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各国的“交聘”外交活动,既有仿习仪礼之处,又颇多变通之点,但其主旨并没有什么不同。而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除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与宋、辽、金、西夏时期,中国的疆域之内基本上不存在国与国之间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由于中国中原政权又往往自视为天朝上国,把周边国家如朝鲜、安南、吕宋、日本、暹罗、苏禄、老挝、缅甸、荷兰,甚至鸦片战争前的英、美、俄、法等国都视为蛮夷小邦,把他们同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一同视做“藩属”,把他们的派使前来交聘称为“朝贡”。但事实上,这种交往是一种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外”交往的性质,和地方朝贡是不可等而视之的。也正是这些“古代外交”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知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其有关思想、礼仪、规范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近代乃至当代外交事务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各朝贡国进贡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贡品种类也有珍珠、宝石、象、狮子、麒麟、水晶、孔雀等诸多种类。中国政府对各国朝贡非常重视,礼仪也很隆重。凡外国贡使入境,地方官府都要派几名文武官员陪同,并派兵护送,供给饮食,提供住宿。使臣到京师后,住入宾馆。此后,使臣上表文,礼部官员将其领入礼部,受侍郎等高级官僚接见。如皇帝决定接见使臣,礼部事先要派人教授有关礼仪,届时由礼部官员带领入见皇帝,会见时有一定的礼仪规范。外国朝贡使臣归国时,中国政府一般要回赐与其贡物价值相当的礼品。临别时,有关部门还要设宴款待,返途所经过地方,官府也要从优提供饮食、住宿。由此可见,《仪礼》中的有关规定和礼仪在此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其流风遗俗。在这些外交礼仪中,现在可以考见的,带有典型性的重要礼仪,主要有:敕封藩服礼、藩国君主来朝仪、藩国遣使觐见、进表仪及遣使出使仪,今分述于下:
(1)敕封藩服礼。藩服,就是指臣服中国的周边国家;敕封,就是由皇帝赐给各属国国王或王室成员以荣誉性封号或称谓,如封某国王为皇帝世子、世弟、世孙,国王妻子为王妃等。敕封一般由各国国王派使臣赴京请求,或转告与其国土相邻的中国地方行政长官,由他们代为奏告朝廷。经皇帝允准后,颁布诏敕派外国请封使臣带回,或派遣专门使臣前往封赐。如是朝廷派使臣敕封,一般有正副使各一人,一人奉节,一人奉诏敕,到受封国时,沿途所经,该国地方官都要走出官府跪接。到国都时,受封国国王派陪臣郊迎,行三跪九叩礼。并将使臣迎进馆舍,把诏书和符书放到专门的地方。敕封这一天,国王要率领陪臣到使者住宿的馆舍行礼,然后仪仗、乐队护送装有诏书、符书的龙亭到王宫。到王宫后,正使奉节、副使奉诏,放到大殿东边的几案上,国王率领所有的官员面向北站立,行三跪九叩礼,宣读官宣读诏书。诏书宣读完后,国王回宫,使臣走出大殿,所有的官员都跪着送使臣。敕封的同时,朝廷对被封国的国王多有恩赏物品,使臣回国时,受封国也要进贡土特产。如果是颁诏敕封外国使臣,令其带回国内,则多由礼部设案,尚书站在案左,有关人员把该国请封使者带入,行三跪九叩礼,授给他诏敕,请封使回国后转交国王,国王再致函谢恩,遣使朝贡。
(2)藩国君主来朝仪。在中国古代史上,藩国君主亲自到中国都城朝见皇帝的并不多,因此有关礼仪大多因时、因人而定,并不常见。大体说来,凡是藩国君主来朝,接待规格都比较高,沿途地方官出郊迎接,提供食宿,派人护送。到京师后,皇帝接见,藩国君主上表行礼,朝廷用筵宴招待,并赏给珍玩。返国途中,沿途官府要像来时一样护送。现存较为完备且有典型性的是唐、宋两代的君主来朝仪。
唐朝规定:藩国君主来朝见时,朝廷要派遣使者迎劳。待他在京师馆舍住下后,皇帝要派使者前往慰问。届时,藩国君主穿着他本国的服装站在馆舍门的台阶下,使者身穿朝服,面向东站在门的西面,使者的随从手执束帛站在馆舍门的南面。藩国君主的随从走出大门,面向西对使者说:“敢请事。”使者回答说:“我奉命前来慰劳你们的国君。”随从进入馆舍门内,告诉国君,藩国的君主走到馆舍大门外的东边迎接使者,并面向西行拜礼,然后同使者一起走进馆舍。使者走上台阶,面向南站在西阶上,执帛的随从跟着他走上台阶,面向南站在他的北边。藩国君主走上台阶,面向西站在东阶上。使者手执束帛说:“有制。”藩国君主准备下拜,使者又说:“有后制,无下拜。”藩国君主面向北行两次拜礼,行稽首礼。使者宣读制书,把束帛授给藩国君主,藩国君主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使者告退。皇帝召见藩国君主,事先要在太极殿设御帐,皇帝面南而坐,并为藩国君主在西南面设面向东的座位。届时,有关部门引导藩国君主先到承天门外等候,待侍中入奏皇帝后,诸侍卫官及符宝官走出太极殿迎接,藩国君主及其属官站在阁楼外面的西厢恭候皇上驾到。皇帝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乘舆出宫到太极殿就座后,舍人引导藩国君主进入太极殿大门,乐队奏《舒和之乐》,藩国君主行两次拜礼,一次稽首礼,侍中录制官宣读制书,藩国君主又两次行拜礼,一次行稽首礼。皇帝升坐,侍中承制慰劳,藩国君主俯伏,避开正席,侍中承制说:“不要下拜。”藩国君主又回到座位上,行一拜礼。礼仪结束后,藩国君主及随行官员行一拜礼,走出太极殿,皇帝乘坐舆车回宫。此外,藩国君主进贡物品,皇帝赐宴也有一定的礼仪:皇帝先在太极殿升坐御座,藩国君主进入大殿,把进贡的各种物品都陈列在大殿中的台阶前。侍中承制宣布皇帝的敕令,准许藩国君主坐,藩国君主面向东坐到皇帝的西南面。然后藩国君主行一拜礼,说:“某国藩臣敢献壤奠。”侍中把贡品礼单奏上皇帝后,转达皇帝的旨意说:“我都把这些礼物接受了。”藩国君主行两次拜礼,把贡品授给侍中,侍中再转交给有关管理部门。皇帝赐宴时,侍中舍人传达皇帝旨意,请藩国君主和各位官员入席就座,藩国君主、随从行一拜礼,各自就座。太乐令带领歌唱、作乐等人员进入大殿,脱鞋后坐到各自的位置上。尚书奉皇帝旨意向藩国君主敬酒,皇帝也举起酒杯,藩国君主与所有的官员都俯伏在地,行礼。优伶等人演奏《昭和之乐》。然后上食饭,藩国君主及其他参加宴会的官员,再次入座,皇帝开饭,所有的人都开始吃饭。接着又上酒,请舞人跳舞、奏乐助兴。宴会结束后,藩国君主等行一拜礼致谢。所有礼仪都结束后,藩国君主出宫回馆舍。
宋代,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宋、辽、金、西夏各国并存,彼此交往频繁,有关礼仪随之形成。宋朝规定:凡外国君主来朝,都要在内廷设宴招待,皇帝近臣及刺史、正郎、都虞侯以上的官僚都要参加宴会。凡君主到来,皇帝要派遣使臣到馆舍慰劳,使臣身穿朝服称制说:“奉皇帝旨意来慰劳某国君主。”君主到馆门口迎接使臣,并与使臣一起进入馆舍。使臣手执束帛,口称有诏敕。君主面向北两次行拜礼,一次行稽首礼,接受皇帝的赠礼,并用地方土特产回赠,使臣两次行拜礼,接受回赠的礼物。礼仪结束后,君主要把使臣送出馆舍大门。此后,鸿胪寺官员引导君主前往朝堂,通事舍人接受皇帝的敕令宣布对朝拜国的君主进行慰劳,君主两次行拜礼致谢后,又回到馆舍。第三天,皇帝会见君主,设黄麾大仗和宫悬大乐,为君主在南边面向西北设立位次,在其后设立该国随从官员的位次。届时,君主身穿本国制服,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到达明德门外,然后由通事舍人引导进入大殿,站到为他及随从官员安排的位次上。皇帝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从大殿西边的房子出来,升坐御座。君主两次行拜礼,一次行稽首礼。侍中奉皇帝旨意致辞,以示慰劳。君主行礼,入座时俯伏避席。侍中传达敕旨说:“不要下拜”。君主坐回他的座位,然后用同样的礼仪向皇帝引见君主的主要随从官员。分别时,通事舍人引导君主两次行拜礼,一次行稽首礼,然后走出大殿。该国各随从会见官员也行两次拜礼后依次退出。侍中奏报礼仪结束,皇帝降座还。
(3)藩国遣使觐见、进表仪。中国古代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各藩国遣使、朝贡、进表等礼仪都详细规定,但事实上各藩国很少能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如此,在宋朝时,由于宋、辽、金、西夏各据一方,金朝已制定了一系列“外国使者入见仪”。今将金朝外国使者入见仪、明朝藩国遣使进表仪及清朝外国使臣觐见礼等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礼仪分述于下:入见仪主要是:皇帝首先升坐御座,殿中执事鸣鞭报时,宰相上殿,其余臣僚分班就列。阁门使(掌管殿廷上传宣命令事务的官员)奏请使者进殿见驾。然后引导宋朝的正副使进殿,使者捧着书从左面进殿,走到丹墀下面向北站立。阁门使走下台阶接书,捧书的使者单腿下跪,把书交给阁门使,并行一拜礼。阁门使拿着书登上左边的露阶,向金朝皇帝奏报说:“封全。”然后交给读书官宣读,接着引导宋朝使者登上台阶。使者行跪拜礼,并附奏有关事务。待金朝皇帝询问宋朝皇帝有关情况时,使者再次跪拜奏报。告退时,宋朝使者从左面走下台阶,到丹墀下面向北站立。而使者向金帝奉送的礼物从右边送上,请金帝御览,然后从左边抬下。然后使者随着金朝臣僚舞蹈,并五次行拜礼,齐奏“圣躬万福”。然后又一次行拜礼。接着副使向金帝鞠躬致敬,正使出班感谢皇帝接见,礼毕回原位,舞蹈,行五次拜礼。然后副使两次行鞠躬礼,正使出班感谢金帝派专人接待,并赐汤药等物品,又两次行拜礼。其次引导高丽使臣入见,使臣到丹墀下后,面向北面站立,正使稍微向前行跪拜礼,附奏有关事务,奏完回到原位。等阁门使转答金帝对国王的问候时,正使稍微向前行跪拜礼奏报,奏报完后回到原位,从左面下殿,走到丹墀下,面殿而站,礼物也从右边送上,从左边抬下。西夏、高丽使臣又行同样的礼仪觐见金帝。在三国正使觐见后,阁门使要引导宋使的随员进殿,一直走到丹墀下。随员向金帝谢恩、舞蹈、五次行拜礼。然后三国正使行鞠躬礼,皇帝赐酒食,各使节舞蹈,五次行拜礼。礼毕,从右面出来。在各国使节离开金朝时,还要举行“朝辞仪”,阁门使先引导西夏使者入殿,其次引导高丽使者入殿,最后引导宋朝使者入殿,使节谢恩、舞蹈、五次行拜礼,金帝赏赐各位使者衣服、马匹、酒食。礼毕前,金国臣僚齐喝“各好去”,然后各位使者离朝,礼仪宣告结束。
外国使者进表仪中,今可考见的最典型的礼仪是《明史·礼十·藩国遣使进表仪》中的明代礼仪。礼仪的主要内容是:藩国首先要在本国的王宫及都城的主要街巷张灯结彩,并在朝堂大殿的正中设立帏帐,帏帐前设立放置表笺的表笺案,表笺案前再设香案。届时,使者站在香案东面,捧表笺的两个人站在香案西面,并在殿庭南面正中设立龙亭,在殿堂及殿庭上设好仪仗鼓乐。天刚蒙蒙亮,司印官把印案放到大殿中,把表笺和印放到案上。国王身穿冕服,所有的官员都穿好朝服,先由司印官在案前往表笺上加盖印,然后用黄包袱裹表,用红包袱裹笺,分别装在专门的表笺匣内,再用黄包袱包好匣子,由捧表笺官放到案上。引礼官引导国王走到殿庭正中,其他官员随后跟随,行一拜礼,乐队奏乐。两次行拜礼,乐队停止奏乐。国王走到香案前跪下,其他官员也都跪下,捧表官捧着表面向东跪,把表呈递给国王,国王再把它们转交给使者。使者面向西跪下,接过国王送来的表笺盒放在案上,国王再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乐队奏乐,国王和其他所有的官员都四次行拜礼,拜完后,乐队停止奏乐。捧表笺官把表笺放到龙亭内,使者带领由捧表笺官护从的龙亭和其他随员,在金鼓仪仗队奏乐引导开路下,走出王宫,踏上前往明朝的路途,国王到宫门送行,其他官员到都城城门外送行。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把其他的国家都看做“蛮夷小邦”、“弹丸之国”,凡是外国有使者觐见,都要行臣属礼仪。只是对欧洲传教士及使节的接待礼仪有时稍有特殊。如康熙时,南怀仁任钦天监,赐工部侍郎,凡内廷召见,都特许他侍立行礼,不必跪拜行礼。雍正时,罗马教皇派遣使者来华,雍正帝特许他行西式礼仪,并与使臣握手。乾隆末年,英国使者玛格里到北京,乾隆皇帝也特旨允许他行西式礼仪。而据说这是因为当时的清廷认为西方人与中国人人种不同,少一块膝盖骨,不能跪倒行礼。而其实质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而且事实上,在更多的情况下,清政府要求外国使节觐见皇帝时,行中国传统的跪拜礼,由此也常常引起诸多争端。鸦片战争后,英、法使臣多次要求觐见皇帝,都因为清朝要求他们行跪拜礼而不能如愿。同治十二年(1874),日、俄、美、英、法、荷使臣在紫光阁觐见同治帝,递交国书,清朝根据李鸿章的建议,准许他们行西式礼仪,但又有所变通,那就是西方臣僚见君主要行三鞠躬礼,但此次使者觐见同治帝要行五鞠躬礼。而同治帝可以随意坐着或站着,只是通过赐茶来答礼罢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各国强迫清朝朝廷改变外交礼节,经过协商,规定外国使臣如果单独觐见中国皇帝,必须在乾清宫举行,使者从中门进入,皇帝亲自接见,并呈览国书。并在乾清宫设宴款待使臣,届时皇帝必须亲自入座作陪。由此可见,以显示尊卑有等、贵贱有别为主要宗旨的中国官方礼仪,在外国列强的枪炮威逼下,不得不逐渐地向西式礼仪让步。当然时至今日,在中国政府接待来访的各级外宾时,举行的在海上敬礼,边界或港口迎接,铺红地毯,奏国歌和迎宾曲,鸣放礼炮,检阅仪仗队,献花,陪同,举行欢迎,送别国宴,拜见,接见,外交签字仪式等礼仪中,也不乏中国传统外交礼仪的遗风流俗,特别其以礼相待以接和好的目的和宗旨并无太大的变化。
(4)遣使出使仪。从汉代起,中国古代各王朝就不时地派遣使者前往各藩国赐玺赐绶,或参加庆典和丧仪,唐代称遣往藩国的特使为入藩使,宋代称之为国信使。明清时期,派往藩国的特使人次增加,使命范围进一步扩大,或奉诏降敕诸国,或祭祀山川,或赐予礼物,或商讨双边关系,这种礼仪也日趋完备。凡是遣使者出使,都要先由翰林院起草诏书,任命使臣。届时,皇帝亲自到朝廷大殿升坐御座,百官入殿侍奉,使臣赴拜位行礼,乐队奏乐,承制官走到丹陛前宣称皇帝有旨,使者跪,承制官宣读诏书,其内容多为套语,如“皇帝敕使尔某诏谕某国,尔宜恭承朕命”等。宣读完后,使臣俯伏行礼,礼部官员把诏书交给使臣。使臣捧着诏书走出午门,然后把诏书放入龙亭,皇帝回宫,百官退朝。使臣进入出使国的国境后,先派人报告该国君主,君主派人迎接。按规定,被出使的国家要事先在都城外的公馆设帐结彩,预备龙亭香案以及金鼓仪仗,在城内街巷张灯结彩,在国王大殿上设大帐,并预备香案。使臣到达后,首先被迎接到公馆中,随后国王率领官吏和耆老到郊外迎接使臣,并行五次拜礼,然后由金鼓仪仗开路,护送龙亭进入都城,使臣则随龙亭而行。到国王大殿后,把龙亭放到大殿正中,使臣站在香案东面,国王面向北站在大殿中央,其他官员都站在国王身后。使臣面向南站着,宣称皇帝有诏书,国王及其官属都下拜行礼,然后国王从西阶上走到香案前跪下上香,再俯伏在地。接着国王站起来,使臣走到龙亭前,取出诏书交给宣诏官,宣诏官宣读诏书,国王以下的所有人都跪下听诏书的内容。诏书宣读完后,再把诏书放到龙亭内。国王等俯伏行礼,乐队奏乐。礼毕,使臣把诏书交给有关部门颁行天下,受出使国的国王和使臣之间交替行宾主礼仪。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李鸿章出使欧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千千万万的使者担负着与邻邦、近国礼尚往来的重任,奔赴在天南地北,他们既是中国中央政府的特殊臣子,又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交流的纽带。借助于他们,中央政府加强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往来,中国也走上了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缔造人类文明史的大道。虽然至鸦片战争前,中国还缺乏与世界广大地区的人民的友好往来,鸦片战争后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中国又是在列强的威逼下,同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进行着不平等的外交往来,但蕴含着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交际礼仪,还时常散发着浓浓的中国传统社会的气息。此中的功过是非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地深入探讨研究。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到“古为今用”,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