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财主家发现少了一筐馍馍,断定是黄家兄弟干的,便叫来拷问。大黄一看事情既已败露,就揽在自己身上。三黄一看哥哥替自己承担了罪过,心中很不是滋味,便如实讲了,说大哥看见仓窑里有馍馍,向我说了,是我偷来的,此事与大哥无关。财主听后愤怒地说:大黄,你长一双贼眼,我把你双眼剜了,叫你永远看不见东西,看你以后再起贼心不起;三黄,你长一双贼手,我把你的一只手剁了,留一只于你,既可让你记住做贼的教训,也可让世人从你少一只手就知你是一个贼,受世人的羞辱。说完,便命人将大黄的双眼剜了,三黄的右手剁了。二人遭此疼痛后在地上翻来滚去,号叫着,惨痛之情令人难以目睹,悲号之声令人难以入耳。二人在疼痛之余心想,如今成了废人,既不能回家去见父母,也不能面对世人,失去双眼和手以后不能干活,又将如何生活?便大骂狗财主说:你把我们整治成这个样子,羞见父母,难以做人,日后又如何谋生?狗财主,你就结果了我们的性命,日后也省去许多烦恼。在一旁早已哭成泪人的二黄看了此景,听了此言后失声痛哭地说:大哥三弟,你们可千万不能轻生,你们不能干活还有我呢,有我养活你们,一定把你们养老送终。财主不听则已,听了后,怒从心中生,恶向胆边来,恶狠狠地说:大黄、三黄,你们想死?没那么容易,我要让你们留在世上,受世人的羞辱,欲死不能,欲活不得。二黄,你想养活他俩,那是不可能的,我要砍去你的一条腿,让你也成了废人,看你怎么养活他们。便命人来,欲砍二黄之腿。此时,下人也实在看不过去了,但又不敢劝说,只好向财主说,如今大黄失去眼睛看不见路,三黄没有了右手,都成了废人,再将二黄腿砍去,他们三人就出不了门了,要是死在这里怎么办?不若将二黄的腿打折,让他与三黄将大黄托着去了,也免招麻烦。财主听了就应允了,命人将二黄的左腿打折了,并即刻将他们赶出院门。兄弟三人互相搀扶着,出了财主家门,羞于回家,拖着沉重的步伐向远方走去。
一日,兄弟三人来到奢延(今横山)县城。来到城中后,有人看他们可怜,便给他们一些食物充饥,衣裳遮体,还将他们安置在破旧的草窑中栖身。兄弟三人觉得这里的人不错,便在此住下了,每日以乞讨为生,苦度时日。
奢延县是一个蒙汉杂居的地方,穿皮货的人很多。为了糊口求生,二黄便跟着蒙人学起了钉靴和修补皮衣的活计。迫于生活压力,二黄学得很认真,没用多长时间就成了一个好鞋匠。因为他的活做得好,要价又低,所以找他钉鞋和修补皮衣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他的收入自然也多起来了,足可以养活自己和大哥三弟了。可是,这时的大黄却感到有些不安,心想,自己是老大,本应对两位弟弟加以照料,如今反倒要二弟养活自己,真有些于心不忍。他每日在草窑中或是外出乞讨时都能听到有人用琵琶伴奏着演唱小调,诉说着大漠风情,草原落日,杂曲情歌,长吟嘘吁。大黄听了后很受启发,我何不用此方式将我兄弟三人的悲惨遭遇诉说给人们,或许能够换来别人的同情,给一些小钱为生活添补所用。心中主意一定,就用二黄修鞋赚来的钱买了一把琵琶,学着弹唱起来。大黄生性聪明,悟性好,记性强,很快掌握了琵琶的演奏方法,并且自创了适合演唱兄弟苦情的大悲调,还编出了说唱段子,在街头一唱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同情,人们便给些小钱以接济他们。大黄的演唱水平越来越高了,人们也越来越爱听他的演唱了,逐渐便有了固定的场地,固定的听众。
匈奴屡犯汉境,想与汉室分庭抗礼,汉武大帝刘彻为了边境安宁,折服匈奴,便率兵亲征,于朔方平息了匈奴之乱,在班师回京途中路过奢延县,驻跸安营,安抚百姓,训政当地官员。一番训词后,大帝要出营安抚百姓,在县官的陪同下来到一处,见前面围着一群人,不时喝彩,不时抽泣。武帝问县官,前面因何围有许多人众?县官回禀,有一瞎子在此说唱身世,很是感人,故而人们围听。武帝听后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去听听,便来到人群中悄悄静立而听。此时,黄瞎子正说到自己被挖去双眼,三弟被剁去右手,二弟又被打折了左腿的情节。武帝听了大怒,高声喝道:天下竟有如此狠毒之人,为富不仁,天理难容,不除此人,王法何在,朕又何以折服天下。当即命人将黄瞎子带回府中,仔细盘问情由后,命人将财主一干人犯捉来,听候发落。财主一一招认后武帝下令,是日于市井中处斩。第二天,奢延县市井中挤满了蒙汉人众,观看处决人犯。行刑柱上绑着财主及其一家老小,由奢延县令执刑,三声炮响后,人犯的人头落地,血溅黄沙,一命呜呼了。此时,汉武大帝对众口谕天下曰:
朕巡视边陲,所见所闻,令朕欣慰。朔方地处边陲,民风淳朴,儒厚慈爱,遵礼守法,扶助贫弱,我朝幸甚矣。民能各尽所能,自食其力,乃天下安泰之兆也。弘此所行,以扬四海之内皆兄弟之风,民意昌也。今处恶人以止恶,慰善人以扬善,谨遵此行。
又宣黄瞎子兄弟三人听封:
汝等人善,被人所欺致残。能于街头说唱世间善恶美丑,有教化之义,实为功德之行。朕念你们面强暴而不屈服,居贫贱而不丧志,是有骨气之人。日后贫穷,行乞讨要时,可上至午朝门,下至草窑门,均可去行。
又对大黄说:
你以说唱教化世人,扬善笞恶,有宣化之功。日后说唱,上可启化帝王,又可教诲百姓,须要慎行慎言。
黄瞎子兄弟三人叩首谢主隆恩。
也有传说,汉武大帝在街头听了黄瞎子的演唱后,被他们兄弟三人的不幸遭遇所打动,命人将财主一家捉来于奢延县市处决了,以此警示世人。又根据黄家兄弟三人的情况,比照世人,敕封天下:唯瞎子可以说唱书文,瘸子可以修鞋,憨憨可以乞讨,其他人等不得掺行于他们。汉武大帝封谕天下后,对黄瞎子说,宣育教化需经史为据,为人晓礼明法,你日后可多讲一些经史之事。黄瞎子说:小民没有学说,怎能讲得了经史。武帝说:不要紧,我命人将经史编成唱词,教你说唱。黄瞎子又说,经史深奥晦涩,恐怕我说唱起来乏味乏义,众人有所厌烦,又将如何?武帝听了,沉思片刻后说:朕有玉玺行令天下,未有不遵者。今赐你三寸木头一块作为醒堂木,在你说唱之时若有人打瞌睡,或心不在焉时,你可猛击此木,以醒世人。汉武大帝又召来奢延县令,命其选出经史典籍中有教化平民、感悟世人之文改编为书文,供黄瞎子演唱。又赐给县令一块木头,命名为惊堂木,让县令在升堂审案时拍击公案,以惊慑犯人,让他们以黄瞎子为榜样,身残志坚,尚能自食其力。犯人身健而枉生邪念,犯法违礼,以木惊之,使其重新做人。也就是在这一传说下,陕北民间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即说书唯有瞎子可行,明眼人是不能从事这一行业的;钉鞋匠只有瘸退人才可从事,腿脚好的人不能干这一行;寻吃讨叫的唯憨憨可为,正常人不能乞讨。因为这时汉武大帝御封给他们的,所以也就有了另一个惯例,即村中来了说书匠,人们是不能拒绝的,多少要说上几场;憨憨上门讨要,人们都给他们打发;鞋匠钉鞋不能与之争高争低,通常鞋匠的收费也是比较合理的。这些都是人们“遵旨”而行的。也是根据这一传说,陕北民间有了“三块木头”治世、惊世、醒世的说法。人们为了有“三木”之说,竟然将皇帝所用玉玺也说成是木头做的是,以合“三木”之说。
奢延县令遵照汉武大帝的御旨,从各类典籍中找出了教化民众的经文,改编成了既有说文又有唱段的书文,通俗易懂,有情有义,经黄瞎子一说唱,果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奢延县令所编文词均依经史典籍所出,不同于以往的小调杂曲,所以,人们便把去黄瞎子那里听说唱称之为“听书”,即听书里的事,不是而今的某人某事。并将黄瞎子称为“说书人”,同时也将这门说唱曲艺称之为“说书”。又因陕北说书在其最初形成时只是讲述大黄、二黄和三黄兄弟三人的故事,人们又习惯将大黄的说唱称为“说三黄”或“去听三黄”,便有了与“三皇”混同的说法。一则,因“三黄”与“三皇”同音,另则,有传说在汉初曾禁过“始于始皇”的说法,人们便改“始于始皇”为“始于三皇”,避了皇家之禁,后流传于民间,才有了后世的“始于三皇”之说。之所以名“陕北说书”是为了与蒙语说书加以区别,二者都是“说书”曲艺,只是民族与区域的不同。
陕北说书因古代的交通不便,在陕北形成以后只流行到了与陕北接壤的蒙地一带,被蒙古民族接受后形成了具有他们自己独特风格的曲艺形式,即蒙语说书。此后再没有扩大区域范围,所以,说书形式仅此两种而已。
在众多的传说中,陕北说书都与而今的横山县有关,而且横山县在历史上又多出书匠,出好书匠。诸如,著名的陕北说书大师,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的韩启祥,以及他的弟子——陕北说书大师张俊功等人,均是横山人。因此,人们也就认为,横山是陕北说书的发祥地。
陕北说书在横山形成并流行开来,一直传到延安北部和榆林全境,已经成为陕北民间乃至全国的重要曲艺形式之一。
陕北说书这一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延安北部和榆林地区。陕北说书因其伴奏乐器的不同,又分为以三弦伴奏为主的“三弦说书”和以琵琶伴奏为主的“琵琶说书”两种。除了琵琶和三弦是主要伴奏乐器外,另外还有几种伴奏乐器。绑在腿上的叫“甩板”,也称“檀板”,是依节拍而甩打的;手上绑的叫“蚂蚱板”;桌上放的叫“水镲”、“醒木”,也叫“醒堂木”。演唱方式一般是坐唱、自弹、自敲、自打、自唱。曲调大都是陕北民间小调。常用的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九腔是指胡胡腔、哈哈腔、梆子腔、影腔、咳咳腔、十三咳腔、迷子腔、二窝子腔、佛腔。十八调是指下盘棋、妈妈糊涂、茉莉花、小放牛、铺地锦、叫四更、寡妇上坟、鸳鸯扣、姑娘、跑关东、打牙牌、纱金扇、茨山、放风筝、游寺、思凡、光棍哭妻、小上坟。又有慢句、快句、平调、哭腔、女腔、怒腔、忧腔、对句、武句等,用以表现不同角色、感情色彩和故事情节。从这些唱腔来看,有的是来源于戏剧曲牌,如哈哈腔、小上坟、咳咳腔等。有的是借用其他艺术门类的声腔,如:跑关东、茉莉花等。有的是陕北民歌,如光棍哭妻、寡妇上坟、妈妈糊涂等。另外,陕北说书还吸收了陕北唢呐曲牌、道教音乐等。唢呐曲牌如铺地锦,它既是唢呐曲牌,也是戏曲曲牌。道教音乐如游寺、思凡等。陕北说书的传统曲目一般以历史故事居多。如《五女兴唐传》、《呼延庆打擂》、《瓦岗寨》、《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罗成扫北》、《绿牡丹》等。
陕北说书因其目的不同,又被分为“平安书”、“还愿书”、“庙会书”、“安镇祓除书”等。无论以何种目的出现,说书的稿本都差不多,所不同的就是“请神”。请神要看书匠的神学水平如何,高者可点起很多神名,低者仅点几位神名。另外还要以礼仪来决定所请之神。一般来说,书匠可以点一些神名,但并不知道所请各位神灵的神职功能,所以点请很多。说平安书大都用一些吉祥的话本,如《五女兴唐传》就是代表话本。它既体现了男女之情,又有大团圆的结局。如果是“安镇祓除”的目的,大都说《封神演义》。有姜子牙这位斩将封神的神仙出现在书场上,还有什么鬼邪敢不退避三舍?庙会书大都是一些歌功颂德的内容,如《薛仁贵征东》等。
陕北说书一般要说三天三夜。说完以后还要举行“送神”仪式。请神、送神都在天地神位前举行。由此可见,陕北说书既有娱人的成分,又有娱神的成分。
当陕北成为革命根据地后,在毛泽东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陕北著名说书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韩起祥于一九四四年开始编说新书,著名作品有《刘巧团圆》、《王丕勤走南路》(亦称《翻身记》)、《王贵李香香》等,开创了陕北说书新书的新纪元,具有里程碑的改良意义。陕北说书从一九五八年开始有了小乐队伴奏,演唱形式也有了集体清唱、化妆表演等形式,使得陕北说书不仅有了听觉享受,而且有了艺术观赏价值。在这一改良的影响下,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话本不断出现,并且逐渐占据了陕北说书的主流地位,说旧书的书匠却少了。
陕北说书套路
陕北说书套路很多,有些精彩的套路已成为陕北民间口头传唱的段子,很有文学修养和民间文化的意味。今就人们耳熟能详的套路段子摘编一些供读者赏析。
开篇词
开篇词在陕北说书中有很多内容,有以谜语为开篇者,有以劝世为开篇的,有以概述历史为开篇的。引几则于下:
以弹唱请听为开篇者:
弹起三弦定个音,
各位乡亲听我明。
世事从来乱纷纷,
单表明朝事一宗。
以谜语为开篇者:
一物生来生得怪,
四爪长在脑瓜盖。
肋肢长在肚皮外,
肠肠肚肚露出来。(琵琶)
几句闲言说罢后。
开本本说《精忠传》。
以时令感慨为开篇者:
暑退秋风觉夜长,
蝉声不住送秋凉。
山川满月黄花绽,
雁走南路思故乡。
世事原来有炎凉,
开本我要论古今。
以感古慨今为开篇者:
今是今来古是古,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个个朝中有忠臣,
个个朝中有奸佞。
说一本奸臣害忠良,
劝劝世人要忠诚。
以忠奸对比为开篇者:
山前麋鹿山后狼,
狼麋结拜在山冈。
豺狼有难麋鹿救,
麋鹿有难狼躲藏。
箭射乌鸦腾空起,
雕翎落在狼身上。
为人若把良心坏,
狼心狗肺不久长。
忠良自有忠良福,
恶人自有恶来报。
不是不报时不到,
时辰到了一齐报。
《红马烈鬃》一本书,
因果报应显世公。
以时运转换为开篇者:
穷无苗来富无根,
嫌贫爱富心不正。
为人不要把人欺量,
死水还有那三尺浪。
富的不能长久富,
贫穷不会常受穷。
只要埋头下工夫,
时来运转能飞腾。
吕蒙正曾有失运时,
他到山门赶过斋。
朱买臣失进运未来,
他在深山打过柴。
姜太公背运操过刀,
朝歌城里当屠夫。
刘备失时卖草鞋,
桃园结义天下分。
都是贵人遭磨难,
时来运转前程显。
闲言碎语说过后,
姜子牙封神说一段。
以概括历史为开篇者:
周有三十六王子,
汉有一十单八辈,
唐有二十四帝君,
宋有九朝八弟兄。
上有三皇治世事,
下有五帝为人君。
一朝天子一朝臣,
各朝各代有忠臣。
四百文,四百武,
文武八百列国封。
文官搪笔安天下,
武官提刀定太平。
前朝古代说不尽,
单表明朝事一宗。
又如:
前三皇后五帝治世攘乱,
尧舜禹汤坐天下国泰民安。
殷纣王无道君宠信妲己,
直逼得黄飞虎反出五关。
周文王夜梦见飞虫绕殿,
入草庐访贤人三让车辇。
后闪上十八国争夺江山,
龙虎斗英雄出群星满天。
有伍员能举起千斤重鼎,
普天下文共武心骇胆战。
有春秋天下乱诸侯八百,
著春秋立国传麟经出鲁。
战国时群雄立列强七国,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
传分封六国制两千余年,
称皇帝治天下历代循制。
表不尽前朝的英雄好汉,
一朝天子一朝臣万古流芳。
说世事明礼法晓知后人,
表一本古人事借鉴未来。
点兵
大人党上发了令,
校场以上点雄兵。
点东营、点西营,
点南营、点北营,
点中营、点各营。
各个营中挑好马,
要选那清一色的
三岁的骡子两岁的马,
不要那五花八杂的混种马。
枣红马,铁青马,
一匹一匹往上来,
赤兔马,青鬃马,
一匹一匹选上来。
赤兔马,抖威风,
前蹄一刨一道沟,
后蹄一蹬一道岭,
撅起尾巴乍起鬃。
青鬃马,吼一声,
马蹄飙飙赛雷声,
寸草滩上站一站,
三年不生草芽根。
各个营中挑兵将,
人要勇武气要盛。
十七十八不中用,
二十四五小英雄,
三十往来退槽兵,
四十往来全不用,
引上正好喂马龙。
点兵点兵快点兵,
点起二十来岁的雄兵三万名,
一个倒比一个强,
一个倒比一个能。
这些兵来有汉性,
当娘的说话他不听,
老子说话他还要吼几声,
弟兄们说话把眼瞪。
这些兵来有脾性,
拳头一捏炒菜盆,
眼窝一瞪赛环铃,
张口老子骂不停。
这些兵来有个性,
出手就拿拳头拥,
一拥一个倒栽葱,
一拳就要人的命。
要兵就要这号兵,
血气方刚有血性,
上阵英勇能杀人,
下阵就是个盛不定。
三天没把酒来用,
陈年的老醋喝几盆,
还说一点没过瘾,
吱哇吱哇乱嘶声。
三天没把肉来用,
连毛猪肉吃几斤,
咔嚓咔嚓咬骨头,
黑血糊子喝几碗。
三天没把打来挨,
倒坐衙门哭不停,
四十军棍满不疼,
还在圪针林里打骨碌。
校场以上点雄兵,
一营一营点得清,
各营各有各名号,
名号一听就怕人。
这营叫个扳倒山,
那营叫个推倒墙。
那营叫个推倒桩,
那营叫个拥倒房。
那营叫个铁老虎,
那营叫个铁板斧。
那营叫个下山虎,
那营叫个钻天豹。
那营叫个毁营炮,
那营叫个化生铁。
这营叫个碾碎铁,
那营叫个咬烂铜。
旌旗齐整好威风,
将士勇猛实英豪。
胯下一匹枣红马,
红人红马红将军,
胯下一匹铁青马,
铁人铁马铁将军。
人又年少马又小,
四方口齿一对牙,
八方纵横小英雄,
一阵点起三万名。
人一层,马一层,
人喊马叫怪嘶声,
刀一层,枪一层,
朱红宝剑罡天红。
枪杆赛过稻黍秆,
对对旌旗左右分。
牛腿大炮响三声,
大队人马就启程。
宣命
呼杨二将传下令,
大小三军听分明。
耕牛槽上不歇马,
秀女床上不休兵。
耕牛槽头拴了马,
驾起木驴万刀剐。
秀女床上睡了兵,
刮骨炼油点天灯。
百姓的东西不准拿,
公买公卖莫亏人。
要是哪个敢胡行,
鹰啸关上问斩刑。
武士
身穿铁甲暗日月,
头戴金盔插红缨,
锁子金甲两膀撑,
腰紧玉兰带一根。
丈二胸铠前后绕,
密密麻麻钉铁钉,
八宝疙瘩结腰中,
一条战袍腰里紧。
牛皮铁靴两脚蹬,
铜帮铜底铁后跟,
还嫌铁靴不威风,
蘑菇钉子钉三层。
走路踏地三寸深,
脚片一蹾响轰隆,
地下踩出三尺坑,
一股黄尘往上升。
抡铜锤、蹾铁锤,
红缨枪头舞龙飞,
牛耳片刀如闪电,
青龙宝剑挂腰中。
槽头牵过五花马,
驾上鞍镫一崭新,
镔铁笼头缀红缨。
红缨上边露踢胸,
肚带捆得紧绷绷,
前胸后尾牢牢捆,
骏马捆成铁流星。
前后又打铁罩笼,
罩得骏马不漏风,
左摇右扳扳不动,
正好杀人动刀兵。
鹞子翻身上了马,
三尺马鞭提手中,
上马踢得天星翻,
下马踏得草不生。
往前走了三几点,
瓦瓷口里冒火星,
踏烂石头磨烂砖,
金石琉璃碎粉粉。
蹬一脚,喊一声,
马蹄入地三尺深。
两腿一夹抖缰绳,
四只马蹄腾了空。
耳边呼呼起大风,
奔起如飞赛蛟龙。
镫里藏身不算能,
马背站得端整整。
备马
曹头拉过马能行,
架上取鞍一崭新。
提上一盏梅花灯,
马龙身上缀红缨。
马头上钗二指深,
马脖又戴花串铃。
马后捎的坐褥墩,
马脖捎的十样景。
一匹好马备停当,
拴马桩上把马拴定。
训斥
白天行的阳关道,
夜晚歌在招商客店中。
一路疾行一溜风,
这天来到文家村,
将村团团来围定,
里外围了个不漏风。
里三层,外三层,
三层外面又三层,
里外围了十八层,
层层好像生铁桶。
围定天,围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