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33章 共和逆流卷狂飙!袁世凯魂断天安门(12)

  (3)派粤军第一师师长友觐光由广西入贵州,另由安徽调倪毓?所属的安武军由湘西入黔,从侧面攻击。然而这三路兵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护国军共分三军,由蔡锷、戴戟、李烈钧分统,蔡军攻四川,戴军经贵州攻湘西,李军经滇南攻广州。袁世凯把这次战争的赌注全部压在了北洋军身上,不仅在兵力上占护国军的绝对优势,而且不断封爵赏俸,补足给养;而护国军人数不多,粮饷也不足,唐继尧又不积极加以补充,但在困难中仍然获得进展。蔡锷所统的护国军共分六梯团,兵额总共3130人,所带饷糈不够两个月的伙食津贴之用。蔡锷与戴戟所率领的滇、黔饥卒数千人和曹锟、张敬尧所部袁军数万人苦战于叙州、沪州、綦江之间,2月21日,蔡锷曾致电唐继尧乞援说:“我军激战数旬,耗弹颇多,炮弹现只存二百发,枪弹除原领者悉数用罄外,纵列弹药亦耗三分之一。各部队纷纷告急,请予补充。逆料在川境尚有数场恶战,务乞馀兵站速配炮弹三千颗,枪弹每支加发三百发,赶运来沪,不胜祷切。”24日,蔡锷又致电催问补给,电中说:“我军现额实不足四千,其中义勇队近千人,战斗力尤弱……所最苦者,弹药未能如时到手,每难收战胜之效……务望公(按:指唐继尧)将每枪所储弹药千发,悉数饬解,分存毕、永,并每月拨送补充兵五百乃至千人,则逆援虽重,不足平也。”但是,坐镇后方的唐继尧仍不积极支援,对前方坐视不顾,反而以余款扩充实力,致使两军“旷日相持”,而“敌能更番休息,我则夜以继日;敌能源源增加,我则后顾难继。”尽管如此,护国军仍能“士卒坚定,上下一心,虽伤亡颇重,昼夜不能安息”,但“风餐露宿,毫不为沮”。后来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朱德同志当时就在蔡锷所部的护国军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任步兵第十团团长(护国军第一军下辖三个梯团,每梯团又辖两个支队)。朱德向以“勇敢善战,称于滇省”。在进攻沪州保卫纳溪的艰苦战斗中,从2月19日到3月7日,朱德率领部队在棉花坡一带与北洋军进行了16个日日夜夜的背水之战,在战斗中守则固,攻必克,成为护国军中的一支英雄劲旅。在第二次进攻沪州时,朱德支队面对号称“北洋精锐”的张敬尧部,冲破层层防守长驱百里,所向披靡,像尖刀一样直插张敬尧的大本营沪州。在护国军的打击下,张敬尧惊恐万状,形成“沪州方面万分紧急”的状态。朱德等护国军支队退兵多日,他还不敢行动。护国军与北洋军的这场战斗虽然没有达到夺取四川的目的,而曹、张也未能有所进取,这不能不说是滇黔护国军浴血奋战的结果。

  在战争中,惯于搜刮、抢掠的北洋军阀到处作恶,人民视之如洪水猛兽。当时四川诗人吴芳吉描述四川人民被北军蹂躏,强拉兵差的苦状说:

  “棘为鞭,铁为链,破柴门,行调遣,母伏林头避,妇惊灶下窜。缚手弃家赴兵站,老者运粮,少者肩弹。肩弹最要速,运粮不妨慢,危岩千寻,狭路如线……鸟飞绝,人迹乱,军令严,谁能怨?夜无住宿,日食餐饭,老男呕血死,瘦男骨折断,壮男独笑言,背地指天叹:愿娘勿念妻勿恋,今后已矣来生见。”

  人民对军阀恨之入骨,根本谈不到对他们的支持。在湘省,袁军“因沿路地方居民避之若鹜,均不肯充当行军夫役,遂致运送军械军需万分困难,不能前进”。抵宝庆后,将该府中小女子各学校占据暂作兵房,使各学校纷纷停学。“其军队亦径入民家,恣行骚扰,全城商铺旅馆,有歇业者,有迁避者,附近一带青年壮士,亦恐被差使,均闻风他适。”不久,由于军阀内部的矛盾和全国形势所趋,广西军阀陆荣廷3月15日在柳州宣布广西独立讨袁,改称广西都督兼两广护国军总司令,任命梁启超为总参谋。原来袁氏企图对川、滇、黔的护国军采取包围形势,一面令曹、张等率大军由川攻滇,令马继增所部由湘入黔;一面令龙觐光率粤军与桂联合,由桂省的百色进攻滇南。没想到陆荣廷、刘显世等竟联合宣告独立,并迫使龙军缴械投降。这不仅使袁的围攻计划破产,而且使云南、贵州、广西连成了一片,直接威胁了广东、四川和湖南。护国军声势较前为振,战情出现转机。这时候,以日本为主的列强对袁表示不支持和爱莫能助的态度。同是,本是袁世凯所倚为心腹的一些地方军阀如冯国璋、李纯、靳云鹏、朱瑞等又密电请取消帝制。这些地方实力派的反目,更使袁世凯陷于四面楚歌之中。这些都决定了袁世凯应得历史惩罚的命运已经开始。

  在此之前,袁世凯本想于5月1日召集立法院,再演一套民意决定来取消帝制。这样,一面争取列强的同意,一面可以与滇军协商斡旋,弥缝一时,以作自己的周旋余地,并把筹备登极的机构取消,表面上表示要取消帝制,实际上是推延一些时日来观察一下形势变化再决定。现在,形势发展已经不允许他这样做了。2月25日,他便以因发生反袁战争而“痛念吾民”为遮羞布暂缓登极;3月21日,袁世凯又召集会议,提出立即取消帝制之议;22日,正式公布取消帝制之命令,废除洪宪年号,仍改民国5年,自称大总统,以徐世昌为国务卿,并焚毁关于帝制之公文八百数十件;4月4日,又将政事堂改为国务院。

  袁世凯在宣布撤销帝制后,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彻底失败。他宣称:“今承认(帝制)之案业已被撤销,如有扰乱地方,自贻口实,则祸福皆由自召,本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责,亦不能坐视沦胥而不顾也。”他仍然迷梦于总统位置的延续。他企图通过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向南方的反袁势力谋求妥协,拟定了以下议和条件,大总统无辞职及退位之必要;速召集正式国会;罢斥祸首;南北军队即日息战;)滇、黔、桂三省即日取消独立,归中央统辖;滇、黔、桂三省独立首领,不得任意提出他项权利之要求;滇、黔、桂三省军队除正额外,其独立后招募者解散之,速行修正宪法。其目的显而易见,不外是皇帝没有做成,回过头来想再当总统。袁世凯在种种谴责声中仍不肯下台,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慨,当时有《十九省公民否认袁世凯冒称总统书》,内称:“……欲民国而长治久安乎?非有真正共和国家之精神不可!如何而表示真共和之精神?必自今日于国法上能裁判袁世凯之罪案始……故曰袁逆不死,大祸不止,养痈蓄疽,实为乱基!愿国人速以决心,再接再厉,扑杀此獠,以绝乱种!”海外华侨也纷纷发出通电,声讨袁世凯,要求将袁“执行国法”,孙中山也连续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要“除恶务尽”,坚定地表示“保持民国,不徒以去袁为毕事。”“决不肯使谋危国民者复生于国内”。这一切都表示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军阀、政党所不能替代的强大力量。

  广东在4月6日、浙江在4月12日又相继独立。22日袁世凯请段祺瑞出任国务卿,宣布恢复责任内阁制,一方面表示对南方让步,一方面笼络段祺瑞为自己出力。但是南方反袁势力却在5月8日由护国军军政府联合了滇、黔、两广各省反袁势力成立了以唐继尧、岑春煊为正副抚军长的军务院,形成了一个以进步党和西南地方军阀势力为主的反袁联合战线。这种联合表明了这些地方军阀和官僚政客照抄了辛亥革命的老办法,要利用人民中的反袁情绪来获取自己的权力。这样,以反洪宪帝制为目的护国战争也在唐、岑诸人偷换内容的手段下宣告结束。在南北双方僵持的局面下,北洋军阀中的地方实力派冯国璋、张勋、倪嗣冲召集一些尚未宣布独立的省份于5月18日召开了一个南京会议,然而他们三人却是各有目的:冯想利用这个会造成自己可以操纵于南北之间的一种政治势力;张勋想做这个会议的盟主,为他复辟清室创造条件;倪嗣冲则完全是效忠于洪宪王朝。这个会议除了一些争吵以外,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而在会议期间,5月22日四川陈宦宣布独立,29日湖南汤芗铭也宣布独立。陈、汤原来是袁世凯可靠的家奴,如今也叛而独立,给袁世凯一个相当沉重的打击。袁世凯在29日宣布了帝制议案始末,企图推卸责任;但是,一切已经无法挽救,独夫的末日已经来临了!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这个叛国、窃国、卖国的大强盗,在人民反对的怒潮中,既失欢于自己的主人,又受到敌人和党徒的围攻,尤其是遭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反抗。他虽然竭尽最大的“智慧”,用遍他所独具的各种“政治机智”,但是一切终归无效,他在万众唾骂之下,极度难堪地死去,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

  护国军之所以能达到去袁的目的,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如何大和它的本身如何健全,而只是因为这个行动配合了全国人民对袁世凯反动统治的憎恶和反对帝制的浪潮。当时反袁力量已在全国人民中间普遍地滋长起来;这主要是由于袁世凯倒行逆施所造成的残破和困苦所致。在袁世凯反动政权的统治下,工农商各业均形凋敝。如1912年全国各种工业的职工总数是661784人,1913年为630890人,1914年为624521人,而至1915年则减退至619729人。农户总数1914年是59402315户,而1915年则减至46776256户。荒地面积则从1914年的19127万余亩增至1915年的22946万余亩。商业则由于“十里一卡,二十里一局,剥削留难,无所不至”而造成凋零衰敝,使“商人无生活之希望,而置诸死地矣。”对外又负债累累,据1916年9月30日北京日文《新支那》报所载《中国现在外债》一文所记,对英、德、法、俄、日、美、比等国所借外债为17190.6万镑,地方借款为1428.9万镑。内外交困,民生涂炭,致使人民存时日曷丧之感。

  在各地蜂起的反抗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16年5月间在冀中一带由“山北社”领导进行的长期反袁斗争的实际行动。山北社是河北易县山北村因反对袁世凯政府丈量土地勒征税收而发起的一个抗捐组织,由于他们所反对的事情正是一般民众身受其苦的苛政,因此很快得到翼中十几县人民的响应,并且由反对验契而扩大成为反对封建剥削的斗争,据《涿县志》载其事称:

  “五年,易县山北社因抗杂捐,竟挟该县县长来涿,声言赴京起诉。涿县人民附合之,并乘势将由涿试办之经界局在事人员全行驱逐,迟则殴辱以随其后。两县人民填塞街巷。嗣易县电请保定道尹许元震来涿,会同驻涿之守备队营长陈长青及本县绅士尚廷弼等往返说合,其事遂寝。”

  这次反抗斗争的情况,还在当时报刊上得到反映,如《大中华杂志》二卷六号报道说:

  “(民国5年)5月5日,直省各知事收捐纳款,至为苛细。一般劣绅,从中渔利,人民颇有反抗之意。近日涿县纷纷告变,联络涞(涞水)、广(广昌,今改名涞源)、定(定兴)、固(固安)诸县群起攻击名处经界局,经界局人员闻风四窜,并每村每家各出代表一人,集于涿县,共同来京,要求政府停止地捐果木捐及一切杂捐,惩办营私舞弊之官吏,为数不下20万人。易县起因由于果木捐,涿县起因由于包办经界事宜云”。

  这次斗争的结果,终于迫使袁世凯下令“将近畿清丈和清查各事宜暂行停止”,将“各省有奉前令举办清丈清厘田赋者亦著一律从缓办理。”6月间,袁世凯在人民反袁声浪中死去,这个反抗活动中心并未因此停止,一直持续到8月间才渐渐停止活动。这次斗争虽在中间经过地主阶级的破坏和军阀政权的镇压,最后又因内部不一致而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它终究表明了人民群众反抗军阀不甘缄默的态度。人民反抗浪潮正是袁世凯注定要失败的根本原因。

  (摘自《北洋军阀史》)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百年政治风云实录》,余诗铭著,红旗出版社

  《帝王阳宅之谜》,朱升著,河北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在重大历史关头》,宫力、朱地、陈述著,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

  《走上天安门》,董保存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红墙里的瞬间》,顾保孜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张涛之著,作家出版社

  《大雪压青松――文革中的陈毅》,杜易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世纪抉择――中国命运大论战》,林衢主编,时事出版社

  《1998中国白皮书》,张建华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

  《百年春秋――二十世纪大事名人实录》,王建文、张鸣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

  《十五大以后的中国》,余昌淼、李伟主编,人民出版社

  《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外交实录》,张树军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经济实录》,张树军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文化实录》,张树军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科技实录》,张树军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美峰会解读――合作还是对抗》,弘文编著,京城出版社

  《美台关系重要资料选编》,梅孜主编,时事出版社

  《大国的对抗》,王玉林主编,时事出版社

  《世纪之光――中国1919年纪实》,寒杨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

  《重大决策幕后》,《炎黄春秋》编辑部主编,南海出版公司

  《天安门广场风云录》,金岸编著,改革出版社

  《傅作义传略》,蒋晨曙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历史转折关头的邓小平》,薛庆超,中原农民出版社

  《文史资料选辑》第1-189辑,中国文史出版社

  《从十四大到十五大》,王兆铮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

  《晚年毛泽东》,陈明显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共和国警卫部队》,张化荣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汪东兴著,当代中国出版社

  《邓颖超传》,金凤著,人民出版社

  《青史流芳话回归》,中国文史出版社

  《疾风知劲草》,柯灵主编,文汇出版社

  《虔诚与迷乱》,柯灵主编,文汇出版社

  《伟人与过客》,柯灵主编,文汇出版社

  《苦难与风流》,柯灵主编,文汇出版社

  《天堂与西方》,柯灵主编,文汇出版社

  《共和国元帅交往实录》,鲁杰著,中原农民出版社

  《重返井冈山》,董保存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沉重的1957》,叶永烈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中国空军传奇》,杨震、孙晓、左东编著,黄河出版社

  《百年长梦今宵圆》,刘思扬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

  《邓小平与香港》,陈雪英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

  《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纪实》,熊华源、安建设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红船交响曲》,李健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中国经济出版社

  《李锐往事杂忆》,李锐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历史谜案揭秘》,《炎黄春秋》编辑部主编,南海出版社

  《大转折的日日夜夜》,张湛彬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燕都丛书》,陈宗藩主编,北京古籍出版社

  《北京大学月刊》第一集,1918北京大学出版

  《北京的和平接管》,北京出版社

  《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刘少奇的一生》,黄峥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周恩来年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文史资料出版社

  《大反戈》,晓荻著,广西人民出版社

  《大开国》,凌志著,广西人民出版社

  《李宗仁先生晚年》,文史资料出版社

  《伟人安息的地方》,徐静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共和国卫士》,解放军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天安门前橄榄绿》,中国铁道学院出版社

  《人民日报》1949年、1956年、1966年、1984年、1997年、1998年。

  《新华月报》1950!1997年

  《建国秘录》,曹英、余敏辉编,团结出版社

  《开国奠基:中国1949年纪实》,余科杰、程杞国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

  《重大决策幕后》,《炎黄春秋》编辑部主编,南海出版公司

  《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实》,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主编,人民出版社

  《20世纪中国实录》,《20世纪中国实录》编委会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

  《毛泽东入主中南海前后》,吕占军著,中国文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编委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七次革命――1898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备忘录》,刘智峰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

  《再生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前后后》,熊志勇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共和国重大事件决策内幕》,邱石编,经济日报出版社

  《红流纪事》,何虎生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黄峥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国元帅朱德》,青木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风雨四十年》,童小鹏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我的父亲邓小平》,毛毛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毛主席人际交往侧记》,《毛泽东丛书》编委会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

  《回忆与怀念》,伍修权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俄〕尼?费德林著,新华出版社

  《陈伯达》,叶永烈著,作家出版社

  《周恩来历险纪实》,成元功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当代中日关系四十年》,余昌淼、李伟主编,时事出版社

  《改革风云中的万里》,张广友著,人民出版社

  《回忆邓小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历史再审判》,柳萌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老外交官回忆周恩来》,田曾佩、王泰平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

  《老外交官回忆周恩来》,田曾佩、王泰平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

  《一代天骄邓小平的历程》,刘金田等编,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一代天骄邓小平的历程》,刘金田等编,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中共党史风云录》,刘武生主编,人民出版社

  《中共党史风云录》,刘武生主编,人民出版社

  《以民促官――周恩来与中日关系》,陈答才、潘焕昭著,重庆出版社

  《领袖泪》,权延赤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我为刘少奇当秘书》,刘振德著,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陈敦德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领袖之间》,杨宗丽编著,辽东人民出版社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