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0章 英魂已逝南联盟!中华奋威不可侮(9)

  绵绵的小雨一直在下,这并没有阻止素不相识的人们来到放在圣马克教堂后空地上的六个灵柩前,鲜花和泪水说明了一切,不只是悲痛,还有仇恨。站在人群中,我猜想所有的人都会有一个想法:化悲痛为力量!

  连日的阴雨,谁能说不是苍天的泪。

  ――摘自许杏虎绝笔《亲历炮火》

  何期泪洒江南雨

  昔日清秀而略带些帅气的脸上,如今已满是鲜血;昔日那双独自驾驶着方向盘驱车前往爆炸现场的手、那双曾经撰写过无数极具深度、满含深情的稿件的手、那双一直工作到生命最终点、仍继续采写战地日记――《亲历炮火》的手,现在已经无力地垂下,再也无法握起那支千斤重的笔杆,再也无法拥抱他那新婚的娇妻,再也无法给家乡的双亲写去问候的话语……

  虎子,没有人愿意相信,你,和你那活泼、贤惠的妻子,就这么走了;没有人愿意相信,一直兢兢业业进行新闻报道的你,最终不是倒在新闻采访的途中,而是倒在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所谓“误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的血泊中?

  虎子,你可知道,你那慈祥、善良的母亲,在母亲节当天得知她那惟一的亲生儿子离开时那撕心裂肺的悲痛?你可知道,祖国人民得知你们他乡殉职的噩耗后,有多么的震惊?

  虎子,你可知道……

  这一切一切,这个聪明而善良的小伙子都再也听不见了,只有亲友、同事和许许多多关心他的人们的恸哭,伴着他长眠于他乡……

  许杏虎生平简介

  许杏虎,男,1968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市,中国共产党党员。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专攻塞尔维亚语。毕业后分配在《光明日报》国际部任编辑。1996年9月至1997年7月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1998年7月起任《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许杏虎是《光明日报》的优秀驻外记者。自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他就全身心投入到战地采访和报道工作中,经常前往北约轰炸最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采访,发回了大量报道。1999年5月7日夜在北约袭击中国大使馆时牺牲。

  编辑部的老实人战火中的好记者

  新华社记者5月9日来到《光明日报》采编中心采访国际部副主任柴野时,他已经整整一天没有休息了。谈到共事多年的“虎子”,满脸疲倦的他又再次陷入沉痛的回忆之中。

  他们是8日一早得到消息的,当时大家都非常震惊,因为许杏虎人缘很好,从早上开始,询问有关消息的电话就一直不断,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也被屡屡打断。

  柴野回忆道:“由于许杏虎来自农村,人特别老实,话不多,但工作非常认真。他刚刚分配来时是上白班,后来由于组内工作紧张,要求他上夜班,经常要通宵达旦。而这时的许杏虎正值20多岁,刚刚开始交朋友,上夜班无疑是占用了他最宝贵的时间。可是许杏虎毫无怨言,夜班一上就是五年。”虎子工作起来确实有一股虎劲,他每天都要从晚上9点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光明日报》的所有编辑都反映,只要是虎子编过的稿子,大家放心。

  1998年7月,新婚燕尔的许杏虎夫妇踏上了前往贝尔格莱德的征途,老实憨厚的许杏虎和活泼善良的朱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们踏上的并非和平之路,而是通向他们生命终点的不归之路。

  临行前,《光明日报》的总编亲自为这一对璧人送行,当时许杏虎表示:“我是学塞尔维亚语的,那个地方需要我,我当然要去。”

  到达贝尔格莱德记者站之后,许杏虎迅速适应当时的环境和形势,在上任后不久就发回了大量有深度的报道。从1998年7月到北约轰炸之前短短5个月的时间,他就发回50多篇文章,这对于一个第一次到国外常驻的记者而言是极为不易的。由于他平时注意积累资料并进行研究,今年3月24日,在北约空袭前几个小时,许杏虎就已敏感地察觉到火药味,写下了《离轰炸还有多远》这篇分析文章,文中称“战争已为时不远了”,预计战争一触即发,北约的轰炸势在必行。

  战争爆发后,许杏虎立即全身心地投入了现场报道,每次北约的飞机轰炸后,许杏虎都立即驱车赶往现场,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白天四处奔波采访的他往往还要在夜晚写稿,辛苦程度不言而喻。他冒着炮火硝烟采写的《不屈的歌声――记贝尔格莱德共和国广场音乐会》等一系列战地新闻发表后,深受读者和编辑的好评。

  仔细阅读他所采写的稿件,人们似乎能够看得见那硝烟弥漫、危机四伏的战场,能够感到他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一腔愤慨、对和平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激情。据许杏虎的夜班搭档吴云回忆说:“虎子的稿件很抒情,极富感情。”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一直采写到生命终点前的《战地日记》,这不仅仅是他的岳父岳母每天必读的日记,也是所有读者目前最想读的报道。这是一部用日记的形式描述科索沃危机、北约轰炸现场,采访当地人情景的真实报道,这是一部以血与火编写的绝笔,其角度之新颖、内容之感人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如今回头再读一遍,仍令人潸然泪下。

  尽管生活在异国他乡的炮火笼罩之中,许杏虎夫妇仍然很乐观。多少次,战机就在头顶呼啸,多少次,炮弹就在附近落下,他却从不曾退缩半步,因为他要恪守“一个新闻记者的职责”(见《战地日记》)。战火最密集的地方,总有他忙碌采访的身影,用手中的笔把炮火下的事客观、公正地告诉全世界人民,唤起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良知。

  危险时刻笼罩在虎子和朱颖的身边,国内的同事们也时刻牵挂他们的安危,每次好不容易与许杏虎通上话后,编辑们总是急切地询问:“怎么样,虎子?安全吗?”可是他总是匆忙地说:“没事儿,我会自己保重的。”接着又急忙说:“我今天要发……稿子,你们看怎么样?”

  就在虎子牺牲前10个小时,柴野还与他通过电话,当时他们商量,希望以后以全新的角度和方式来采写《战地日记》,从以前的三四天发回3000多字改为每两天发回短而精的稿子,不写动态变化,而专门写现场的反应。当时许杏虎还答应:“好的,我过两天就把稿子发回来。”现在应该是收到虎子的稿子的时候了,可是电话那端却再也没有人应答了……

  朱颖走了

  这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这是一个漂亮贤淑的女孩,这同时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女孩,一个勇敢无畏、果敢敬业的女孩。

  年纪还不到28岁的朱颖,被北约罪恶无理的导弹无情地夺去了美好的生命。

  朱颖是光明日报广告部的美术编辑,人很随和,人缘非常好,同事们都喜欢她。在单位她以开朗乐观著称,同事们都说,朱颖的脸上平时总是挂着灿烂的微笑。她1992年7月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工业艺术工程系,1994年1月调到光明日报广告部当美术编辑,1998年春节期间与许杏虎同志结婚,她工作能力非常强,据她的同事韦陆民介绍,虽然工作时间还不长,但她的广告作品《书摘》《一棵树……》《一滴水……》就已经在96北京广告协会第二届“昆仑杯”公益广告评选中荣获优秀奖。

  人们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朱颖也许谈不上伟大,但是她对丈夫许杏虎的工作却是给予了全力支持。据柴野同志的介绍,朱颖在这次科索沃战事报道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许杏虎经常是彻夜不眠,为了让他多休息一会儿,她也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在那种炮火连天的地方,她自己要开车为他加油,为他取资料,送些东西。有一次在绕一条河的时候都迷失了方向”。另外她还要为许杏虎发电子邮件、传真,上街洗照片,帮助许杏虎“承担了大量的后勤工作,给他腾出更多的时间参加现场采访和报道”,正是因为有了她,使得许杏虎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异常紧张的报道,在每次外出前往战火最前沿采访回来,能够吃上热饭热菜,以便更好地投入战斗。北约开始空袭南联盟以后,她与许杏虎断断续续与她远在北京的父母保持着联系,报个平安,在“五一”节最后一次跟家里联系,当妹妹关切地问及她的安全情况时,她还安慰妹妹说:“不会出事的,我们住在使馆。”她还叮嘱妹妹,照顾好爸妈,别让二老操心。谁会想到,就在人们普遍认为最安全的使馆,却遭到了五枚导弹的同时袭击,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就在轰炸前15分钟,在与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聊天时,她还一直在说无论仗打到什么程度,只要记者站需要她,她一定不会离开,她会一直陪着许杏虎。

  吕岩松在爆炸发生后的第一感受是对不起自己的夫人,认为许杏虎也对不起他的夫人朱颖。他说:“我们是记者,牺牲是职业的需要。但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夫人也拉进来……其实我们都知道留下来的危险有多大,战争就是战争。”然而,作为许杏虎夫人的朱颖,为了国家的新闻事业坚决支持自己的丈夫,无怨无悔,直至最后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在生活上,她也对许杏虎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理解。许杏虎的同事原来都笑称他是“傻人有傻福”,因为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小媳妇。说许杏虎有福气,不仅仅是由于朱颖长得漂亮,而且由于朱颖的为人也很好,是个通情达理、与丈夫同舟共济的好妻子。据许杏虎的同事加好友吴云介绍,朱颖是北京人,父母都是驻外外交官,前一时期还同在驻日使馆工作,朱颖从小在衣食无忧的家庭环境里长大,而许杏虎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之所以选择许杏虎为终身伴侣,据称是看上了许杏虎为人忠厚老实。对于他俩的婚事,朱颖的妈妈起初并不同意:“那时我觉得虎子家在农村,负担重,家庭条件悬殊,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在家里,颖颖虽是姐姐,但一直很娇惯,有时为一块巧克力,妹妹还让着她,嫁过去能行吗?”因而,郭妈妈对女儿说:“我们那个年代能做到的,现在的年轻人不一定能做得到。你一定要慎重。”可是朱颖对妈妈说:“妈,虎子人好,我觉得人品是最重要的。”后来,在给爸爸妈妈的信中朱颖说:“亲爱的爸爸妈妈,经过半年的磨合,我从心底里觉得虎子可靠。”

  许杏虎家里靠种田培养他一个大学生很不容易。工作后,虽说许杏虎的收入并不丰厚,和朱颖结婚后,他们的生活依旧比较俭朴,吃的、用的都很简单,但他对家人的生活十分惦念,时常会给他们一些经济资助,还曾送给二姐许琳华一台彩电和一些家具,而这些都是他和朱颖平时省吃俭用省出来的。对于这些,朱颖没有顾及个人和自己的小家,对许杏虎充分理解,没有丝毫犹豫。说到朱颖,许杏虎的姑姑逢人便讲,虎子的媳妇很贤惠,去年春节结婚回来时,大包小包的给所有的亲人都带来了礼物。

  永远的遗憾

  朱颖非常钟爱孩子,她的同事韦陆民说,朱颖非常喜欢他的小女儿韦也娜,小也娜跟小朱阿姨的关系特别好,每次出去玩两人都玩在一起,有时小也娜玩累了竟会趴在她身上睡着了。就在前不久,韦陆民的小女儿韦也娜还给她的小朱阿姨写了一封信,在信上,她写道:

  亲爱的小朱阿姨:

  你还好吗?小朱阿姨你打了胜仗了吗?小朱阿姨你打仗有没有危险?北约人是否炸过你们那个地区呀?

  韦也娜

  4月11日

  在听说小朱阿姨不幸遇难的消息后,小也娜一直哭喊着要她的小朱阿姨。她写信时哪里想得到,她的小朱阿姨打了“胜仗”,但却永远回不来了,永远不能再抱她了。

  朱颖一直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但由于工作原因,暂时还没法要。在这次出国前,领导们就找他们谈话,说如果这次出去,可能几年以内都要不了孩子,考虑到工作的需要,他们决定把此事暂时放一放。就在轰炸前,她还和吕岩松说,打算明年回国休假时生一个孩子。然而,随着导弹爆炸的巨响,朱颖的期盼永远地破灭了,变成了一个永恒的遗憾,她和许杏虎都是那么年轻,那么优秀,那么喜欢孩子,然而,他们却永远不能留下属于自己的一个孩子……

  这不是真的!

  “儿行千里母担忧”,天下所有母亲的心情都是相同的。儿女在外,尤其是在这种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工作的亲生骨肉,他们的一言一行自然深深地牵动着家人的心。

  曾经多少次,父母的心都揪着,悬着,只要有一天听不到有关消息,他们就忐忑不安。朱颖的父亲、母亲天天看报纸,读战地日记。在国内,他们能做的只有这些,全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每天读到许杏虎的文章,因为这至少能够说明一点,那就是:至少他们还活着。

  可是5月9日后,他们再也无法看到前方传来的稿件了……

  听到亲人惨死的噩耗,许杏虎和朱颖的家人要崩溃了,他们不敢也不愿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虎子回来吧!”

  许杏虎的母亲今年69岁,父亲66岁。他是老两口年近四十才生下的独子,是老人的骄傲,也是老人下半辈子的指望。噩耗传来两位老人惊呆了,许大妈去年摔伤的右臂,一下子失去了知觉,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难以自制,嘴里喃喃地念叨着:“虎子回来吧!虎子回来吧!”许杏虎的父亲一时什么反应也没有,只是呆呆地站在院子里,嘴里重复着:“这是假的,虎子会回来的。”

  饭桌上,谁也无心动筷,虎子的父亲气愤地问:“我们又没惹它,它为什么要打我们的大使馆呢?”母亲对前来告知他们这一噩耗的光明日报社驻江苏记者说:“你再不会送我儿子回来了吗?”他的姐姐问:“是克林顿炸死我弟弟的吗?”

  “做英雄的母亲是多么不易啊!”

  母亲节前夕,朱颖的母亲郭桂琦收到的不是女儿的鲜花和祝贺,而是女儿惨死的讯息,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她立即泪如雨下。据柴野讲,这两天,她的精神都要崩溃了,已经连续两天没有吃东西了。

  经过医生多方抢救,情绪始终无法稳定下来的郭桂琦终于发出了一句撕人肺腑的悲号:“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做英雄的母亲是多么的不易啊!”郭桂琦发出的第二句更加催人泪下的悲号是:“我天天为两个孩子祈祷,也曾到寺庙烧过高香,求神灵保佑他们平安无事,怎么就不灵呢?”

  在光明日报记者去看望她时,病榻上的郭妈妈又呜咽起来,告诉他们前两天她到天津探望母亲,听到袭击使馆的消息后,她立刻在亲友陪同下回到北京,她始终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直到友人来电话,我才真的信了,友人告诉我:你要坚强,要做最坏的准备。”郭妈妈说:“在日本期间,虎子他们定期给我们写信,我们也有些回信,这些‘两地书’是我们全家感情的真实写照。可是,虎子他们去了贝尔格莱德后,今年竟没来得及写一封‘两地书’。老朱说,虎子、朱颖的《亲历炮火》就是最好的两地书……我以前不知道虎子的生日,是在3月26日的战地日记中得知,轰炸的第3天是虎子31岁的生日。虽然这个生日‘没有蛋糕,也没有蜡烛’,但是这个生日很有意义,很难得。只可惜再也不能为孩子们过生日了。孩子,妈妈对不起你啊。”郭妈妈强忍痛苦,对前来看望的人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自己对女儿的愧疚:“我几次都想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早早回来。轰炸都这么长时间了,孩子们也算尽到了责任,可以回来了。可她爸却说,战士就应该战斗在战场上,不能临阵退缩,虎子现在是战地记者,不能让颖颖拖后腿。说完,我们相拥着哭了。颖儿,妈妈不是思想固执的人,真的不是,我特别想说,妈妈多想让你们回来。但妈妈更明白,你们得坚持住,这是事业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可妈妈做梦都在盼着你们回来啊!”而朱颖他们还曾对妈妈说,他们打算明年回国休假时,要个孩子,另外还要买一辆8个人坐的车,将来全家都坐在里面。

  “多好的一个家,全毁了!”

  惊闻噩耗,朱颖的父亲朱福来突然一下变得苍老了许多,他紧握着来访者的手泣不成声重复着一句话:“我要代表虎子的爸爸妈妈,亲自到南斯拉夫去,把两个孩子接回来!”8日晚上,他强忍悲痛随我国政府处理此事的专门小组乘专机前往贝尔格莱德,亲自去接自己的两个孩子,看到静静地躺在床上的女儿的遗体,朱福来不禁老泪纵横,放声痛哭,不断地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女儿女婿走的时候还是活蹦乱跳的,现在为什么会是这样了?”来到女儿生前在使馆居住的房间,看着已被炸得七零八落的家具,手捧女儿当晚盖过的已被大片的鲜血染红的被子,老人的眼泪又一次奔涌而出!他不断地问着“为什么”,悲愤地说:“我现在只能看看我死了的女儿女婿,我只能捧着他们的骨灰盒回去呀!”

  朱颖的妹妹朱佳说,在8日早上八九点钟得知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的时候,爸爸一遍又一遍拨打她姐夫的手机,但没有一丁点回音。他们多么希望只是空袭后暂时的通讯中断,随着时间在一点点过去,不祥的阴影越来越大,但他们还是抱着希望在等待,然而不幸的消息还是在下午传来了。“姐姐真的回不来了吗?我再不能和她说话了吗?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她不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送姐姐和姐夫去南斯拉夫在机场依依惜别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但是现在……朱佳愤怒地说:“美国、北约、导弹,你们这是为什么?我们的家,多好的一个家,被他们毁了,全毁了。”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轰炸声,也击碎了朱颖79岁的外祖母史莲芳平静的生活。消息传来,当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使馆消息传来时,老人生病正在输液,朱颖的母亲郭桂琦正好从北京赶来在天津守候。老人哪里知道,此时,外孙女朱颖和丈夫许杏虎已在异国他乡不幸遇难。

  老人忘不了去年朱颖和许杏虎来看她时的情景。朱颖贴着姥姥的耳朵说:“姥姥,您得硬硬朗朗地活着,等我出国回来给您生个大胖重孙。”老人乐得直点头:“我等着,等着。”

  今年春节,朱颖和许杏虎给老人寄来了一盘他们在国外生活的录像带,老人看了一遍又一遍,总也看不够。春节时,老人说:“给我录点儿,寄给颖颖看看。”录像那天,老人特意换上朱颖给买的衣服,戴上朱颖给买的头花,抱着重孙对着镜头说:“颖颖,你五姨当奶奶了,这孩子的名字是我给起的,叫佳颖,用你的名,长大了好像你一样,做个招人喜爱的好孩子。什么时候我抱上你的孩子?姥姥等着呢……”

  当住在上海的朱颖的舅舅郭永顺8日下午打电话给朱颖的妈妈郭桂琦确认了这一噩耗时,他惊呆了,控制不住眼中的泪。“很可惜啊,两人都这么年轻。不应该这样的……这本是可以避免的。”朱颖和许杏虎结婚时曾旅游到上海,看着当时他俩在沪留下的照片,老人叹了口气:“不想,这竟成了最后一面。”

  悲愤中震人心肺的呼号

  致切尔西的父亲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信

  克林顿先生:

  我是一名中国人,是一个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女婿的父亲,我现在是从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给您写信。今天,我刚刚去看望了在您领导下的北约对中国大使馆的袭击中被夺去生命的大女儿朱颖和女婿许杏虎的遗体。看着他们被杀死的惨状,我悲痛的心情真是无以复加。我的家庭非常幸福,两个漂亮的女儿非常知道疼爱父母,每当一起上街的时候,她们总是一个拉着我的右胳膊,一个挎着我的左胳膊,亲密之状很令我的邻人们羡慕和称赞;大女儿朱颖工作后第一个月,就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个很好的电动剃须刀送给我,说是报答我的养育之恩;她1997年秋天刚刚结婚,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餐桌上总是洋溢着欢乐的笑声。我可以想象得到,您和您的夫人、女儿切尔西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也是这样愉快吧?可是,现在,我却只能看着女儿和女婿的遗体,他们再也不会向我欢笑,再也不会向我问候,再也回不到我的身边了。想到这里,难以抑制的恸哭几乎使我无法再写下去了。我的女儿朱颖只有27岁呀!她和她的丈夫妨碍了您的什么?就因为他们是住在中国大使馆里的中国记者吗?您和您的北约为什么要袭击中国大使馆?我和我的夫人都认为他们住在中国大使馆内是最安全的,可谁能想到,您和您的北约竟敢袭击中国大使馆呢?

  两个年轻人在您的炸弹下死去了,被无辜地夺去了生的权利。我的夫人在北京的家里终日以泪洗面,等待着,可能够等来什么呢?女婿的母亲远在江苏乡下,听到噩耗,立即昏死了过去,美好的生活瞬间如天塌地陷一般。面对您造成的这种悲惨局面,您作为一名父亲,作为一个人――一个一贯主张人权的人觉得不应该说点什么吗?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