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牢与合卺
上头以后行“同牢”与“合卺”之仪。同牢与合卺在古代婚礼中是极为重要的礼俗。古人认为,只有在同牢与合卺之后,才是真正的夫妻和牢靠的夫妻。
同牢是指新婚夫妇共同吃一份牲牢的意思。牲牢原本是用于祭祀的整牛、整猪、整羊等牲品。用于婚礼中的牲牢并不是指的这些,而是仅指牛肉。为什么要用牛肉作为牲牢而不用其他肉类呢?因为“牢”字是宝盖下有一牛字,牛在家就牢,以此来表示“一生牢靠”。夫妻一同吃牛肉,就是“同牢”,同牢也有同心牢靠的寓意在里面,说明我国人民对爱情所追求的标准就是既要同心更要牢靠,一生到头。
行同牢之礼时,新郎面朝东,新娘面朝西,共同将一份牛肉食品吃完。
合卺亦称“交杯”、“合瓢”。《礼记·昏义》中云:“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酒醑,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其意思是:新郎迎新娘进洞房后,两人各执一瓢,漱口后共饭,这样,两人婚后才会相亲相爱。北宋、明、清沿袭此制。如《明史》卷五十五中云:“皇太子揖妃入,行合卺礼,如中宫仪。”《清史稿》卷八十九中云:“皇太后率辅臣命妇入宫,赐后母及亲属宴……时加酒,宫中设宴,行合卺礼。”
“卺”指的是一个葫芦将其分割成两半后,就成为瓢,合二为一,就是“合卺”,婚俗中借此以表示新郎新娘原本是两家人,入洞房后,合二而一,成为一家人,从此就会一心一意,就像瓢一样,严丝合缝,不分彼此。
合卺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齐就有了此俗,不过,那时的合卺所用是“方”,方是食器,两卺用锁锁着,称为“合卺”。唐代用酒杯称做“双杯”。宋代将两杯用彩线相连,夫妻对饮,称做“交杯”。饮后掷杯于地,若一仰一合,则象征着阴阳和谐,大吉大利。
同牢与合卺之仪在后世有了很大发展,并将其衍化成诸如吃团圆饭、喝交杯酒等形式。交杯酒又被称做“交心酒”、“合欢酒”、“合婚酒”、“卯颜酒”等等。后人又根据交杯酒之名衍化了“交臂酒”,即新郎新娘各执一杯,臂膀交错后饮酒,其用意就是二人手臂相挽,有携提之义。无论以什么形式来饮,都与古礼中的合卺一样,是为了表达男女完婚和相亲相爱的心理。
喝交杯的方式很多,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娶妇》中云:“用两盏以彩线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贺喜。”这种方法中的酒杯,一般为木制。现在经常见到的方法是用一根红绳系住两只酒杯的杯柄,夫妻一起举杯饮酒,同时喝掉自己的一半,然后交换杯子,喝尽杯中之酒。与古礼合卺如出一辙的是饮和合茶,新郎新娘同坐在一条凳子上,新郎把左脚放在新娘的右腿上,新娘也把自己的左脚放在新郎右腿上,新郎左手与新娘右手互相放在肩上,双方的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方形,放一只茶杯,夫妻共饮杯中之茶。此俗之义在于茶比酒和而且还香,合饮香茶就是以求和合。吃团圆饭时,让新郎新娘坐于席首,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陪着吃,一般吃的是馒头,取“满口福”之意;丸子,取“团圆”、“圆圆满满”之意,吃四喜丸子则是表示“喜喜欢欢”之意。
陕北民间的合卺之仪大都是饮交杯酒,如果新娘不会饮酒时,仅举杯闻一下即可,再由新郎代饮,饮酒后同吃丸子和馍。此仪中,新娘还将精心绣制的“荷包”交给新郎,取“和睦”之义。
闹房
闹房亦称“闹洞房”、“吵新房”、“闹新房”。通常是在婚宴后的晚上进行,至时,亲友们聚于新房中与新郎新娘嬉戏,且无禁忌。故而有了“新婚三日无大小”、“越闹越喜”、“越吵越发”的说法。葛洪的《抱朴子·疾谬》中云:“俗间有戏妇之法,于稠众之中,亲属之间,问以丑言,责以慢对,为避鄙黩,不可忍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礼异》中云“近世娶妇之家,弄新妇”。
闹房在有些地区则是不分辈分长幼的,这就是“新婚三日无大小”的来历。但陕北的闹房习俗是姐夫等爷爷辈、朋友以及其他人都可以观看。闹房正为葛洪所云“问以丑言,责以慢对”,这是闹的根本。
听房
听房是于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就寝以后,人们挤于新房门外,窗外“偷听”房内响动,引以为乐。此俗早在汉代就已有之。《后汉书·列女传·袁隗妻》中云:“帐外听者为惭,盖俗之听房者。”传说,新婚之夜,新房外有人偷听。戏言,有利于新妇怀孕得子。
新房内一定不能将灯熄灭,陕北俗信认为,如果将灯吹灭,就会生瞎子或黑娃娃,新郎新娘要说话,如果不说话,就会生哑巴。因此,新房内既要点着灯,也要夫妻间说话或与听房者戏言之。
陕北旧俗中在听房时还有用火药、辣面等物点着后投入房中,熏新郎新娘,不令其入睡,但不可过分。
婚后礼
婚后礼俗在传统婚礼中有成妇礼、成婿礼、庙见、认大小、试厨、回门等。
周代的婚礼是在成婚以后的第二天举行。所谓“婚礼”就是先婚而后礼,无婚则无礼。所以,古代的婚姻就是在昏时成婚,因昏而婚,因之而姻,因姻而礼。我国的“礼”是出自周朝,周以前都是“俗”,所以常以“周礼”为礼,并以周俗而为俗,礼俗的成规是开始于周的,后来人们在周礼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仪礼”、“礼记”等礼仪规则,加上周礼,这三礼就成为我国传统的礼仪规范原则,被人们所遵循并沿袭下来,至今仍是我国各民族的准则。
成妇礼(谒舅姑)
依周礼所规定的成妇礼,是在成婚后的第二天早上,新妇起床后用香汤沐浴,妆扮停当,以竹器装盛着枣、栗、姜、桂、干肉等食品,作为见面礼来谒见舅姑(公婆)。《仪礼·士昏礼》中云:“夙兴,妇沐浴,纟丽笄算宵,以俟见,质明赞见于舅姑。”谒见时所使用的枣、栗、姜、桂、肉之类的用意,在《周礼·曲礼》中说:“枣、早也,栗、肃也。以枣栗为贽取其早起战栗,自正也。”象征着新娘在夫家地位低下。但后来人们将这些食品附会了新的意义,即早(枣)离(栗)娘家,将(姜)来富贵(桂),或者是早(枣)离(栗)将(姜)贵(桂)。是取其谐音,肉是富贵的象征。只有富贵人家才可以常吃肉,所以,陕北旧俗婚礼中男家每次到女家总要带肉,一则显得自己富贵,另则是祝愿两家将来都富贵。旧婚礼中有一种先拜后迎娶的婚姻,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因此也将这种新娘称做“拜时妇”,这大概是旧习俗中的“冲喜”或其他原因所决定的婚姻方式。从宋代起,民间就于结婚的当天,在行合卺等礼后,新娘即走出新房,拜见夫家亲戚。其次序是:先公婆,次太公太婆(丈夫之祖父母),然后再是其他亲戚。长辈们在这时要给新娘见面钱,新娘也要给小辈见面钱。有些地方在成婚以后的第三天,新娘才拜见公婆和夫家其他长辈。旧时广东的某些地区,新娘拜见公婆时,必须膝行。拜见之仪是堂中放一方桌,新娘膝行至桌前,叩首数次,再膝行至方桌后,叩首又数次,如此周而复始,膝行多时,新娘常有不堪其苦而当堂痛哭者。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国的一般礼仪是当新娘向公婆敬献上枣、栗、姜、桂、肉以后,公婆用一杯陈酒饷慰新妇,新妇答杯后,公婆从西阶下堂,新妇从东阶下。这一礼俗表示,从此以后,就由新娘代替了主位,公婆成了“客”,新妇应以礼相待公婆这样的“客人”。这一礼俗在我国古代婚礼中又称做“箸代”之礼,即“成妇”之礼。如果公婆已经去世,就不行此礼了。但在成婚的三个月后到宗庙行“奠菜”的庙见之礼,也有不论公婆是否在世,都行庙见之礼的。
庙见是在宗庙内,宗庙就是家庙,是供奉祖先灵位的庙堂。庙见是拜谒祖先,表示对祖先的怀念,也是让祖先认识一下自己家庭新成员的礼俗。庙见是一种礼制,也是中华民族寻根探源,一脉相承的传统宗族观念。
古人特别重视婚礼中的“成妇”礼俗,把它看得比“成妻”还重要。成妻是成为人妻,成妇既有成人之妻的礼仪,又有向祖先汇报家族新成员的礼仪,所以是很重要的礼俗。正因为成妇是很重要的礼俗,晋宋以来有新妇三日拜公婆,宾客列观之俗。唐代在婚后的次日行拜公婆礼,并有拜新郎的尊长及故旧之俗,称之为“拜客”。后世虽有新婚当日拜公婆的,但次日仍然要行献茶之礼。可见,此俗虽有变化,但规程是不可改移的。旧时的北京称这一礼俗为“拜三代”,老百姓则俗称为“认大小”,就是新娘要辨认和识记丈夫家的长幼三代。这一仪规是首先要拜祖先,俗话说:不拜祖宗,新娘不是一家人。之后,给父母(公婆)等长辈行三叩首礼,平辈只是一揖而已。但平辈之中唯有向大姑子行叩首礼,这一礼俗被称为“高见礼”,因为大姑子在家时为父母操了不少心,为父母分担了许多操劳,理应受到尊重。受礼的长辈们要给新婚夫妇一些珠宝、首饰、衣料、妆品等物作为回礼。
陕北于新婚的第二天行拜公婆及认大小之礼。并于认大小之后行“交钥匙”之礼。此俗是从成妇之礼衍化而来的,新娘在礼仪结束后,就要“回门”了,这时,新娘将娘家陪来的箱橱上的钥匙交给婆婆,婆婆接受钥匙后给媳妇斟酒作为回礼,并给一些钱。此俗的用意就是婆媳之间以此取得互相信任,来达到和睦相处的目的。
见公婆的仪规是:在婆婆的内堂设酒筵新媳妇行叩首大礼,斟酒向公婆祝福。公公的礼数简单,只给媳妇一点见面礼就行了。媳妇也给公公一点见面礼,如鞋袜等。婆婆的礼数则较为复杂,婆婆在受礼后,将一个馍掰开,自己吃一半,给儿媳吃一半,此俗之意是双关用意,即,蒸馍馍得品气色,进门以后凡做事说话也得品气色,看眼色行事。蒸馍是一件难事,你能蒸得了吗?尝一尝,就是这个味。后来有人把此衍化为试厨,让媳妇擀面,称做“试刀面”,看媳妇的手艺如何。有的将这一仪规衍化为“打天桥”,即婆婆将门关着,媳妇要叫一声妈,婆婆才开门将其放进来。这是试一下媳妇有无孝心,有没有礼仪规矩。正因为婆婆的礼数多,有时会把那些乖拙的媳妇搞得很尴尬。为了弥补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又产生了许多融洽婆媳关系的民俗礼数,如吃“和睦面”。
上新坟
上新坟与庙见同属一礼。因为家庙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是木主,是祖先的神灵所在,而“坟”是祖先安息的地方,也叫做“寝宫”。这二者之间是不相同的,所以,新婚之妇要上坟。所谓上新坟是指新娘而言的。新娘上新坟又被称做“上喜坟”,是因为新婚为禧,新郎新娘于新婚之际在坟前与祖先见面,就是“喜坟”了。上新坟是在婚后的第三天,新郎陪着新娘来到祖坟前焚烧纸钱奠祭祖先。
陕北有家庙者甚少,庙见之俗不很广泛,但上新坟却是普遍流行的婚俗,上新坟与婚前的告祖上坟,前后呼应,形成了陕北民间宗族相承观念,此俗至今仍在流行。
成婿礼
成婿礼与成妇礼相呼应。成婿礼属回门礼仪中的礼俗。回门是在婚典以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取决于“成妇”和“庙见”礼俗举行的日期。回门是新娘引领着新郎回到女家,女家要设宴款待新郎等宾客。宋代有“复面拜门”的礼俗,这一礼俗是在婚后的第二天新郎到岳家拜见岳父母,向他们报以平安和喜讯。如果由于各种礼俗缠身,不能在第二天“复面拜门”时,就与回门礼一起进行。女家的礼数就是以回门这天为正日礼数,客人在这一天也最多。但“复面拜门”的礼数后来被人们淡化,乃至废弃而不用。回门这天,女家的亲友们要戏耍新郎,新郎在新娘的陪同下要认新娘家的大小,与在新郎家的认大小相似。新娘在夫家所行礼数后有了“成妇”之说,新郎在妻家行一定礼数后也就有了“成婿”之说,所以名成婿。
庙见
庙见是新婚妇女到宗庙祭拜祖先的仪式。
《礼记·曾子问》中云:“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其意为“妇人在成婚三月后,到祖庙去祭拜祖先后,才能被正式承认为男方家的成员。后来,去祖庙的时间有了变化,但仪式却一直沿袭下来”。
试厨
试厨在古礼中是一项重要礼俗。就是在新婚那天,新娘要下厨做饭,伺候公婆。虽名试厨,但多是象征性的。后世竟连象征性的仪俗也很少见到。
陕北民间的试厨一般是在对七对八以后,让新娘擀一块杂面。陕北杂面讲究的是擀得薄如纸,切得细如线,这是一个基本功。陕北女人能擀好杂面,就有一定的炊厨水平。
我国其他地方在试厨时主要是擀饺子皮,一个人擀皮能供上四五个人包,试厨就可以通过。
下面礼
下面礼是指娘家人前往男方探望新娘的礼仪。在新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的母亲及亲属长辈、同辈女眷等,携带着衣服鞋袜及油包子等礼品,第一次到新郎家探望新娘。这一礼俗中,新娘的母亲必须带着长面或挂面数把(应是双数),在男家煮熟后共食。下面前,下面者应向新郎的父母及叔伯妯娌和操办婚礼管事的东家献上红枣,然后再入席吃特意从婚宴上留下来的一桌酒食,最后再吃面。此礼象征着新郎新娘情义恩爱,天长地久。
抓钱
抓钱之仪是在婚礼大典的拜人之仪后举行。部分礼金放入盘中,由主持人端着来到洞房门口,侧身一脚在外,一脚在内。新郎在房外,新娘在房内,二人从盘中抢抓钱币,或主持人将盘一倾,倒在地上,任新郎新娘抢抓。有的则是将全部礼金放在盘中,由主持人端着,任新娘抓,但只能抓一把。有的新娘贤良一些,仅从盘中“抓取”很少钱币,以行“抓钱”礼仪。有些愚顽者则狠抓一把。因为抓钱礼仪中所抓之钱就是自己的,那些贪财恶妇狠抓一把,将礼金多数抓去,会给事主日后的生活造成窘迫的处境。此俗的前一种仪俗是一种喜庆吉祥之仪,是将钱换成铜子或散碎银两,新郎新娘抓钱的寓意是“抓子”,因铜子与“童子”音近,抢抓铜子就是“抓子”,以寓意日后有子。因此,在这一礼仪中,新郎都让着新娘,使其多抓,以兆日后可多生子。
回门
回门在古时候被称做“反马”之礼,旧时多在新婚的三月以后举行完庙见之礼后才行回门之仪。后来大都在新婚三朝之日后行之。回门是新郎与新娘一同前往岳家。因为是女子出嫁后的第一次回娘家,所以也叫“归宁日”,所行之礼仪也因之而叫“归宁之礼”。归宁礼仪很重要,女家待新郎新娘如宴大宾,要操办酒席,叫做“办回门饭”。饭后,小两口即返程回家。回门临行之前,新娘要将一直放在新房炕上的麸斗和新房钥匙交给婆婆,婆婆为回门打点礼品。此俗的寓意是让婆婆看好富贵钥匙。
对七对八
新郎新娘在行“回门礼”以后,在婆家住七天,又到娘家住八天,叫做“对七对八”。对七对八礼后,婚俗讲究便不严格了,相对来说,可以自由一些了。河南将这一习俗称做“接九送九”。也就是在婚后的第九天,娘家派人到夫家将新娘接回家去,称做“接九”,九天以后又将新娘送回婆家称做“送九”。陕北民间一般都是“对七对八”,不愿用九。因九是极数,极则损。七有七子团圆之说,八有八仙之说,都是吉祥的,所以行“对七对八”之礼俗。
拜门
拜门是新郎新娘对自己族人看望的礼仪。女家的拜人是在“回门”时进行,新郎在新娘的陪同下,对女家的族人逐门看望,新娘将亲属关系介绍给新郎。其实是族人将新郎新娘请到家中来完成这一礼仪的。新郎家的拜门是在回门回来以后进行。无论是在新娘家的拜门还是新郎家的拜门,新郎新娘都应携带礼品,受拜人则给以钱币作为答礼。
婚后的第一个正月里,新郎新娘还要对外家行拜年礼。
回娘家
在旧婚俗中,回娘家是很讲究的习俗。因为这是新娘在出阁之后第一次回到娘家,此时,已是为人之妻了,相对娘家来说就是“客人”了,所以民间将此次的回娘家也称做“做客”。
回娘家的日期在我国最早的习俗中是于婚后的第三天,最迟的是在四个月或六个月内,但大都是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行回娘家之礼。回娘家一般是由娘家弟弟或妹妹来接姐姐和姐夫一起回娘家省亲。因为是新婚夫妇一块回娘家,因此也将这次回家省亲叫做“双人返”或“双人还”。新郎必须带一些礼物,准备馈赠岳家亲友。礼品一般是果类或饼。饼上应粘有砂糖或芝麻,以兆甜甜蜜蜜,多子。水果则表示将来一定能结出果来。回娘家礼结束以后,女家送给新郎和家人的礼品是让新娘带着“米糕”回去。糕要加糖,上插桃,以兆新郎步步高,新郎的父母长寿。
新娘回娘家“做客”,如果路程不远,早上动身,到娘家吃过午饭以后,要在天黑时赶回来。民间有一种俗信说法是:“暗暗摸生查哺。”其意思是天黑了以后回来,就有希望生男孩。也有新娘在娘家住几天新郎先回来的,但回来的时候应由新郎的弟弟或妹妹将新娘接回来。新娘从娘家回婆家时,还要带上“领路鸡”,领路鸡必须是一公一母的小鸡。这两只鸡带回婆家以后是不可以宰杀的,要好好饲养,使其长大后下蛋,再孵出小鸡来。此俗的寓意就是说,新娘到了婆家以后,就像这两只小鸡一样,会为婆家繁衍出后代来。另外,娘家还要送一些根叶齐全的土特产,以此来祝愿小两口的日子将来一定会甜甜蜜蜜。还要送一些种子,用在来年播种,以象征繁衍子孙,茂盛成长。
陕北回娘家的习俗是在“对七对八”以后,在婆家住一个月由新娘的妹妹或兄弟将姐姐和姐夫接回去,新郎于第二天返回,新娘在娘家住一个月,称做“对月”。一个月后,由新郎的妹妹将嫂子接回来。新娘从娘家回来时带一公一母小鸡,以兆将来能生子繁衍。陕北有俗语说“辈辈鸡,辈辈鸣,辈辈公鸡会叫鸣,辈辈母鸡会下蛋”就是这个寓意的表示,以此来祈盼吉兆,免得被婆家人将自己说成是不下蛋的母鸡。另带一些种子回来,第二年播撒在夫家的土地里,是祈盼生育的愿望。
婚礼中的吉祥用品
花烛
花烛是新郎新娘在行合卺大礼时所用的吉祥物品。花烛设在举行合卺仪式的室内,室内布置华丽,因此也叫做“华堂”。又因两支大红喜烛高高点燃在华堂正中,各色蜡烛依次排在喜烛两边,将整个华堂衬托出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让人觉得处在一种灯红酒绿、花天酒地、心花怒放的境界,故而名曰“花烛”。我们通常所说的“洞房花烛夜”的花烛就是指此,因而又将洞房称做“华堂”或“花堂”,婚礼之夜称为“花烛之夜。”
秤
喜房里要放一杆秤。秤是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以后,新郎用来挑盖头的。它的用意是取“称心如意”。另外,在迎人启程时,用秤将婚服、被褥称一称,就没有什么忌讳了,也表示这些婚装很称心。
弓箭
有些礼俗是将三支箭、一张弓系在花轿上,这是由女家来准备。有的是男家准备一张弓、三支箭,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放进摆设在香案上的斗中,一种是由两人拿着夹轿而行。弓是用柳枝做的,箭是用桃枝做的。有的习俗是由新郎拈弓搭箭,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三次;有的是由娘家人拿着向未落轿的花轿虚射三次,这两种射法都是为了破解邪祟。
马鞍、瓶
马鞍放在男家门口,还要在鞍上挂一个瓶子。花轿到来以后,新娘从轿中走出与新郎双双跨过马鞍,也有骑在马鞍上的,其用意是取“平安”之意。陕北民间还有在轿的两边各挂一个瓶以祈求平安的。
斗
有的将斗放在男家院子中央或所设的香案之上,里面装有五谷,以红纸封口,上插弓箭、秤杆等物。表示粮食满仓,食禄走红。
陕北旧时一般将米斗、面斗放在新房门口,因米为黄色,面为白色,以表示金斗银斗来兆示新郎新娘日后有食禄。另有麸斗以兆富贵,由新郎提着。
镜子
有的将镜子装饰在花轿上,有的是揣在新娘的怀里,还有放在米斗中的。用镜子的意思是“破暗宜家”,另有照妖驱邪的作用。
核桃
用核桃是表示和气、合好。核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与和、合同音,故而用之,核桃又是圆形果实,取“圆满”之义。陕北习俗中用核桃是普遍习俗的表现。
枣
枣树是我国北方农家院落里栽种的树种。一则为食其果,另则,用在婚礼中是为了讨口彩。因枣音谐“早”,人们以枣来祈愿“早生子”、“早发财”。婚礼中的撒帐用枣和栗子的寓意是“早立子”,因栗与“立”谐音。用枣与桂圆的寓意是“早生贵子”,因桂与“贵”谐音。枣与花生同用的寓意是“早生,花生”,即儿儿女女花着生,不要只生男孩或女孩。陕北习俗则是在床下压枣、花生、核桃。陕北因旧时不能得到桂子,便以核桃代之,核桃树又是长寿树种,因而又有祝愿新郎新娘长寿的寓意。
栗
古时将栗子与枣合用,表示妇人见面礼。《礼记·曲礼》中云:“妇人之贽,脯脩枣栗也。”《国语》又云:“夫妇贽不过枣栗,以告虔也。”《注》云:“枣取早起,栗取欲栗,虔敬也。”作为吉祥用意,民间取其谐音以喻“立”或喻“立子”。
花生
清檀萃《滇海·衡志》十《果》: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以其资于民用者最广。宋元间与棉花、番瓜、红薯之类,从海上诸国得其种归种之。民间以其音中有“生”,且结实甚多,象征子孙不断。
瓶
瓶作为民间使用的吉祥物,主要取其谐音“平”来寓意“平安”。除婚礼中使用取“平安”之义外,以瓶为主组成的吉祥图或吉祥语还有“平安如意”、“平升三级”、“玉常和平”、“岁岁平安”等。
盒
古时盒亦作“合”。《太平御览》引宋元嘉《起居住》:“广州刺史韦明被弹,事有金镂合二枚,银镂合二枚。”唐王建《宫词》诗三六七:“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民间俗信用盒以其音来象征“合”或“和”,以喻和合、和谐、合好。合是和合二仙之一,和仙手执的象征物是“荷”,合仙手执的象征物就是“盒”。
连中三元
三元的吉祥图案是由荔枝、桂圆、核桃构成。这三种果实都是圆形,以象征“三元”。三元是旧时科举制度中乡试、会试、殿试的魁首,分别被称做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明时以廷试的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人们用三种圆形果实来寓意考试成绩优异,喜报颇传。在婚礼中用此来预祝将来生了儿子,就可连中三元。
被褥
洞房里的被褥多选择一些喜庆、吉祥的面料,诸如龙凤呈祥、大红喜字、鸳鸯戏水、莲开并蒂、凤攀高枝、凤棲梧桐等等。色调用红色,也有用一红一绿的,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红男绿女的说法。这是阴阳搭配,绿叶衬红花的说法。
服饰
新郎穿长袍,新娘凤冠霞帔。凤冠是用银子或其他材料制作成凤凰的样子,戴在头上给人一种艳丽、娇媚的感受。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主要起装饰和保护新娘嫁妆的作用。新娘的嫁妆一般是红色的绸袄、绸裤,红色的绣花鞋,上绣梅花、莲花,表示梅傲霜雪,洁净无暇,莲出水中,洁身自重。还有绣鸳鸯的,因为鸳鸯最重情感,相依相恋,以此来表示夫妻永不分离。
盖头
盖头源出于古代的“罩面纱”,从六朝开始,到隋唐,常常是新娘用来遮面的饰品。古代在同牢与合卺礼俗后有“却扇”的仪俗,就是新郎将盖在新娘头上的障面物除去。此俗就是后世“挑盖头”的鼻祖。盖头在民间又叫“蒙头红”、“蒙头巾”、“埋头红”等等,是蒙在新娘头上的一块红布。盖头在新娘闺房里蒙上,直到进入洞房以后,才由新郎用秤杆挑去,也有用手揭去的,所以又叫“揭盖头”。
使用盖头的原因从我国的婚姻习俗渊源中可以看出一些根由,是古代婚俗的遗风。上古时期有抢婚习俗,盖头或许就是在抢亲时用来蒙新娘头面的东西。此俗沿袭下来后被民间所信奉,成为婚礼中很重要的饰品之一。有些习俗认为是姑娘在出嫁的时候为了防止被路上的鬼祟邪魔掳去,就在脸上抹上很多黑,打扮得奇丑无比,但这样的做法毕竟影响了姑娘的花容月貌。为了不让鬼邪看到新娘的容貌,用红布将头盖住,以此来逃避鬼邪的加害,这大概是盖头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红双喜
是用红纸剪成的双喜字。举行婚礼时,嫁妆等物品上以及堂前、门上或窗户上都要贴大红双喜字,以象征新人成双,喜庆吉祥。此俗源于宋代,由江南汉族地区逐渐传至全国各地。
陕北婚俗的演进
陕北婚俗从清光绪以后逐渐开始简化,尤其在民国以后,仅存大礼而舍弃小礼,因此在陕北有了“大礼通天下,小礼由人定”的说法。以此看来,陕北在大礼方面与天下之礼互通,小礼则不仅各县份之间,甚至乡邻之间亦有所不同。
据《延安府志》记载:“陕北民俗中的礼仪大都从简。二十弱冠在我国传统礼仪中都要行佩冠之仪,表示男子成年的意思,这一礼俗在陕北久废不行。”在这种背景下,婚俗中的礼仪也开始从简。初聘时,男女两家互换庚帖,侑以礼仪,但不用婚名。到了将要婚娶时,男家到女家,请女家长幼各辈,当面商定娶亲吉日,称做“商话”。迎娶吉日议定后,男家准备银元、衣饰等物送到女家,俗称“交大钱”。迎娶前三日,男女各家都要请外家宴饮,称做“告外家”或“宴外家”。宴请外家之后的第二日,男女外家各将仪物,即婚用物品送到男女各家,此俗在女家称做“添箱”,在男家称做“洗头”。第二天,男女两家都不行醮礼之仪,也有个别书香门第者举行此礼仪。迎娶仪式中,婿不亲往迎娶,只是在花轿出门时,新郎坐在花轿中,一出村子后即下轿返回。也有使一小孩坐在轿中一块去迎亲的,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为了不让花轿空着,因为这是一种忌讳。到了新娘家,花轿出行时,要让新娘的侄儿或小兄弟坐在轿中,陪着新娘到新郎家来。男女两家大都以老成妇女行迎亲送亲之仪,但也有一些忌讳,如“姑不迎,姨不送,妗子迎的是黑枣棍”。
新娘迎回后,应当行合卺之仪,在陕北婚俗中如此重要的礼俗已不举行,可见简略之程度。但在第二天早上是要谒家庙的,谒家庙后,觐尊卑亲属。仪礼完毕,新婿与新娘择一吉日到岳家,此仪叫做“谢亲”。谢亲后,新妇也要择吉日回新婿家,叫做“回面”。所谓“回面”就是回来面见公婆。新妇在娘家所住时间的长短,应以到新婿家的日子多少为限。
陕北婚俗中的聘礼大都以年岁丰歉、世事吉凶而判,其礼因而轻重不等。男家在过礼后,备服饰,养馈牲物。女家所备妆奁大都是衣箱大柜,另制新郎衣服冠履以伴嫁。有新妇在出嫁时着姆家服饰于归,次日早上更换翁家新饰及服谒堂的习俗。此俗谓不致新妇日后在婆家留下穷得光着身子来到婆家的口实。谒堂就是古时谒家庙之礼。有在三日或十日时行之。姆迎女归宁,婿同往,名曰“对日回门”。以妇至夫家之日,为婿到翁家准也。满月归女父母送至翁家,留款亦三日。女出嫁时,父母不送,或兄弟、外姻送之。入门亦有行合卺者。
陕北礼俗中,女婿呼岳父为“爹爹”或“老爹”,岳母为“妈妈”。呼妻伯、叔及姑亦如之。妇呼翁,依夫为呼为爹爹,呼姑为妈妈。
根据以上《延安府志》的记载,陕北婚俗在一百年前开始与古礼有了变化,既有循旧之俗,又有从简新出,但总的看来是一种繁简交织,新旧混杂的习俗。时至现在,又有了循旧之俗,又出现了新的礼俗。可见,礼俗随着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陕北新郎为何不亲迎
《礼记》中规定,婚仪中新郎是要亲自去迎娶新娘的,但陕北旧俗中一直没有新郎亲迎之俗,这大概是母系社会的一种遗风。
民俗中将公婆呼为“舅姑”或“翁姑”,这就带有很浓的母系氏族社会的色彩。如果将这种关系倒置过来,就可以说明旧时的男子是上女家作为女家的家族成员的,因此才将公婆称为“舅姑”。后来为什么女子又到男家来了,一则是社会制度的变化,另外也有民间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小两口,因为一点小事吵了架,男子觉得自己在妻家的地位太低,又受了些气,一怒之下,便回到父母身边。因为是小两口,吵归吵,闹归闹,但感情还是很好的,没有多久,小伙子又想念起自己的妻子来了,但又不好意思回去,就央告起姐姐和嫂子到丈人家将妻子接过来。起初说住几天就回去,时间长了,小伙子不想回到丈人家去了,妻子也觉得婆家不错,就住下了。后来丈人家多次催他们回去,他们却执意不肯,丈人家也就罢了。这小两口的做法也被别的人家所仿效,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风俗被沿袭下来。此俗就是新郎不去迎亲,而是由嫂子和姐姐等人去迎,迎回来的新娘与新郎可以和睦相处,一定是一对恩爱夫妻。在这一传说下,又有了“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吵架不记仇”的说法。
陕北“拜人”礼仪与“八碗”
新娘被迎娶回来的当日,新婚夫妇“抢门”入洞房行合卺等礼后,是日,除夜间闹洞房听房外,再无其他礼仪。凌晨由婆婆送儿女饺子给儿媳与儿子吃,天亮以后,饸饹锅开了,婆婆给儿媳端一碗称做“和睦面”的饸饹,饸饹锅撤除后,准备“拜人”礼仪事宜。
陕北有俗话说:“门户钱谁也寻得起,礼钱就不一定寻得起了。”陕北婚礼中的礼金在旧时是分开两次尚的,即门户礼与拜人礼,民间将此做法称做两礼。门户礼是人们交往礼仪的象征,既有亲属关系,又有朋友关系,寻门户是人们交往的标志。拜人礼则是论亲疏辈分的礼金,嫡亲较朋亲礼重,尊长较晚辈礼重,是尊长卑幼的区分标志。门户礼基本都是相同的,旧时一般以五角或一元为限,拜礼则根据辈分,亲疏友亲的不同,差异很大。
举行拜人礼时,院子上方摆一礼桌,桌上有冷碟菜肴和酒,桌旁有司仪,边上有礼房先生和账房先生。新郎穿长袍、戴礼帽,新娘凤冠霞帔,新郎新娘出洞房后,先在天地神位前烧表上香,然后向祖先灵位上香。上香毕,来到铺着毡毯的礼场,拜人礼开始。拜人礼在陕北旧俗中有两种说法,即由外往里寻或由里往外寻。由外往里寻是先由外家尚礼,然后是家族成员尚礼。由里往外寻则反之。大都是由外往里寻,此俗的说法又有两种,即“没有外家,就没有本家。”“从外往回寻,是把钱财寻回来了,将来有财运。”无论那种寻法,都是从祖辈开始。新郎新娘须行三跪九叩大礼,其次是父母及父辈亲属成员,亦行三跪三叩大礼。祖辈们在受新郎新娘三跪九叩大礼后,可将礼金分为若干次放在盘中,每放一次,新娘新郎就得叩首一次,礼金多者,使新郎新娘叩头甚多,以此来逗乐。但父辈则是一次放下礼金,受大礼后即结束。同辈者,仅行躹躬作揖礼。行叩首礼或作揖礼新娘与新郎都得斟酒相敬。行拜人礼时,司仪唱叩首礼,礼房收礼后,账房先生将礼金数计载入册。有些地方与新郎同辈者,但年纪很大,在尚拜礼时,新郎新娘亦行跪拜礼,这是尊老的礼俗。正是因为拜人礼的差异,往往会在亲属间造成矛盾,甚至产生打斗行为。贫者嫌富者多寻了,富者因夸富,故意将礼抬高。人们将少寻礼的人称之为“从桥下过去,那些多寻的人是从桥上过去了”。陕北旧俗中“门户钱”到什么时候都是要还的,这是礼尚往来的行为,拜人钱则属一种“资助”行为,还得起则还,还不起则不还。后来将此二礼合并为一礼,通称为“门户钱”,即现在所说的“寻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