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91章 丧葬(1)

  丧葬程序

  丧葬,是丧与葬的合称。人死言丧,即生命的结束,丧后举行的礼仪活动言丧,丧事活动后举行葬礼。《说文解字》云:“葬,藏也,从死在草中一,其中以蔫之。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薪。”

  丧葬礼仪在人生礼仪中是最为繁琐而又复杂的一种礼仪,它的仪注之多是其他礼仪所不及的,同时,丧葬礼仪也是最为庄严隆重的礼仪,它的文化层面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诸如孝道,宗法礼制,人际关系,阴阳五行,风水地理,冥司鬼神,等等。正因为在传统丧葬礼仪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沉淀,才显得富有人情味,人的情谊之轻重也只有在丧葬中体现得最充分。因丧葬的主体文化是宗法礼规,所以也表现出了它带有冷酷与苛刻的一面。《礼记·檀弓上》云:“丧三日而殡。”就是说,人死了要举办三日的丧事活动后才能安葬,就意味着丧葬之事是不能草率了之的。

  传统丧葬礼制,其程序与礼俗如下:

  一、临终

  临终亦称“将终”,凡是人已经到了“寿终”之纪,患病后又医治无效者,家人就应当有所准备。将危之际,儿女们都要守候在旁,民间谓之“守气”。守气在陕北民俗中是一项很重要的礼俗,民间认为,谁能在旁守气,谁才是真正的儿女。人的生死轮回中,父母为儿女接生,儿女为父母守气,这就是生养死葬的人生全景。所以,在陕北民俗中,一旦听到父母病危,其儿女无论远在哪里,都要星夜兼程赶回家中来参加“守气”。

  二、初终

  初终是人刚刚逝去。在这一礼俗中人们要做的事情很多。

  我国民间把五十岁以上因老病死的人称做“寿终”。人快寿终时,要将其安放在正庭里临时搭铺的床上,谓之“下榻”,亦称做“小殓”。民间将此称做“搬铺”或“移铺”。陕北民间大都是将临终之人从炕上移至地下,称此俗为“装穿”。为什么要将死者移到正庭之中呢?我国有“寿终正寝”的说法。所谓“寿终”是有一定民俗讲究的,只有那些已经达到“寿终”之纪,即五十岁以上的人才有资格享用这一礼俗用语。但这里面还有一定条件的限制,即凡男女成人在五十岁以上,有配偶、有子嗣,并且是老死或病死的人,则可言之寿终,意外死亡的则不能称“寿终”,而言命尽。这是因为他的寿还没有终,只是命尽而已。寿终应当有“享”的意义在里面。也只有寿终的人才能“正寝”。所谓“正寝”,就是在正厅中央安息。我国传统的建筑结构大都是三间房或三孔窑,中间的一间是用来供神佛或祖先灵位的,同时也是家庭聚会或家庭议事的地方,是不住人的,只有“寿终”的人才可以享受在正厅中的寝卧。所谓“寿终正寝”也就是依照这一礼制来的。男女在寿终后的正寝又有所不同,依据我国古礼是男移正寝,女移内寝。所谓女移内寝,并不是真正的内室,而是正庭中的左侧。女移内寝也是我国古人常将女人称做“内人”礼俗称谓的由来。我国古礼规定“左”上,“右”下,为什么要将女人移到正庭左侧,大概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礼制的遗俗。陕北民间习俗承袭了这一礼制,在丧事活动中,女方的娘家人在丧事活动中的地位是最高的。所以陕北民间有“养女三回大”或“养女三乍”的说法。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礼制的遗俗就是女人内寝礼制的由来。

  虽已到了寿终之纪而死亡的,有几种情况是不能正寝的。即,家中有长辈在堂,无论死者有多大年纪,也不能将其移至正庭来享受“正寝”,只能移至侧室的地上。这与未成年者夭折不能移至正庭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这样的人是移至侧室的地上,而夭折者只能移至床前的地上。可见,正寝是有严格的礼制限制的。意外死亡者,不仅没有资格享受正寝,连村庄都不许进去,此俗在陕北农村至今仍很讲究。

  正寝移铺时,死者身下都应铺上干草。干草是谷子之秆,睡在干草上,就是人们祝愿死者永远不缺“五谷”。卧向朝外。陕北民间习俗,活人睡觉时,头应朝外,只有死人才头朝里,脚朝外,这样便于死人离开阳世,走向阴司。我国民俗又向来有阴阳颠倒的信俗,即活人与死人的一切规律都是相反着的。脚头放羹盛茶,叫做“脚尾饭”。一般是一碗米饭,饭上放一个鸡蛋,插一双筷子。有的插三根秫秸棍,棍顶裹一个棉球,称做“打狗棍”。死者身上盖“水被”。所谓“水被”就是白布中央缝上红绸的被单。以银纸,即锡箔纸或石头为枕,脸上盖一块白纸。于死者脚下放一盏油灯,谓之“佛灯”,即仙佛引路灯之意。陕北民间将“脚尾饭”称做“倒头饭”,亦称“到头饭”。称“倒头饭”是因死者所睡卧的方向与活着的人是相倒的,称“到头饭”是说死者食人间烟火之食已经到头,将来只能享用祭品祭食。“倒头饭”一般是一个馍,上插秫秸棒一根,一只已经褪掉毛的鸡,一碗米权作插香用。所用“一”者,是因死人与活人有所区别,活人享用双数,死人只能用单数。油灯在陕北民间称做“长明灯”、“明灯”、“冥灯”、“引路灯”等,其意是为死者在去往阴间的路上用来照明的,因为阴间是黑暗的。

  移铺后,就是“竖魂帛”。所谓“魂帛”就是在厚纸或白布上写上死者的姓名,以及死亡年月日,暂起一个替代牌位的作用。魂帛竖起以后,要取下庭中的天公炉,即正庭中供奉天地所用的香炉,另用布将神明及祖先灵位遮盖起来,待纳棺以后恢复原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新魂与神灵相撞。还要将一个碗击破。因碗是“瓷器”,“瓷”与“辞”音同,碗破碎后成“子”状,其寓意为“辞子”,其中还有“惋(碗)惜辞子”的寓意。门框上要斜贴一绺白纸条,其意为顶梁柱已倾斜,是家庭的一大损失。还要烧一纸制小轿,以供亡灵乘坐。门前放一香案,以对天奉告。一切准备就绪后,依礼设帏,焚香烧纸,民间将此称做烧“倒头纸”。有习俗在人初终以后燃放鞭炮,以示魂归西天。

  移铺前,被移铺的人就知道自己将要不久于人世了,于是就做一些财产分割的处理,民间将此称做“分手尾钱”。

  为什么有倒铺和移铺的习俗,民俗认为如果人死在自己的床(炕)上,他的冥魂将被阴差吊在床(炕)上,永远不能超度。人们为了死者能够尽快超度,不致成为野鬼,所以要移铺。以此而言,移铺是在人将要死去的时候就要进行的礼俗。移铺转世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广,人们也很重视。这一规矩还被屠夫们借用过去,在宰杀猪羊时,猪羊在还没有发抖断气之际,就将尾巴梢割掉,或将鼻子割开一个口子,使其尽快转世。

  设帏是一种仪制,在冥文化中,人死以后其魂魄仍然在其周围而没有去到阴间,所以要设帏。设帏就是给死者的魂魄建立一个临时的“家”,起遮盖作用。

  燃灯之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信奉佛教的说法。将点燃之灯称做“佛灯”,是说佛在度化此人,为人减罪,好让其魂魄到西天去。另一种是信仰道教的说法。道教说,燃灯道人是代表过去的仙家,所以点燃灯烛是指示着此人要回到过去的地方,即回到西方。道教认为,人都是从西昆仑来的,死后又要回到那里去。人死以后,佛教称之为“命归西天”,道教称为“一命归西”,二者都认为人死以后,只要不是十恶不赦,都应回到西方世界去,所以在丧事中,灵棚的垂吊上总写着“驾鹤西去”或“驾鹤仙游”等吉祥祝愿。鹤是仙家的乘骑,以“驾鹤”二字来看,此俗应出自对道教的信仰,这是陕北民俗的主流,也是陕北的道观多于寺庙的主要原因。但又因为我国很多寺庙又是释道合祀的宗教场所,所以反映在陕北民俗中就是佛即道,道即佛,在老百姓心目中将二教视为一者。

  在我国封建时期的丧事中,有“复礼”之举,所谓“复礼”,就是实行旧的礼制。复礼中所要复的在丧事中的重要礼规就是“招魂”。招魂是当人失去脉象时,家人到房上或高坡地带,朝着西方或祖先发祥地方向呼唤死者,希望亲人不要西去,不要回到祖先发祥地去,能够回转阳间与亲人共享天伦。这种礼规充分体现了人的亲情与哀恋之情。此俗出自战国时期的楚国,屈原为楚王招魂的忠烈理念。招魂礼后进入“初哭”之礼。初哭也称做“哭丧”,就是说人已确实死了,魂是招不回来了。此俗是确认死亡的礼仪,因此也是整个丧事活动中哭的开始。初哭时,长子和长孙要手拿哭丧棒。哭丧棒是用白纸条缠起来的木棍,长孙的则是死者生前用过的柺杖制成的,此俗的用意就是“传宗接代”,子为传代人,孙为接代人。这也是陕北民间所说“养儿为孙子”理念的反映。

  初哭以后,要给死者口中含物,一般使用金属钱币,有富贵人家给含以珠宝的。这种仪俗在古礼中称做“饭含”,陕北民间则称为“口含”。之所以称做“饭含”是表示这个人在世时是一个吃不完、用不尽的享福人,在其临死时都吃得饱饱的。民间“宁让撑死,不要叫饿死”的俗语被延伸到了丧葬礼俗中。陕北民间的口含一般使用铜钱,有了银元以后就使用银元,在银元上钻一小孔,穿入红线后含在死者口中。穿红线之俗的说法是死者在去往阴间的路上不会受到阻挡,类似古俗中的“路引”。在红线能将人从阴间召回的俗信影响下,又衍化出更多的俗信来,有些地方还要在死者的衣袖里放一些小面饼,俗称为“打狗饼”,将纸钱放在死者的衣服里,俗称“买路钱”。俗说,饼是在去往冥府的路上给拦路狗吃的,钱是给拦路鬼行贿的。还说在去冥府的路上要渡河过桥,都得用钱。纳西族习俗是在死者将要断气时,孝子们所放“口含”是一个纸包,包里又分装着大米、茶叶和银屑三个小包。并说,米包是用做渡河的船费,茶叶是送给阎王殿前两个大将军的,银屑则是孝敬给祖先的。

  三、送终

  在完成初终各项礼仪后,举行送终礼仪活动。送终是对死者亡灵的送别。就是将死者亡灵送交给冥界官吏的礼仪活动。我国冥文化认为东岳大帝是掌管人死去以后的大神。土地、城隍是东岳大帝派驻在各地的冥界官吏,他们在人活着的时候,对人实行监管,人死去以后,由他们带着去见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公文处理后,交由阎王执行。城隍是县级以上的冥府官员,所以,我国民间在县级以上的城市中才有城隍庙,这些地方的送终礼仪就在城隍庙里举行。乡村的送终礼仪是在十字路口举行的,先将死者灵魂送交给土地,再由土地转交给城隍,最后由城隍送交到东岳大帝那里。陕北的送终礼仪是孝子们带着香表,依次排列成队来到十字路口,撮起一个小土堆,以示土地神位,面朝西方跪地,点三炷香烧表后,长子祈告土地曰:“家当大事,若有不周,望神体谅。今将亡魂,将于神明,望祈开恩,一路照应,早赴神台,早日超度。”土地收到祝告后,并不立即将魂魄带走,只是将“表章”所奏之情报告给城隍,魂魄仍然留在家中,这也是人们之所以要设灵棚的缘由。“尽七”之后,由土地把魂魄从家中带走,交给城隍,城隍押带着魂魄送到东岳大帝处。送终既毕,孝子们回家,准备丧事。用白纸书写“当大事”以及挽联,悬挂于大门之上。依亡人岁数的多少,用多少白纸剪成“穗状”的纸束,挂于大门外。

  四、开魂路

  开魂路礼仪,有的是在人弥留时举行,但大都是在死亡以后举行。此俗的意义就在于马上为死者打通去往阴间道路上的所有机关,不要让亡灵在阴间路上吃苦受罪。开魂路的仪俗是请僧道诵经,由僧道为死者制作“幡子”,男用绿色,女用黄色,另用三四尺长的白布一块,上写死者生卒年月日,与幡一起悬于杆上张扬起来,在葬仪时交由丧主执掌,作为领路标志。此俗认为:一切阴差因为事先得到僧道的诵经安抚,他们便为死者大开方便之门,不会刁难于死者。

  五、装殓

  装殓也叫“装裹”。古礼中,将装殓分为小殓和大殓两种。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是旧时的一般礼仪程序。但也有于次日小殓,三日大殓的习俗。这些习俗与“三月而葬”的大型丧葬礼仪比较属小型礼仪仪俗,民间均以小礼行之。小礼除停丧时间短外,其装殓也比较及时,大都于临终之时就为死者装裹好寿衣,次日装殓入棺。只有那些官宦和大户人家才行大礼之仪。

  所谓小殓,是指为死者装穿寿衣。大殓则是装殓入棺。陕北民俗中称小殓为“装穿”,大殓为“承含”。

  古礼中对小殓和大殓有不同的说法。有说在临终之际就要行小殓之仪,持此说法的认为,如果在人死后才行装裹,就认为是“光着身子走了”,这样,后人会感到内疚的。再则,人在弥留之际也好装穿,所以,后世之人一般都在人弥留之际就举行小殓礼仪。

  “小殓”一词是民俗中的特定用语,在丧葬礼仪活动中却是个大礼数。小殓在民俗中的俗称是“装裹”、“裹殓”。所谓“装”是不同于“穿”的,“裹”即包裹的意思。根据这一称谓就证实了古礼中在行“小殓”之仪给死者穿寿衣时,确实存在着“装”和“裹”的行为,装和裹是在穿着困难时不得已才采取的措施。这种穿着困难同时证实了两种情况,即危重病人的穿着困难和人已死后的穿着困难。如果是用以说明人死以后的穿着困难的话,就指的是古礼中的另外一种说法,即只有在人死了以后才能行小殓之仪。总之,人们对小殓之仪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礼仪形式。但后世则不用死后再行小殓之仪。

  死者所穿的寿衣又俗称为“装裹”。装裹既有小殓之仪俗称的装裹含义,又有将儿女们的孝心装裹起来,以表示死者对儿女们眷恋之情的含义。寿衣一般在死者生前就缝制好了。通常是选择在有闰月的年份缝制,它的用意就在于“长”,通常的年份为十二个月,有闰月的年份则“长”出一个月,长则寿,所以名“寿衣”。缝制寿衣的人也有一定讲究,一般是女儿缝衣裤,表示儿女之情,依依不舍;孙女缝褥子,表示身后有人。其他的则是由孝子们准备。在缝制寿衣时要邀请很多人来缝,以表示死者受到“众人”的关爱和敬仰。寿衣在古礼中是依贵贱来穿着的。一般人家是三重、五重或七重衣饰,决不可有九重。因九是极尊之数,只有帝王家才可以享用。另则,九是极数,物极则反,因此,帝王家也对九有所避讳,用十一以上的重数。死者无论死在什么季节,寿衣中的棉袄、棉裤、棉袍是必不可少的。在古礼中,女性有用婚嫁时穿服过的“白衣衫”、“白布裙”来做寿衣,此俗的用意是表示女人“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但后世多不采用此俗,均以新料制成。一般来说,寿衣是男用两裤,女用三裙,其他取便。死者所穿内衣俗称为“贴肉素”。素是生帛,是生丝织成的软白绫,用生帛而不用熟帛则是取生帛之“生”,是希望子孙后代能生息繁衍下去,传宗接代,光宗耀祖。

  民间在制作寿衣方面也有很多讲究。鞋必须是布底的,因布有“广布”之义,此俗之义就是希望死者底下(后代)之人能够广布后世。因“鞋”与“贤”音近,是希望后人中多出“贤人”之意。鞋上要有莲花图案,表示足登莲台,已成正果。另有说法是,鞋底上还要钉上布钉,以防死者在阴间的路上被滑倒。钉鞋钉也是有讲究的,前头七颗,后头九颗。前头七颗是祈求北斗星君早日将亡灵超度转生,后头九颗是足后九域,有酒肉食禄在等待着亡灵去享用。寿衣中绝不能使用“皮货”和“毛货”,此俗认为,亡人如果穿了皮货和毛货,下世将转生为皮毛之物,永远不再有转为人身的机缘了。衣服不用“纽扣”,只缀飘带。因“纽扣”的俗称是“纽子”与“扭子”谐音。扭子,即与子孙后代有扭挒之嫌,因怕不利于子孙而避忌。用带则可兆示后人一代接一代,代代相承接。衣料不用缎子而用绸子。因“缎子”与“断子”谐音,故而不用。“绸子”与“稠子”同音,稠子即子多,是祈求后人能多子多福的用义。

  民间也有将“装裹”称做“尸装”和“张穿”的。所谓“张穿”,就是将寿衣张开后再穿。古礼在“张穿”之前还要举行“套衫”仪式。由丧主将寿衣套起来后向大家展示。一般是在正庭或门庭放一器物,内放一纸椅。丧主两人穿履戴笠,相向分别立于两个木椅之上,手执麻绳抻直,将寿衣一重一重穿在丧主手上后用麻绳将其系结,然后脱手,即成全套寿衣,再作掂量之状,并念道:“子孙某某赠制××寿衣”的吉祥语。有地方讲究衬裤与袜各三件是由孝女制作的,媳妇只做外衣,这就是说,女儿是贴身骨肉,是自家人,媳妇是外人所生,因此也就是外人了,这就是女儿与媳妇在丧礼中的区别。

  套衫之仪后,又有抽寿之俗。抽寿是指在套衫之仪后家人们吃面条(寿面)的习俗。在面条中煮以红糖,大家食之。糖在民间旧俗中一般用于吉庆喜事,在丧事中用糖是假借过来的,以寓意化凶为吉。抽寿之俗认为:死者的年岁可以添加到子孙身上,使子孙们能够长寿。老人寿长,给子孙们添加的寿也就长,所以人们都愿意让老人长寿。尽管这是一种俗信,但老人的家庭生活习惯可以影响到整个家庭成员的寿命。因为生活习惯决定着人的健康与寿命。

  在整个装殓礼俗中又有如下礼俗:

  1.小殓。小殓的第一仪礼是“乞水”。丧家要身穿孝服,前往河边“乞水”。为什么要行乞水之礼俗?因为这是死者在阳世的最后一次用水,并且要用“长流水”,所以要到河里去乞。用长流水的俗信是表示这家人家会如同长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繁衍下去。乞水时以钱币投于水中,为买水之意。第二仪礼是洗面。乞水回来以后,由父母双全的“好命人”,用木棍夹白布蘸水,为死者擦拭面部,或仿照擦拭之状,以作为拭面之仪式。此俗后的第三礼仪就是为死者整容、剃头、刮脸、挽发、抹身。最后才是装裹寿衣。

  装殓后用白布(亦为生布)为死者掩面,民俗中称做盖“子孙被”,以示安息。

  在行以上之仪时,千万不要将眼泪洒在死者身上,这是忌讳。俗信认为:如果将眼泪洒在死者身上,死者因哀恋之情,就会把洒泪的人也带走。为死者把头发梳理顺当,是取义于后人能够财源滚滚。因为头发之“发”与发财之“发”同属一字,发顺则发财之事也顺。

  小殓后为了防止“诈尸”,要用麻绳将死者的双脚捆扎起来。要防止猫狗进入屋内。民俗中认为,猫一旦舔了死人的脸,就会“诈尸”,狗如果咬了死者,是一种不吉利的征兆。陕北有“咬主货”,指的就是狗咬了主人,是凶兆,又有“叫狗啃了”的说法。被狗啃的人一般是没有后人的人,或是做了万恶之事,死后连家人都不愿掩埋,所以才被狗啃了。

  2.挂孝。挂孝是丧家在大门张挂“挂孝帖”。挂孝帖是用白纸写着卒者姓名和卒于年月日的丧事文帖。男者斜贴于左,女者斜贴于右。

  3.守铺。小殓以后,大殓之前,孝子们要守候在死者身旁,侍服死者,诸如点香、烧纸、为灯添油等。死者自小殓以后,在其脚下所点燃的灯与香是不能灭掉的,直至发灵之前都应点着。有些地方的习俗是在大殓之前,棺木是空着的,孝子们还要睡在棺木旁边,俗称“困棺材”,以此来表“孝心”。

  4.报丧。是丧家向亲戚朋友邻里等报告死讯、丧期、葬期等礼仪活动的行为。报丧又分为初终后的“挑钱”和小殓后的报丧两种。

  初终后,丧家在大门外挂出的报丧标志是“挑钱”。所谓“挑钱”,也就是纸幡,有的地方叫“通天纸”,有的地方因用纸的数量与亡人的岁数相等,所以也叫“岁数纸”,即陕北通常所说的“岁数纸”,这一习俗是我国北方汉民族地区的通常习俗,男左女右,挂于大门之外。其他民族和地区亦有与此不同的仪礼。浙江建德地区的畲族,在人死亡以后要在门外竖一幡,上写死者姓名。满族在人死后不挂岁数纸,而是挂一红幡,这是满族贵白贱红的习俗,故而在送终时用红不用白。这一红幡称做“丹”,是用木杆高悬起来的,日出而挂,日落后取下,放在棺材旁边。近世的满族民间将丈二的整幅红布分剪成四条,再将头尾用黑布装饰起来后悬挂成幡。

  小殓后的报丧是由丧家将死讯、丧期等报告给亲友,以便他们在大殓之前赶到,参加大殓之仪。这种报丧有口头和讣闻两种。民间一般以口头报丧为主。报丧时,孝子要身穿孝服,头戴孝帽,腰扎孝带(即麻绳),在一路行进中,凡与人相遇,无论长幼,都得行叩首礼。到了人家后,不能进入家门,待有人出来迎接时,叩首报丧。被报丧者若是娘家人,应在外面简述丧情后即行离去,以表示丧情之急,不敢怠慢。报丧必须由孝子亲自前往,尤其是那些至亲和有特殊关系的人,更应如此。

  报丧中亦有使用报丧条的,一般都是用在那些寿终正寝者的丧礼中。根据古礼所制,报丧条上应男书“正寝”,女书“内寝”。

  讣闻也叫“讣告”、“赴告”、“告丧”等。这种报丧一般为世家大族所用。讣闻讲究形式和文辞,大体如:“不孝男罪孽深重,弗自殒灭,祸延显考××公,讳××,×府君恸于×年×月×日×时辰,寿终正寝,距生于×年×月×日×时,享年几十有几,不孝男××随侍在侧,亲视含殓,遵礼成服。”最后写:“叨在:戚、友、寅、学、乡、世”(红字)字样。结尾书以“哀此讣”。讣闻有丧礼日程,日程下依次开列子孙名单。

  六、成服

  成服也叫“居丧成服”,就是孝子们要穿孝、戴孝。这是大殓之前的一项重要礼仪。古礼的成服是在死者断气时就开始“居丧”。居丧就是处于丧期的意思。在居丧期间,男子不穿华丽衣服,脚上要穿草鞋,此俗是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女人要除去有彩色的服装,摘去身上、头上的饰品。各依服制穿戴孝服、孝帽,直至除灵埋葬后为止。戴孝有着严格的礼制,不允许有任何差错,所以,戴孝也被称为“遵礼成服”。人们通常所说的“礼”也就是由此产生的。

  成服所遵循的基本礼制就是我国传统的“五服制度”。五服之制在我国的周代已基本定型。五服之制最初是用于丧葬的,但其实际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丧葬礼仪的范围,成为亲族关系远近亲疏的重要标志,与礼仪规制,权利义务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五服礼制同时又是我国古代法律规范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陕北民间又有“家国一礼”或“家国一理”的说法。正因为礼在丧葬仪礼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陕北民间又有“白事说礼”的说法。可见,礼是丧葬礼仪中的核心。就丧礼而言,五服礼制规定了何种关系应当着何种孝服,人们看到孝服之制,就知道了服孝者与死者应当是一种什么关系,应当服孝多久,同时也表明了他在这个家庭中所处的地位。

  五服不仅表明了亲族内部的人际关系,也约定俗成地规定了这些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例如,服孝者与死者是父子或父女(未嫁)关系,那么,他(她)就应当属于五服中的“斩衰”服,就要穿最粗的麻布做成的毛边孝服,服孝必须是三年。同时,他(她)也有继承死者遗产的权利。女子在五服中又因其在闺与出嫁的不同,其服制和权利与义务又有所不同。未出嫁女子与子相同,如果是已婚女子,她就是“大功”服制,孝服是用熟麻布做成的,而且还要锁边,这与死者是已嫁的姑姑,其侄儿侄女所服的孝服是一样的。大功服的孝期为三个月,并且没有继承死者遗产的权利。已婚女子在我国旧礼制中是没有家庭财产继承权的,因此,虽然都是亲生女儿,却与未出阁的女儿在服制上是有差别的。另一种服制现象是,虽属同一服制,但在民俗观念中又有不同的认识。比如,姑表亲与姨表亲虽然都是表亲,在五服礼制中也同属“缌麻”服制,但他们在丧事活动中各自的心态却是不相同的。这是因为在民俗观念中有姑表亲就比姨表亲重,俗语说“姑舅亲,辈辈亲;两姨亲,当辈亲”,说明二者是有差别的,所以,反映在“礼”中,姑表亲就比姨表亲要重一些。

  “五服”礼制不仅从它的用料上可以看出服制来,从孝服的遮体多少(民间俗称“轻重”)上也可以看出。若属“斩衰”一服,即父子、父女(未出嫁)关系,孝服要一头到底,一片白,腰扎麻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披麻戴孝”。孝鞋是用白布鬗起来的。如果双亲中还有一人健在,鞋的后跟处不要包严。此习俗是为了表明还有高堂在世,孝道还没有尽完。孙和重孙除了在孝服上与其他服制有所区别外,还有一些特殊标志,如属孙子辈,在孝服的肩头要钉一块红布,重孙辈则钉两块。如果亡人是外祖父母,则钉蓝布块。陕北习俗则是孙子辈在孝帽上钉一块红布块,重孙辈则可戴一红孝帽。但长孙则无此标志,与父之孝服一样。陕北民俗中区分高堂是否还有在世的标志是耳边所垂之棉球。若父亲去世,母亲在世,在左耳边垂一棉球;母亲去世,父亲在世,在右耳边垂一棉球;若双亲俱不在世,则两耳边皆垂棉球。其俗以为棉球可以塞耳。意思是人死了以后,说什么的都有,孝子们以棉塞耳,就什么也听不见了。这是俗谓,即便是孝子们听到什么,也因重孝在身,是不能与人理论的,因而棉球是一种仪俗,俗称为“塞耳弹弹”。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