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低微的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后,受不了众多的朝规礼仪的约束,宣布废除秦朝各种朝仪。那些同他从前一起“脚碰脚”的开国元勋们,也多是既没读过多少书,又不懂上层社会礼法的屠狗、织苇之徒。他们常常居功自傲,乐得随意行事,少有约束。这样一来,每当朝会、庆贺之时,君臣们都个个开怀畅饮,人人大说大笑。更有甚者,喝醉之后,还大呼小叫地随便喊刘邦的名字,甚至拔剑击柱,整个朝堂之内一片混乱,全然没有一点规矩。天长日久,这种场面见得多了,刘邦就不知怎么越看越不顺眼。善于察言观色的儒臣叔孙通看到这种情景后,就自告奋勇地请求为刘氏王朝制定一套简便易行的朝仪,教习群臣。汉高祖七年,长乐宫落成,这套仪式首次正式推出。天未黎明,庭中已经将车马、卫士排列停当,刀枪闪亮,彩旗飘舞。礼官引导君臣依次进入宫内。文东武西,分列两旁。殿前司仪层层传报,高祖乘辇升殿,侍臣连声传警,群臣逐班觐见。慑于这种威严庄重的气氛,人人震恐,个个肃敬。礼毕赐宴,君臣按官位高低依次捧杯上寿,然后归席。酒斟九遍,司仪传言:“罢酒。”这其间也有对新规矩不够熟悉的,小有差错,便被监察御史带走。宴会自始至终,没有人敢说笑喧哗,举措失仪。面对这次沉闷无味、循规蹈矩的宴会,汉高祖却踌躇满志地宣称:“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了!”并立即任命叔孙通为太常,还赐金五百斤。
在叔孙通的导演下,刘邦由朝仪演习中严明的等级秩序,体会到了皇权的尊贵,使自己的“皇权”欲望得到了满足,也使封建礼制对“朝仪”的本质要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礼记·曲礼下》、《诗经·周颂·雍》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理想政治秩序下的君臣关系,及公众场合下的君臣礼仪是:君要仪貌“端重威严”,臣要行止“谦和虔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的等级次序,从而达到“礼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的理想境界。进而使人们从各种礼仪中,形象地感觉到,贵贱尊卑的等级差别出于天帝的安排。“揖让周旋”,“仪容动作”,都是让人们在进退、登降、坐兴、俯仰上遵守等级差别,起着使等级身份凛然不可侵犯的作用。作为朝仪的“礼仪”,更可以说是历代统治者将具体礼仪提炼成为一种礼典,并对礼典仪式加以装潢和粉饰,从而形成的一种君臣之间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场面。
当人类处在原始群的时候,虽无尊卑贵贱之分,但人与人之间已有了一定的感情意向,见面后本能地四肢着地,有意无意地用一些象征性动作来表示他们的意向,一来变换一下体位可以休息,二来体现出互相间的敬意。久而久之,见面四肢伏地的动作就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习惯,并常常被用做巩固社会组织和加强部落之间联系的手段。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阶级对这种前肢着地,后肢弯曲的习惯加以改变和发展,逐渐形成正规的“礼”。随着社会等级制度的日益森严,各种礼仪也日益繁杂化、规范化、经典化,作为体现君臣关系的“朝仪”,到西周时基本趋于完备。
据记载,周代的朝会分四类。第一类称做“外朝”,由秋官朝士负责主持仪式,处理诉讼判罪之类的刑事案件。这一仪式一般在朝堂举行,为了表达惩恶扬善,公正清明的态度和尽力使下情上达的愿望,特在朝堂左右两边分设“嘉石”和“肺石”各一块。“嘉石”洁白平整,用来劝人为善;“肺石”赤色像肺,以此来表达官吏办事要赤胆忠心,公正廉明。左设九荆,右设九棘,正面设三棵槐树,公卿士大夫等各级官吏,以及公侯伯子男各级贵族都各有不同的位次。第二类称做“中朝”,由夏官司士负责主持仪式,是周天子会见群臣的仪式。一般在天子负责处理政事的正殿大门前进行。届时各级官吏要各按尊卑高低贵贱的等次,从不同的方位进入正殿院内。然后周王对孤、卿一一行揖礼,请他们就位;对大夫们按爵位的高低分别行揖礼(给爵位相同的大夫共行一揖礼);其后向所有的士行三揖礼(士有上、中、下三等),所有的人都各就各位。然后,周王面向南而坐。三公面向北,从东面拜见周王。孤面向东,从北面拜见周王。卿大夫们面向西,从北面拜见周王。王族、故士、武士们站在路门的右边,面向南,从东面拜见周王。太仆、太右以及太仆的随从们站在门的左边,面向南,从西面拜见周王。第三类称做“内朝”,也叫做“寝朝”,一般在王宫正殿举行。天子在“中朝”与群臣见过面行完礼后,就退入“内朝”处理各种奏报、政事。第四类称做“询事之朝”,小司寇负责主持仪式。这一仪式一般在王宫大门外的广场上举行。这种朝会往往只在国家遇到了外敌入侵、强盗横行或迁徙国都、国君无嫡亲即位、选立新君等特殊大事才举行,以便征询各方面的意见。届时,国王面向南,三公及州长、百姓面向北,群臣面向西,小吏们面向东站立。小司寇按次序询问各方人士的意见,以便同心协力共谋大计。此外,天下诸侯还要定期“觐见”周天子。诸侯朝觐天子时,要各依品级的不同行不同的礼仪。春秋战国时,所谓“礼坏乐崩”,各诸侯国对朝仪各有增损因革。此后有人把臣觐见君称做“朝”,把君会见臣称做“会”,把各诸侯国的诸侯或他们的代表相见并订立盟约,称做“会盟”或“盟会”。也有人把君臣相见统称为“朝”,把相见后举行的宴会称为“会”。但无论是何种“朝”、“会”,一般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而这些仪式通常就称做“朝仪”。历代“朝仪”虽各有不同,但大致还可以分为“常朝朝仪”和“大朝朝仪”两大类。以下特将这两类朝仪的典型仪式作一分述。
1.1 常朝朝仪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平时召见臣僚,听取汇报、请示,处理各项政务时举行的朝仪。中国古代的常朝因皇帝登朝时间的不同,而有早朝、午朝、晚朝的不同;因觐见人员身份的不同,而有皇太子朝、诸王朝、诸司朝觐、藩属来朝等的区别。朝见次数也因皇帝或事务繁简的情况而不同。如有的皇帝几乎要天天登朝临殿,有的皇帝则根据事务繁忙与否来决定举行常朝的日期,也有的规定每月朔(初一)、望(十五)为常朝日,或每月逢五(初五、十五、二十五)为常朝日。更有的皇帝则为了便于自己的玩乐而长期不临朝,只是指派一些心腹重臣代为处理军国政务。但“常朝”与“大朝”相比而言,毕竟要更频繁一些,故名“常朝”。
常朝因有例行公事之意,因此礼仪相对都比较简单。仪仗、护卫的陈设都较为实用,官员都身穿朝服按时、按班、各就各位。皇帝出宫时,乐队奏乐。皇帝御殿,升座,乐队停止奏乐。文武各官行一拜礼参见皇帝,有关官员按部出班奏事。皇帝听取各官及宰辅汇报和意见后,或当场裁决,命有关部门和官员具体执行办理;或交予某部门或某几个部门就某事提出建议或处理意见。如皇帝认为某部或某几部门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在征求了其他有关官员的意见后,就命令有关部门和官员去执行。反之,如皇帝对有关部门和官员提出的意见不满意,或某些官员另有异议,则或交有关部门再议,或由皇帝裁定。各部门、各官员都要把皇帝交办的各种重大事务的办理结果向皇帝汇报,最后由皇帝论定曲直、优劣,给予评价。总之,在中国古代社会,封建皇帝处于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天之骄子”的特殊地位,对各种有关军国大事都享有最终的决断、处置权。如皇帝较为开明,且能励精图治,就会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尽量把各种军政事务处置得更加公允、合理。如隋唐以前每遇军政大事,一些较为开明的君主,就会交给各主要部门的重要官员,通过“廷议”共同商讨决定。如皇帝刚愎自用,则往往独断专行,完全根据个人的好恶感情来处置政事,很少听取有关官员的意见。更有些皇帝昏庸、骄淫,只顾自己享乐,哪管天下有什么东南西北风,他们很少举行常朝,临朝处理有关军政大事,只是把政务委托给朝廷有关重臣或身边的宦官、宗室、外戚处置,自己乐得优哉游哉,安享太平天子之福。
1.2 不过无论是明君或是昏君,只要临朝理政,都须举办朝仪。而在常朝朝仪中,最重要的是要把君贵臣贱,君重臣轻,以及“礼贵尊尊”的尊卑等级秩序显示出来。为此,朝仪中的班序、位次就显得至关重要。因而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在订立朝仪时,都非常强调官员上朝时的班序问题。在文武官员不分职设班时,朝仪班序一般按爵次的高低分别:爵秩尊崇者在前,爵秩低微者在后;职务重要者在前,职务较轻者在后。如有人对此胆敢非议,就要按藐视皇帝论处。如西汉时的汲黯为官清廉、忠直,但因多次犯颜直谏,虽然政绩显著,也不能得到汉武帝的青睐,长期没有受到提拔,以至于许多过去在他手下担任“掾”、“属”等一类职位的小官吏擢升的比他位高爵尊,这些人上朝时往往站在他前面,而他却只能尾随在这些人之后,这使他感到非常难堪,因此他在汉武帝面前发出了“陛下用群臣如积薪尔,后来居上”的怨言,结果险遭不测。秦以后,文武官员分职设班,文武官员上朝时一般按文东、武西站班。在此有几点需要指明的是:第一,即使是常朝也并非每次都是文武百官全部上朝,而往往有一定的品秩或职能限制。如唐代就规定:所有的文武官员,凡职事在九品以上的,要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上朝参见皇帝。而五品以上有专门职掌的文武官员,如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等每天都要上朝参拜皇上。此外,有专门职掌的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每月初五、十一、二十一、二十五要专门参拜皇上,参议某些军政大事;而三品以上的官员,每月初九、十五、二十九还需要再次参拜皇上奏报公务,参议决策重大的军政要事。与此相对应,五品以上,但无专门职任的散官,及各部门的值班官员各随职能事务参见,并不一定按例参拜。而文官充任翰林学士、皇太子侍读、诸王侍读者,或武官担仕禁军职事官的人也可以不按规定参拜皇上。再者凡遇天下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行走时,文武官员可免予参拜;凡家有丧事的文武官员也可免参。第二,即使参拜时,并非所有的文武官员都要按文东、武西排班。
如中国古代历朝行朝仪时都要设监察御史等官员纠检参加朝会的官员的仪容、行为,设镇殿将军等武官率禁军负责安全保卫。这些官员理所当然地不入班就序。而唐宋时的中书、门下官员(如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文班供奉官(左右散骑常侍、门下侍郎、中书侍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起居郎、起居舍人、左右补阙、左右拾遗、通事舍人),都要各按自身的职次品级在横班(一般是宫中正殿门外北边的台阶上)排序。殿中省官的监、少监及尚衣、尚舍、尚辇、奉御等禁省中的事务性官员要各随伞、扇等仪仗分左右排列在正殿之上,皇帝的宝座两侧。武班供奉官员一般从便殿(唐代的宣政殿,宋代的文德殿)门前顺次排列到正殿门外北边的台阶下。他们由北向南的排列顺序是:千牛连成一行站立,其次是千牛郎将,其次是千牛将军一人,其次是过状中郎将一人,其次是接状中郎将一人,其次是押柱中郎将一人,其次又是一位押柱中郎将,其次是排阶中郎将一人,最后是押散手中郎将一人。两位金吾左右大将军则进入正殿,分左右站在御座左右的两个夹阶上。从南向北的次序是:千牛将军一人,其次是千牛郎将一人,其次又是千牛将军一人,其次是一行千牛。立柱之外,先是过状中郎将一人,其次是接状中郎将一人,其次是押柱中郎将一人,其次又是一位押柱中郎将,其次是排阶中郎将一人,其次是排散手中郎将一人,而所有的金吾将军都分左右站立。第三,并非所有的常朝朝仪都在朝廷正殿举行,有时也在便殿举行。如唐宋时,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因皇帝要致祭先帝陵寝,不能临正殿接见群臣,往往在一个便殿中(唐代一般在宣政殿,宋代一般在文德殿)接参朝臣。第四,有些朝代对官员的上朝服饰还有明确规定。如据《唐会要》卷二十五记载,唐王朝曾规定:所有的九品以上,初一、十五应参加朝仪的文武官员,在十月一日以后,二月二十日以前都要穿?褶(kùdié?为裤的异体字。是中国古代特制的一种供骑马时穿着的衣服,也称裤褶)。
1.3 唐宋时代的朝仪班序在中国古代是较有代表性的,故在此我们将唐宋时的朝仪班序作一概略。
唐宋官员上朝时,除职事官和供奉官外,文武官员一般在正殿的庭院中站班。如唐代官员一般在含元殿前龙尾道下或通乾观象门外序班。如在含元殿前龙尾道下叙班则文东、武西,若在通乾观象门外序班则文班在前、武班在后。
其中文班每班以尚书省官为首,各班班次依次为:
一品班:三太(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宰相、御史大夫、太尉)、太子三太(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嗣郡王(世袭郡王)、散官仪同三司(有仪同三司职衔但无固定职掌的官员)、爵开国公(有开国公的爵位者)。
二品班:尚书左右仆射、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尹、河南牧、大都督、大都护、散官特进(有特进的职衔但无固定职掌的官员)、光禄大夫、爵开国郡公(有开国郡公的爵位者)、开国县公及勋官中的上柱国、柱国。
三品班:六司尚书(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尚书)、太子宾客、九寺卿、国子祭酒、三监京兆、七府尹、詹事、亲王太傅、中都督、上都护、下都护、下都督、上班刺史、五大都督府长史、上都督府之下都护、散官金紫光禄大夫(有金紫光禄大夫职衔无固定职务的官员)、开国侯及勋官中的上护军、护军。
四品班:尚书左右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宗正少卿、左右庶子、秘书正监、左右七寺少卿、国子司业、少府、秘书少监、京兆少尹、河南少尹、太原少尹、少詹事、左右谕德、家令、率更令、率更仆、亲王府长史、亲王府司马、凤翔少府、中州刺史、下州刺史、大都督司马、大都护司马、散官正义大夫(有正义大夫头衔无固定职务的官员)、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有开国伯爵位者及勋官中的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
五品班:六部尚书郎中、国子监博士、都水司使者、万年等六个京兆尹所管辖的上等县的县令、太常秘书丞、宗正秘书丞、著作郎、殿中中丞、尚食、尚药、尚舍、尚辇、奉御、大理正、中允、左右赞善、中书舍人、洗马、亲王谘议友、散官中的中散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与有开国子、开国男爵位者及勋官中的上骑都尉、骑都尉。
武班五品班的班序依次是:
一品班:郡王、散官中的骠骑大将军及有国公爵位者。
二品班:散官中的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与有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爵位者及勋官中的上柱国、柱国。
三品班:左右卫大将军、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左右骁卫大将军、左右武卫大将军、左右威卫大将军、左右领军卫大将军、左右监门卫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各卫将军与散官中的冠军大将军、云麾将军、有开国侯爵位者及勋官中的上护军、护军。
四品班:左右千牛卫中郎将、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中郎将、太子右卫、太子左右卫司率、清道内率、监门副率、太子亲勋翊中郎将、上府折冲都尉、中府折冲都尉、散官中的忠武将军、壮武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与有开国伯爵位者及勋官中的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
五品班:亲勋翊卫郎将军、太子亲勋翊卫郎将军、亲王府典军、亲王府副典军、下府折冲都尉、上府果毅都尉、散官中的定远将军、宁远将军、游骑将军、游击将军与有开国子、开国男爵位者及勋官中的上骑都尉、骑都尉。
每次上朝时每班七人以上一行,不能按时上朝者要预先上奏请假。五品以下的低级官员上朝时,一般要按官阶等级高低依次站立在正殿南面的台阶下。此外检校官、兼官及摄官、试官、知官、判官一般要站在同等职位的正官之后。如本有正官同时任兼官、摄官、试官、知官、判官等职务的官员,应按正官官位序班位。除持节兼任留守、副元帅、都统、节度使、观察使、都团练使、都防御使、大都护、大都督等武官者,都要在武官品位中序班列位。
1.4 在此我们还必须弄清的是,历代封建王朝处理国家政务时并不仅仅通过常朝这一形式进行,而往往是多种形式同时并行。如有时由皇帝下诏由若干部门的官员就某事或某些事联合办公,这时皇帝本人并不一定亲自到会,而是指定某位或某几位特定的官员主持议事,议事完毕后各位官员要在形成决议的奏议上签字,有不同意见者可不签,然后由特定的官员奏报皇帝,听候最终裁决。如宋代初年的“朝省集议”制度便是如此。宋初,凡遇有需要召集几个部门以上的官员开会商议的行政、典礼事务时,由皇帝下诏都省,都省省吏再通知应到会的所有官员,齐集都堂共同商议。都堂一般设有参加会议的各位官员的位置:左右丞在都堂的东北方向,面向南设座;御史中丞在都堂的西北方向,面向南设座;尚书、侍郎在都堂的东厢,面向西设座;两省侍郎、常侍、给事、谏官、舍人在都堂的西厢,面向东设座;知名表郎官在都堂的东南面,面向北设座。而在左右丞之后为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设座;在御史中丞后面为三院御史设座;在尚书、侍郎之后为尚书省郎中、员外设座;在谏官舍人之后为起居郎、司谏、正言设座。如果尚书仆射、御史大夫参加会议,要为他们在尚书左右丞前面设座。如果其他官员参加会议,六部三品以上的官员要为其在侍郎南面设座,东宫一品官应在尚书前面设座,武班二品官应为其在谏官舍人的南面设座。开会时,职位低的官员要先就座,当左右丞到会就座时,都省小吏高声喧喝让所有的官员各就各位,知名表郎官把所有需要商议的事情的文件交给有关的官员,然后再进呈给尚书左右丞,左右丞读完后交给御史中丞,中丞读完后传给尚书、侍郎……让所有的官员依次传看一遍,最后还给知名表郎官。商议完毕,左右丞捧笔叩头向群官行揖礼,在有关决议上签字,并把决议顺次交给其他官员签字。在其他官员签字前,监察御史要命令都省小吏高声宣布:意见不同者请不要签字。
1.5 与“朝省集议”相对应的是,有时皇帝并不亲自接见官员,只是在内廷对有关官员汇报公务的奏议加以批阅,并发还本人。如清代的所谓“内廷奏事制度”就是如此。清代凡皇帝不举行常朝朝仪会见官员时,各部院官员把需上奏报的事情写成奏折,然后由专门的奏事官把奏折送交给奏事太监,再由皇帝在内廷批阅,并下达指示。按规定:每天子时,六部及都察院、理藩院等衙门派笔帖式把奏折送到东华门外,待门开后,随同奏事官进入大门内,走到景运门内的九卿房后,笔帖式把装有奏折的折匣及本衙门的印片交给奏事官,而奏事官则把这些都一一登记在册,以备检查核对。丑时之前,乾清门开后,奏事官把奏折匣集中起来带到里面的奏事处,交给奏事太监,再由奏事太监递呈皇帝。与此同时,各部、院上奏折的官员都要赶往乾清门外,等待皇帝的批复。皇帝把奏折批阅完后,奏事太监把写有皇帝批语的奏折还给奏事官,奏事官捧着折子走出乾清门,高呼“接事”,在此等候的所有官员马上集中起来听候批文内容。皇帝的批示一般有“依议”、“知道了”、“另有旨”等几大类。奏事官首先要分辨清楚每一个折匣的批示内容,然后在发还奏折时,口传谕旨说:“依议”、“知道了”、“另有旨”等,不得有误。各部、院官员接到经皇上批示的奏折后,都要按旨意办事。
1.6 除此之外还有诸王朝见礼仪、地方官员朝觐礼仪、策士仪等几种虽然不能称为常朝礼仪,但也不属于大朝礼仪的特殊朝仪,在此也分别作一概述。
所谓的诸王朝见礼仪是指被分封为亲王、郡王,而且有封地,并到封地居住的各位王进京朝见皇帝的礼仪。秦汉以前周天子一般规定诸王六年五服一朝。秦代为防止重蹈周王朝分崩离析的覆辙,不分封诸侯。楚汉战争时,先是项羽分封三秦王等,接着是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直至汉初刘邦铲除异姓诸侯王,由于战事频仍,几乎没有定出什么像样的朝觐礼仪制度。不久又有文景削藩、七国之乱和汉武帝下令各诸侯王不得离开国都就封地,只能“衣食租税”,即从封地收租纳税,直到曹魏下令藩王不得进京觐见为止,诸王朝觐礼仪也没有能很好地实行。西晋泰始年间规定:凡是在国都之外居住的王公可以轮番进京朝觐皇帝,但朝觐礼仪也很不完备。唐宋辽金元时代,被分封的藩王一般都不到封地,因而也谈不上进京朝觐。一般是他们在京按品爵、职事参加常朝朝会和大朝朝会。明朝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宗室、功臣大加分封,并模仿先秦礼制规定,要求所有的受分封王公都要到藩国上任,并不得随时入朝觐见皇帝。如果是奉诏或按制朝觐受到赏赉都十分丰厚,因此朝觐礼仪也相对的较为完备。明朝初年规定:凡是诸侯王来朝见皇帝,礼部就要预先为皇帝在奉天殿设立御座,而各位觐见的王都要按辈分、年龄的大小依次在奉天门外的东耳房站立等待。击鼓三通后,百官要依次站班序位,而引礼官则率领身穿衮冕礼服的各位王爷从东门进入奉天殿,再从东陛上殿,走到指定的位置站立。王府的随从官员都站立在丹陛上为他们规定的位置。皇帝升坐御座,乐队奏乐,诸王与随从官员行拜见皇帝礼后,内赞导官把要觐见的各王分别带到皇帝御席龙案前,乐队停止奏乐。王爷下跪,随从王府官员也全部下跪,王致词说:“第几子某王某,兹遇某时入觐,钦诣父皇陛下朝拜。”然后俯伏行大礼。礼毕,王由东门走出奉天殿,乐队奏乐,王一直走到站班位置上行礼,乐队停止奏乐。随从官员都向皇帝行四拜礼,然后随王拜别皇帝。待乐队再次奏乐时,觐见的王备驾,其余的官员都依次散朝回府。洪武二十八年又规定:凡诸王在大朝时觐见,要对皇帝行八拜礼。常朝时觐见行一拜礼。如果朝见的王是皇帝的伯父、叔父或兄长,那么在朝会时要行君臣礼仪,而在便殿另行家人相见礼仪。行家礼时,皇帝的伯父、叔父、兄长都要面向西就座,接受天子对自己行的四拜礼。行礼后,天子要居中面向南就座,以此来显示对儒家亲亲之义的尊敬和君臣相处不失君臣之仪的礼制规范。凡外戚朝见天子,皇后父母朝见皇帝都要行君臣礼仪,只是皇后见父母时要行家人相见礼仪。皇太子见皇后父母时,皇后父母要面向西站立,皇太子面向东站立对外祖父、外祖母行四拜礼,皇后父母站着接受皇太子的两拜礼,然后再答以两拜礼。
1.7 地方官员朝觐皇帝的时间历代规定各不相同。有的王朝规定地方主官每年都要进京朝觐皇帝。有的把上计与朝觐合二为一。有的规定三年或五年一次,但更多的是朝廷对地方官员朝觐皇帝的时间并无特别的规定。多数是由地方的省、郡、府、州、道、县官吏上奏折请求进京朝觐,如皇帝认为有必要让某些官吏或某个官吏在何时进京朝觐,就特下诏令,命令他们届时进京见驾。各朝各代地方官朝觐皇帝的礼仪也各不相同,其中以明朝的朝觐礼仪最完备、最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兹在此将明代的朝觐礼仪作一概述。
明朝地方官一般三年入京朝觐一次,每年从十二月十六日起为地方官朝觐日,负责接待引见的鸿胪寺官员要依次引见各位官员。从二十五日以后,每天负责某一方面事务的五品以上的官员随常参官一起进入奉天门行礼参见皇上。府、州、县官及各部门的首领官吏、士官都要在午门外行礼。元旦大朝会以后,五品以上的方面官在奉天殿前站班序立,知府以下的官吏在奉天门金水桥南站班序立,同常朝官一样行常朝礼仪。天顺三年时规定,各地方的封疆大吏入朝觐见皇帝时,站班序位时要比同级的京官降一等。万历年间以后,地方官朝觐皇帝的礼仪又有所变更,朝廷规定:南京府尹、行太仆寺苑门寺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官员都要在十二月十六日见驾,并在外班行礼,届时由鸿胪寺官员依次从右掖门带到皇帝御前进行引见。盐运司及知府以下的官吏及浙江、江西两省的官员十七日入朝朝见,山西、山东的官员十八日入朝见驾,河南、陕西的官员十九日入朝朝觐,湖广、南直隶的官员二十日入朝参见,福建、四川的官吏二十一日入朝见驾,云南、贵州的官员二十三日入朝面圣,北直隶的官员二十四日入朝朝觐。届时,各位官员都要像南京府尹一样,先在外班行礼拜见皇上,然后再由鸿胪寺官员依次从右掖门领到御前进行引见。如遇到元旦朝贺时,各部门官员都要到奉天殿前庆贺行礼。凡是朝觐官员谢恩告辞时都要身穿公服,元旦朝贺时穿朝服,但不得穿朱履,遇到常朝时,都要身穿锦绣华服。如某些官员在规定觐见的时间去朝觐,却遇到皇帝没上朝,那么就要等待皇帝上朝时另行约定时间朝觐。
1.8 策士仪是专指清代由皇帝对贡士进行考试时所举行的仪式。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天子专门考察任用士子的先例,而唐代又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行曲江宴,由皇帝亲自款待新科士子。但这与清代从顺治十五年(1658)开始举行的策士仪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清代策士礼仪的主要内容是:考试前,有关部门在太和殿内摆设好黄案,太和殿的东西阁阁檐下摆好考试桌案。考试这一天,内阁官员身穿朝服把考试题放到太和殿内摆设的黄案上,皇帝亲临太和殿并在黄案后就座,王公、百官按班站立,鸿胪寺官员引领参加考试的贡生们来到丹陛下站立。大学士取出试题交给礼部官员,王公、百官和参加考试的贡生都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行礼毕,皇帝回宫。礼部官员分发试题,所有的应试者都跪着接过试题,行三叩礼,然后入座答题。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密封送交阅卷。阅卷一般进行三天,阅完后把前十名的试卷密封起来送呈皇帝御览。皇帝驾临养心殿西暖阁,亲自阅卷,阅完后,又亲自圈定等次。此后,内阁官员把前十名领到乾清门,引见给皇帝,皇帝亲自观察了他们的形容相貌后,根据成绩,亲自确定一甲三人,二甲七人,其余的贡士为三甲,事毕,皇帝起驾回便殿。接着就向考中者和王公、百官公布考试结果。届时,在太和殿陈设各项仪仗、卤簿,并奏乐,王公、百官就列序班,所有的贡士身穿公服,站在班列之末。皇帝御驾亲临太和殿,乐队奏乐,鸿胪寺官员领着贡士们来到指定的位置,跪着听宣诏官宣布结果,皇帝的诏书一般都说:“某年月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宣“一甲一名某人”,被宣的人出班跪拜谢恩,二、三名也如此。二、三甲贡士不单独出班,只是在班内行三跪九叩礼谢主隆恩。接着,礼部官员举着金榜,各位进士随行,到龙亭时行三叩礼,最后把金榜张贴在东长安门外。三天后收缴内阁。此后,顺天府准备好伞盖、仪仗、从人送状元回归府第。五天之后,状元要和其他的所有进士再上表谢恩。
1.9 进书仪是指向皇帝进呈书籍时举行的礼仪。历代皇帝或出于政治目的,或出于个人爱好,或为了附庸风雅,或为了自己与皇子、皇孙等皇室宗亲阅读方便,往往要下令编纂或亲自组织编修一些具有重要政治意义或文献价值的资料汇编或著作,如《实录》、《国史》、《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等。每当一部书籍编纂完成后,负责撰修的官员都要进呈皇帝“御览”。进呈书籍时的礼仪根据书籍的政治意义的大小常各有不同。如清代规定:在《实录》、《圣训》纂修完毕后,择吉日进呈,届时皇帝御殿受书,王公、百官上表庆贺,而玉牒、本纪进呈时的礼仪就要较之略逊一筹了。具体来说,进呈《实录》的礼仪是:先期由有关部门在太和殿中摆设好表案,在台阶下摆设好放实录的书案。届时陈设好仪仗、乐器。监修官把要进呈给皇帝的表放到专门的表亭中,纂修官把《实录》放到特制的彩亭中。王公、百官像参加常朝一样站班行礼。然后有关人员把表亭、彩亭分别送到太和殿,并分别陈列到预先摆设好的表案、实录案上。皇帝御殿,乐队奏乐,鸿胪寺官员奏进《实录》。然后皇帝起驾到保和殿,各位监修官、纂修官向皇帝进表,并行三跪九叩大礼,皇帝赐茶。然后皇帝还宫。进其他书籍时,一般不上表,不传制。监修官、纂修官把要进献的书籍放到彩亭中,送到中和殿,皇帝立即阅览。经皇帝认可后,就可以送到特定的地方保存。
综上所述可知,所谓的常朝朝仪也并非一般人想象,或一些电影、电视剧所显示的那样单纯、简便,而是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各具特色。如果说它们确有一致之处,那就是它们都遵循了尊君肃臣这一基本精神,极力夸张皇帝的至高无上,皇权的无所不能和封建等级的森严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