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饮食原料这个大家族中,食用菌、藻这类无叶无花无果的低级植物性食料,向来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特有的食疗功能和鲜美的滋味等优势受到人们的偏爱。
我国对于食用菌、藻的研究利用,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一贯十分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有些菌类、藻类品种如木芝、石耳等已进入饮食领域。《礼记·内则》、《庄子》以及先秦诸子的其他著作中就有关于菌、藻入馔的记载;两汉、三国时期的文献资料中,对于菌、藻的记述日渐增多;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代苏恭的《唐本草》等书,不仅记载了许多菌、藻的性质、用途、烹调技法,还介绍了木耳等食用菌的人工培育经验;到了宋代,已有了陈仁玉的《菌谱》这样关于食用菌研究的专著,及至明、清时期,大量的食书、医书中,对于菌、藻的品种、产地、形态、性质、质量鉴别、烹调技法,食疗功能等记述就更加详尽了。这些记载,充分反映了我国在食用菌、藻的研究、开发、利用方面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到清代为止,我国用于菜肴、羹汤烹调的菌、藻类原料,已有黑木耳、银耳、石耳、地耳(地软)、各类蘑菇,猴头、发菜、紫菜、竹荪、桑鹅、海带、冬虫夏草、木芝、树花等数百种之多。其中猴头、紫菜、发菜、银耳、冬虫夏草以及蘑菇类的许多品种向来被视作珍贵的食物原料。这类食用菌、藻,绝大部分除了富含蛋白质外,在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方面各有其突出的特点,用它烹制食品,对某些病症往往有回天之力。
我国烹饪大师运用菌、藻类原料烹制的名馔佳肴,代不绝书。《吕氏春秋》:“齐文宣帝凌虚宴,取香菌以供品味。”三国时《临海风土异物志》载,当时东南沿海安家民烹制的“猴头羹”非常好吃;《齐民要术》中有“膏煎紫菜”、“苦笋紫菜俎”等。唐代长安富贵人用发菜烹制的菜肴以象征“发财”。宋代杨万里在其《蕈子》(蕈即蘑菇)一诗中云:“色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莼丝无点涩。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菘羔楮鸡避席揖,餐玉茹芝当却粒。”明、清以来,无论宫廷、官府或饮食市肆,以菌、藻原料烹制的名菜、名羹更是俯拾皆是,脍炙人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以来那些对饮食养生有特殊雅兴的山林隐士及僧寺、道观、尼庵中名厨,对菌、藻类烹调尤为考究,因而在这类人物的食谱中,食用菌、藻馔肴占有灿烂的一页。这可以说是他们饮食风俗的又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