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06章 风水(3)

  卜宅,也就是择地而居的意思。汉代刘熙在《释名》一书中云:“宅,择地,择吉处而营造之。”后世在此基础上又演绎出了卜邻、卜居、卜筑、卜宇、卜地等诸多卜筮词语。

  卜邻一词出自《左传·昭公三年》,其中云:“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也。”此意是要选择好的邻居而居之。我国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指的就是择邻而居。

  卜居出自《史记·周本纪》,其中云:“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梁书·刘□传》中云:“曾与族兄刘歆听讲于钟山诸寺,因共卜筑宋熙寺东涧,有终焉之志。”卜筑的意思与卜居相同。《艺文类聚》中载南朝梁任昉的《齐司空曲江公行状》云:“爰乃卜宇金陵、萦带林壑。”这里的卜宇之意就是卜宅。《隋书·高祖纪》云:“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这里的卜食之意已经不是魏晋时期作伪的汉孔安国在《尚书传》中所释卜食为“卜必先墨画龟,然后灼之,兆顺,食墨”之卜食。是说,民以食为天,则择土肥水美之地,使民能长久居住,并有所食用,这是国家长盛之本。而孔安国的卜食之意是墨画于龟壳,灼烧后,裂纹正好将墨道食去,是为吉相。这是一种占卜术,而非风水之学。町宅一语出自《尚书·召诰》其云:“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由相宅这一术语又引申出了相地、相土、相墓之说。图宅的称谓是在汉代以后随着“图谶”、“图纬”的说法在风水学中被引用的。所谓“图”是指河图,谶,是指预言,纬,是为预言解经的隐语。由于谶纬之术有图,有书,故名为图谶,图纬,总称“图书”。王充在《论衡诰术篇》中所引的《图宅术》和孟康所著的《图宅书》,历来都是堪舆家们所宗之术,此后,图宅一词便成为看风水、相宅、相墓的别称,如阳宅、阴宅之说,都称为宅。

  风水是以阴阳为基础的,阴阳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之中的《公刘》一章,其中云:“既景乃风,相其阴阳。”此一句就成为后世风水学中所称“阴阳”的来历。故而,后世之人也将风水师称为“阴阳先生”。那个时候还没有罗盘这一测阴阳的工具,只是用圭表来测日影,以“景”阴阳之吉祥,此后,出现了大量有关阴阳的理论和著作,诸如《周易·系辞》中云:“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周易·说卦》中云:“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关于“阴阳”作何解释,东汉时期的许慎在其著作《说文解字》里云:“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刘熙在《释名》中云:“阴者,荫也,气在内而奥阴也;阳,扬也,气在外而发扬也。”由此可以看出:荫是庇护照顾之义,如福荫,封妻荫子。阳为发扬。人们都想福荫子孙后代,使其发扬光大,所以要信仰阴阳学说,而择地以居,以葬。

  要想阴阳合德,就要堪舆,堪舆与阴阳五行,时令日辰,灾应等,同列为“五行家”类,成为当时的“数术”六种之一。班固在对五行家评论时说:“其法亦起五德始终,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寖以相乱。”堪舆在汉唐时期开始盛行,它以阴阳五行来辨方正位,又容星象、占家、时辰等吉凶诸说,来“法天地,象四时”,重视天、地、人诸多神秘的契合关系,将其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但民间阴阳家对风水的追求有着另一套标准。它对“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样的风水理论理解得并不深刻,只求方位座字,不求气功态人,殊不知好气场要以德求之。

  中国风水学在实际运用上要把握三大原则,即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和五行相生相克原则。这三大原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在认识与偏重方面的差异,又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最具代表的有两大宗派,即形势宗和理气宗。形势宗在空间形象上注重达到天地人合一的思维理念,它注重形峦,提出了“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理论。势与形峦在空间上与人应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被称做“形法”、“峦头”、“三合”宗派。理气宗注重在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合一的理念,诸如,阴阳五行,干支生肖,四时五方,八卦九风,三元运气,所以又被称为三元,理气宗派。

  元明以前多以山川形势来论断阴阳和五行生克之理论,以峦头为重。元明以后则注重天心合运,以理气为重,效地法天。形法宗主要为择址选形所用,理法则重于确定方位格局。

  形势法

  形势法以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为要素,它的要求是龙要真,砂要秀,水要抱,向要吉。

  一、觅龙

  觅龙就是找龙脉,龙脉也就是山脉,包括山脉的走向,起伏变化。为何将山脉称用龙脉,《管氏地理指蒙》云:“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借龙之全体,以喻夫山之形真。”中国风水学中所称“来龙去脉”,“寻龙提脉”,“寻龙望势”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龙脉又有分支,大小长短之分。干龙,地域绵延千百里,如《地理人子须知》中所云:“以水源为定,故大干龙则以大江大河夹送,小干龙则以大溪涧夹送,大枝龙则以小溪小涧夹送,小枝龙则以田源沟洫夹送而已。”“观水源长短,而枝干之大小见矣。”龙又分阴龙阳龙,山脉由起点依顺时针方向盘旋,则为阳龙,反则为阴龙。龙又分顺道龙,逆道龙。干龙与支龙方向一致,则称顺龙,反之则称逆龙。以龙所处的区域而言,又有山野之龙,平冈之龙和平地之龙。平地可微辨体势“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

  中国风水学中的“峦头法”将山脉走向分为五势。

  1.正势,是由北向南的走势。

  2.侧势,是由西向东的走势。

  3.逆势,逆水朝上的走势。

  4.顺势,顺水朝下的走势。

  5.回势,山首回顾于山尾的走势。

  中国风水学又将山脉的起伏和形态分为九种,称为龙态。

  1.回龙,山势蟠旋而回头舐尾的山势,其像如同画中的回头虎。

  2.腾龙,山的形势高峻耸立,如仰天之状。

  3.降龙,势秀而峭危,如从天降。

  4.生龙,势拱辅而生动。

  5.飞龙,势如双翼开张而奋翔。

  6.卧龙,势若蹲踞,安稳如虎屯象驻。

  7.隐龙,脉理隐约,但气势磅礴。

  8.出洋龙,形势洒脱,腾跃欲出之状。

  9.颔群龙,势若依随,如走鹿驱羊。

  龙又有八格或十二格之说。八格者:生、死、强、弱、顺、逆、进、退。其中生、强、顺、进为“四吉格”。十二格者:生、死、枉、福、鬼、劫、应、游、损、揖、病、绝。

  吉龙是山脉圆润秀丽,磅礴雄势,形神厚重。群山如珠,气脉贯注,气象万千。

  凶龙是山脉无势,破碎歪斜,势弱力寡,树木不生。

  觅龙在陕北民间俗称“看山”,“看龙脉”。是对山脉的选择。有山就有“气”,就是要看山峦的生气、来龙的深远,奔腾远赴的山势,只有这样的山峦,才有“迎气”和“生气”。

  二、察砂

  《地理人子须知》中云:“砂者,古人授受。以砂堆拨山形。因名山尔。”沙,砂相通,故而称察砂。在风水格局中,“砂”指的是前后左右的群山。《青囊海角经》中云:“龙为君道,砂为臣道;君必位乎上,臣必伏乎下;垂头俯伏,行行无乖戾之心;布秀呈奇,列列有呈祥之象;远则为城郭,近则为案为几,八风以之而卫,水口以之而关。”中国风水中有“四神砂”的说法。被称做“四神砂”的是《地理人子须知》中引《礼记·曲礼》注中所称的朱雀、青龙、白虎和玄武。以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为佳。察砂如《葬经翼》中所云:“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如青龙蜿蜒,白虎驯俯,玄武点头,朱雀翔舞。”以中国地理而言,在西、西北、北、东北四个方向有刚烈之风,风水学上称之为大刚风,如果在这些方位上有山作为屏障,那是再好不过了。

  案山、朝山,被称为穴前之山,统称为朱雀。“近而小者,案山也。远而高者,朝山也”。“近案贵于有情”,但“以端正圆巧,秀美光彩,平正整齐,环抱有情为吉”。而“远朝宜高”,“贵于秀丽”,有“远峰列笋天涯青”之势,“穴前无山,则一望无际为前空”。“易野一望无际,有近案则易野之气为之一收”。案山宜小而形美,如玉儿,横琴,书筒,蛾眉,笔架,天马,龟蛇,金箱,玉印,眼弓,席帽之类。朝山要有朝拱之情,异于众山而独秀,有如迢迢远来,拜伏而至。另有两水夹送,谓之“特朝山”,是最上格之山形。还有乐山,亦谓“乐砂”,是穴后衬托之山,乃“横枕穴之砂”。

  风水对穴口之前的朝山,案山是十分讲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穴前收拾周密,无元辰直长,明堂旷阔,气不融聚之患。”龙法“观势”,砂法“喝形”,就是为了符合“生气,纳气,聚气”的要求。所以,中国风水将朝山、案山冠以玉台、华盖、宝盖、宝顶、宝椅、印斗、文峰、文笔、三台、玉斗、锦屏、锦帐、凤凰等,以与之遥相呼应,遂成生机。

  水口在风水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水口在风水中又被称做“水口砂”。水口砂者,水流去处两岸之山也,且不可空缺,令入直出,必欲其山周密稠叠,交节关锁。水口砂所居位置是风水的天然门户,因此又被称为“地户”,与地户相对应的是“水来之处为天门”,在风水中称做“气口”,如人之鼻息,与命运攸关。地户与气口在风水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受到风水师们的高度重视。要求水口险要而至美。水口边有林木,或建以桥台就相宜了。

  三、观水

  这里的“水”是指水源、水流。观水就是观察水源和水流。中国风水学认为,水能“载气纳气”,山能“迎气迎生”,山环能“聚气藏气”。中国风水学因而将风水概括为“山主富贵水主财”的风水宗旨。中国风水学同时又认为:“地理之道,山水而已。”水被认为是“地之血脉、穴之外气”。而“觅龙点穴,全赖水证”。龙非水送,无以明其来;穴非水界,无以观其止。“风水之法,得水为上”。“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吉地不可无水”。由此可知,所谓风水,实则山水,山水者,以水为贵。观水主要是看“地气”和“生气”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话说“山管人丁水管财”,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概括。

  观水主要是察水的流向。水的流向又有:

  1.随龙。就是指水是顺着山势而流的。既不破损山脉,也没有被山脉所破伤。随龙之水贵有分支。

  2.拱揖,是指水从左右相从而至,不喧宾夺主。拱揖之水贵在前面。

  3.绕水,是指水流环绕而过,环绕之水贵在有情。

  4.腰带,是指水如弯弓,从左右流过。腰带之水贵在有湾。

  四、点穴

  中国风水学认为:“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之处也。”“穴不虚立,必有所倚”。“以龙证穴”,“以砂证穴”,“以水证穴”,“因形拟穴”,“全其天工依其环护”,“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而之耳”。乃至“如画工丹青妙手,须是几处浓,几处淡,彼此掩映,方成佳景”。峦头法又认为,“有龙必有穴”。穴是一个具体的“点”,也叫“穴场”。造穴场正如《葬经》所云:“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可见,选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阳宅中的穴常以“区穴”、“堂局”、“明堂”等名词出现。其意思是“内敛围合”的场所。阴宅以葬口为穴。坟墓以金井为正穴。阴宅的选择有十五忌,即相恶,峻急,单寒,臃肿,虚耗,凹缺,瘦削,突露,破面,痤头,散漫,幽冷,尖细,荡软,顽硬。

  五、取向

  取向就是方向,朝向。风水学上的取向是按照八卦四正四隅来取向的,再加上五行相克相生,以及天干地支相配合,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立方位学体系,《阳宅集成》中云:“万瓦鳞鳞市景中,高屋连脊是真龙,虽曰汉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宗。”《阳宅会心集》中亦云:“一层衔衢为一层水,一层墙层为一层沙,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屋宇即为案山。”依此而言,宅之外围景观或修饰是仿效“龙法”、“砂法”的山峦形象而模拟出来的“五星形体”或“五行穴星”。《黄帝宅经》中说:“宅有五虚令人贫耗,五实令人富贵。宅大人少一虚,宅门大内小二虚,墙院不完三虚,井灶不处四虚,宅地多屋少庭院广五虚。宅小人多一实,宅大门小二实,墙院完全三实,宅小六畜多四实,宅水沟东南流五实。”《阳宅十书》认为:“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故,论宅外形第一。”总的说来,以翕聚、充实、净洁为三要,宅门、厅堂、居室、井、灶、路、厕、仓、碾磨、畜圈为六事,布置得宜为吉。“治宅极宜壮实”。“位次重叠,深远浓厚吉”。“恒令清洁吉。”

  理气法

  理气法在风水中有自己的特点。风水一般是“形以目观,气须理察”。理气法将天地人归纳到风水中,并寻求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它是从时间与空间关系审视理察“气”在天地人之间所起的作用,故曰“理气”。因为理气法在时间序列上和空间形象上将天地人的这三个“场”用“气”来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所以,理气法也有“重在理气”的说法。它是以别顺逆,体用相来强调天地人在运行中的动态风水。

  理气所依是地经和天纪。地经是山川,是有形迹可见的自然物。天纪是气候,是没有形迹可以窥视的。因此,在对天纪的运用上注重方位,强调分野,以辨正方位来“法天地,象四时”。并配以日月,干支和五行,以辨阴阳之变。运用四时五方,八卦、九风、三元运气等推理的方法,为理气之全部要领。真可谓,理气之法乃集大成者也。

  理气法有如下几法:

  一、福元法

  所谓福元:或称三元命,是指先天祝寿之位。它所体现的是宇宙对人从出生就开始具有影响,是信息存储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刚刚出生就受到宇宙扶持自己的场位的影响。这一理论是说人与宅的关系,是人宅命相相合法,是天地人感应的风水学,将人的命相(人体场)与宅的卦象(天地场)统一和结合起来的风水理念。如《八宅明镜》中云:“人之生命不同,宅之宜忌各异。”《黄帝宅经》云:“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人因宅而应,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福元法应依照以下方法来推理:

  1.人的三元卦命。三元卦命也叫福元或福德,俗称为人的命相。过去比较常用的推算方法是“野马跳涧法”,“排山掌法”。《八宅十书》中所录野马跳涧法的歌诀是:野马跳涧走,从寅数到狗,一年格一位,不用亥子丑。后来又有了东西四宅法,依照后天八卦方位来推出人的命相,将坎、震、巽、离定为东四命;艮、坤、乾、兑定为西四命。宅的卦象也按照后天八卦方位被定出了东宅与西宅。将坎、震、巽、离定为东四宅;艮、坤、乾、兑定为西四宅。东四命适宜于住东四宅,西四命适宜于住西四宅。卦象又与五行相配。如乾属金,坎属水,艮属土,震属木,巽属木,离属火,坤属土,兑属金。土生金,故将属土或属金的艮、坤、乾、兑四命和四象同归为一类,称西四命。水生木,木生火,故将坎、震、巽、离四命和四卦象归为东四命。

  2.东西四命不宜相混。中国风水中所称的“阳宅三要”是指门、主卧室和厨房,它们的安置是很讲究的,东四卦位为门时,主卧室和灶是不宜安在西四卦位上的。同理,西四卦位为门时,主卧室与灶也不宜安在东四卦位上。

  二、大游年法

  大游年法亦称“九星飞宫法”,“八门套九星法”。此法是指宇宙星辰的飞游,不涉及人的理念认识。大游年法所反映的是北斗七星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影响规律,所以指的也仅仅是天地相配的规律,即所谓的“地气纳天”的学说。《青囊海角经》中说:“盖地无精气,以星光为精气;地无吉凶,以星气为吉凶。”《阳宅十书》中云:“天上之九星,为地下之九宫,司人间祸福,其应如响。”大游年法是将建筑物依照八卦分为九宫,使建筑物呈现出“九宫图”,然后将主居室或主门定为“伏位”,按照顺时针旋转的方向,除去门和主居室后,所剩之七宫与北斗相匹配,可以得出生气,天医,延年,绝命,五鬼,六煞,祸害的布局与五行相克相生密切地联系起来,找出适应人的生存环境的新布局。所谓“九星”就是北斗七星外加左辅右弼二星。

  大游年法是中国风水对气的认识。“大”是指“气”的形态而言的,因为气的形态是“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所以言之为“大”。游是指气的运动规律,气是旋转游动着的物质,飞腾变化,周流八宫。中国风水认为,气有直有曲,吉气走曲,煞气走直。“曲则有情”,“曲径通幽”,指的就是吉气。年是气的变化周期,也就是风水中所谓的“风水流转”之意。流转不同于流年,流年是易学和风水学中所指的六十花甲的推排顺序。

  大游年法的运用。

  1.先以九宫格划分,然后以八卦排出方位。

  2.确定主门或正房所处的宫位为“伏位”。伏位也叫“气口”。

  3.依照八卦方位,按大游年歌诀顺布除辅弼二星(为门的左右)以外的七星,与宅门之外的其他宫卦对应。

  八门套九星歌诀曰:

  “六乾门为伏位,六天五祸绝延生。”(由乾一伏位,以后天八卦,依顺时针排列,如坎一六煞,艮一天医,余类推)

  坎门为伏位,五天生延绝祸六,

  艮门为伏位,六绝祸生延天五,

  震门为伏位,延生祸绝五天六,

  巽门为伏位,天五六祸生绝延,

  离门为伏位,六五绝延祸生天,

  兑门为伏位,生祸延绝六五天,

  中门为伏位,男坤门、女艮门。

  爻变歌诀曰:

  上二为五下二天,中变绝命自古然,

  上一为生初变祸,二变六煞全变延。

  八卦在家庭中(父母、三儿、三女)的相生相克是:

  延年:凡“夫妻正配”都是延年。乾门、坤位是延年,金土相生,老夫老妻。

  生气,一是异性相生,二是相生或相比,乾门,兑位是生气,金金相比。

  天医,同性相生或相比。坤门,兑位是天医。

  绝命,异性相克。乾门,离位是绝命,金被火克。

  五鬼,同性相克。

  六煞,同性相克。

  祸害,异性相克。

  三、穿宫九星法

  穿宫九星法也叫“九星穿宫法”、“五星穿宫法”、“贯井法”等。所谓“穿宫”,是指宅门之内的仪门,贯是指贯穿或贯串之意。井是指天井,即“庭院”。“穿宫法”是运用在进深而重叠宅院的建筑设计方法上的。阳宅在中国风水中有“静、动、变、化”四格局。进深只有一层的房屋建筑被称做“静宅”;二至五层的建筑群被称做“动宅”,这种建筑,中间有腰房或门墙将其分隔开来;六至十层进深的房屋建筑群称为“变宅”;十一至十五层进深的房屋建筑群称为“化宅”。楼房没有进深而为层数,其推算方法相同。中国风水学将这种格局变化称做“生蕃”,将宅子进深称做蕃层,或称“蕃星贯井”、“九星贯井”。蕃,既有翻转之寓意,又有繁殖之寓意,取其延绵不断之吉祥用意。

  “动宅”至五层而止,“变”、“化”之宅则以五为基数而翻番,这是何故,因为我国古人的思维模式是以五段法演进的,如:民间常说的“一五,一十”,又如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是由六个爻象组成,从第一爻开始,到第五爻,都是反映事物的发展过程,而到了第六爻的时候,事物的性质开始转变,另一个循环过程即将开始。因此,中国古代没有七和八这样的哲理。古人很忌讳七、八,这是因为中国有俗语叫做“乱七八糟”,有了七,就得乱,八出现是很糟的事情。这也是《易经》在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古人信奉五,认为五是吉祥的,如五福临门、五子登科等。所以,宅院的层数是以五为基数来翻番的,从六十四爻卦象上可以看出古人对事物认识的观念,如乾卦的第一爻叫“初九”,爻辞是“潜龙易用”,就是说,时机还未成熟,不能妄用。第二爻叫“九二”,爻辞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说利好,但也不可以用。第三爻叫“九三”,爻辞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说的是事物的形势很好,但须提高警惕,才能无灾无害。第四爻叫“九四”,爻辞是“或跃在渊,无咎”,是说形势不可挡,已成定局。第五爻叫“九五”,爻辞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说的是事物已经到了完美阶段,一片光明景象。这五个卦爻是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到了第六个爻辞就是“亢龙有悔”了,是反映事物由盛到衰的,也就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这就是古人信奉五为吉祥的根本。

  四、截路分房法

  截路分房法是将群宅院分隔成独立的小宅院,然后用大游年法、穿宫九星法来布局。《阳宅十书》中说:“其法凡宅中有墙隔断,墙间开有门,其九星即当从此院起,与别院并无关涉……故一宅之内各分各院,各取吉凶。”这就是我国传统民居的大宅院用墙分隔成多个小院落的原因。现在的单元楼房类似于大宅院,须用穿宫九星法来进行“蕃层”布局,或依照截路分房法将各自的主门作为伏位来顺布流年九星。

  五、二十四山法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