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骑士精神的传承与永恒

  伴随着中世纪的衰落,骑士制度冰消瓦解,但是骑士精神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而且一直成为文学不断再创作的母题和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的精神理想与追求自我完善的动力与源泉。正如赫伊津哈说的,“骑士制度反映出贵族的轻松、浪漫和理想主义风度”。“注释1”“火药的传入虽然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但是中世纪骑士所体现的并且被理想化的骑士精神却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得以保留,它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多情的个人英雄主义,尤其适合热情珍惜名誉并且爱向妇女献殷勤的法国人和西班牙人。”“注释2”

  在15世纪,骑士精神并没有随着骑士制度丧钟的敲响而被埋葬,仍然成为人们追求和向往的崇高精神境界,更是人们期望借以改造社会和拯救社会的正义之象征。1485年,马洛礼的《亚瑟王之死》这本书问世之时,正值亨利七世(1485—1509)登基之时。本书的出版商柯克士顿之所以选择在这么一个时候,出版发行《亚瑟王之死》,就是想借助该书中所蕴涵的骑士那种英勇富有正义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唤醒贵族改造社会的意识,重振骑士精神,这正如柯克士顿自己所说的:“如果国王和王子不具备骑士所拥有的品质,那么,他们就不配作国王和王子以及贵族。”“注释3”这不仅是柯克士顿的期望,也正是亨利七世的心愿和决心。亨利即位后,就想把当时杀人放火、贪污腐化、分崩离析的英国,改造成为一个和平统一的国家。为此,他推崇开国元勋亚瑟王,自认为是亚瑟王的后裔,特地为他的儿子取名为亚瑟,而且在温切斯特的城堡里,放置一张直径18尺的圆桌,圆桌正中画着一朵大红玫瑰,上面覆盖着小朵白玫瑰,在玫瑰的外圈上面,绘有站立着庄严的亚瑟王,四周镌刻着二十四位骑士的名字。“注释4”亨利的这种做法,无非是在表明自己就是亚瑟王的降世,是正义的化身和代表,而圆桌骑士和亚瑟王正是骑士精神的典范。

  骑士精神不仅受到英国国王亨利七世和柯克士顿的追崇,而且就是在处在文艺复兴中的意大利,也是备受青睐的。雅各布·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骑士荣誉癫狂的追求,几乎成为一种社会弊病。“几年前,每一个人都看到:所有的劳动人民直到面包师傅,所有梳毛工人、高利贷者、营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当一个官员去管理一个地方的小城镇时,他为什么需要一种骑士身份呢?这个头衔和任何一般混饭吃的职业有什么关系呢?不幸的尊严你何其颓废啊!那长长的一系列的骑士职责,我们的这些骑士们尽了哪一项呢?我所说的是使读者看到:骑士身份已经死了。如果竟至于把荣誉赠给死人,那么为什么不赠给木石,不赠给一条牛呢?”“注释5”尽管这一段是对骑士荣誉称号泛滥的讽刺挖苦,但是也折射出骑士精神的魅力。骑士的荣誉不仅仅对贵族产生了诱惑,而且也受到平民百姓的膜拜,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就是很好的例证。

  美第奇家族虽然是平民出身,血管里边没有高贵的血统,但是他们对比武感兴趣的程度,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宫廷。即使在柯西莫时代(1459)和以后的大彼埃特罗的时代,在佛罗伦萨都举行过辉煌的比武,小彼埃特罗甚至为了这种消遣而忽视了政务,并且不穿上甲胄就不肯让人给他画像。“注释6”不仅像美第奇家族那样富有的市民对比武执迷,就是一般的市民也是痴迷的。一位七十岁的公证人骑着一匹从一个染匠那里赁来的瘦马,到佩雷托拉参加那里的比武。某一个爱开玩笑的人把一根荆棘绑在这匹马的尾巴下,马一受惊,就跑开了。把这个戴着头盔的骑手一直带回城里,弄得他遍体伤痕,饱尝惊恐。“注释7”人们之所以对比武抱有如此的热情,其实并非仅仅是一时的情趣,而是试图通过比武的举动,向人们展示自己是具有像骑士那样的品质和荣耀。

  1520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会晤

  16世纪的英国不仅仅是承袭了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而且还将它复兴。1524年,在格林威治,英国国王亨利八世(1509—1547),创建了名字叫“忠诚城堡”的比武场,从此,比武之风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伊丽莎白(1558—1603)统治时期。比武是骑士的职业,也是骑士展示和培育其精神品质的场所,比武的复兴无疑为骑士精神提供了延续和发展的空间。英国这一时期的达德利(Dudley)家族的好运就全部来源于比武场,他们家族凭借着在比武中所显露的骑士的品质,从而为自己在宫廷中赢得了显赫的地位。在亨利八世执政伊始,尽管埃德蒙·达德利(Edmund Dudley)就被镇压,但是他的儿子约翰·达德利(John Dudley)却凭借在比武场上的武艺和骑士风范,赚取了亨利国王的信赖,很快在爱德华六世统治时期(1547—1553)晋升为诺森伯兰(Northumberland)公爵。爱德华六世死后,玛利当政,公爵(埃德蒙·达德利)由于叛逆,几个儿子全都遭监禁,几经周旋,儿子们一被释放,就又在比武场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大放异彩。1558年,伊丽莎白上台,在比武场上已小有名气的罗伯特·达德利(Robert Dudley)立即和兄弟几人为伊丽莎白护驾,从而被任命为马房的主管,这样,他就可以天天与女王亲近,以骑士的文雅风范,赢得了女王的宠爱,从此,飞黄腾达。“注释8”达德利家族发迹的历史揭示了骑士精神的魅力,而悉尼则是骑士精神的楷模。

  菲利普·悉尼(Philip Sidney)是累斯特(Leicester)伯爵的侄儿,戎马一生,喜好比武和冒险远征,充分展现了骑士的风范——荣誉尊严至上。1579年,菲利普·悉尼在同牛津伯爵就使用网球场地发生争执时,当即提出决斗以捍卫自己的荣誉,英国枢密院干预禁止,但无济于事,最后伊丽莎白女王亲自出面斡旋,才阻止了他英勇的举动。“注释9”1584年,一位无名氏在法国巴黎出版了名为《累斯特的公共财富》(Leicester's Commonwealth)一书,攻击累斯特伯爵是一位谋杀犯、叛徒、通奸犯等,为此,他写了《捍卫累斯特伯爵》(Defence of the Earl of Leicester)一书准备发行,并且发出公告:“为了捍卫家族的荣誉,他愿意在三个月时间里,在任何时间地点,同无名的对手决斗。”“注释10”菲利普·悉尼决不是那种只在决斗上或平日里虚张声势之人,在真正的战场上,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1581年,在远征尼德兰中,他英勇冲锋陷阵,受了重伤。荣誉是骑士精神的核心,菲利普·悉尼两次与人决斗,展现了他对荣誉的关注胜过自己的生命,而在这方面,埃塞克斯(Essex)伯爵罗伯特·德弗罗(Robert Devereux)则是最典范的,“没有人比他更对荣誉渴望的了,也没有人像他那样对其他一切事情无所顾忌。”“注释11”

  埃塞克斯伯爵一生都在追寻着冒险和荣誉的桂冠,从未满足过。1585年,年仅18岁的埃塞克斯伯爵,自己出巨资一千镑装备了七百名绅士和一万五千名士兵,协同累斯特伯爵远征尼德兰。1589年,他又加入了远征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军事冒险活动。在里斯本一战,当英军都已撤离时,他却仍然在战斗,并冲向里斯本的城门,向守城的西班牙人挑战,结果无一人敢出来迎战,他因此赢得了经久的名声。1591年,在法国,他单枪匹马独闯敌人的控制区。在包围卢昂(Rouen)时,他又向该城市的市长提出了决斗。埃塞克斯伯爵屡屡英勇无畏的冒险举动,遭到了英国枢密院的控告。枢密院指责“他浪费时间和钱财远征,完全是为了个人的嗜好和荣誉,甚至为了自己所谓的荣誉而将军队置于无人管理和指挥的境地。”“注释12”埃塞克斯伯爵一生追逐冒险远征来构筑自己荣誉的丰碑,除此外,参加比武,比武是他仅次于冒险远征的癖好。在比武场,他总是第一个出阵,而且总是比武场荣誉的赢家。16世纪的英国有许多像埃塞克斯伯爵一样对比武钟情的骑士贵族,如贝德福德(Bedford)伯爵、索桑普顿(Southampton)伯爵、苏塞克斯(Sussex)伯爵、芒乔伊(Mountjoy)贵族查尔斯·布朗特(Charles Blount)等,其中坎伯兰(Cumberland)伯爵乔治·克利福德(George Clifford),对比武的酷爱是仅次于埃塞克斯伯爵,但是只要有埃塞克斯伯爵参加比武,那么,他在比武场的荣誉和风采总是被埃塞克斯伯爵所夺走。

  16世纪,与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的复兴并行的是骑士文学的兴盛。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年),浪漫主义骑士传奇文学的再创者,为骑士文学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斯宾塞写了一系列的骑士传奇,如《美颂》、《爱情颂》、《仙后》、《小爱神》等,其中《仙后》是他最重要的作品。该诗描述了骑士所经历的种种奇特和惊险的故事,展示和歌颂了骑士的英勇、忠诚、文雅谦逊的品质。除了斯宾塞外,英国作家塞缪尔·丹尼尔(Samuel Daniel)也为骑士文学的繁盛做出了奉献,1595年他写的《内战》、《英格兰历史集》等作品,都是对骑士和骑士精神的宣讲和赞扬。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骑士精神并没有湮没于历史的大漠尘埃之中,18世纪,骑士和骑士精神再度在英国复兴。这次英国中世纪复兴主要体现在文学领域的浪漫主义的兴起,揭示了近代西欧社会对理性主义的叛逆和不满,以及对中世纪那种充满了个性活力和朝气的浪漫主义回归的期盼。在这种社会对浪漫气息渴望和追求中,英国诗人们编构了一系列的骑士传奇故事,重新塑造了人们的梦想与期盼。詹姆斯·麦克弗森(James Macpherson)创作了《奥西尼克》(Ossianic),托马斯·珀西(Thomas Percy)写下了《古英语诗的遗风》(Reliques of Ancient English Poetry),托马斯·查特顿(Thomas Chatterton)构造了《罗利》(Rowley),其中珀西编写的《古英语诗的遗风》,标志着中世纪的全面复活。《古英语诗的遗风》弥漫着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气息,全诗分为四类:浪漫民歌、英雄民歌、奠定在传奇故事基础上的民歌、有关莎士比亚的民歌,其中最为流行的最受欢迎的是浪漫民歌。浪漫民歌以讲述中世纪骑士的游侠爱情和骑士风范而著称。《考利尼》(Sir Cauline)和《国王埃斯特梅雷》(King Estmere)以及《小孩埃利》(The Child of Elle)是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浪漫民歌。《考利尼》是一个十分悲壮浪漫的爱情故事,讲述的是年轻勇敢的骑士考利尼暗恋着爱尔兰国王美丽的女儿克里斯特贝尔(Christabel),为了赢得她的芳心,他在王宫里,当众提出要击败勇猛无比的埃尔德里奇(Eldridge)骑士,于是,两位骑士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比武,最终考利尼战胜击败了埃尔德里奇骑士,并相当文雅地以对手至死不准再拿起武器为条件,宽恕了埃尔德里奇骑士的性命。当考利尼将缴获的埃尔德里奇骑士的剑赠送给了他崇拜的克里斯特贝尔时,他的英勇赢得了她的爱,但是命运的捉弄,当两位恋人正沉浸在爱河的甜蜜之中时,恰好被国王发现,国王大怒,将他放逐国外。考利尼的离去,令克里斯特贝尔十分伤心,国王为了安慰他的女儿,举行了盛大的比武大会。在比武期间,奇怪的是每一天都被一位陌生的骑士赢得最高荣誉。然而,第四天一位巨人索尔丹(Soldan),埃尔德里奇骑士的堂兄前来复仇,声称除非国王把女儿嫁给他,否则如果国王的骑士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的挑战,那么,他将杀死国王。国王宣布,如果他的圆桌骑士能出来迎战,将得到他的王国,并娶得他的女儿,然而,所有的骑士都惧怕巨人索尔丹,没有人敢出来迎战,正当国王悲伤绝望时,陌生的骑士出现了,他提出要用埃尔德里奇骑士的剑同巨人决斗。生死的决斗开始了,陌生的骑士展示出大无畏的胆量和勇气,最终杀死了巨人,于是,国王和所有的骑士一片欢呼,而这位大胆陌生骑士由于受了致命的伤而晕倒。当国王的女儿前来救助这位勇敢的骑士时,却惊喜发现这位陌生的骑士正是自己夜思梦想的考利尼,然而处在奄奄一息的考利尼只留下了最后一句话,“他愿意为了她而死”。“注释13”

  浪漫民歌《国王埃斯特梅雷》讲的也是类似的浪漫爱情传奇故事。国王埃斯特梅雷(Estmere)是一位十分英勇的骑士,听说国王阿德兰德(Adland)的女儿十分美丽,决定娶国王的女儿作为英格兰的王后,于是,向公主求婚,公主应许。正当他们准备承办婚事时,西班牙国王布雷默(Bremor)警告国王阿德兰德,他要娶公主,否则他将以武力抢走公主。埃斯特梅雷得知这消息后,立即装扮成琴师歌手,前往阿德兰德国王的王宫,在宫殿中唱歌向公主暗示自己是埃斯特梅雷,并乘机抽剑杀死了西班牙国王布雷默。“注释14”

  同样,《盖伊传奇》(The Legend of Sir Guy)讲的是盖伊(Guy)为了赢得沃里克(Warwick)伯爵女儿费莉斯(Felice)的爱,进行了一系列冒险的传奇故事。恰如中世纪典雅爱情的格言那样,骑士要获得爱情,必须涉惊历险,以英勇的品质证明自己是值得爱的,骑士盖伊先后救了诺曼底皇帝的女儿,在同萨拉森人战斗中,又斩杀了索尔丹(Soldan),然后回到英格兰,他以英勇和显著的功绩赢得了费莉斯的爱,但是他们一同只度过了40天的蜜月,他就毅然前往圣地去追求更大的冒险和荣誉。在圣地,他击败了巨人阿马拉恩特(Amarant),解救了伯爵乔纳斯(Jonas)的儿子。他再度返回英格兰时,迎战并杀死丹麦巨人科尔布朗德(Colbrond),以后他又进行了更大的冒险,斩杀了巨大狂暴的野猪和疯牛以及毒龙,然后,他回到沃里克(Warwick),隐居起来。每天他都从他的妻子那儿,得到食物,但是他的妻子一直不知道他是谁,直到临死前,他派人给他的妻子送去一枚戒指,然而,当他的妻子得知真情,赶来时,他已经停止了呼吸。“注释15”

  浪漫主义的骑士精神不仅为英国人所喜闻乐见,而且同样也受到德国人的青睐,成为鼓舞德国人民斗志的有力精神武器。18世纪的德国正处在分裂混乱动荡之中,普鲁士发动的七年战争(1756—1762)使民不聊生,德国变成了欧洲列强的角逐场。在这民族危机和内忧外患四伏的情况下,1773年,歌德的《铁手骑士葛慈·封·勃利欣根》一经问世,不但打破了长期笼罩在德国文坛的沉闷空气,宣告了狂飙突进时代的到来,而且对昏昏欲睡的处在绝望的德国民众以振聋发聩。歌德塑造了具有忠诚、善良、坚韧、勇敢、机智品质以及极其富有反抗精神的主人公骑士葛慈,骑士葛慈早年在战斗中失去了左手,但装上了一条铁打的假臂后继续冒险生涯,英勇强悍不减当年,曾一度参加过农民起义。扶今思昔,以古喻今,歌德所塑造的骑士葛慈身上集中了狂飙突进的种种理想特征,集中了德国民族种种优秀品质,歌德希望借骑士葛慈的形象重新唤起德国民众心目中的英雄主义豪情,用他的铁手击碎民众铅一般沉重的睡眠,使民族精神为之一振。由于《铁手骑士葛慈·封·勃利欣根》深受德国民众的喜爱,模仿之作大量涌现,德国掀起了一股编写骑士剧的热潮。骑士传奇故事的风行显示了中世纪的骑士精神的魅力,诚如晚年的歌德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的,“葛慈的传记深深感动了我,这位在野蛮而混乱的时代里强悍而善良的自助的形象,唤起了我最深的同情。”“注释16”海涅也曾这样评价道,“《葛慈》不过是一部戏剧体的骑士小说,这类骑士小说当时是受人喜欢的。”“注释17”由此可见,骑士传奇故事的盛行,无疑说明了骑士传奇故事中所蕴涵的骑士精神适应了德国社会的需求和渴望以及时代的召唤。

  18世纪充满骑士的英雄主义和典雅爱情以及自我牺牲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兴盛,为19世纪中世纪浪漫主义在欧洲的全面的复兴揭开了序幕。

  19世纪,英国中世纪浪漫主义的复兴是极其富有戏剧性的。1839年,年轻极其富有的埃林顿(Eglinton)伯爵在他的城堡举行了竞技比赛。150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前来应征参加比武。由于实际的费用与可怕的困难,第一天,只留下30位人,称得上现代时代的荣誉。而就在竞技比赛的那天,上万人带着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前来观看中世纪的奇观。“注释18”当然,这仅仅是19世纪整个欧洲对中世纪骑士精神的一次追忆和追崇的复兴运动的开始,复兴运动是不限于比武这一表象,而是包括了诸多的内容,尤其是在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方面。

  19世纪浪漫主义再度兴起是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的,这就是曾被人们膜拜的理性主义的破产。法国大革命依照卢梭的所谓“生而平等”的狂想,试图建立一个理想的新世界,但是到头来,人们发现为启蒙思想家们所鼓吹的和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并未真正实现。诚如恩格斯说的,“新制度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绝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破产了”,“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的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注释19”因而,在人们对理性主义产生失望之余,就不禁缅怀中世纪时期令人神情激荡和神往的骑士精神,期望借助骑士那蓬勃浪漫的情怀,给处于迷茫与沮丧的社会以精神的震荡和激励,于是,19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狂飙运动应运而生。

  19世纪的英国继承了18世纪的浪漫传统,对亚瑟王浪漫传奇的钟爱依然不减。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乔治·戈登·拜伦,曾写下了浪漫主义传奇诗《东方叙事诗》,塑造刻画了一系列顽强、高傲、勇敢坚韧的富有骑士精神的人物。作家丁尼生是亚瑟王传奇忠实的崇拜者,自1833年开始从事亚瑟王的创作,前后耗费了二十五年时间,1862年,印行了《英王牧歌》。1896年,他写成了《亚瑟王的来临》、《圣杯》、《伯莱士和艾达娜》以及《亚瑟王逝世》等。诗人莫里斯在1858年刊行的诗集《为桂乃芬王后答辩及其他》之中,就收集了好几首讽咏亚瑟王的短诗。作家斯文朋对亚瑟王传奇也是情有独钟,在1882年出版了一本名叫《良纳斯城崔思痛》的书。1896年,又取材马洛礼的著作,印行了一本诗集《巴兰故事》。“注释20”

  不仅英国刮起了浪漫主义的旋风,而且与英国隔海遥遥相望的欧洲大陆法国,也掀起了浪漫主义风潮。1842年,大仲马发表了长篇历史小说《阿芒得骑士》,本来是一次尝试,结果一举成功,黄金万两。大仲马的一举成名,可以说是归功于他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适应了时代的呼唤和渴求,再创了人们梦想的骑士精神。1844年,他又发表了《三个火枪手》。结果《三个火枪手》一经问世后,便风靡于世界各国。《三个火枪手》的发表,使大仲马名扬四海,不仅在法国,而且在世界上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对此,法国著名的文学传记作家安德烈·莫洛瓦说,“《三个火枪手》风行全世界,而且经久不衰,这说明大仲马通过自己的英雄人物表现了自己的赤子之心,适应了人们对于戏剧性仁爱的英雄主义的向往,这种向往是不分时代和国界的。”“注释21”《三个火枪手》并非完全是大仲马的虚构和幻想,它的原型是库蒂尔兹的《达尔达扬回忆录》。大仲马将库蒂尔兹那里玩世不恭的剑客塑造成讨人喜欢的使人赞叹不已的、传奇式的、意志坚强、风流殷勤的英雄。浪漫骑士文学,既是反映和满足了人们精神的需求,同时也成为现实生活中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除了以上两个作品外,1832年,大仲马到瑞士,并写下了《瑞士旅行印象记》。该作品其中的一节叫《阿尔希德·诺里维》描述了法国旅行推销员阿尔希德·诺里维和一位英国绅士决斗的故事,展示了骑士的荣誉观念对法国和西欧社会人们的影响。

  浪漫主义不仅在西欧得到了复兴和蓬勃发展,而且在偏隅的东欧也得到了强烈的回应。19世纪的欧洲先后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而此时的俄罗斯却依然处在沙皇专制暴力统治之下。对此,俄罗斯富有革命和战斗精神的作家率先在文学艺术领域,通过追寻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向专制沙皇进行挑战。

  俄罗斯的民族英雄普希金无论是在他的作品还是在他所拥有的精神品质上,都真正体现了骑士英勇抗争和决不屈服的精神。普希金的作品充满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他先后创作了《吝啬骑士》和《青铜骑士》。普希金的作品不仅展示和宣讲了骑士精神,而且他自己也正是他所创作的作品的真实写照。为了正义和捍卫自己的荣誉,普希金不顾沙皇的禁令,毅然拿起武器同玷污自己名声和尊严的丹特士决斗,“他不能允许上流社会的谣言把他的妻子的名字跟别人的什么人的名字联系在起来。按照当时贵族的观念,作丈夫的名誉遭到污辱,只有用决斗来洗刷干净。”“注释22”普希金同丹特士的决斗,不仅仅是为了捍卫妻子和他自己的名誉,同时也是向以沙皇为代表的黑暗势力的挑战和蔑视。决斗是英勇的表现和对荣誉的倾注,而普希金决斗的事由,也折射出中世纪骑士的典雅爱情思想对欧洲上流社会的影响——对贵妇人的崇拜,“这个漂亮的近卫军军官开始出入彼得堡的沙龙,在那里常常遇见普希金夫妇,并对娜塔丽亚·尼古拉耶芙娜一见钟情。开头不过是上流社会流行的对名媛的崇拜,到了1835年秋则变成了热烈的爱情,不久就赢得了对方的情感。”“注释23”

  虽然普希金为了荣誉而牺牲了,但是他所表现出的坚韧不屈的精神,激励着人们英勇抗争,莱蒙托夫(1814—1841年)就是普希金当之无愧的继承人。诚如高尔基在《俄国文学史》中指出的,“在莱蒙托夫的诗里,已经开始响亮出一种在普希金的诗里几乎听不到的调子——这种调子就是对事业的热望,积极参与生活的热望。”“注释24”别林斯基则称莱蒙托夫为“悲凉文学荒漠的金字塔”。莱蒙托夫一生都在期待风暴,期待斗争,“希望把每个日子都能够化作为不朽的时刻”。他的长诗《恶魔》是叛逆精神的交响乐,《童僧》则被誉为英雄主义的歌颂。1838年,他创作的《沙皇伊尼·瓦西里叶维哥、青年的近卫士和勇敢的商人卡拉希尼珂夫之歌》讲述了,富于斗争精神的商人卡拉希尼珂夫坚强不屈,为捍卫自己家门的荣誉,与沙皇恩宠的近卫士基里别叶维奇格斗而勇敢献出生命的故事。作品始终渗透着主人公英勇顽强的精神,在他同基里别叶维奇拳斗之前,他庄严地对弟弟们说:“我的精神受不了这样的侮辱,勇敢青年的心决不能容忍……我将要同他在决斗场上拼命;要是他把我打倒,你们要挺身而出,为了神圣的正义不惜牺牲。”“注释25”在基里别叶维奇一命呜呼后,伊凡雷帝勃然大怒,质问卡拉希尼珂夫:“凭你的良心给我据实招供,你打死我那忠实的奴仆,我最好的战士基里别叶维奇,是一时误伤,还是出于有意?”卡拉希尼珂夫只要昧着良心说一声“误伤”,就能让沙皇息怒,使自己解脱。但是,对于他来讲,荣誉与尊严重于生命,他高傲地回答伊凡雷帝说:“我打死他,完全出于有意”。

  莱蒙托夫不仅在文学中以骑士精神刻画了许多英雄人物,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是如此。莱蒙托夫作为一名军官,在战斗中的英勇恰如其诗文一样,他屡建功勋,受到三次嘉奖,曾两次与人决斗。在伯爵夫人拉瓦莉的一次舞会上,法国的巴特兰和莱蒙托夫发生口角争执,被激怒的巴特兰说,如果在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会知道这件事该如何了结;对此,莱蒙托夫毫不畏惧地回击说:“在俄国也像在任何地方一样,同样遵守荣誉的规则,而且我们并不逊色于别人,会允许某某人加辱于自己而不受惩罚。”“注释26”当即巴特兰向莱蒙托夫提出挑战。尽管莱蒙托夫接受了挑战,进行决斗,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表现他是英勇,同样关注和捍卫自己的荣誉,但是他决不将决斗视为狭隘的复仇和对对手的屠杀,因此他在决斗中朝天开枪,展现了文雅大度的英雄气概。

  由于莱蒙托夫的作品充满了战斗性,沙皇当局有意想借助决斗除掉他。于是,利用人们的虚荣心,唆使一个曾被莱蒙托夫的俏皮话触犯过的年轻军官利桑涅维奇,向莱蒙托夫挑战决斗。说什么忍受莱蒙托夫的“嘲笑”是与一位军官的荣誉不相容的,诱劝他“教训教训”莱蒙托夫,但是这个20岁的年轻人比起教唆者设想的,更显得高尚,更有主见。他回答他们说:“你们怎么啦!要我举起手对准这样的人?不,我永远也不干这种勾当。”虚荣心虽然在正直高尚的利桑涅维奇身上未起作用,但是却在满身的花花公子习气,重虚荣,爱面子,喜欢当着女性的面炫耀自己的马尔泰诺夫身上生效了。一次,由于莱蒙托夫在女士面前同马尔泰诺夫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但是马尔泰诺夫却觉得是一个奇耻大辱,恼怒地说,要让莱蒙托夫知道他所开玩笑的代价。莱蒙托夫是一名枪法很好的军人,但是他从不想射杀自己的同伴,因此在决斗中,他声明他将不向马尔泰诺夫开枪,但是狭隘爱虚荣的马尔泰诺夫却向莱蒙托夫开了枪。

  骑士虽然随着中世纪的衰落而被湮埋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它的阴魂却不散,时常在欧洲社会游荡,决斗既成为正直的人捍卫正义的壮举,但也常常成为一些阴谋分子和狭隘之徒进行报复和残害正义之人的屠刀。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爱决斗的人》,就是讲述了主人公鲁契柯夫和基斯吉尔之间决斗的故事。鲁契柯夫是令人可怕的非常粗鲁的心胸狭窄的、喜爱决斗的杀人之徒,而基斯吉尔却是一个有教养文雅正直善良的但从不怯懦的人。善良的基斯吉尔主动与孤僻的无人愿交往的鲁契柯夫谈心,二人一时成为好朋友,但是最终因为两个人同时爱上贵族的女儿玛莎,在恋情中失败的鲁契柯夫认为基斯吉尔在故意捉弄他,于是,借决斗之机杀死了坦诚正直的基斯吉尔。

  代表象征着正义的骑士精神不仅被俄罗斯伟大的艺术家用来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向沙皇进行宣战,而且也成为处在列强欺凌之中的波兰富有民族意识的文学艺术家用来拯救民族独立和尊严的精神寄托。19世纪波兰处在沙皇俄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奴役和宰割之下,对此,波兰作家显克微支创作了《十字军骑士》,刻意塑造了勇敢无畏,身强力壮,品德纯洁,诚实正直,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待妇女有侠义骑士风度的波兰年轻骑士兹皮希科这个英雄人物,其用意在于试图利用波兰年轻骑士兹皮希科所展示出来的骑士精神,向波兰人民灌输不屈不挠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号召波兰人民鼓起信心和勇气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捍卫波兰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同所有高尚的骑士一样,支配兹皮希科行动的生活理想无非是骑士精神——“爱情加荣誉”,对情人的忠贞不渝和对战斗荣誉的追求。“注释27”

  寻觅历史的长河,骑士精神几乎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魅力和闪光的印记,焕发着时代的生机气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追求社会的正义和理想。骑士精神的光辉不仅照耀在昔日,而且在今天,仍然散发着往日的光芒。骑士精神是每个时代人们所共有的对美好的生活和未来以及对人自身完善的追求和向往。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注释1”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耿淡如译)下册,第352页。

  “注释2”赵林:《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第287—288页。

  “注释3”Arth B。Ferguson,The chivalric tradition in Renaissance England,p36.

  “注释4”马洛礼:《亚瑟上之死》(黄素封译),第1066页。

  “注释5”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第358页。

  “注释6”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第361页。

  “注释7”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第360页。

  “注释8”Richard C。Mc Coy,The rite of knighthood:Literature and politics of Elizabethan chivalry,pp29-37.

  “注释9”Richard C。Mc Coy,The rite of knighthood:Literature and politics of Elizabethan chivalry,p58.

  “注释10”Richard C。Mc Coy,The rite of knighthood:Literature and politics of Elizabethan chivalry,p56.

  “注释11”Richard C。Mc Coy,The rite of knighthood:Literature and politics of Elizabethan chivalry,p79.

  “注释12”Richard C。Mc Coy,The rite of knighthood:Literature and politics of Elizabethan chivalry,p81.

  “注释13”R。R。Agawal,The Medieval revival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omantic Movement,pp23-25.

  “注释14”R。R。Agawal,The Medieval revival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omantic Movement,pp26-27.

  “注释15”R。R。Agawal,The Medieval revival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omantic Movement,pp30-31.

  “注释16”转引自杨武能:《评〈铁手骑士葛瑟·封·伯利欣根〉》,《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2期,第105页。

  “注释17”海涅:《海涅选集》(张书玉编选),第28页。

  “注释18”Hopkins Andrea,Knight,p187.

  “注释19”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7-298页。

  “注释20”马洛礼:《亚瑟王之死》(黄素封译),第1067页。

  “注释21”亨利·克鲁阿尔:《文学巨匠大仲马》(梁启炎译),第137页。

  “注释22”列·格罗斯曼:《普希金传》(王士燮译),第522-523页。

  “注释23”列·格罗斯曼:《普希金传》(王士燮译),第515页。

  “注释24”《俄国文学史》(上海1979年)第273页,转引自尼科列瓦:《决斗的流刑犯——莱蒙托大传》(刘伦振译),(湖南文艺社1993年)第1页。

  “注释25”尼科列瓦:《决斗的流刑犯——莱蒙托夫传》(刘伦振译),第134—136页。

  “注释26”尼科列瓦:《决斗的流刑犯——莱蒙托夫传》(刘伦振译),第221—223页。

  “注释27”陈冠商:《〈十字军骑士〉的思想与艺术》,《上海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第33页。

  §§结束语

  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从战争、宗教、典雅爱情到文学的演变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骑士精神深受中世纪文化的影响,经受了文明的洗礼和教化,在某种程度上讲,骑士精神就是中世纪文化的产物,而且骑士精神伴随着自身的发展演进,越来越成为一种对骑士的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和制约力的文化现象。

  从骑士精神的衍生演变的脉络可以看出,骑士精神萌生于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日耳曼人,实际上,骑士精神也就是处在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日耳曼人所形成特有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而这种思想观念积淀沉积为一种文化,并通过口述文化或文字记载的方式被传承进入中世纪,在中世纪社会经过再次不断重构,从而成为对骑士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制约的文化力量。

  慷慨这一骑士精神是发端于日耳曼人,也是游猎社会的必然产物。游猎生活的动荡不安,甚至是瞬息万变的,这种情况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也无法积聚大量财富,从而也就使他们慷慨豪爽,轻视财富,将财富视为身外之物,正如《天神之言》中所宣讲的:“曾拥有过土地和羊群,现在却端起了乞讨的饭碗,财富可以在眨眼之间消逝,黄金是人类最虚伪的朋友。”“注释1”《天神之言》中所言,不仅是反映了日耳曼人的心态,而且对日耳曼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产生了催化和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他们淡化财富的意识。在日耳曼人社会中,人们在展露慷慨时,尤为显得无所顾忌;在相互做东宴请时,人们相互攀比,惟恐自己的慷慨不及别人,主人总是要想使客人对自己的慷慨之举感到惊讶不已,而客人再做东的时候,其奢华程度不仅不能次于甚至还要超过他被宴请的标准。

  日耳曼人仰慕于慷慨是具有实际作用和意义的,并不是为了慷慨而慷慨。在日耳曼人看来,慷慨是一种美德,是他们赢得美好生活和友谊忠诚以及声誉的必要手段。《天神之言》这样讲道:“慷慨而勇敢的人总是生活美好,很少被烦恼困扰,但是卑鄙之人到处都会遇到鬼怪,守财奴总是为礼物担忧。”“注释2”“友善之言无需高价相求,获得赞美的代价可能并不高昂:用半块面包和一只空杯,我自己找到了一个朋友。……一旦你拥有了足够的财富,你就不该渴望得到更多,你为朋友节省的财富,也许会被敌人拿走,希望往往会变成谎言。礼物使朋友之间互享快乐,一块盾牌或一件贵重的外衣,相互馈赠使友谊永存,生活美满。”“注释3”在德国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克琳希德为了为丈夫西格弗里报仇,散尽自己的财产以赢得更多的忠诚和支持。在日耳曼人社会,慷慨这一观念,不仅仅被折射于诗文的文本中,同时也作为一种习惯凝固于文本中,作为一种箴言积淀于文本中,对现世和后世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浸染和教化。

  中世纪因袭了古日耳曼人的传统,封建贵族在展示慷慨时,显得更加变本加厉,不在乎价钱,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而且对入不敷出满不在乎。节俭被视为是与贵族骑士阶层的美德背道而驰的低劣品质。贵族骑士生活的全部事情几乎就是吃喝和分送自己的财产,他们在做这些事情时越奢侈越惊人,就越能够得到人们的赞扬,其社会地位和威望也就会越高。慷慨不仅成为贵族骑士追求的时尚,而且愈来愈成为贵族骑士的标志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就贵族骑士自身来讲,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其一是为了赢得更多的骑士贵族的支持,其二是迫于传统习惯的压力,其三是受到吟游诗人的渲染和所造就的文化氛围的驱使与压力。

  中世纪的吟游诗人把慷慨行为看作是一种高尚的与吝啬水火不相容的贵族社会风尚。对于吟游诗人来讲,赠送礼物是最主要的美德,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的慷慨。如果人们不能从分配自己财富中找到乐趣,那么,这就等于破坏了世界的和谐,因为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母,而慷慨则是一切美德的核心。在某种程度上讲,骑士伦理体系就是以慷慨为中心的,慷慨这一美德甚至比战场上的英勇更为重要。一位诗人曾说过,“我不轻视武力和道理,但是我认为礼物可以控制一切。”诗人埃尔·卡德纳尔泽则指出,“勇猛告诫我们不要吝惜我们的收入。”“注释4”在吟游诗人眼中,富有的吝啬之人是最残忍的人,因为他不能掌握住自己所拥有的真正意义。诗人和其文本的宣讲,对贵族骑士的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对贵族骑士的慷慨行为进行了鼓励和张扬,另一方面则对贵族骑士施加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使他们不得不就范于强势的社会舆论力量,因为诗人们的渲染,造就了社会对贵族骑士慷慨行为的认同和共识,在人们的眼中,似乎慷慨就是贵族骑士的化身和象征,而吝啬绝对不是贵族骑士所应具有的。慷慨与其说是贵族骑士自己自觉主动培育出来的品质,还不如说是诗人文本的强势所威逼利诱出来的。

  忠诚最初也是古代日耳曼人所崇尚的美德。《天神之言》这样告诫人们:“人应该一生一世对朋友忠诚,不但忠诚于自己的朋友,而且忠诚于朋友的朋友。”“注释5”日耳曼人忠诚这一美德,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在中世纪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忠诚是中世纪时期贵族骑士所应具有的最重要一项美德。在宫廷史诗和宫廷传奇中,忠诚往往成为被宣讲的主题,在《罗兰之歌》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罗兰誓死忠于查理之壮举的歌颂和赞扬。在《熙德之歌》中,尽管熙德因遭谗言被国王罢黜国门之外,放逐异国他乡,但即便是这样,熙德仍时时刻刻眷恋着他的君主,在每次取得重大胜利后,他都派人将最好的马匹和最昂贵的礼物送给国王,以表示他的忠诚之心依旧是那么赤诚,未曾改变。

  忠诚这一观念,不仅在中世纪的文学中受到追捧和宣讲,而且也受到基督教会进一步的赞誉。基督教会指出,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服务关系。如果一个人忠诚地为上帝服务,并且在任何事情上都服从上帝,那么,他就会得到自由。只有那些忠于上帝的、全心全意地信仰上帝的人,才能成为自由人,而那些不肯放弃傲慢,不情愿服从和忠诚于上帝意志的人,至多只能想象自己是自由的,而实际上他们不是自由的,他们不仅在现世是自己情感的奴隶,而且来世还要在地狱中受折磨。奥古斯丁就曾把“正义”、“和平”和“服从”几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神学层次上,可以看到“自由”、“依附”、“忠诚”、“正义”几个概念在意义上是相似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忠诚才能获得自由,才是正义的,而背叛行为是无法获得自由的,即使获得,那也是虚假的,是非正义的。在这里,基督教会对忠诚观念进行了理论化的诠释,并给它蒙上了神圣的光彩。

  骑士精神在演变过程中,文化强势对其催生的作用,在典雅爱情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突出。典雅爱情,并不是从日耳曼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而是中世纪吟游诗人虚幻的思想之物。吟游诗人在文学中构筑了理想骑士的风范和品质,并把它打造成骑士努力追求和实现的目标,一种社会时尚,以后甚至成为骑士必须履行的行为准则。吟游诗人对骑士的爱情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要求骑士以英勇、文雅、忠诚的品质去赢得贵妇人的爱,要求在求爱的过程中,忠心耿耿,经受住种种考验和磨练,呵护妇女的声誉,追求精神恋爱,求得精神的升华等,这些成为重视名誉的骑士必须履行的仪式。这样,爱情变成了一种繁琐的哲学,恋爱行为和表达情感的规范形成了一套专门的套路,吟游诗人通过歌颂某种理想的爱情,并使之仪式化。典雅爱情虽然是诗人的虚幻和吹出的泡影,但是这些虚幻和泡影却成为对骑士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实质性巨大影响的实实在在的文化现象,因为它对骑士产生了诱导,成为骑士日后努力按照文学文本中所构造的进行模仿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

  中世纪骑士精神的荣誉观也是源于古日耳曼人。在古代日耳曼人社会中,荣誉是一切美德的灵魂。慷慨、忠诚和英勇的品质,都是围绕着荣誉,是以荣誉为中心的。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暂时的,瞬间即逝的,而惟有名声荣誉是永存的,《天神之言》这样宣讲道:“牛早晚要死,种族迟早会灭绝。人类也不能永世长存,惟有人们做了好事留下的名声,永垂不朽。牛早晚要死,种族迟早会灭绝。人类也不能永世长存,但我知道,有一件事永远不会消失:那就是,死者的伟大荣誉。”“注释6”在中世纪,荣誉观依然是贵族骑士伦理道德的核心,骑士精神的灵魂。无论是慷慨,还是忠诚、勇敢,都是可以归结为是为了荣誉,更确切来说,是为了避免耻辱的罪名。骑士在战场上,追逐英勇的光环,渴望荣誉的奖掖,而骑士之所以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惟恐吟游诗人对他们耻辱行为的记录,从而成为永远也无法洗刷掉的奇耻。对于骑士准则所列出的复杂的礼节程序,当然这些礼节当中很多是诗人和教士的文本所构造出来的,骑士是丝毫不能违背的,而且必须时刻警惕不要违背这些行为准则,如果哪一位骑士违背了,他就会在其阶层的其他成员眼中败坏自己的名声,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惧怕在文化历史的文本中留下永远可耻的一页。

  伴随着骑士精神的发展演变,骑士的行为越来越被程序化和符号化,而且贵族骑士身份也越来越被礼仪和符号化。一个在激烈战斗中承担向国王传递信息任务的骑士,决不能直接出现在国王面前,而必须等候国王的召见,即使延误时间意味着战场上会出现灾难,也要等待,否则就会违背骑士的准则。宫廷史诗在构筑和宣讲骑士精神方面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诗中所构造的英雄具有勇敢、忠诚和文雅以及重荣誉等完美的品质,虽然这些是被诗人抽象出来的典型而不是真人真事,但是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它却把虚假虚幻变成了真实,因为的确有一些人受诗的感召而以诗中的人物为榜样来塑造自己的。

  中世纪骑士精神的衍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中世纪文化,尤其是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产物,同时骑士精神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尤其是随着中世纪落入历史的尘埃,它更成为被后世的文人墨客不断再造的而且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文化现象。在近现代,乃至当代的历史中,都可以寻觅到骑士精神的幽灵,19世纪大仲马的《阿芒得骑士》和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现代的法国作家凯塞尔的《骑士》,当代的法国作家让·吉奥诺的《屋顶轻骑兵》等,都是在文学领域中再现和重构了骑士精神的幽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给那些在各自的行业做出了巨大成就的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冠以骑士的美称,有足球骑士,有企业金融巨子骑士,有影帝骑士等等,这正如约翰·赫伊津哈所说的,“中世纪以后很久,骑士头衔被赋予了高度的伦理价值。一个人获得了骑士头衔,他的行为就达到了理想的标准,为之奉献毕生的事业得到了仪式性的体现和肯定。”“注释7”而这也无一不体现了骑士精神作为文化现象所闪烁着永恒的魅力。

  “注释1”A·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庞玉洁、李学智译),第273页。

  “注释2”A·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庞玉洁、李学智译),第256页。

  “注释3”A·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庞玉洁、李学智译),第255页。

  “注释4”A·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庞玉洁、李学智译),第288页。

  “注释5”A·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庞玉洁、李学智译),第255页。

  “注释6”A·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庞玉洁、李学智译),第274页。

  “注释7”约翰·赫伊津哈:《中世纪的衰落》(刘军等译),第61页。

  §§参考文献

  一、英文论著

  1.Agawal,R。R。,The Medieval Revival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omantic Movement,India,1990.

  2.Aquinas selected political writings,edited by A。P。D'En-treves,Oxford:Basic Blackwell,1948.

  3.Armies,chivalry and warfare in Medieval Britain and France,edited by Matthew Strickland Stamford,Lincolnshire:Paul Watkins,1998.

  4.Bailey,Derrick Sherwin,Sexual relation in Christian thought,New York:Harper&Brothers Publishers,1959.

  5.Broughton,Bradford B。,Dictionary of Medieval knighthood and chivalry,London:Greenwood Press,1986.

  6.Bruckner,Matilda Tomaryn,Shaping Romance(Interpreta-tion,Truth,and Closure in Twelfth Century French Fictions),Pennsylvania:Pennsylvania University Press,1993.

  7.Bumke,Joachim,Courtly Culture:Literature and society in the high Middle Ages,translated by Thomas Dunlap,California: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91.

  8.Chaucer's world,compiled by Edith Rickert,Columb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9.Chesterton,G。K。,St。Francis of Assisi,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 Publishers,1985.

  10.Chronicles of Matthew Paris,translated by Richard Vaugh-an,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6.

  11.Coulton,G。G。,From St。Francis to Dante(transla-tions from chronicle of the Franciscan Salimbene),Pennsylvania:Pennsylvania University Press,1972.

  12.Coy,Richard C。Mc。,The rites of knighthood:The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of Elizabethan chivalry,California: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89.

  13.Cultures of power:lordship,status,and process in twelfth-century Europe(edited by Thomas N。Bisson),Pennsylvania:Pennsylvania University Press,1995.

  14.Dalton,Paul,Conquest Anarchy,and Lordship:York Shire,1066—1154,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5.Desmond,Seward,The Hundred Years War,New York:Atheneum Press,1978.

  16.Dewald,Jonathan,Aristocratic experience and the origins of modern culture France,California: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93.

  17.Duby,Georges,Love and Marriage in the Middle Ages,Polity Press,1994.

  18.Duby,Georges,Medieval Marriage:The two models from twelfth century France,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19.Duby,Georges,The knight,the lady,and the priest:the making of Modern Marriage in Medieval France,(Translated by Bar-bara Bray)New York:Random House,Inc,1983.

  20.Duby,Georges,The chivalrous society,translated by Cynthia Postan,London:Edward Arnold Led,1977.

  21.Evergates,Theodore,Feudal society in the Bailliage of Troyes under the counts of Champagne(1152—1284),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5.

  22.Ferguson,Arthur B。,The tradition in Renaissance En-gland,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6.

  23.Feudal Society in Medieval France:documents from the country of Champagne,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Theodore Ever-gates,Pennsylvan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3.

  24.Fleming,Kobin,Kings and Lords in Conquest Engla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25.Froissart,John,The chronicles of England,France and Spain,London:J。M。Dent&Sons,Ltd,1921.

  26.Gibbs,Marion E。and Johnson,Sidney M。,Medieval Germany Literature,New York:Routledge Press,1997.

  27.Gies,France,The Knight in history,New York:Happer of Row,Pubblishes,1984.

  28.Goodman,Jennifer R。,Chivalry and exploration(1298—1630),Boydell Press,1998.

  29.Hackett,Helen,Women and Romance Fiction in the En-glish Renaissa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30.Hill,John M。,The Anglo—Saxon Warrior Ethic,Flori-da:Florida University Press,2000.

  31.Hollier,Denis,A history of French Literature,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32.Hopkins,Andrea,Knights,NewYork:Ny:shooting star Press,1990.

  33.Joseph and Gies,France,Life in a Medieval Castle,New York:Harper&Row,Publishers,1974.

  34.Keen,Maurice,Chivalry,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

  35.Knecht,R。J。,Renaissance warrior and patron:the reign of Francis I,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36.Lewis,C。S。,The allegory of lov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37.Michael,J。Bennett,Community,Class,and Careerism:Cheshire and Lancashire society in the age of Sir Gawain and the-Green Kni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8.Morgan,Gwendolyn A。,Medieval Balladry and the courtly Tradition,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1993.

  39.Morrall,John B。,The Medieval Imprint,New York:Ba-sic book,Inc,Publishers,1967.

  40.Neillands,Robin,The Hundred Years War,London:Rut-ledge Press,1990.

  41.Painter,Sidney,French Chivalry(chivalric idea and prac-tices in practices in medieval France),Cornell: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9.

  42.Payne,Robert,The dream and The Tomb,AHistory of the crusades,New York:Stein and day,1984.

  43.Pizan,Christine de,The book of deeds of Arms and Chival-ry,Pennsylvania: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9.

  44.Prestage,Edgar,Chivalry,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civilizing Influe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45.Riley,Patrick G。D。,Civilizing Sex on Chastity and the Common Good,T&T Clary Edinburgh,2000.

  46.Runciman,Steven,The first Crusad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47.Scaglione,Aldo,Knight at court:courtliness,chivalry of courtesy from Ottonian Germany to the Italian Renaissance,Califor-nia: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91.

  48.Selwood,Dominic,knights of the cloister:Templar and Hospitallers in Central-Southern Occitania,The Boydell Press,1999.

  49.Stenton,F。M。,The first century of English Feudalism(1066—1166),Oxford:At the Clarendon Press,1950.

  50.Strickland,Matthevo,War and Chivalry(the Conduct and Perception of war in England and Normandy 1066—1217),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51.The Anglo-Saxon chronicle,translated by The Rev。James Ingram,London:J。M。Dent&Sons Ltd,1923.

  52.The Medieval Nobility:study on the ruling classes of France and Germany from the sixth to the twelfth century,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Timothy Reuter,Holland: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1978.

  53.Tuchman,Barbara W。,A distant mirror:The calamitous 14_th

  century,New York:Ballantine Book,1979.

  54.Villehardouin and Joinville,Memoirs of the Crusades,translated by Sir Frank Marzials,London:J。M。Dent&Sons Ltd,1957.

  55.Warner,Philip,The British Cavalry,London:J M Dent&Sons Ltd,1984.

  56.Wright,Nicholas,Knights and Peasants:the Hundred Years War in the French Countryside,The Boydell Press,1998.

  57.Zmora,Hillay,State and Nobility in early modern Germa-n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二、中文论著

  1.阿尼克斯:《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2.埃里希·卡勒尔:《德意志人》(黄正柏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3.艾黎·福尔:《世界艺术史》(张泽乾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

  4.艾琳·鲍尔:《女性与上帝》(乐爱国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5.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6.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世界文明史》第1卷(罗经国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7.爱德蒙·斯宾塞:《小爱神》(曹明伦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8.《贝奥武甫》(冯象译),三联书店1992年。

  9.贝迪耶:《特利斯当与伊瑟》(罗新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10.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潘源来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11.陈冠商:《〈十字军骑士〉的思想与艺术〉》,《上海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

  12.陈凯先:《〈从里斯本的冬天〉到〈波兰的骑士〉》,《世界文学》1994年第4期。

  13.陈振尧:《法国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

  14.大仲马:《阿芒得骑士》(李爽秋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15.但丁:《神曲》(朱维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16.《法国历代诗歌》(江伙生译),武汉大学出版社。

  17.冯至:《德国文学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18.富士谷子:《女性入门》(张萍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86年。

  19.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寿纪瑜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20.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庞玉洁李学智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21.海斯、穆恩、韦兰:《世界史》(世界书局编译所译),三联书店1974年。

  22.亨利·克鲁阿尔:《文学巨匠大仲马》(梁启炎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23.汉斯—维尔内·格茨:《欧洲中世纪生活》(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2002年。

  24.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陈中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2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26.侯建新:《英国的骑士、乡绅和绅士都不是贵族》,《历史教学》1988年第3期。

  27.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28.海涅:《海涅选集》(张玉书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29.黄永林:《中国的武侠小说与西方的骑士文学之比较》,《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30.冀桐:《表现主义大师与浪漫主义骑士》,《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

  31.姜守明:《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历史知识》1985年第3期。

  32.《巨舰横行·北欧海盗》(公元800——1100)(邓庆平译,赵世瑜校),山东画报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33.卡勒瓦拉:《芬兰民族史诗》(侍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34.凯撒:《高卢战记》(任炳湘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35.凯塞尔:《骑士》(郭太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6.科斯明斯基、斯卡维金:《中世纪史》(朱庆永等译),三联书店1957年。

  37.科特迈耶:《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中国人民大学英语教研室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

  38.李赋宁:《欧洲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39.丽月塔:《绅士道与武士道——日英比较文化论》(王晓霞、陈守桂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40.梁实秋:《英国文学史》,协志工业出版社1985年。

  41.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

  42.刘建军:《论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文化成因及其新质特征》,《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5期。

  43.卢斯达维里:《虎皮武士》(李霁野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

  44.鲁思·本尼迪克:《菊花与刀》(吕万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45.陆海明:《中世纪西方文学与中古东方文学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第1期。

  46.吕大吉:《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7.列·格罗斯曼:《普希金传》(王士燮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48.《罗兰之哥》(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49.骆兆伦:《试比较中国“士”、日本“武士”和西方“骑士”》,《重庆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

  50.马托雷尔、加尔巴:《骑士蒂朗》(王央乐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51.马洛礼:《亚瑟王之死》(黄素封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

  52.M·雅洪托娃:《法国文学史》(郭家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年。

  53.孟宪强:《堂吉诃德不是骑士的典型形象》,《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

  54.《尼伯龙根之歌》(钱春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55.尼科列瓦:《决斗的流刑犯——莱蒙托夫传》(刘伦振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

  56.倪世光许桂敏:《论骑士行为准则的基督教特征》,《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57.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袁志英译),三联书店1999年。

  58.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蔡鸿宾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59.《乔叟文集》(方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62年。

  60.《骑士时代·中世纪欧洲》(侯树栋译),山东画报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1.任晓润:《侠义之气与骑士道德》,《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62.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1978年。

  63.司各特:《最后一个吟游诗人的歌》(曹明伦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64.沈之兴:《中世纪的骑士》,《外国史知识》1986年第3期。

  65.塔西陀:《日耳曼尼亚志》(马雍傅正元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66.台奥多尔·史托姆:《白马骑士》(王克澄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67.汤普逊:《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68.屠格涅夫:《爱决斗的人》(林树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69.王德林:《试论西欧中世纪的骑士的教育》,《河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70.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信仰时代》(台北,幼狮翻译中心编译),东方出版社1999年。

  71.文雄达:《骑士制度的盛衰》,《外国史知识》1986年第2期。

  72.《西班牙诗选》(至17世纪末)(张清瑶译),重庆出版社1991年。

  73.西多罗夫、孔拉德:《世界通史》(第三卷上),三联书店1961年。

  74.《熙德之歌》(赵金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75.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张俊彦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

  76.玄珠:《骑士文学》,世界书局1929年。

  77.雅克·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78.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弘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79.《亚瑟王的故事》(邓保中译),中国民间出版社1984年。

  80.《亚瑟王和圆桌骑士》(刘道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

  81.杨武能:《评〈铁手骑士葛慈·封·伯利欣根〉》,《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2期。

  82.杨慧林黄晋凯:《欧洲中世纪文学史》,译林出版社2001年。

  83.伊·巴丹特尔:《男女论》(陈伏保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84.《伊戈尔远征记》(魏荒弩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85.约瑟夫·凯塞尔:《骑士》(郭太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86.于伟:《法兰克骑士制度的建立》,《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87.约翰·赫伊津哈:《中世纪的衰落》(刘军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

  88.张泽乾:《法国文化史》,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89.赵立行于伟:《中世纪西欧骑士的典雅爱情》,《世界历史》2001年第4期。

  90.赵林:《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91.《中世纪欧洲》(何炳松编译),商务印书馆1929年。

  92.仲跻昆:《阿拉伯文学与西欧骑士文学的渊源》,《阿拉伯世界》1995年第3期。

  §§后记

  本书是笔者的博士论文。1999年,我有幸跨入复旦,这座莘莘学子的圣殿,梦往神游已久的“福地”,开始了我人生新一轮的跋涉与探险。读博三年,虽然短暂,恰如白驹过隙,但却也是那么漫长,浓缩了我人生许许多多的历程。

  在这座全国知名的学府,我学到了许多。导师张广智教授严谨治学的风范,使我受益匪浅,感悟到学术之路是漫长曲折艰辛的,而且是严肃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