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例行公事”式的新闻发布会,怎能搪塞像卢沟桥事变这样引起世界公众注目的大事?斯诺知道作为一个真实反映中国情况的记者的责任,他于会后继续到前线去调查、采访,凭借自己的眼、耳、嘴,更重要的是心去发现,去感受。他亲眼看到日本兵占领了卢沟桥车站,他亲耳听到了日军向中国守军猛烈开火的枪声。这就是中国八年抗战的开端,斯诺完全以一个亲身经历人的身份取得了发言权。
无疑,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中国军民在日寇面前表现的英勇、善战,冲击着这位外国记者的心,使他的思想感情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他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由开始的“中立者”“旁观者”,变为后来的:“现在,中国的事业也就是我的事业了。我并把这份感情,同反对世界上的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决心联系在一起了。”
就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不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的住所很快成某种地下工作总部了。”
是的,那时斯诺的家经常成为中国抗日人士和爱国青年的避难所;
有些进步的知名知识分子为了躲避日寇的搜捕、迫害,就住在斯诺的家里;
他帮助一些人化装成乞丐、苦力或小贩逃出北平,有的去了延安,有的到山西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他还同意东北流亡到北平的抗日爱国者在他的家里秘密设置了一部短波无线电台;
他的家中专门腾出一间房子存放着中国人的财物,从私人汽车到游击队从日本人手里夺回的黄金、宝石、钻石、翡翠、玉器等宝物。
善良的斯诺几乎每天都要为众多避难者的吃饭问题而操劳,奔忙……
这就是一个目睹了卢沟桥前线日寇暴行、并当面质问这些侵略者为什么不从中国土地上撤走的外国记者的当时的所作所为。
他,记下了清水节郎像疯了似的冲向回龙庙的凶相。
记下了申仲明排长倒在日寇枪声里时那一瞬间的怒喊。
记下了何基沣指挥大刀队夺回铁路桥的雄壮场面……
岁月会风化著文。
历史会斑驳记忆。
斯诺,还有那本《西行漫记》,永远沉默不语地站在历史的堤坝上。
这日下午,牟田口联队长亲临卢沟桥前线指挥作战。
这时,从秦皇岛赶回北平的河边正三旅团长也来到丰台督战。
斯诺仍在宛平前线,他会捕捉到这些吗?
牟田口在他的阵地走了一圈,观察到了一些问题。他感到把第3大队分割放在永定河东、西两岸,兵少力单,颇为危险。他便重新部署兵力,做了如下调整;
第3大队在傍晚前全部转移到回龙庙以东的大瓦窑地区。
与此同时,调第1大队向卢沟桥前线集中……
河边坐镇丰台,他是总指挥。
牟田口和河边在合谋走一步棋:9日拂晓前攻击宛平城。
回龙庙和铁路桥被中国军队夺回的消息传到了大枣园河边的临时指挥所。
他稍稍一震,之后,仍然很镇静的样子。
9日拂晓前的行动计划不变。
河边这样说。他嘴里分明咬着狰狞二字。
远方田埂上一头猪的影子和他融为一体……
北平。秦德纯的私邸。
今井武夫正和秦德纯会商。不是谈判,谈判不会在家里进行,也没有这种轻松的气氛。
赵登禹师长和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张荣允也在座。
会商取得了一个原则上的意见:不扩大事态。
但是,没有具体解决的办法。
夜。一只不知什么动物掉进水田里。溅起蛙声一片。
之后,就是静,长时间的、子弹也射不透的寂静。
大瓦窑地区更是像死僵了一样的寂静。
河边正三,还有牟田口,以及所有的日军都在等待9日的拂晓――那时,他们早已部署好的援军便会赶到。
第五节 和战不定入陷阱,三军愤怒御日寇(一)
有人形容,卢沟桥响起枪声后,蒋介石像走钢丝,不走不行,走也不行,快了不行,放慢也不行……
护士惊愕地望了他好久,最后把金振中按倒在床上……
何基沣和几个代表像被人当头给了一棒,全懵了。
何应钦说:请你把我的话转告你的政府。同时,你还要告诉他们,中国人民将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
秦德纯的心天天都蹿至嗓子眼。
没有想到吧,日本军界、政界高层集团里,也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反对政府发动这场战争。
山本说:“你落后了,我已经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吸烟了。”
蒋家智囊团上庐山
从云缝射来的阳光,把庐山烤成了火炉子。
往日那清凉似泉的浓阴躲在哪朵云层?
这个夏天,庐山真熬人。蒋介石感受到的是火的热力,光的残酷。
这完全是心态变化后,产生的畸形感受。
蒋介石这些天来所有的烦躁和失态一概源于卢沟桥的枪声。
真的,直到现在他还希望这次枪声只不过是个冲突而已,坐下来谈一谈,双方都做些让步,握手言和。尽管通报前线紧张战局的报告一份接一份地送到他的手中,而且他每份都必须认真过目,但是这种求和的幻想始终没有破灭。他确实希望这恼人的冲突会变成泡影。枪声过后,一切都平平静静犹如他希望的那样。
蒋只是一厢情愿而已。日军不容他心想事成。卢沟桥前线的军民也不会答应他屈辱求和……
这时候,蒋介石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一个人:周恩来。
那是西安事变发生以后的事。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的多方努力下被释放了,碍于面子,放不下总裁的架子,他当然不会把感谢之情写在脸上,但他不能不记着共产党人的这次“救命”之恩。在“双十二协定”签订以后,也许是出于真心,也许是为了转移话题,他就中国形势的发展动向征求周恩来的意见。周恩来只给他回答了六个字:“战争迫在眉睫。”实话说,对于周恩来的这个推断他有点不以为然。战争的威胁存在,这一点他什么时候都承认,可要用“迫在眉睫”来形容,他真不敢恭维。不过,周恩来的才华和见识使蒋又不得不把他的意见放在绝对不可忽视的位置上。要不,后来他就不会把他的智囊人物集中起来,就中日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以及中国的对策问题进行商讨,周恩来关于“战争迫在眉睫”的警告使他揣上了一个心事,现在他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商讨会在庐山的别墅区举行,时间在卢沟桥响起枪声的前几天。被蒋请上山的人有汪精卫、张群、孔祥熙,全是决定政策的头面人物。开门见山,蒋让大家先讲话,他说:“我们面前的这个日本帝国已经使我们好久无法安静下来做我们自己的事了,到底该怎么办,请诸位发表高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你们的意见我都会好好考虑的。”
委员长很诚恳,大家也就谈得不必拘束了。
第一个发言的是汪精卫,他说:“日本是只老虎。这不是我的发明,国人和洋人都这样形容过它的凶残,这确实是个事实,连英美各国都对日本惧怕三分。如果我们冒险用兵则孤立无援,那是明摆着的去打死仗。”
他不再往下说了,点烟,大口地吸起来。蒋介石的眼睛一直盯着汪,看不出是鼓励他继续讲下去还是腻歪他说出这种灭国人威风的话。有一点汪很清楚,蒋最反感别人讲半句话就打住,所以,他还是鼓足了勇气,把自已的意见全部拌搂出来:
“以兄弟之见,在当前形势下,力主镇静,警告国人,不可逞一时意气,置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地。”
蒋双目合闭了一下,没吭声。
张群站起来,给与会者点点头,又坐下。他开始发言:
“我始终有一个不改变的看法,我们今天国策的基本精神,在于消弭战祸。舍此,我们只能把自己推入火坑。日本如果进攻,中国必败。因此,仗是万万打不得的。我以为今天的问题不在于日本,而在延安。”
说到这里,他斜目扫视各位,扫至蒋时他的目光特别多停留了一会儿。他看出来了,总裁对他的发言有兴趣,便暗暗生喜,又慷慨激昂地讲了下去:
“下面这个现实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人心向背,目前举国一致要求抗日,在这种情况下,要避免战争是困难的。我想,既然延安方面胆大妄为,日本的军事行动也势在必行,那么我们何不来个顺水推舟,就让日本同延安打吧。无论谁打败,对我们毫无损伤,这是上上之策。”
蒋介石咳嗽了一声。这是他对某件事满意的习惯表示。
该孔祥熙发言了。蒋介石就请来了三个人,已经有两人表了态,这样,孔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第三个发言人。
孔不同意汪精卫和张群关于美国惧怕日本的说法。他顺手从文件夹里取出一摞材料,从中例举了许多数字和事例,一在说明美国之强大,二在说明美国对中国的友好。他认为,一旦中日之间爆发战争,美国会伸出援助之手的。
张群对此不以为然,他插语:“那你就耐心等着好朋友的援助吧,等中国被日本灭亡了,也许它会发表一个空头宣言,谴责几句,声援几句,不痛不痒,如此而已。”
孔祥熙不理会张群的干扰,接着说:“倒是日本会惧怕美国的存在,它才不敢轻举妄动呢……”
这时,张群打断了孔的话,还想说什么,被蒋介石制止了:
“我不是说了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在对一些问题上出现分歧这是难免的。我不强求一致,你们也没有必要争个水落石出。不急,咱们今天是不是就谈到这里,下次接着再议。”
第二次商讨会在两天后举行。不知何故,蒋介石的神情有些急不可待,他对与会者说;“上一回大家都谈得很好,我很感激。今天咱们再凑在一起谈谈,已经发表过的意见我看就不重复了,我想多一些新的主意。”
他明明是下不是逐客令的逐客令。与会者都很知趣,发言便变得简短、明了。
孔祥熙上次似乎没有把话说完,或者说对自己的主张表达得不十分清楚。这次他直截了当地抛出了一个主张:“抗战不如参战,参战不如观战。”
大概没有人不认为这是谬论。
孔祥熙却显得很自信,平静,他对自己的主张作了如下的解释:“我们要引诱日本与苏联和美国打,中国袖手旁观,这样,了不起是参加战争。”
依旧无人理睬孔的发言。蒋一直双目紧闭着,似在沉思。
张群别出心裁提出了一个十四字方针:和必乱,战必败,败而言和,和而后安。
蒋没有听得太懂,问道:“岳军,你好像说的是和尚庙里求签。请你讲得详细些好吗?”明白了,蒋介石一是没有太听懂,二是对这个十四字方针感兴趣。这,从他的表情和口气里可以看出。张群来了情绪,兴致勃勃地说了下去:
“什么叫‘和必乱’呢?就是说,假如我们自己不抗战,还反对延安打日本,也不允许老百姓收复失地。这样,我们的处境必然很不利,即使东京不再大举进攻,而我们内部也会发生哗变。这个变化,对我们无论如何是不利的。大家可以作这样的设想:局势僵着,中日之间没有战争,但延安方面必定扬言抗战,到那时候老百姓拥护延安无疑,中国还不大乱吗?”
蒋问:“那什么是‘战必败’呢?”
张答:“这句话不是兄弟我的意思,是总裁您的高瞻远瞩。”
“我想再听听你是如何理解和发挥的。”
“如果我们同日本打仗,我们输定了,必败无疑。三日亡国论,七日亡国论,这是不容置疑的名言。”
“是的,我曾经讲过类似‘战必败’这样的话,但是现在对于‘必败’两字我有了新的认识,应该说败的可能性很大,然而未必就是非败不可。这是我要纠正的,纠正我的话,也是纠正你的话。”
张群对蒋介石的话未置可否,他接着往下讲:
“兄弟讲的第三句话叫‘败必言和’。这四个字如何讲呢,简而言之,就是先打后和,或者叫败中求和。我的意思是说,目前我们不能同日本和谈,若要和谈不但会引起国际间的诧异,而且会遭到延安和全国民众的反对。延安的共匪会推波助澜地向全国民众嚷嚷:大家来看啊,蒋介石还没打就被日本人吓破了胆,讲和了。如果我们第一步不去讲和,而是同日本打过一仗之后,吃了亏,遭到惨败,这时再同日本讲和,那谁也就无话可说了,认输了,认错了。全国民众到那时候就会明白过来,而且会连连说:‘还是蒋先生有远见,没有下决心同日本较量,否则亡国灭种不堪设想。’”
汪精卫听得入神,他这时风助火威似的插话说:“我同意张兄的意思。我还是那句话,英美都对日本惧怕三分,我们算什么?和日本较量是非吃大亏不可的。”
张群有了“同盟军”,讲得更加眉飞色舞了:
“我的最后一句话叫‘和而后安’。这是十四字真言中至关重要的话。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同日本打过几仗了,我们败了,和谈也成功了。到那时候,日本就再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朋友了。好!主张收复失地、全面抗战的共产党,就可以被我们收拾了。共产党一解决,国家不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吗?”
……
蒋介石得到这个“十四字真言”后,心里异常高兴,真得感谢这个张群,好主意!好主意!
……
眼下,卢沟桥事变发生了,日军完全是一副不获全胜誓不收兵的势头,根本不容你“败而言和”。“十四字真言”明明不灵了。蒋介石看出来了,张群也罢,汪精卫也罢,都无法解救他眼前的困境。倒使他难忘的是半年前周恩来留下的那句刻骨铭心印象的话:“战争迫在眉睫。”如果早听了这警告似的提醒,他蒋某人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面对日军的突然进攻而无所适从了。
有人形容,卢沟桥响起枪声后,蒋介石像走钢丝,不走不行,走也不行,快了不行,放慢也不行……
通州变成孤岛
从8日清晨开始,平津公路线上的咽喉,宛平专署所辖的通州就出现了人满为患、车满为患的灾难。道路窄了,短了。房屋矮了,小了。整个县城给人一个超负荷容纳人流、车潮的感觉,仿佛马上就会爆炸。
连日来时下时停的阴雨,把满世界都漫成了水泽,让通州县城成了水中的一个小岛。这里滞留着日军的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炮兵部队。他们是从四面八方调遣来增援卢沟桥前线的日本军队,堵在这里已经一天一夜了。
通州因梗塞而瘫痪。
瘫痪使通州变得更加梗塞。
县城随着嘀嘀嗒嗒的雨滴声还在继续膨胀、扩张,它实在难以接受这种超过本身承受能力数倍的拥挤、浮躁和呐喊,于是,便溢了出来:
汽车像方向盘失灵似的飘出了公路,歪歪斜斜地栽满了路边;
人像没有了辔头似的奔马顺其自然地走进了每条深深的小巷甚至居民的院里;
小城的居民们则一家人或者数家人集中起来紧紧地蜷缩在一间祖辈传下来的黑房里,不敢迈出门坎半步,屏住呼吸大气不出,胆怯地好像在等待着灾难的降临……
通州可着嗓门嘶喊了一个白天,当夜色降落之后,突然变得静悄悄的。抽掉了血气一样的静悄悄,死一样的静悄悄,爆炸前的静悄悄……
惟有悠悠长长的雨声敲打着满城湿漉漉的军人、军车。
通州瘫痪在阵地前沿的战壕里。
如果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此刻在自己的客厅里团团转的河边正三,显然是把他看得太渺小了。他是一头掉进枯井里的老牛,怒吼着、挣扎着要跳出这口把他即将吞没的井。他确实还不曾这样暴躁过,像吃了火药似的,只见他跺跺脚,用掌心一击桌子,开始骂娘。老牛在井中东一撞,西一碰,却硬是找不到出口在哪里。他又是一击桌子,大骂:
“娘的,八格牙鲁!为什么不让我死了呢!”
人往往在悲观至极时都说些反话,浑话。其实,河边正三哪儿想死呢?他要堂堂正正地昂首挺胸地活着,还要千方百计地把瘫在通州的增援部队抢救出来。他不能没有这些部队!他的帝国不能没有这些部队!为了这些在他眼里的“命根子”,他穿针引线,上窜下跳,几经周折才把它们从各地“引”到华北,眼看就到卢沟桥了,马上要加入到大进攻的“战争交响曲”中去。谁料,出了这场意外的麻烦。
通州!通州!
应该诅咒的通州。
河边正三的手终于伸向门把,他仅仅犹豫几秒钟,就拧开门。一阵风雨迎面扑了进来,他又紧紧关上了门。
外面是他去不得的世界。
他又喘喘地在屋里跳窜起来,只是无一句话,那两撇胡子要飞起来似地翘动着……牟田口就站在河边的一旁。他一直没有吭声。这时他把一块手绢递过去,让河边沾去额头上的汗水。
天气闷热。经不住折腾。他满脑门上挂着亮晶晶的汗珠。
河边扔掉了凝聚着腥汗味的手绢。
他需要爽心的凉风。
他不能不心焦。第一枪已在7日夜间打响,如果大规模的进攻不在8日,最晚9日紧紧跟上,这不等于给中国军队留下了宽宽裕裕的反扑时间吗?
反扑!中国的反扑将会比我们的进攻疯狂千百倍。河边确信自己的这个推断是不会错的。
急!告急!
增援的部队向通州告急!
通州向卢沟桥前线告急!
卢沟桥向河边告急!
……
在经过一阵像无头苍蝇似地乱飞乱撞之后,河边反而变得冷静下来了。他往雕花太师椅上一坐,招招手让牟田口来到自己跟前,说:
“中国人爱说一句话,叫做走到哪山唱哪山的歌,现在我们只有向他们学习了,唱一支拖延时间的歌了。”
“拖延?哦,我明白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么多部队在通州受阻,我总不能把他们都背到卢沟桥来吧!”
就这样,河边和牟田口商定,推迟了进攻宛平城的时间。
当然,他们不会叫“推迟”,那样有辱于一个指挥员的名声。河边的说法很坦然,且洋洋自得。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