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十四、西安北郊北周史君墓石椁的清理和搬迁

  李书锁、冯健、陈斌

  北周史君墓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井上村东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征地范围内,距西安市中心7公里,西距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安伽墓约2.2公里。2003年6~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此共清理发掘汉、西晋、北周墓葬14座。其中该墓出土了石门、石椁和石榻,多处彩绘贴金,据石椁上的题刻记载墓主为北周史国萨保。这一发现是继安伽墓、虞弘墓后国内考古界又一重大发现。为了更好地配合考古发掘,保护好这一珍贵文物,在所里的安排下,由考古队和文保技术室共同对北周墓进行了清理和搬迁,现将工作情况简介如下:

  一、墓葬概况

  该墓形制为长斜坡土洞墓,墓葬坐北朝南,方向186°。由墓道、天井、过洞、封门、甬道和墓室等几部分组成,全长48米。墓道长16.30米,坡度15°,由5个过洞和5个天井组成,天井平面为长方形,均略比过洞宽。墓室平面呈横长方形,距地表深度约为13.6米。

  在砖制封门与墓室之间有一青石石门,石门由门楣、门框、门扉、门槛等九块石头组成,其中门楣、门框、门槛上浮雕有伎乐、天王(神�?)等人物造型,或手持竖箜篌、琵琶、螺、排箫、笛、麾(?)等乐器、或持法器(?)、酒器等,造型精美,雕刻精湛;门扉分列两扇,其上饰有石刻泡钉五排,每排4个,排与排之间绘有飞天、云气等,但多数已脱落,几不可辨。尤其是在墓室正中靠北部出土一五开间三进深的歇山顶殿堂式石椁,其上通体雕刻,多处彩绘贴金,制作十分精美,内涵极为丰富,堪称是北朝石刻中的精品。

  除此之外,在过洞上方和墓道、天井靠过洞两侧发现有壁画痕迹,从残留的迹象看每幅画面均有分栏,但内容已漫漶不清。该墓的壁画制作十分简单,仅在原生土壁上涂一层很薄的白灰浆,然后直接作画,没有地仗层,保存状况极差。

  二、石椁的现场清理和保护

  发掘时值盛夏,天气变化无常,气温较高,降水也较多。为了保障文物的安全,使石椁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保存环境,我们首先在整个墓室和墓道上方搭建了防雨棚,对墓道做了支护,并在墓室内部二层台上又用钢架棚覆木板,制成第二道防护棚,以避免泥土或杂物滑落,砸伤石椁。

  随即,我们即开始了对石椁的清理工作。经过小面积的试验,发现由于墓室已经坍塌,内部已充满淤土,彩绘、贴金均与泥土粘接牢固,而与石制本体粘接极弱,有些部位甚至出现脱落和剥离的现象,因此,我们决定采用边清理边加固的方法对石椁进行清理。清理的步骤采用自上而下依次清理,这样避免下部画面因再次受到污染而反复处理造成的损失。

  首先,对石椁外部的大土进行了清理,预留有5cm左右的土层,使其保持有一定的湿度,以便接下来进行的细部清理。

  其次,将需要清理的部位的预留泥土尽量削薄,至2~3mm时最佳,用竹签慢慢剔除。剔除时,对泥土施以一定的外力,以免造成成片的脱落;对极易剥落的部位,可采用棉签蘸水湿润后,再进行清理。

  对已经清理出来的彩绘颜料,立即进行加固。加固剂选用桃胶,因为石椁处于13米余深的地下,湿度较大,加之地下毛细水的作用,使得在距墓室底部80cm的范围内湿度极大,因此发挥发型有机溶液作为溶剂的加固材料(疏水性材料更不能使用)均无法使用,材料的选取必须具有一定的水溶性,这样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才具有一定的粘接强度,而桃胶作为一种传统的粘接材料,虽然粘接强度不大,而且存在着易霉腐的缺点,但它水溶性好,又有着极好的可逆性,作为一种现场的加固材料又便于使用,因此我们选用桃胶溶液对彩绘颜料进行了小面积的尝试,加固两遍后,用棉签轻轻搽拭,未发现有颜色脱落,为了防止其霉腐,我们选用了霉敌溶液作为溶剂来调和桃胶。

  贴金的部位,其制做的方法是在金层与石椁之间先以白灰做一层地仗,再在其上贴金。现在因为年代久远,再有地下水的反复作用,地仗与石椁之间的粘接力已经丧失,大多出现了裂缝、剥落的现象。对于裂缝的部位,可采用桃胶溶液回贴,待回贴后再进行清理;对于已剥落的部分,可采用桃胶溶液现场对其回贴复原。

  石椁的内部清理,方法依照上述方法进行,只是放在顶部拆分完成后进行。

  经过外部清理、彩绘加固、部分脱落金箔的回贴,石椁表面的彩绘和贴金已经初步达到稳定的状态,后期的加固工作可待搬迁后,在室内进行。

  三、石椁的结构与清理后的现状

  石椁坐北朝南,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歇山顶殿堂式建筑。东西长2.46米,南北宽1.55米,高1.58米。内有一石榻。石椁整体采用堆砌和榫铆结合的方法制成,如顶部间采用堆砌,而周壁间、周壁和底座间采用榫铆。石椁顶部由5块青石组成,分别编号为1、2、3、4、5;周壁(除去残损的前壁)共由6块青石组成,分别编号为6、7、8、9、10、11;底座由两块青石组成,分别编号为12、13.

  石椁顶部由五块青石叠压组成。最上部一块为东西向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状结构。其东西长1.58米,两棱各长0.35米,平均厚度为0.15米,约重0.49吨。下部依次南北向摆放着四块青石,以中轴线呈对称摆放。

  四壁除去残损的前壁,共由6块青石组成(如复原其结构,加上面壁两力士、两门扉、一门楣、一门槛,共由12块青石组成),其间采用榫卯连接。

  东南角:其结构为“L”形,东西长0.22米、南北长0.60米、高1.12米、厚0.08米,约重0.20吨。

  东北角:其结构为“L”形,南北长0.60米、东西长0.34米、高1.12米、厚0.08米,约重0.23吨。

  北壁东侧:其结构为立长方形,东西长0.75米,高1.12米、厚0.08米,约重0.18吨。

  北壁西侧:其结构为立长方形,东西长0.88米、高1.12米、厚0.08米,约重0.22吨。

  西北角:其结构为“L”形,东西长0.27米、南北长0.60米、高1.12米、厚0.08米,约重0.21吨。

  西南角:其结构为“L”形,东西长0.28米、南北长0.60米、高1.12米、厚0.08米。约重0.21吨。

  石椁底座:其结构为

  由两块青石平铺组成。南边一块,长2.50米、宽0.85米、厚0.17米,约重0.97吨。北边一块,长2.5米、宽0.67米、厚0.17米,约重0.77吨。

  石榻的结构目前还不明确,按其最大尺寸,重量约1.5吨。

  总重约4.5吨(除去残片),以上青石比重按2.7g/cm3计。

  石椁容积为2升,其中淤满黏土,重量最大为4吨。

  四、石椁的拆分与装箱

  (一)搬迁前的准备工作

  1.编号和照相

  为了便于以后的修复和复原工作,确保文物在搬迁过程中的有序安放,我们对石椁进行了重新编号,并在有可能断裂的部位做好标识,然后照相,做搬迁前的最后记录。

  2.散片的收集

  将已经脱落的和断裂的残片,进行拍照,然后编号包装,以免在搬迁过程中遗失,或在后期修复时找不到位置。

  3.石椁的加固

  如将石椁顶部拆除,必将造成石椁结构上的不完整,重量全部施加在周壁上,而石椁内部有泥土支撑,外部已经清理完毕,没有支护,可能会造成坍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对石椁进行了物理的加固。加固的方法主要采用带榫卯的木龙骨牵拉,再在外部做支护。

  龙骨采用4×6cm2的,在龙骨与石椁接触的部位以及支护受力的部位,根据具体的情况,制作不同形制的泡沫软垫,以免对石椁表面造成损伤。

  (二)石椁的拆分和装箱

  主要依据石椁的结构和保存的现状,对石椁进行了拆分,为了避免因反复移动石椁带来的损伤,将拆分下来的部件一次放入木箱中,包装后,搬迁。

  1.南壁石门与踏步的拆除

  南壁石门部分已残断、脱落,故先将此部分移去,将踏步部分也一并拆除、装箱,以方便后面其他部分的搬迁。装箱过程中应注意,在茬口相接的部位,不要拼对,而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在中间填铺海绵,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晃动,使得茬口受损。

  2.顶部的拆分

  组成顶部的五块石块组成,位于整个结构的最上部,如要实施拆分,必须先将顶部拆除,加之,石椁内部的考古清理也必须在顶部去除之后进行。

  移去顶部最上的一块:此块自中部裂为两块,分别编号为1-1、1-2,西边一块为1-1,东边一块为1-2,东边一块略小与西边一块,且茬口压覆在1-1上,因此,必需先将1-2拆下。拆迁的方法为,先用灰刀插入(1顶部上端)与(4顶部基座)的接缝中,微微翘起,再用木龙骨插入,将其整体抬升后,用人力抬下,防入包装箱中。1-1的拆迁方法同1-2.

  顶部基座2号的拆除:四块基座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平行叠压在四壁上,其中3号基座的南边部分已经断裂,散落于椁内的淤土中,这样2号基座(最西边部分)的西边和东边的南端部分均裸露出来,易于搬迁,因此首先以人力在西边和东边南部三个方位同时用力,将此部同时抬升,先向西缓缓平移,临时先放置于西侧石壁上,同时在其下铺覆木板,再缓缓抬下,放置于包装箱中,包装,上盖。

  顶部基座5号的拆除:由于五号基座位于顶部的最东侧,也便于着手,故将其拆除。先将五号基座断裂的东北和东南角拆下,然后以同样的方法以人力抬下装箱。

  顶部基座4号的拆除:移去5号基座后,4号基座就有了移动的空间,在4号向东的空间铺覆了木板,以减少移动过程中围屏四壁的不均匀受力,再用人力缓慢东移抬下,装箱。

  顶部基座3号的拆除:3号基座前部屋檐部分已经断裂,整个基座部分倾斜铺覆在内部淤土上,但后檐依旧担负在围屏北壁之上,如用人力抬升,南端因下沉承担了巨大的重量,必然不能保证以现在的角度抬升;如果将南端抬起与北端水平,又担心围屏北壁受力过大,而残损或断裂倾倒,因此,此部分不能再用人力抬升的方法,而只能采用顺势平移的方法,这样能保证北壁不受额外的压力。我们在3号顶部基座的南端的下方掏一凹槽,再插以4cm的实木板,铺成倾角成40度的斜面,并在斜面的下方铺以砖块,以防止木板因局部受力过大而折断,造成文物的损伤,再利用斜面将3号基座顺势平移,装箱包装。

  在顶部拆除完成后,对石椁内部进行考古清理,并将其中的断裂残块清理包装。

  3.石椁周壁面板的拆除

  西南角“L”形结构的拆除(11号):石椁围屏周壁间,以及周壁与底座间均以榫卯连接,榫卯部位并没有用材料粘接,但在没有弄清榫卯结构尺寸之前不能贸然地倾覆和摇晃,而西南角与西北角围屏之间的缝隙最大,最宜下手,可以通过这块的拆迁搞清其他部件的结构。先用细麻绳穿过两部件之间的缝隙,襻住“L”形结构的上部,用钢管系住,将其缓慢向南侧上方抬出,再在其下垫付木龙骨,将其缓慢放置与石塌之上,重新调整绳套的位置,将绳套下移至近底端2/5处,以便稳固抬升,将其搬下、装箱。

  观察围屏结构,其间虽以榫卯连接,但榫卯很浅,仅有3cm左右,且顶端无硬棱角,这说明在搬迁过程中的倾斜是不会危及榫卯的安全的,但是需要考虑到石椁边角能否承受巨大的压力,故倾斜角度不宜过大。

  西北角“L”形结构的拆除(10号):其结构与现状均与6号相同,故可以先将其以东西向为轴微微向南侧倾斜2、3度,使得北部下端抬起1~2cm,立即用薄木片垫住,再以南北向为轴向西部微微倾斜,使得东部下端抬起1~2cm,再用麻绳穿过其下的缝隙,微微抬起,向西部平移4、5cm,再用麻绳重新捆扎,用钢管系住,将其移下、装箱。

  东南角“L”形结构(6号)、东北角“L”结构(7号)的拆除、北壁西部壁板(9号)的拆除:因其结构与状况均与10号相同,故以同样的方法拆下。

  北壁东部壁板(10号)的拆除:因东部的壁板(10号)中部靠下处有一条横贯壁板的裂痕,不便与拆除,故先选择将9号壁板拆下,给10号留有更大的空间,以方便操作。对于10号壁板,先施人力于将壁板下端,使壁板与底座之间脱离,再用绳子襻住下端(裂痕以下),用人力缓慢抬升,抬升的过程一定要稳、要慢,且必须保证壁板垂直,以免因壁板倾斜而折断,在微微抬升的同时,将壁板贴靠在制作好的木箱上,缓缓将木箱放倒,使得壁板平稳地置于在木箱之中,将其包装好。

  在顶部和周壁的拆分和装箱完成后,将各个箱子合理地放置在墓室的四周,为了辟出更大的空间,方便以后的搬迁,必须将箱子叠放,但放置时必须将上部的箱子的底璞置于下面箱子的边框之上,不能放在面板的中央,避免压破底下的箱子。

  4.石榻的移除和包装

  石榻为一东西向放置的横长方形石板,长、宽、厚均为15cm,石榻由四块分布于四角的高12cm的石块支撑于下部的底座之上,用竹签清除石块与石榻结合部位的泥土,发现结合部位只是叠放,并没有铆接。清理后的石榻,上下表面均无纹饰,四边除南侧立面有浮雕花纹外,也光素无纹。因此我们制作了一个“工”字型的底框,以便将石榻光素无纹的一面立放于地架之上,再在有花纹的一侧铺覆海绵,用铁丝捆扎。

  首先利用撬杠,撬起东端,再在南段东侧施撬杠,使得东端向北偏移,同时将支撑的石块取下,更换为木块;同样再在西端做同样的操作,两侧轮换,使得整个石榻整体向北侧移动,一直移动到距底座的北边3~4cm处,然后加三处撬杠于石榻的南侧,再配合人力,将整个石榻掀起,并缓慢滑落于“工”字型的底框之上,垂直放立。包装。

  5.底座的拆分和包装

  石椁的底座分南北两块横列于墓室铺地砖之上,两块底座之间没有缝隙,如在两个底座的结合部,用撬杠撬,势必会使石材受损,因此只能作用于周壁。

  我们首先先在南边底座的东西两侧的铺地砖上各开一孔,用做抬升此块石材插撬杠的撬点,再依次施撬杠于两端,并不断给东西两侧垫木板,结果使得整个底座成为一个三面有支座的台面,就形如一个小型的石榻,用同移除石榻同样的办法将这个底座移除、包装,但需保障南端有花纹的一面向上。

  北边的底座,只用在北端三处开孔,同时施撬杠使得北端缓缓抬升,期间再垫付木板,倒用木质粗撬杠,直接使其至于“工”字型的底座之上,包装。

  五、包装箱的制作与石椁部件的包装

  (一)包装箱的制作

  包装箱的尺寸不宜过大,以免在搬运过程中,石部件在箱中晃动造成损伤,我们依照石椁各个部件的实际尺寸,周壁各外放3~4cm作为包装、缓冲层,制作包装箱。包装箱用复合多层板制成,四周加4×6cm2的木龙骨,底部加璞,以增加强度,且各面板之间用螺丝连接,一方面是增加安全系数,另一方面便于拆卸和安装,也便于石部件的装箱。对于“L”形的部件,在箱子内部再制作一个长方体的铺座,使得这个石板平铺于其上,受力均匀。

  (二)石椁部件的包装方法

  为了保证石椁的安全包装与科学保存,我们又对木箱做了内包装。首先在内部铺覆2cm厚的高密度泡沫板作为缓冲层,以减少运输途中的震动;再在石部件的表面铺宣纸2~4层,作为表面隔离层;再在宣纸外面铺湿润的毛边纸3层,作为第一层保湿层;再在毛边纸外面铺麻布层,作为第二层保湿层;最后在最外面覆泡沫板作为隔离层。对于表面有颜料的部分,所选用的铺第一层的宣纸需经过霉敌溶液的浸泡、晾干后才能使用,以防止加入的桃胶霉变。通过以上方法处理,作为石部件的缓冲、保湿、防霉层,以便较好地保存石椁部件的表面颜料和石材本身,避免因搬迁造成的温湿度的迅速变化对其的影响。

  六、石椁部件的搬运和保存

  将拆分好的各个部件,用吊车吊出墓室,至于运载卡车之上,卡车上预先铺一层黄土,以缓冲运输过程的颠簸,为了方便清理,可在黄土之下铺塑料布一层。运输途中,筛选路况好的线路行驶,避免不必要的颠簸,行驶过程中,车速一定要慢、要稳。运送至保存地后,拆箱检验,石椁部件均保持完整状态,无任何损伤,其中10号壁板也保持了原有的状态,裂纹也没有任何断裂的迹象。

  石椁的保存地点选在文物库房的一楼展室内,一楼展室相较于二楼和地下室温湿度较为稳定,温度波动范围为10(冬日的最低温度)~22(夏季的最高温度),湿度的波动范围为40~64%,基本上可以作为石椁的保存地。加之,在石椁入库的初期,我们对展室进行了加湿,使得湿度保持在70%左右。通过缓慢的脱湿,现在湿度基本保持在40%左右,完成了石椁的脱湿,又对表面的颜料用桃胶进行了再次加固。现在石椁处于良好的保存状态,亟待以后的修复、复原工作。

  本次石椁的成功搬迁,是西安室文物保护考古所在提取大型考古资料上的一次成功的尝试,整个石椁的部件迄今基本保持着出土时的原状,它为考古发掘人员、历史和美术史研究人员提供了原始的实物资料,更丰富了文物库房的藏品,使得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在大型考古资料的提取和保护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是在所领导一直提倡的“把文物保护推到考古第一线”的理念指导下,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相配合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在搬迁过程中,西北大学的王蕙贞老师,西安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侯卫东、马涛、白崇彬、齐扬老师,陕西省考古所的杨军昌、吴天才老师给予了莫大的关注和指导,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