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江
隋唐皇城(以下迳称唐皇城)的西、南两面城墙与其城内的街区路网一直存在到今天,历时1400余年,真是罕见。但是,它似乎已被有些人忘记,遭到冷遇。
要认识它,还得从始建于隋的唐长安城说起。唐长安城宏伟壮丽,大气磅礴,建筑物能升腾出这样的形象与精神,实在难得。唐长安城繁荣昌盛,对外开放,多民族多种物流和文化在这里汇融,唐帝国的威望影响了世界,其魅力吸引着世界,成为“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圣地。
唐长安城的规模堪称世界之最,城垣呈长方形,东西长9720米,南北宽8650米,周长36.7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城中有城,最外层为郭城,城内北郊正中有宫城与皇城,两者合为“日”字形。宫城在北,为皇帝皇眷居处;皇城附于宫城之南,为中央衙署所在,也就是唐帝国的中央行政办公城。
郭城北为禁苑,非常人所能出入。郭城东、西、南三面各有门三座,每座门各设三个门道。通向城门的大街,横三条,纵三条,即有名的“六街”。六街中除延平门直通延兴门的一条外,其余五条街宽都在百米以上。皇城正南的朱雀门直通郭城正南的明德门,这是长安城的中轴大街,街宽150米。六街宽广舒远,气象非凡。
郭城中包括上述六街在内,横街为14条,纵街11条。街道将郭城划为许多坊与东、西二市,排列得非常整齐。唐诗云:“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长安城是一座与自然完美谐和的园林化城市,这可能就是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山水城市了。城东南隅为曲江风景区。曲江景区分两部分:城内为公共园林;城外为御园。前者一年四季游人络绎不绝,尤以中和(二月一日)、上巳(三月三日)、重阳(九月九日)三大节日为盛,成为唐都人们生活中的趣事。唐人王?《曲江池赋》描述了曲江园林的公共性质,谓公众都可游赏,“轮蹄辐辏,贵贱雷同,有以见西都之盛,有以见上国之雄。”此外,许多寺院中都有园林,亦为公众去处;诸多豪门甲第的私家园林,杂布于各坊之内;沿街植树带,街道成为绿的走廊。皇城在郭城中心,掩映在园林的海洋中,皇城内承天门大街两畔排列着整齐的行道槐树林带,俗名“槐街”。
长安城宽广,形象优美端庄,唐人在诗歌中对之进行咏唱。城墙长又长,“逶迤万雉列”。连绵不断的城上女墙,一眼望不到边,能不心灵为之震撼?长安建筑物高大富丽,形式多样。“连甍遥接汉,飞观迥凌虚”,“帝城何郁郁,佳气乃葱葱。金凤凌绮观,漩题敞兰宫”,“飞甍夹御沟,曲台临上路”,“何处少年吹玉笛,谁家鹦鹉语红楼”,“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第”。街上风光迷人,两旁一坊接着一坊,坊内是高低参差的楼阁,临街是较矮的坊墙,街上是“青槐夹驰道”的街景,清晨车马就开始上街了,“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很快就热闹起来,“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春天街景最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城。”到了傍晚时候,沿街处处闻花香,“御沟春水绕闲坊,信马归来傍短墙。幽榭名园临紫陌,晚风时带牡丹香”。一条条的街太长了,“不离十二街,日行一百里”。
在长安街上,有车有马有行人,行色匆匆。当时唐都人口约百万,其中外国侨民与突厥后裔约占1/5,街上人群中,夹杂着一些深眼高鼻以及各色异服的人,自然让人熟视无睹了。在皇城朱雀门里天街西侧的鸿胪寺馆,曾先后接待过70多个国家的使节与人士。在当时的唐都中,胡乐、胡舞、胡服、胡饼等等都很盛行,到处呈现着一派国际化大都会的景象。
唐末政治腐败,贫富悬殊,社会不宁,军阀混战。昭宗天�元年(904年),朱全忠胁迫昭宗迁都洛阳,并毁长安宫室,百司及居民庐舍,拆取其材,浮渭河而下。他还令百姓按籍迁居,被迁者号哭于路,月余不绝。至此,长安遂为废墟。又降西京为佑国军,统辖京兆。当时佑国军节度使兼京兆尹韩建为了军事需要,放弃了郭城与宫城,只修葺皇城以驻守。同时,将安上门外东侧务本坊太学中的《石台孝经》移置于原尚书省处以保存。昔日84平方公里的京都,萎缩为仅5.2平方公里的皇城。长安城三百年的辉煌盛况,已化作为一个长长的梦。
皇城失去了昔日作为大唐帝国中央衙署城的作用,却仍是地方重镇,名称亦屡次变更。五代、宋、金时名京兆府;元时改名奉元城,是先后所设的安西路与奉元路的治所驻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军攻占奉元城,改名为西安府,西安之名称始于此。虽城的名称变了多次,而城的规模一仍隋唐皇城之旧。从隋开皇二年(582年)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维持达788年。城垣未变,城内街区路网亦无大变。
1369年的西安城仍承袭着隋唐皇城的规模。扩城是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的。其规划是要在旧城东北隅建筑明秦王府城,为了拱卫王城,所以要向东向北扩城。
扩城时,仍保存与利用了原隋唐皇城的西、南两面,只是加以修葺而已。《咸宁县志》卷三记述得很清楚,指出扩建后的城垣“今西南两面,俱即唐皇城”。只是又向东、向北各延筑了约1/3.皇城东南角在今开通巷南口偏东处,西北角在今玉祥门南约100米处。在1983年大修城墙前,对皇城西、南两面的城墙断面,包括西门北侧断面、含光门豁口断面、大保吉巷(南广济街)南豁口断面等,做了认真的考查研究,发现以上各断面上均可认出隋唐时所筑的夯土,被后代维修时增补部分包在中间。这与《咸宁县志》所载一致(考察研究结果写成《明西安城墙包含隋唐皇城墙考实》一文,发表于《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如以上所述史实,应对西安城墙有新的认识。即:西安城墙是扩筑了的隋唐皇城,可写作:
西安城墙――扩筑了的隋唐皇城。
建筑时间:始建于隋唐,扩筑于明。
扩城后的西安城内路网格局,是在不破坏唐皇城路网的情况下,向东与向北方向扩展的。一是城市中轴东移,从广济街移到今南大街、北大街一线。以钟楼为中心,向西安城四门辐射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是街网的主干。以王城为中心从城门向外辐射的东、西、南、北四条街道,配合了以钟楼为中心的主干道。至于城东区从火车站向南直通城南大雁塔的干道,则是民国时候与新中国建国以后开辟的。总之,扩城以后街道布局都没有破坏隋唐皇城街区路网,而且有的还与唐街相通。
现唐皇城西、南两面城墙俱存。据1983年大修城墙时勘查得知,皇城北墙(即原宫城南墙)西起现西城墙北距西五台20米处,向东经莲湖南岸的承天门遗址,再向东经穿北大街走光辉巷至明王城(今名新城)东北角偏南50米处,全长约2820米;南城墙从今西南城角向东止于开通巷南口以东20米处;西城墙,从今西南城角向北至于西五台南20米处,长1824米;东墙在开通巷东侧向东至明王城东南角时,与王城东墙在同一线上,止于距王城东北角50米处(王城东墙亦为旧皇城原墙)。皇城面积约5.15平方公里。
关于皇城街网,《唐六典》、《长安志》等文献均载为七横五纵。七条横街(东西走向的)今其遗迹大部分可以辨识出来,只是多被挤窄了或扭曲了。现重点地讲讲第一横街与第四横街。
从北向南数,第一横街最宽,又名大横街。它横贯皇城东西,西头为安福门,向外直对郭城开远门(在大土门村内)。东端为延喜门,向外直通郭城的通化门。安福与延喜二门的城楼,均为皇帝常登临之处。大横街中段正北为宫城的承天门,更是皇帝登临处。这里城楼前是“T”字形的大街,跟前既是大横街,南面又直对宽广的承天门大街。大横街到底有多宽?考古发掘已探得宽220米,这不是全宽之数,因阻于现代建筑的覆压,无法探出全宽。笔者从皇城遗址的全局考虑,要将七条横街都找出位置来。认为大横街北边缘在莲湖南承天门遗址的东西延线上,毫无问题;街的南边缘应在今大皮院街、西华门街、西新街与东新街的近南侧处。街宽约为360米,故此街又实为承天门前广场。
从皇城失去了唐中央府城的地位后,成为长安城的龟缩城。大横街的空旷宽广正好成为建房盖屋的方便地方,所以被后代建筑物覆盖了。今省政府、市政府与莲湖区政府都在原大横街上。(现在展示大横街,只要在南、北边缘立标说明就是了。安福、延喜二门址亦树标碑说明,让公众都能认识。承天门处似乎应做较大的文章)
第四横街是从隋初(582年)至今(2004年)一直通行的大街,畅通1400余年了。此街即今西大街全程,并向东延伸到炭市街南口偏东处(即从唐顺义门直东至景风门)。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文中,将此街比做“天街黄道”。天街指承天门街;黄道是用天文比喻,谓此街横于天街中部。
纵向街,今略述其中间三条。承天门大街(天街)是皇城的中轴大街,北起于承天门,南到朱雀门。今广济街在其线上。含光街,南起于含光门,北接大横街。今洒金桥街南段、大麦市街、红光街与甜水井街在其线上。安上街,南起于安上门(今南门),北与大横街相接。今北大街南段与南大街在其线上。
以上列举了二横三纵共五条街,其他唐时街道亦可辨认,此不赘述。唐时中央衙署分布于皇城各街之间。今只举相当于今国务院的尚书省作一简介。
尚书省在承天门街(今广济街)与安上街(今北大街南段。安上街全程还包括今南大街)之间,北界为唐皇城第三横街(今化觉巷西口向东,直至北大街),南界为唐皇城第四横街(今西大街)。
鼓楼大致在尚书省正门处,尚书省都堂在鼓楼正北不远的位置。都堂是尚书省的总办公厅。都堂以东,有吏部、户部与礼部;都堂以西,有兵部、刑部与工部。
唐以后,皇城已无中央衙署的作用,但仍是地方重镇。地方政府还常设在尚书省旧址。近年开辟钟鼓楼广场,在鼓楼东侧出土200余枚金代官印,即为其证;民国时期社会路处设有民政厅的机构,现在市政局还在这里。鼓楼以西,唐以后仍是地方兵署所在,今西安市公安局还是在这里。
西安市区坐落在唐长安城的中心位置,今西安城实际上是扩筑了的唐皇城。唐城的西、南两面城墙以及城内的街区路网,一直存活到今天,历时已经1400多年了,真是一块宝地,国之瑰宝。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古都,而且是中国古都之首,是世界最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西安要以文化名市,就要高举古都品牌,营建古都形象与氛围。为此,建议提高隋唐皇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地位,将它作为隋大兴唐长安城这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中之重。
在打古都品牌的运作中,建议先将“明钟鼓楼广场”改名为“唐尚书省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