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21章 睡狮怒醒卢沟桥!铁蹄践踏天安门(9)

  轻迫击炮连则放在城东门内,随时准备支援邻近部队;

  重机枪连集结在城内东北、东南两城角,前方哪里需要加强火力,就开往哪里去支援。

  部署完队伍以后,金振中并没有丝毫的轻松之感,压在肩头的担子更重了。战斗还没打响,他的心他的思绪他的精力已经飞到了前沿阵地上……

  紧张吗?不全是。

  担心吗?不全是。

  企盼吗?也不全是……

  怪!为什么会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本来都是老兵了,仗也没少打,胜仗、败仗都经过,身上也挨过敌人的枪子。可这阵子为什么他的心扑腾扑腾跳得厉害?思前想后,他终于明白,问题不在于打仗,不打仗还养兵干什么?而是他不知道这一仗何时会打起来,打起来后又会是个什么局面,这才是他心神不定的原因所在。

  他出了办公室的门,在营部的院子里散步,思考着问题……

  西山衔着夕阳,久久不肯坠落。

  这晚,全营部队除正在岗上执勤的以外,全都集中起来进行晚点名。金振中给官兵们训话,他的声音很洪亮,说:“我们3营驻扎在卢沟桥地区已经一年多了,日本鬼子是个什么样儿,大家都有数,谁的心里没有一本日本行凶作恶的罪行账?但是,日军像眼下这样不分昼夜的疯了似的进行挑衅,还真少见。今天下午河道里几个种瓜的农民又被日军的狼狗咬得奄奄一息。兄弟们,这都是仇都是恨呀,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3营处在最前线,脚下就是卢沟桥,485只石狮子都看着我们呢!这是军首长对我们3营的信任和重托,我们担负着保卫卢沟桥、保卫北平的重任!”

  说到这儿,他突然抬高嗓门说:

  “从现在起,我们全营提一个口号,大家要记住,这个口号是‘宁为战死鬼,不当亡国奴。’这是咱们3营的誓言,每个人每天开饭前、睡觉前必须朗诵一遍,否则不准吃饭不准睡觉,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地动山摇的回答声。

  金营长说:“好!大家给我朗诵一遍,一――二――”

  “宁为战死鬼,不当亡国奴!”

  巨大的浪涛排空般的吼声,迅速地弥漫天穹。

  月亮在天边打颤。

  7月6日,北平地区突然降了一场少见的大雨。呼啸的狂风卷着雨柱,拍击着宇宙间的一切生灵。所有的声音都被大雨吞没了。

  每一个士兵的心被雨水淋得湿透。

  地面上的雨水淌成了一条条数不清的河溪。

  从黎明时分就开始下雨,直到吃早饭了,还没有停的意思,且呈现出越下越大的势头。

  卢沟桥罩在了无边无际的蒙蒙烟雨中……

  日军的军事演习一直没有中断。

  他们的队伍在铁路桥东回龙庙前的演习场地上操练着,攻击目标是卢沟桥。又是演习冲锋,又是构筑工事,还有隆隆的战车在雨中驶过……

  雨声……

  枪声……

  履带声……

  打更人忧郁的叫喊声走过夜空:

  “平安无事!”

  卢沟桥的夜又饥又渴。

  上午,日军的演习队伍冒雨踏到了宛平城东门外。一个日本军官找到29军的守城部队,提出要求:队伍通过县城到长辛店去演习。

  3营长断然拒绝。

  日军赖在城外不肯退去。

  3营的哨兵严守着城门。

  局势很紧张,双方都在悄不声地进行着军事部署。

  雨悄悄地渗透到夜色中。

  天,渐渐地变暗了,夜幕落下。叮铃当啷的雨声却敲得更欢更响了。伸手不见五指。

  日军退回了丰台。

  何基沣旅长对219团下了命令:注意监视日军的行动,随时将情况报告给我。

  命令逐级下至3营。

  金振中对全体指战员传达了何旅长的指示,他要求每个人务必做好战斗准备,还做出一条规定:日军进入我部阵地百米才准许射击,绝不让敌人逃出我们的火力网。

  金营长是深入到每个班排和执勤点传达命令的,不能留下一个死角。

  他返回营部时,雨仍在急剧地下着。他感到身上的湿军衣很重,心情也很沉重……

  雨丝搅得他看不见路,只能凭着平时的记忆摸索着前进。

  夜,12时,熄灯号声在风雨的弥漫声中掠过夜空。

  3营的官兵今晚睡得好晚。一阵阵雄浑的口号声响在卢沟桥畔:

  “宁为战死鬼,不当亡国奴!”

  永定河的河道上,亮着一只眼睛,那是农人茅屋里点的油灯。

  风雨中,灯灭了。漆黑一片……

  谁能找回那盏灯……

  第三节 人在桥在狮犹醒,大刀翻飞显神威(一)

  这是一把尖刀,插在卢沟桥头会使敌人闻风丧胆。

  保定城外,一辆美式吉普车像箭镞一样射向北平。

  大约是夜里11时不到的时候,在宛平城东面突然响起几声枪声。

  王冷斋大笑起来:“阁下不觉得卖国的帽子戴到我头上不合适吗?我不会让你满意的。”

  一木的如意算盘是:首先强攻夺取回龙庙,而后攻取铁路桥,西进渡河,长驱直入卢沟桥。

  蒋介石一觉睡到8日清晨,他一起床就看见办公桌上放着有关卢沟桥事变的报告。

  谢团长身背一柄长刀,走在前面。何基沣坐着汽车随在队伍后面……

  斯诺的心一紧,心儿便飞到了打炮的地方。

  金振中顶着风雨走向卢沟桥

  正当时间的脚步行进到7月6日与7日相衔接的临界处时,宛平城里的人们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又过去了一天!

  雨,仍然无休止地降落着。昨天的一切已经被雨水淹没了,曾经有过的担心、惊恐,都不重要了。现在,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今天:7月7日。

  今天会像昨天一样让人沉闷、窒息吗?

  早饭后,雨停了。田野的轮廓从浓浓的阴雨中渐渐地亮了出来。可是,人们那被日军的枪声射得千疮百孔的心并没有消肿,无法轻松。弥漫在天地间的湿漉漉的水气在刺人的阳光里愈来愈变得晃眼,惨白……

  回龙庙前的树杈吊着一块当钟用的铁块,使人感到它永远也不会有响声了。像具尸体。午后,天气骤变。风卷着铅块似的云,呼啦一下就把蓝天涂暗了。云很低,使你觉得家家的屋脊就紧挨着天的边沿,房屋仿佛很快就会被压塌。

  迅雷发出吼叫从遥远的地平线上滚过。那响雷碰到了卢沟桥的石栏上,立即炸起一阵刺耳的响声。桥面上溅起一束曲里拐弯的闪电。

  云愈来愈低,天空被挤压得变暗。

  树叶一阵碰响,竹杆白雨跟声而来,似天河流了下来。

  转瞬,地上就亮闪闪的尽是水了。

  紧下了一阵子,顶多有十分钟,雨就慢了下来。一道一道的雨丝拉着弧线飘飘摇摇,扯挂在空中。

  卢沟桥畔的7月雨,时下时停,时大时小。农人们说,这个季节天是不会有好脸的。

  天气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胸口犹如重石挤压着。

  金振中的心里像着了火一样无法平静,干什么也不是,什么不干也不是,总有一种胸膛里要爆炸的感觉,连往日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午睡也破例的没有坚持了。他走出营部站在门前的广场上向远处张望。远处,永定河水亮亮的如一条柔带,飘飘地钻进了笼罩着浓荫的山中……

  通往卢沟桥的路被几天来的连阴雨泡得软软的像发了酵的面,一个光背农人牵着两个泥猴似的娃儿,蹒跚而来,腿肚子被泥浆吞去了一半,艰难地拔着脚,一步一挪地走着……

  金营长将视线从远处收回来,他感到肩负的责任很重,他从来没有这么沉重的感觉。卢沟桥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他和部属们的心像待射的箭,白天黑夜都放在绷紧的弦上,一时一刻也不能打盹儿。他每天早、中、晚必须到部署在前沿阵地的每个连队巡视,他真担心在这不该出现哪怕一丁点儿漏洞的时候,营里的某个角落会出其不意地捅了娄子,要命呀!在这个时候惹下麻烦,那是不能仅仅用“失职”二字来搪塞的,团长以及旅长会提下你的脑袋试问。

  守卫卢沟桥的3营的营官就是那么好当的么?当初提拔他当营长时的喜悦此刻变成了揪心的焦虑。

  生活在卢沟桥地区的中国人,尤其是军人,一天比一天更强烈地有了一种预感:离发生枪战的日子不会太远了。那些从宛平城外的路上耀武扬威开过的日军演习队伍迫使人们出现这种预感。

  从昨日开始降落的这场雨给天地间罩上了一层令人压抑的水雾。宇宙似乎变得窄小了,朦胧了。该远去的变近了,该亲近的却变得遥远了。这个世界在这个时候以奇特而恐怖的面孔恫吓着善良的人们。

  枪声。风雨中的枪声像穿透厚厚的布帘子后散发出来的声音,木然,沉闷。

  日军的演习在这样的雨天也没有停止过。

  金振中仍然站在广场上向远处望着,不时传来的每一声枪响都射在他的心肺上。

  演习的队伍是驻守丰台的日军河边正3旅团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队长清水节郎带队,演习地域在卢沟桥以北的回龙庙附近。鬼子是昼夜演习,夜里比白天折腾得更凶。

  据后来在日本出版的一份《卢沟桥战斗详报》记载,日军这次演习的内容是“从龙王庙附近到东面的大瓦窑,向敌人的主要阵地前进,利用夜幕接近敌人,然后黎明时进行突击”。

  “龙王庙”系回龙庙之误。

  回龙庙在宛平城西北,大瓦窑在宛平城东北,这三个地方之间各距约千余米,呈等边三角形。回龙庙内驻有中国士兵。

  日军就是要在中国驻军的眼皮底下弄枪耍枪,他们的气焰有多嚣张,可见一斑。

  金振中回到营部刚落座,电话铃就尖叫了起来,他拿起听筒还没放到耳廓上就听到了吉星文团长的声音:

  “是老金吗,刚才你屋里怎么没人接电话?”

  “我看了看鬼子的演习,这小日本欺人太甚,风雨无阻,回龙庙都快被踢腾翻了。”

  吉团长:“我们的忍让是有限的。我现在就给你传达旅长的指示……”

  金振中拉开抽屉拿来笔、纸,准备记录。

  团长接着说:“旅长指示我们,要密切关注敌人的动向,如果日军进行挑衅,就坚决回击!”

  毫无疑问,在这时发出这样的指示,是鼓舞人心的,哪个战士心里不憋满了对日寇的气愤?金营长详细作了记录,怕有遗漏,又给团长把记录稿重述了一遍。

  末了,吉团长又叮咛说:“老金,风声越来越紧了,看来刮风以后就是一场暴雨,我们既要做好防风的准备又要做好防雨的工作。用旅长的话说这些日子我们睡觉也得睁着一只眼睛。有什么情况你要及时报告。”

  “请团长放心,金振中和3营全体指战员随时准备开赴前线去战斗!”

  风声雨声混搅成一股巨浪,在北平郊外的不宁静的大地上飞溅着。宇宙间充满着一片哗哗的水声。

  天仿佛是一个漏斗,漏水如注。

  ……

  何基沣旅长的双眼里网满了血丝,他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踏踏实实地睡过一觉了。的确很累,蜡黄的脸色犹如刚害过一场大病。但他仍然得硬撑着身子去做他必须做的每一项工作。他的旅分散在北平附近的各个点上执勤,卢沟桥、宛平自然是他关注的重点。宋军长说过:“老何,别的地方出了问题我和你要打他们的P股,卢沟桥和宛平城出了问题,上面要打我和你的P股。”他实在觉得肩上的担子太重,尽管还是过去那副担子,但分量不一样了。今天,他的心里猫抓一样难受,立坐不宁的不知为什么?

  他无心在屋里呆下去,披了件雨衣出了门,扑进了风雨中,枪声射透了雨帘……

  金振中也在风雨中跋涉着,步子急促,踩得地上的泥水扑哧乱溅。他穿的是一身便衣,手里掂着一把铁锹,这样子很像永定河畔的一个庄稼人。

  在可以查到的历史资料中,对金振中履历的记载如下:

  金振中,29军37师110旅219团3营营长,1903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城关一个贫苦农民家中,祖辈耕田为生,家境贫寒,他幼年在一家水果店当学徒。一次因不慎打碎了柜台玻璃,怕老板责罚而离家出走。辗转流离,1924年适逢冯玉祥将军在河南招募新兵之际,遂投冯军。不久,考入张自忠任校长的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任冯部排长、连长、少校团副等职。1930年编入宋哲元将军领导的第29军,提任中校营长。他作战英勇,战功辉煌,在1933年喜峰口战役中,他率领部队夺回失去的阵地,荣立战功,受到冯治安师长的嘉奖;他还受到了一次特等奖,那是1936年初,他作为营长带领全营在冀西地区开展了清剿汉奸的战斗,他的营冲锋在前,专打硬仗。他们冲入敌人固守的斋堂村,捣毁了由汉奸临时拼凑的“冀西防共自治政府”,俘敌1800有余。

  抗战期间,金振中任上校团长,6旅副旅长,77军军部上校附员等职。1948年淮海战役中,他随张克侠、何基沣将军率部起义,投奔革命。

  ……

  金振中营是1936年春奉命接替宛平城和卢沟桥防务。这时,卢沟桥的形势已经相当吃紧;丰台落入日寇手中,日军的军事演习日益频繁。“弹上膛,箭在弦”,这就是当时卢沟桥的局势。

  金营长接防宛平和卢沟桥后,多次对同事和部下这样说:“我们守卫的这座桥一旦落到日本鬼子手中,北平就变成了一座死城,华北也垂手可得。”

  金振中是个爱国心盛又非常谨慎小心的人,在上级已经确定他的营到宛平和卢沟桥接防,但部队还未行动时,他特地找到冯治安师长对一些自认为事关重大而自己又不好把握的问题,当面作了请示。

  “师长,眼下,日军的三个中队不分昼夜地对卢沟桥和宛平城进行演习攻城战术,谁都看得出来,他们是死了心要占桥占城的。在这种情况下让我3营来守桥来住城,我的想法有两条,第一受命于危难之时责任重大;第二,为国尽忠,万难不辞,我做好了流血牺牲最坏结局的思想准备。”

  “据我所知,从师里到旅里以至团里,经过认真研究后才决定派你们执行这个任务的。毫无疑问,在我们师里想率领部队开赴卢沟桥头担任防务的大有人在,但我们还是选择了你金振中。”

  “感谢领导的信任,3营全体官兵会尽力尽心守卫一城一桥的。我现在想请示师长一个问题,假如日军要强行占领桥和城,我们该如何应付?”

  “这是你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乃至军座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燃眉之急的挠头的事情。我想过了,我们基本的对策应该是,既要本着南京政府的指示办事,又要保全现时本军的处境。舍此,你、我无第二条路可走。”

  应该还有下文的,可是冯师长却戛然而止,无话了。金振中未得到想要知道的话,当然耐不住了,便追问了一句:“我很想听听师座对这个基本对策的具体高见,须知本职属下级军官,对国策军策知之甚少,需要师座经常指教。”

  “平津是我国著名的大城市,也是大家公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内外人士都关注着它,目前全国抗日热潮已达沸点。如果我们对这儿的事处理得稍有不妥,就会受到全国同胞的唾弃,甚至使我军无法生存。当然,我们要更多地看到平津对我军带来的优势,这里毕竟是个富饶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民众经的多见识广,不仅能满足我军的开支,更能提高官兵觉悟。这些是别处驻地的军队无法相比的。这两者之间,你要很好地审时度势。鉴于这个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冷静或者理智地处理与日军的关系。再就本部来说,也想争取时间充实实力。就是说与日军的争端,越往后推迟越好。望你好自为之。这就是我的意见。”金振中似乎听懂了师长的话,又似乎没有听懂,或者说没有完全听懂。因为他明显的感到师座这番话与自己以往得到的指示有异。不过,他还是表态同意了师长的话。他是个军人,必须服从。

  “我会记着师座的训示的。我决不惹事、但也决不怕事。”

  师长没吭声,金振中的话显然埋着一根刺。停了片刻,金还把那刺露了出来:

  “另外,我和3营的全体官兵更懂得这一点:如果日军硬要攻占宛平城和卢沟桥的话,我们一定会抱定与城、桥共存亡的决心。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维护本军名誉和报答全国同胞。”

  师长仍然未语。

  金振中始终记着他对冯师长最后倾吐的决心:

  与城、桥共存亡。

  其实,何旅长早就这么指示的。

  时间一天天的推移,金振中的决心越来越变得铁铸一般的坚定不移了。

  日军的蛮横气焰使金振中懂得了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使命。

  ……

  此刻,金营长向卢沟桥走去,风风雨雨,步履艰难。

  雨,还在不紧不慢地泼洒着,路很滑,他的两个裤腿溅满了泥浆,有时一条腿或两条腿窝进淤泥中,他不得不挣扎许久才能拔出来。雨衣的褶皱间一次又一次地积了不少雨水,好沉好沉,他抖搂抖搂,继续赶路。

  远处,有人影在雨中走动,那是哨兵,老远他就认出了金振中。

  “长官,请你到11连检查工作。”

  金振中还礼,踏进了营门。

  这是卢沟桥东头,11连驻地。当初挑选哪个连队守桥时他确实费了一番心思。拉11连到这里来自然是他的最佳选择,这是一把尖刀,插在卢沟桥头会使敌人闻风丧胆。

  11连连长陪着金营长在连队巡视。

  他们走过火车站,来到一个土堆前,顿足,打量着对面的一片开阔地。那是日军经常演习的地方,离他们立足处顶多有500米。此刻,演习地上水溅泥飞,一片凌乱、杀气腾腾的景象。那些鬼子兵一个个喊着中国人谁也听不懂的口号,冲杀,拼斗、匍匐……真个是一伙疯人。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