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十五、纸类、书画类文物的保护性操作规程初探

  刘夏盈

  作为一名与书画类文物有关的从业人员,在收藏、利用书画类文物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三个方面的损坏:自然衰变、环境因素和有意或无意的人为破坏。前两个方面已经被专家反复研究过,本文在这里不作探讨。本文重点讨论的是第三个因素,即人为因素,也就是说如何避免人为的破坏,使从业人员在利用书画过程中保护文物。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由于缺乏保护性操作常识给文物造成不可逆转性破坏的例子在很多博物馆和收藏机构都发生过,文保工作者和博物馆学研究者已经关注这个课题。戴明举认为:“我们经常遇到很多书画因保存不当,造成不必要的破损。其中,一是一些裱画工技术差……二是缺乏对书画保管收藏的常识。”王宏钧等指出文物的人为损害还有“不适当的养护方法和修复工艺,给文物带来的损坏或后患;因管理不妥、疏忽失职而造成的损坏等。上述人为损坏文物的情况至今仍未消除并时有发生。”因此强调操作常识和科学保护方法同样重要。申秦雁也有这方面的论述。但是,对安全操作的讨论大多穿插在保护类文章中,关于科学操作绘画类文物的专门论述甚少。早在1986年11月,第十四届国际博协制定的关于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中就有“博物馆专业人员在文物登记、编目、保管、陈列等业务工作中应有的负责态度”。目前,虽然我国的博物馆基本上都有比较完善的藏品管理规章制度,但这“只是工作的第一步。制度还需要靠人执行……不遵守制度,玩忽职守,造成文物损坏丢失,必须根据情节轻重、损失大小,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因此,经常对全体人员,特别是新入馆人员,进行文物安全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纪律性和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是博物馆各级领导人员的重要任务。”以上制度是针对保管人员的,但博物馆中接触文物的人员除了保管人员以外还有修复人员、摄影人员、包装人员、设计人员和陈列人员等,这样就牵扯到文物在陈列、运输、摄影、包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冯林英也认为“从制度及人员素质上看,库房内一般都具有较完整严格的管理制度并配备了训练有素懂得藏品保护知识和责任心较强的管理人员,而陈列室管理制度就不够完善了,常常是从卫生环境人员仪容仪德方面来考虑的多,直接涉及藏品保护的少。陈列室内的工作人员往往也都没有接受过藏品保护知识的学习,他们的工作任务是维持陈列室的参观秩序并保持环境的整洁,而对于陈列室内温湿度及光线与藏品的利害关系就不清楚了。比如,阴雨天气室外温度较高,而他们却可能会将门窗洞开可以通风纳凉。采用人工光要定时合断电闸不如把窗帘拉开省事,但阳光就往往会直射藏品等等。这些都会加剧藏品的损坏。综上可以看出,由于藏品要集中在库房,所以藏品保护的重点固然要放在库房。但是提用陈列的藏品一般都是级别较高且陈列时间较长,因此在陈列室的安全保护工作仍是不可轻视的,并且这一点是防止藏品在利用中损坏的主要途径。”的确,在博物馆陈列工作中,因操作不当或漫不经心拿放文物而造成严重损害的例子不少,有的甚至使文物破碎,无法再使用。同样损害在包装、摄影时都发生过,与环境因素、化学损害、生物损害这些“天灾”相比,“人祸”的危害也很大,应引起同样的重视。研究者普遍认为与书画类文物有关的从业人员(保管员、修复人员、陈列人员、摄影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以保护文物为己任,要有熟练科学的操作技能,了解书画的保存情况(修复现状、脆弱点以及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在每次操作过程中,谨慎小心,使保护过的书画不再遭受多次损坏。

  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国内外同行经验和教训总结出在保管和操作方面的一些规则,抛砖引玉,望方家指正。

  一、纸类绘画作品

  纸类绘画作品本身很脆弱,因此,在布展、撤展、租借、照相过程中需要挪动、提拿时,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纸张的边和角是最脆弱、也是最容易撕裂的地方,故不能将画或图片从四角拎起。即使是结实、弹性好的纸,如果从角上提拿,肯定要承受手指的压力,留下无法去除的指印。正确的做法是:在未裱的纸质画或图片下面轻轻垫上一块硬布板或纸板,用小刮刀或细木条代替手指慢慢挑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手指直接接触画面。然后,在画上盖上一层保护纸(膜),再用双手托住垫板,将画拿起来。切记不能用一只手去提纸质作品,即使装裱过的,因为装垫材料本身也会遭到损坏。翻转一件未装裱过的纸作品时,要先在表面放一张干净的布板(纸板)或毛毡垫,可防止倒放时画面被擦伤,但该方法不宜用来翻转使用粉质颜料或已经出现颜料层剥落的油画作品。检取时,不能将一组画或图片(装裱过和未装裱过的)排成一排来回推位,或者没有将压在上面的画挪开就从中间抽出一张。回形针、订书针等尖锐物品不能出现在纸类作品上,如果已经出现,应立即小心除去。因为金属类物件会在纸张表面留下污渍,甚至会撕裂纸张。湿手、粘手、脏手都不能去碰纸质品,铅笔、钢笔、螺丝钉、铁丝、钉子都应该放远一些。运输时,不管远近,装裱过的、未装裱的以及书匣装不下的纸作品,都应在画面上盖上一层干净、结实的保护物,如硬纸(布)板、防护纸(膜),或者放进无酸纸或吸墨水纸夹中。防护物的大小要根据作品本身的尺寸和重量来决定,但总的说要比作品本身大一些、重一些,而且不能折叠弯曲。移动一组装裱过的或未装裱过的书画、版画、图片或照片时,也应将它们放进书匣(盒)中,用小推车运走。不论保管还是运输,一件纸质品,不管尺寸大小,都不能卷起来或折叠起来,因为在移动的过程中,作品各部分受力不均匀,受到挤压时,颜料和墨就会脱落,纤维变形,产生污渍、褶皱或撕裂。

  登记号应用软铅笔认真地写在图片或书画的背面,因为纸张的发光度不同,墨汁或颜料的稳定性和浓度也不同,所以不能随便在画上任意写划。纸或绢很脆弱,容易起皱,也容易变脏,而且墨水对绢类书画或容易晕染的纸类作品有腐蚀性,所以不能出现任何笔迹,不能用笔将登记号直接写在上面,须盖上博物馆入库印戳。

  不管是堆放在一起运输,还是在库房保管,裱过或未裱过的书画上都要盖上无酸的玻璃纸、薄膜或经过特殊处理的纤维。取拿时一定要戴上棉手套,否则多次取拿,不仅因为灰尘和手汗造成污染,而且在取拿过程中,反复摩擦,相互碰撞,会损坏画面或装衬材料。裱过的书画存放时不宜卷得过紧,否则会涨出。对表面颜料层出现剥落的画(如伊斯兰画、羊皮纸画和树胶水彩画等)建议使用“双窗口”的装衬材料,将防护纸放入装衬材料的夹层中,不能直接放在画面上。玻璃纸容易变黄,转变为酸性,应定期更改,即使是无酸玻璃纸,在使用一年后,也应进行PH值测试。虽然经过特殊处理的纱纸抗老化性能较好,但不透明,不方便看画。带胶带的标签不能粘在防护纸(膜)上,否则,粘合剂渗出会损害作品。聚酯类塑料制品不渗漏,透明性好,又方便看画,减少触摸。但缺点是容易摩擦起静电、吸灰,这样会加快颜料层剥落,故不能直接接触画面,更不能贴在松动的颜料层上。使用前,在聚酯类塑料片两面涂上抗静电剂,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在比较结实的作品上面,可以直接盖上一层可吸收紫外线的有机玻璃纸或2-甲基丙烯酸等酸性纸(膜),这样既可以保护作品免受光或光化学损害,也可避免使用易碎玻璃造成的物理性损坏。选择能过滤紫外线的塑料作为彩色照片的防护材料时,应该事先了解其优缺点,因为这种塑料传递过来的光不大均匀,会使纸绢褪色,导致颜料色变。另外,还要先经过抗静电处理。未经抗静电处理的酸性纸(膜)不能用于颜料与纸绢黏结不紧的作品如粉画、碳素画和伊斯兰人物画等。运输时,未裱(或未加框)的粉质画应该单独放进大的、填充柔软的盒子里,用小推车运送。无论保管还是展览,灯光尽量调暗一些。

  在拆卸带框画的框子时,最安全的办法是将有玻璃的画面平着倒放在有软垫的工作台上(粉质画的画面不能朝下),不能用刀或刮铲插入框与背板之间将画硬撬出来,多层背板要慢慢分开,大件作品要由两个或多个专业人员来操作。

  二、书籍类

  书籍类文物是由各种不同材料构成的,如皮革、羊皮纸、布、胶、墨水、颜料和金属合叶等,很容易被错误操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打开的书平放时,装订材料常常会沿着中轴线裂开。为了减少张力,防止撕裂,打开书时,应在下面垫上木条、V型支架或另外一本书。拿取装帧较差的、容易磨蚀的书时,应准备一块毛毡。翻页时,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上角,将指尖慢慢滑到书页两面,支撑起页面。切勿从上、下或页面中间翻页,切忌手湿着或一手拿笔一手翻书。不要擅自将未切开或粘在一起的书页贸然打开。粗心、漫不经心、方法不正确都会使小的裂口、断角进一步扩大,使书遭到更多更大的损坏。因为装订材料和易碎纸张不能受压,故珍贵典籍不能反复复印。用书拿书时,小心避免皮肤油脂弄脏纸张,珍贵版本应放进书盒里或用玻璃纸包住。运输时,应平放在小推车上。不管是堆放还是上架,打开的书都不能堆叠在一起,也不能字面朝上,或者在书页上压放重物,压力和额外承重会使装订材料和封皮开裂。不宜让书的前切口(与书籍书帖或插图本的书脊相对的一边)呈站立状,否则书的自身重量会将书页压弯,引起变形,使封面张开,甚至毁坏书页、封皮或书脊,造成装订材料断裂。装帧较差的书不能堆放在一起,较重的书要平放,不能直立,否则同样会损坏封面和书页。堆放在一起的书最好不要超过3本。在书架上排放时,书要站起来,以合适的距离互相依靠。如果间隙太大,装订材料会承受到压力;如果挤得太紧,又不便取放,甚至还会损坏书页。从书架上拿书时,不能使劲挤压中轴,应从两边同时用力,手握住中间部分。不要把书在书架上来回滑动。封皮上镶扣有贵金属的珍贵典籍要放在书匣中保存,或者用硬纸(布)板将它与其他书隔离开来,防止硬物摩擦、划伤别的书籍。

  当书打开来展览时,应在封面和翻到的页码前后两页包上可移动的聚酯薄膜,接口处用不透明胶带纸固定住,这样既保护了封面和打开的书页,又可以防止灰尘污染。不要用橡胶带或回形针来固定打开的书页。如果要在书上做记号,可用薄的无酸纸条夹在页码中间;用完后及时抽出,防止酸性物质侵扰。

  三、油画和版画

  在装框、拆框、搬动、安装、上展和撤展的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责任心和经验是保证作品不受损坏的最好保证,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安排。搬运大型作品时,一次只能搬一件,且有两人或数人参与。画框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用作移动那些无框画的辅助工具。操作时,两手分别握住画框两边。要特别注意保护暴露在外的画面不受侵污,不能留下指印、灰渍和擦痕。搬动带框画之前,先要检查有无旧裂缝、修补处有几个、修补过几次、脆弱点在哪里等,然后用双手握扶,一手在上,一手握在框子的一边,始终保持框子的平稳,切忌从框子上面或垫角处提起或抱起。有条件的话,用小推车代替手工搬运。小推车上面铺上软垫,顶端要有突起的挡垫,不要贪图方便超载搬运。将画捆在小推车上,一人推车,另外一人协助同行。推车的大小要足够支撑住画的2/3高度,画太大时,要绑在推车的扶杆上,不能让画独自承重。

  不管是放在小推车上搬运还是放在库房中保存,把画堆叠在一起本身就是很危险的事,要尽量避免,因为这样会使画和框都会受到损伤。更不能为了观赏方便,用白胶或化学糨糊、图钉把画置于墙上。带框画应立起来放,相邻的画或框之间或突出的装饰部分应加上软垫。放在库房时,帆布和多层易碎颜料组成的画的表面要覆盖上一层无酸软纸如无酸玻璃纸,以防止擦划刮伤、指印脏印和空气中灰尘的侵害。作为画面的辅助保护措施,架子上堆放在一起的画之间也要垫上无酸纸(布)板。注意,一个架子上堆放的画最多不超过五幅,只有尺寸相当的画才能堆在一起。框子四角的软垫或画之间的隔垫物都不能直接接触到画面部分。

  在展厅或库房靠墙立着放画时,应在框子着地的部分加上带橡胶防滑底的毡垫。在装饰物较多的画框上包上毛垫。为了避免滑动或行人不小心摩擦,最好将画挂在展厅或库房的墙上。挂画时,先要检查挂绳和钉子是否能够承受画的重量,然后右手持画叉挑住画绳(或双手抱画),左手托住画框中部;从墙上取下画时,应立即将挂绳和螺丝钉取掉,否则会刮伤挨在一起的画或框。在展示画轴时,一人牵引捏住天杆中部,另一人双手持画轴头将画舒展开来,手指不要托住顶边,以免顶出折印或留下汗迹、污渍。如果屏条无轴头时,要用双手正抓地杆展开。手不要直接接触画面,指印留在颜料层或框子上会损害抛光层,使之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处理。

  放置画时,为了避免磨损、撕裂画面,最好在背板外面固定上染黑的薄木条或金属拖架(因为框子对画的保护不能全靠钉子,否则,一旦钉子松动或掉落后会损坏画面。因此,建议在框子和背板之间固定上金属拖架)。为防止框子榫头摩擦画面的四角,要用软布或毡垫将榫头包住。标签不能粘在画布背面,因为粘接处与画布冷热伸缩度不同,会产生混合性撕裂和剥落。更严重的是,粘胶里的化学成分渗入画布后,会对画面产生不良影响。使用卡纸类背板可以保护画面不受外力打击,而且防灰,最好在背板上打几个小洞,用来通风。

  任何压力都会侵损画面,故不能挤压、碰撞到画面或背板。不能使用任何种类的油脂或溶剂来清洁画面如酒精、汽油、商用清洁用品、肥皂、水、擦除剂或家庭清洁用品。非专业性的处理比疏忽失误危害更大。使用过水银类辅助材料的画入库时应该弄清其使用过程及工艺流程(尽可能从画家本人那里了解),以便于日后妥善保管。库房中存放的画也要盖上轻薄的棉质防尘罩来防尘,不能用塑料纸(膜),因为它们与画直接接触会引起膨胀或收缩等危险问题。保管员要随时检查并立即报告书画的任何细小改变情况,若有颜料剥落或框架松动,立即报请修复,并将详细情况记录下来。

  另外,收藏品中的羊皮纸、牛犊皮纸以及象牙类美术作品的原料和颜料都很脆弱,任何机械运动即使是指尖不留神轻微划过,都会使颜料剥落,故未裱的或未装框的作品尽量不要提拿。必须移动时,在作品下面垫上一块薄板,用指尖轻轻托住,尽量使画面和框子不受压力,否则会产生裂纹、弯曲变形或颜料脱落。画面要特别保护。在库房保管时,不能使用棉胎作垫料,因为纤维会粘住、甚至会分离出已经松动的颜料片。建议使用柔软光滑的绒布。包裹材料最好是无酸的纸或膜。尽量将它们保存在无酸的平底盒子里,需要的话将盒子里边隔开,用来存放小型作品或者是附带部件。为了方便安全地取拿,可使用包着布的支架。不展出时,尽量将作品放在黑暗的地方。展出时,光度应低于100英尺的烛光,展出期限不超过半年,最好在三个月。

  最后要提的是照片。存放时,同一材料的照片要放在一起,分别保存在小纸袋中。而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类底片,应该单独放在透气性好的中型或微碱性的纸袋中(PH7-8)。不能使用密封的塑料袋,因为底片散发出的有害气体在密封环境中会使底片快速产生化学反应。不能使用不干胶胶带,也不能涂抹容易变色的胶水,胶里面的化学成分会造成不小的损害。不合适的保存袋、保管箱柜、搁板架子以及漫不经心的取拿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和撕裂。

  虽然自然损害不可抗拒,但主观的人为损坏完全可以避免。我们需要科学的操作程序、认真负责的态度、合理的养护方法以及每个环节的丝丝入扣,使文物在博物馆的任何地方、经过任何人时都不会加重损坏,结合现代文保措施来进一步稳定、延长文物的使用寿命,将美和历史传承下去。对于绘画类藏品的保护和利用更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程存浩:《文物艺术品的搬运原则》,《中国博物馆》2002年1期。

  (2)张晋平:《博物馆照片材料的保存及保护》,《中国博物馆》2002年2期。

  (3)杨谨:《藏品保管员的保护意识及操作规程》,《中国博物馆》1998年4期。

  (4)刘刚:《试论博物馆书画的保管》,《中国博物馆》2002年2期。

  (5)The Care and Handling of Art Objects。The Practice in the Metro politan Museum of Art,NewYork。1987.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