们又将酱油称做“豆酱清”或简称“酱清”。北魏时期的贾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用豆酱清腌制肉类的方法。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制狗啮人,豆酱清除之”;“手足指制痛,酱清和蜜温涂之。”

  大约从宋代开始,这种黑红色的液体不知为什么被冠以“油”字。宋人林洪著《山家清供》一书中在讲到烹调时一再提到“酱油”二字。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又称之为“豆油”。大概是豆油的叫法容易与大豆榨出的“油”相混淆之故,因而称其为“酱油”。

  陕北有“干酱”与“清酱”之分。所谓干酱,就是用豆子制成的,即上所说的制酱工艺所出之产品。清酱,就是制酱工艺的副产品,呈液体状,与干酱的稠黏状不同。后来,工艺有了发展,使用麦麸制作清酱,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饺子

  我国人民吃饺子的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在成为玉润玲珑、弯如弦月的佳肴之前,它被称做“馄饨”。馄饨的渊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当时有个叫扬雄的人,他在《方言》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饼谓之饨……或谓之馄。”为什么把这种食品称做馄饨呢?根据《资暇录》的解释,是“以其浑沌之形”而名之。关于饺子的记载最早出现在隋代颜之推的文集中,他说:“今之馄饨,形似偃月,天下之能食也。”这种用屑米面做成的偃月形馄饨,原称做为粉角,北方人读“角”作“矫”(音饺),于是,饺子的名字诞生了。饺子的诞生并不意味着馄饨的消亡,它仍然是人们广泛食用的佳品。

  东周时期成书的《礼记》中说:“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所以,若依此来认定饺子的历史有二千六百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一千三百年前的唐代墓葬里出土的实物中,就有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里。由此可见,至晚在唐代时期,饺子已经传到了我国边远地区。

  从以上资料来看,饺子最早是使用稻米面制成的,但我国北方稻米较少,一直使用麦面制作。到后来,饺子使用麦面包制已成为定制。

  月饼的传说

  相传,七仙女被王母带回天宫时为董永留下了一个儿子。孩子长大了,一天,他见其他孩子在桂花树下玩耍,便过去,想和他们一起热闹。他刚一过去,孩子们都躲开了,还骂他是个没娘的野小子。他听了以后很难受,扭头跑到槐荫树下,放声大哭起来。哭声传到了天上,惊动了天神吴刚。吴刚看这孩子很可怜,便从天上下来,扮作一个村夫,劝慰孩子不要哭,孩子反而哭得更伤心了,哭喊着要妈妈,并问吴刚,别的孩子都有妈,我为什么没有妈妈,她到哪里去了。吴刚觉得孩子想妈想得真切,便拿出一双鞋对孩子说,这是登云鞋,在月亮最圆最亮的夜晚你穿上它,就可以见到妈妈了。

  孩子听了很感动,接受了那双鞋,并向吴刚行礼道谢。吴刚回天庭去了,给七仙女捎了个口信。

  八月十五到了,月亮最圆也最亮了,孩子在月光下穿上了登云鞋,只一跳,就飞到了天宫。七仙女因接到了吴刚捎去的信儿,早早就等候在天宫门口,一见孩子来到身边,又搂抱,又亲昵,真是百感交集,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抚慰过孩子后,用嫦娥送来的桂花蜜糖拌着花生仁、核桃仁做成的馅儿,包在面里,按照圆月的样子做成香喷喷、甜蜜蜜的仙饼招待儿子,让他吃个够。

  孩子上天宫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不喜欢这个外孙,就下令让带孩子来天宫的吴刚去月宫里砍伐桂树,永远不能离开。又叫天兵天将脱去孩子的登云鞋,打发麒麟把他送回人间。孩子回到人间以后,如同做了一场梦,他在天宫中的事情只记得模模糊糊,但妈妈给他吃的仙饼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孩子长大以后就做这样的饼吃,以缅怀母亲对自己的疼爱。后来,老百姓们也效仿起来,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留传开来,沿袭下来。

  这一神话传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习俗。八月十五可使天上人间的母子相会,得以团圆,所以有了八月十五“团圆”的说法。孩子穿上登云鞋,可以到天宫去,也就有了八月十五“登高节”的习俗。孩子吃了嫦娥做的仙饼,就有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玉皇大帝用麒麟将外孙送回人间,民间就有了“麒麟送子”的说法。

  民间还流传着另外一个神话故事。相传,月宫中的嫦娥原本是射落九日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非常贤惠美丽。一日,后羿在射猎途中遇到一位道士,道士将一包仙药交给后羿,希望他日后成仙。后羿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为人民办些好事,所以,他不急于成仙。回家后,把药交给妻子嫦娥收藏,待日后使用。后羿有一个徒弟叫蓬蒙,是个无耻的小人。这年的八月十五日,后羿又外出打猎,他没有跟去,闯入嫦娥的房内,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不想让蓬蒙这种小人得了仙药,便自己吞食下去。吞食后,立即感到自己身轻如燕,并直上云霄,奔向月宫。后羿回家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因思念爱妻,便在院子中央摆下供桌,于月下遥祭妻子,盼望团圆,年年如此,多年不改。人们被后羿对妻子的真情所打动,并为他们夫妻恩爱的情结所感动,也在自家的庭院里摆上供品,遥祭嫦娥,年年如此,世代相传,遂将这一遥祭衍化为民俗,流传至今。

  以上是两则纯民间的传说故事。唐代还有两个与帝王有关的传说。一个传说是,唐太宗于贞观八年大破土谷浑,在八月十五凯旋回京祝捷时,有一胡人曾献彩色圆形饼,太宗高兴地说:“应得胡饼邀蟾蜍。”便与将领们分而食之。这种彩色饼就是月饼的雏形。另一个传说是唐玄宗于八月十五日夜,梦游月宫时,看到一种月形饼食。嫦娥对他说,此饼乃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醒后,便下令仿制这种梦中所见月形之饼,用以祭月,祈盼天下太平。到了宋朝时期,每逢中秋之夜,必备饼与果品祭月。不过,那时的饼还只是普通的家常饼,只因祭月,才称之为“月饼”。

  关于月饼的传说,还有民族矛盾的一种。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残酷地压迫和剥削汉民族,又害怕汉民族起来造反,所以规定,老百姓家里不准有铁器,铁器只能用在农具上,就连菜刀也只能是几户人家共用一把。汉民族的婚丧嫁娶都受到严格的限制,这样,就引起了汉民族的强烈不满。江苏高邮的张士诚用中秋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夹藏着“八月十五杀元兵,家家户户齐动手”的字条,号召民众起来推翻元朝统治,这一天夜里,人们切开月饼,见到字条后,纷纷起义,齐心协力,将元朝政府推翻了。从此以后,每逢中秋节,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纪念这一伟大胜利,递而衍化成为民俗节日,流传下来。

  八月十五用月饼夹带起义字条的说法在全国都有流传。可见,此事应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很少有正史记载,大概是为了化解民族矛盾吧?此事在蒙古族民间也有流传,但他们承认是八月十六杀元兵,而不是八月十五。大概是因为八月十五是蒙古族认为的惨败日,不愿提及,但又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故而改称为八月十六。

  两口子

  夫妻之间称做“两口子”是由清代乾隆年间开始的。当时山东有一个叫张继贤的才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本地恶少石万仓的妻子曾素箴相识,二人一见钟情,夜夜往来。

  石万仓酗酒成性,因酗酒过度而中毒身亡。石家人怀疑是其妻曾素箴害死了丈夫,于是告到了县衙。衙门接状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张继贤和曾素箴打入大牢,判了死刑,并押赴京城候斩。

  有一天,乾隆皇帝查阅案卷时,看到了张继贤的供状,见其文笔不凡,十分惊讶。于是,乾隆皇帝亲自来大牢看望张继贤,在交谈中,乾隆皇帝确信了张继贤是个才子,便有了救他之心。

  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途经微山湖时,停留了几天。期间,熟悉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于是御批,将张继贤发配到卧虎口,将曾素箴发配到黑风口。

  张、曾二人虽然冤入大牢,但仍然情缘未断。这次获皇帝恩准发配到“两口”后,真是喜出望外,二人时常往来,甚是自由。他们这种往来于卧虎口与黑风口的做法,被人称做“两口子”。后来,人们把“两口子”衍指为“夫妻俩”。后来夫妻俩,也称做“两口子”。

  “丈夫”与“老婆”

  “丈夫”是配偶之间女方对男方的称号,源于我国古代的抢婚习俗。

  在我国上古时期,一些部落氏族中流行着抢婚习俗,一些已婚女子也成为抢婚的对象。女子们为了抵御抢婚,大都选择那些有一定高度的男子做自己的夫婿,以此向外表示夫婿的强大和英勇。男子身高一般以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七尺,现在所说的“七尺男儿”也就是从“丈夫”身高标准衍化而来的。那一时期,男子的身高只要达到这一高度,就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行为了。俗话说:“身大力不亏。”“人高马大”就是用于表达人的力量的。也正是因为女子选择男子时要求一丈身高,女子也往往将她所嫁的男人称为“丈夫”。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抢婚习俗的消亡,“丈夫”便失去了“一丈之高的夫君”的本来意义,而成为已婚男子的代称了。

  男人们习惯将自己的妻子称为“老婆”。其实,“老婆”在它最初时的含义不是指妻子,而是指老年妇女。后来,有一位诗人叫王普卿,他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一句是“老婆心急频相劝”。这里所说的“老婆”是指老是主持家务的妻子。在这首诗的影响下,后来男人们便用“老婆”一词来称呼自己的妻子了。

  陕北民间对“丈夫”一词另有说法,说“丈夫、丈夫,离家一丈,不为夫君”。此说法的意思是,丈夫离开家门,全部家务就落在妻子身上,妻子为家始终操劳,丈夫离家则不理家事,也不想家事,可以在外享自己的清福。这是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在家庭中的反映。另外,又将妻子称做“婆育”,也就是说,妻子是为自己生儿育女的人,也正因为妻子在家庭中的这一地位,决定了她应当操持家务,恪守妇道。而男人可以在外寻花问柳,另有妻室。后来,又将“婆育”称为“婆姨”,从字面上来看,它是老年妇女与阿姨的合称,起着操持家务兼保姆的作用。

  新郎

  “新郎”是新婚男子的专用名词,它起源于汉朝。在我国汉代时期,中央官署里的侍从官被通称为“郎”,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有了“郎官”的称呼。到了唐朝,六品以下的官被通称为“郎”。在官贵民贱的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尊称这些“郎”为“郎官”、“郎君”。唐代,凡中了进士的人就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可以担任校书郎、秘书郎等郎职,所以,人们也就将新科进士称做“新郎官”。

  在封建社会里,男子娶妻有“小登科”的美称,所以人们也习惯将刚结婚的男子称为“新郎官”。“新郎官”在后来的衍化过程中逐渐被简化为“新郎”,成为新婚男子的代称了。

  红尘

  红尘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闹市街衢的飞尘,形容都市的繁华。班固所著《西都赋》中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的句子。刘禹锡有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这里的红尘都是指飞尘。古时候也把繁华热闹的地方比喻为“红尘”。徐陵的《洛阳道》中有“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的诗句,指的就是繁华闹市。

  “红尘”的另一个意思是指人世间,这是佛家用语。《红楼梦》第一回中,在释题里说:“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前人常说的“红尘”大都是指人世间的事。

  胡说

  “胡说”一词始于我国东晋之后,史称这一时期为“五胡乱华”。当时,我国西部、北部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这里的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

  五胡十六国之前,汉族统治阶级以及汉人们说话、办事,完全是依照孔夫子的学说为依据的,而五胡之人却不按这一套办,说话、办事都依自己那一套。因此,汉人把少数民族这种没有任何礼法根据的说法称为“胡说”,即胡人的说法。这就是“胡说”一词的由来。现在所言“胡说”的意思与原来“胡说”的意思已经相差很远了。现在的胡说是不讲理的说法,而不是“胡人”的说法了。

  男子汉

  我国将男子称为“汉”是始于西汉时期的汉武帝。那时,匈奴人将汉兵称为“汉儿”和“好汉”。南北朝时期也有将男子称为“汉子”的。如北齐文宣帝要任命魏恺为青州长史,魏恺坚决不去就任,文宣帝就对人说:“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武则天时,狄仁杰奉旨推荐“一好汉任长史”。他所推荐的人是荆州张柬之,《新唐书》中把张柬子称为“奇男子”。

  宋元以后,“好汉”一词常被用来称誉“仗义疏财、扶危济贫”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子”、“好汉”逐渐与“男子”相混,又构成了“男子汉”一词。

  黄花闺女

  我国民间常把未婚的年轻姑娘称为“黄花闺女”,它是因何而来?

  原来,古代的女子很注意梳妆打扮。当时很时尚的妆扮就是:“贴花黄”,就是妇女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部两颊处画上各种花纹,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在额上或两颊的,作为一种装饰。久而久之,贴黄花就成为一种年轻姑娘妆扮自己的习俗了。“黄花”在古代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因此,人们在“闺女”前面加以“黄花”,不仅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同时也说明这个姑娘心灵美好,品德高尚。

  傻瓜

  在我国古代,秦岭地区有一地方,名叫“瓜州”,居住在那里的姜姓人取族名为“瓜子族”。这些人非常诚实、肯干,受雇于人时,干起活来不声不响。但是,他们这些美好的品德却被人们误认为是“愚蠢”,进而又将这类“愚蠢”人叫做“瓜子”。

  一位清代文士写的一本叫做《仁恕堂笔记》的书中说:“甘州(即今甘肃)人谓不慧子曰‘瓜子’,甘州至四川一带还叫不聪明的人为‘瓜子’(即是瓜州的人)。”“傻瓜”便是由“瓜子”衍化而来的。

  一个女婿半个儿

  瓜州出了一个算命先生,号称“赛半仙”,据说他占卜算卦从来没有失误过。

  有一天,“赛半仙”家里来了一个仪表堂堂、气度不凡的人。赛半仙一看,心里便有了底。张口对客人说,别人算卦,都要刨根问底,你到我这里就不必开口说话了。来人听后,坐下来一言不发。赛半仙看了看来人的面相后开口说道:“以老朽之见,你一定是大富大贵、多子多福之人。”来人听后正要张口说话,被赛半仙制止了。赛半仙又说,“你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命中还有两个儿子,不久就要出世了。”来人实在忍不住了,说:“我并无儿子,只有四个女儿。”赛半仙一听,知道自己出丑了,心中很是着急,但又急中生智他说:“让你不要开口,你怎么不听?听我说,你有四个女儿,将来肯定有四个女婿,一个女婿怎么也能顶半个儿子嘛,所以我说你有两个儿子。”

  “一个女婿半个儿”就这么被流传开来,现在人们用这句话比喻女婿孝顺丈人、丈母,也能顶上半个儿子的孝心。

  不见黄河心不死

  相传,刘财主家有个长工叫黄河,与本村的李姐私订了终身。李姐长得眉清目秀,很是俊俏,却被刘财主看中了,要纳她为妾。李姐坚决不允,刘财主将她抢进家门,关了起来。黄河为了救李姐,潜入关押李姐的房前,却被刘财主家人发现了。黄河因刘家权势太盛,逃脱了。李姐却被刘财主剜了心。

  李姐的心被剜出以后,居然还会跳,这可吓坏了刘财主,以为是冤魂索命来了,便请来巫师驱鬼。巫师见到这稀世之物后,心里一动,假装着驱完鬼后,将李姐的心也拿走了。

  巫师带着李姐的心四处骗钱,好奇的人都想看看这颗会跳的心,巫师的生意也非常兴隆。

  黄河逃出刘家后,一直流浪着。一天,听人说有个巫师有一颗会跳动的心,还有人告诉了他这颗心的来历。黄河一听,犹如五雷轰顶,悲痛万分,便拔腿跑到街上去找那个巫师。

  巫师正托着心在众人面前展示着,当他走到黄河面前时,跳动的心突然停了下来,心上还流出一滴滴的鲜血。黄河劈手抢过死了的心,心里暗暗发誓,要为李姐报此仇恨。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渐渐将这个故事忘了,不知其真正的由来,却把“不见黄河心不死”理解成固执的意思了。

  太岁头上动土

  民间传说,砖瓦匠的祖师是李老君。李老君干这一行不怕烧、不怕烫,烧出砖瓦,盖成了房子,给人们解决了住房问题,从此,人就脱离了穴居和巢居的生活方式。

  李老君用砖瓦盖房子住起来要比住穴洞舒服,所以人们纷纷向李老君请教烧砖瓦的技术,学的人越来越多,烧砖瓦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惊动了土地太岁。土地太岁是玉皇大帝派下界来管理土地的地祇,他一看有这么多人在没有征得他的同意的情况下,就随便动用他的泥土,一时大怒,就用魔法把许多烧窑的窑工弄病了。李老君知道这件事以后,决心要治一治土地太岁。有一天,他找到太岁说:“我的弟子冒犯了你,明天我摆一桌酒席,向你赔个不是。”太岁一听,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土地太岁高兴地来到李老君的窑上,看见李老君把一桌香喷喷的酒菜放在窑里,就向李老君说:“这里面这么热,我们怎么吃呢?”李老君说:“我们烧窑人从来就是这样请客的,太岁,请进吧。”太岁虽然很怕热,但是经不住那桌酒菜的诱惑,还是进了砖窑。这时,李老君往门口一坐,向外面喊道:“弟子们,烧起火来。”太岁一听,想夺门而逃,但被李老君堵住了,他只好苦苦哀求说:“老君,放我出去吧!”李老君说:“我们烧窑的天天要破土,处处要取土,才能烧出砖瓦,给人盖房子,你却无缘无故施什么魔法,把我的弟子弄病了,我怎肯饶你。”太岁忙说:“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如若再有害你弟子之心,任凭老君处置。”老君见太岁认错了,也就把他放走了。从此以后,窑工们天天在太岁头上取土烧砖,太岁也奈何不了他们。

  还有个传说,说房子是李老君发明的。道教又将李老君奉为教主,所以道士们都戴着房形帽,这大概是为了纪念李老君发明了房子使人们脱离了洞穴生活吧?

  陕北民间有俗语说:“太岁头上动土,阎王头上擂鼓。”这是两件被人们大为忌讳的事情。阎王头上擂鼓倒没有具体的说法,太岁头上动土可是一件很民俗化的事。民间认为太岁值年一年一个方位,今年东西向,明年南北向,人们都要避开他值年的方向后才可动土。除了值年忌外,在一年四季中也有土王用事忌,这有固定规律,民间谚云:“张王李赵六腊月,乱家百姓二八月。”除了这些月份外,其他月份没有讲究了。有些讲究人家在土旺日(一般有三天时间是最为忌讳的)不到地里去耕作,以免触犯了土王,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但根据节气变化来看,在土旺日里,地气变化异常,会影响种子发芽和生长。

  筷子敲碗的传说

  在平时吃饭的时候,家长总会告诫小孩不要用筷子敲碗或盆,尤其是在请客吃饭时,更是忌讳这样做。这一忌讳有人认为与乞讨有关,因为乞丐在讨食时用筷子敲打碗盆以向人们讨食。这种解释似乎比较能够让人接受,所以流行起来就更容易些,现在大都以这种解释居多。但事实上还有另外的解释。古时候有“蛊毒”之说。相传,蛊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人取百虫放入瓮中,经年打开看时,必有一虫将别的虫都吃尽,这只虫就叫“蛊”。将蛊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时令人不能自知,因此古人将用蛊害人称为“蛊毒”。用蛊害人为使蛊起作用,就要在下毒时一边念着咒语,一边敲打碗盆,因此用筷子敲打碗盆就成了饮食中的大不敬。

  陕北民间很忌讳敲碗盆,大人怕小孩敲碗盆,每遇吃饭时常要念叨几句歌谣,即“敲碗敲筷子,和狗拈拜识”。小孩们怕与狗拈拜识,也就不敲打碗筷了。

  伏天

  人们为什么要把最热的天气称为“伏天”,它的来历是什么?据《史记·秦本纪》载:秦德公二年(前676)的夏季,天气很热,人们为了防止瘟疫的传播,就用杀狗的方法来禳解热毒。人们之所以要用此法来解热毒,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取狗血涂于四门,才可以阻止鬼邪进入城内,避免其祸殃人民。当时的人们认为热毒就是一种鬼物,这种鬼物也只有狗可以阻止它进入城内。人们为何要取“伏”字作为热天的用字呢?这是因为“伏”字是人旁有犬,表示只有犬才能保护人,保得主人平安。这就是“伏日”的原意和来历。

  那么,伏天的起讫又是以什么方式来计算的呢?到了秦汉时期,盛行“五行”理论,五行相生相克是计算伏天的依据。五行理论认为,最热的夏天在五行中属“火”,五行中的“金”属于天干中的庚。在相生相克理论中,金是怕火的,即金害怕被火烧熔,因此,它们是相克的。所以,到了夏天以后,属于金的庚日必须伏藏起来,以免受火攻而被烧熔。根据这一五行理论,就规定了入伏的推算原则,即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就进入了初伏(计有十天);从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份为十天,有的年份为二十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三伏,亦称做末伏(为十天)。据《郊祀志》解释:“伏”是隐伏以避盛暑的意思。但初伏不论落在何日,它总在农历的六月里。古时,三伏中的祭祀是受到重视的节日,皇帝要亲率群臣着朱色礼服,去南郊“迎夏”。西汉时在三伏的头一天要给百官赐肉。两宋时要把宫廷窖藏的天然冰块赏给大臣解暑。与三伏有关的节庆也在六月间举行,如六月廿三日为火德星君的生日,六月廿四日是关圣帝君和雷公的生日。

  陕北民间有自己的计伏方法,即从入伏起算,到立秋日,共是多少天,用三除如果每伏不满十天者称为半伏,每伏满十天者称为全伏。

  红纸伞驱鬼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渔夫,在海边靠打鱼为生。他一生很不幸,妻儿都已死去,只身一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着。

  有一天,老渔夫正在捕鱼的时候,忽然从西南方向刮来一阵阴风,吹得他眼都睁不开,同时又觉得有一股寒气直往骨头里钻,他不禁打了一个寒噤。阴风过后,有几声凄惨的怪叫声在空中回荡着,他循声望去,只见对岸上有个黑乎乎的东西上下飞舞着。老渔夫想弄个明白,便划船向对岸驶去。一上岸,先前看到的景象没有了,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放着一把红纸伞,老渔夫以为这是一件宝贝,便把它拾起来,上了船,划过对岸,回家去了。

  第二天,不知为何,天越来越暗,风也越刮越大,老渔夫为了生计,在这样恶劣的天气状况下也得出海。他将那把红纸伞带在身边,生怕丢失了。到了海边,老渔夫撒网下去,不知为什么,网网都是空的。他心里有些纳闷,不停地唠叨着。正在唠叨之际,忽然有一堵恶浪向他打来,差点把小船打翻。就在此时,海上升起了五缕青烟,当青烟升至半空以后,五缕青烟又各自缩成一个团,最后由团变成了五个身材高大的恶鬼,面目狰狞,令人不寒而栗。老渔夫面对着五个恶鬼并没有产生畏惧心理,看它们究竟想干什么。突然间,五个恶鬼像响炸雷似的说:“老小儿,你的死期到了,但是我们也让你死个明白。昨天,我们哥几个在岸上正想把那把世间阴阳伞毁掉,却遇上了你这老小儿,偏偏将它拿回家中,使我们没有成功。今天你又来了,你的死期到了。”老渔夫一听五个恶鬼要将阴阳伞毁掉,说明它们一定是害怕那把红纸伞的,所以要将它毁掉,于是他心里就有了主意。五个恶鬼说完后一齐向老渔夫扑了过来,老渔夫迅速将红伞撑开,向五个恶鬼挡去。果然灵验,那五鬼一见了红伞,直吓得屁滚尿流,狼狈逃窜,又化作五缕青烟潜入海中去了。

  从此,红纸伞就成为民间伞类的主要品种,因为它不仅能给人遮阳避雨,还能帮助人们驱赶恶鬼。陕北民间在旧时每家都有一把红油纸伞,此俗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逐渐减弱。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老虎产仔大都为一子,如果生了三子,其中必有一个“彪”。彪是最凶猛慓悍的,它能将其他虎仔吃掉,因此母虎也就对它的这个“虎”严加戒备和警惕,让彪经常跟随在自己左右。但并不是因为对它特别喜爱,而是为了将其看管住。总之,母虎尽量不让彪单独活动,更不让它与其他虎仔在一起。每到母虎要带领三只虎仔过河时,为了防止虎仔被彪吃掉,老虎总是先背着彪过河,把它放在河的对岸,然后再回来把第二只虎仔背过去。在返回去接第三只虎仔时,又要将彪背上一块渡过河来,为的是不将彪与其他虎仔一块留下来。把第三只虎仔背过河后,母虎又得过河来将彪背过去。母虎为了不让彪有机会伤害它的同胞,宁肯自己辛苦地背着彪往返三趟,也不愿让彪离开自己而与其他虎仔处在一起,可见它的用心良苦,也见得母爱的伟大。

  这个故事是用来说明“彪”的凶恶的。后来人们用“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在众多子女中,总会有一半个能够出人头地的,不会都是些平平庸庸的。

  陕北民间将老虎过河的故事演变为人与狼、羊过河的故事,常常讲给小孩听,以启发小孩的智力。因为用人与狼、羊作为过河主角比虎与彪更能让人理解。

  真金(经)不怕火炼

  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大兴土木工程,建筑寺庙,以供奉佛祖。

  道家看到佛教的这一发展趋势后,纷纷起来反对,于是佛、道两教发生了争斗。在争斗不休的情况下,两家的祖师们决定,要进行一场两教法力的较量,因为都是出家人,均以慈悲之怀,不愿动手,在商议之后决定,将两家各自的经卷放入火中烧,哪家的经卷没有烧坏,哪家就是胜家。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