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前并无中和节,正、二月之交以正月晦为令节。唐代贞元时,社会刚刚走出“安史之乱”后的荒政,德宗以“今边隅无事,丞庶小康”,敕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百僚,择胜地追赏为乐”。贞元五年,中书侍郎李泌建议置二月一日“中和节”以代替晦日。是日进农书、献穜稑、祭勾芒、聚宴乐,视农务本,以求年谷。
这里勾芒指勾芒神,传说为少皞之子,曰重,佐木德,“木初生之时,勾屈而有芒角,故言勾芒”,自古以来为主春立功之臣(孔颖达《礼记·月令》注)。上古时,三春皆以勾芒为主司命之神,祈祷其木德带来生生不息的丰收年辰。二月一日,天子命民开展祭社活动,这时正值“蛰虫咸动,启户始出”,故上旬丁日天子又亲自在寝庙将鲜羔献于司寒之神,以示送别,同时命乐正教习舞蹈,欢度仲春。
唐代中和节,正是上古二月元日、丁日祭庆活动的综合性再现。然而在中和节的帷幕上,视农的底色实际上已经相当淡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只是朝野宴乐的一个名义而已。白居易在《中和节颂》中道出肇节实情:
中者,揆三阳之中;和者,酌二气之和,其为称也大矣……于是两仪三辰,贞明?皐,千品万汇,熙熙忻忻。繇是文武百辟佥拜首而扬言曰:“大哉,睿德合于玄造。”又曰:“昔在唐尧,敬授人时,垂于典谟。降及周文,在镐饮酒,列于雅颂。斯盖钦若四序,凯乐一方而已。未若肇建令节,混同天下,泽铺动植,庆浃华夷。”
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当时之所以要肇建中和令节,就是要满足中唐朝野日益增长的享乐愿望,掀起普遍的欢庆热潮。
其实,唐代士女却不管有无“中和”之名,早就在享受“中和”之乐了。《辇下岁时记》载:“开元中,都人游赏于曲江,莫盛于中和、上巳节。”《剧谈录》云:“(曲江)中和、上巳,锡宴江侧,菰蒲葱翠,柳烟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这里的“中和”是以贞元后节名代指二月一日。城内曲江如此,城郊踏青探春,士女翩至,更是一派盛况。开、天之际,长安士女正月晦前后游青踏步,如遇名花,则藉草而坐,解其裙裾如幕四围,作探春之宴,名为“裙幄”。贞元五年后,社会风俗“侈于游宴”,春来“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李肇《唐国史补》),士女探春也如潮逐浪。“漫梳鬟髻著轻红,春早争求芍药丛。”韩偓《踏青》诗云:“踏青会散欲归时,金车久立频催上。收裙整髻故迟迟,两点深心各惆怅。”佳节来到,妇女们都搁下女红,燕子般地飞出深院高墙,投身到桃红柳新的春天的温馨之中。
宋代中和探春,“禁中宫女,以百草斗戏”(《梦粱录》卷一)。都城士女则自元宵收灯便争先出城探春了。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以生花妙笔描述了士女探春情景:“次第春容满野,暖律暄晴,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绣,莺啼芳树,燕舞晴空,红妆按乐于宝榭层楼,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寻芳选胜,花絮时坠,金樽折翠簪红,蜂蝶暗随归骑。”南宋探春多在西湖。“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连”(张武子诗),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之地,其盛况可以想见。
二月探春,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洛阳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挑菜节(《翰墨记》),闽中、蜀中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壶中赘录》),都包含了妇女的娱乐活动,其中尤以蜀中踏青最称隆重。其时,都人络绎游赏,缇幕歌酒,散在四郊。自万里桥,以锦绣器皿结采舫十数只,郡僚属官分别乘之。士女骈集,观者如堵。曾有诗记其胜境:“春游千万家,美人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烟霞。”蜀中女子探春踏青时桃夭灼华,欢快嬉游的动人情景在此可见一斑。而在吴中,“二月始和,即命楼船、箫鼓,游山览胜”(《清嘉录》卷三)。苏州虎丘、天平、观音、上方诸山,游人最盛,竹舆轻窄,上下如飞,邵长衡《冶游》诗所云“二月春始半,踏青邀女伴,小桃虎丘红,新柳山塘短”,道出了中和节会吴都女子活泼烂漫的风情。
明代以后,“中和节”逐渐为“春龙节”代替。清人《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针线,恐伤龙目也。”《说文解字》释“龙”为“鳞虫之长”,它“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所谓“春分而登天”大概就是所谓的“龙抬头”了,说穿了就是东方苍龙之角宿,春分后每当黄昏便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如此而已。“闺中停针钱”实际上是前代妇女中和节不务女红,探春游乐的风俗在“春龙节”中借“恐伤龙目”的名义而顽强地遗存下来。春龙节后不久便是惊蛰节气,春气发动,百卉萌芽,昆虫始动,民间往往在春龙节这天太阳未出之时,各家用灶膛灰,由水缸处起蜿蜒撒向大门,直至附近井沿而止,以为这样可以“引龙回,绝虫蚁”。有些地方妇女剪红纸为剪刀贴于墙,亦寓引龙驱虫之意。这时妇女走出家门、纵情嬉乐的情景已较少见,但在南方江浙一带“接女归宁”的风俗中还可以隐约看到一些古风。“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接女诉冤仇”(《中华全国风俗志·南京采风记》),那些在婆家久经磨难、饱受束缚的妇女,在这个传统佳节里,可以投入到母亲的怀抱,尽情诉说,精神得到短暂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