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笔者曾听说过无数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名流捐资各国图书馆事业的动人事迹,可是却很少听到一位普通农民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拿出伍拾元大洋捐赠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事。
杨耀海先生是陕西省华县龙谭堡的一位力农起家的普通农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由于他受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对于文化教育事业非常关心和重视,在当地创办学堂,捐资兴学方面曾作出不少成绩,深受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五四运动前,杨耀海先生将自己辛勤养育的儿孙杨鹤瑞、杨钟健一个一个地送进北京大学上学。他们在那里受到蔡元培、李大钊等人的良好教育和影响,学业和政治思想都进步很快。这就更加使杨耀海先生感激不尽。
1920年,杨耀海先生在寿祝结束之际,叫他的几个儿孙联名给北京大学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敬启者前月家严寿祝蒙各方
鸿文钜制陆续颁锡鹤年等实深感激百愧无法普酬谨承家严意旨誊出谢筵费三百元分捐公益慈善事业特奉上贵图书馆大洋伍拾元正伏祈收入家严(字耀海)名下并登报声明是为至祷此致
北京大学图书馆募捐委员会庆年毅杨鹤率子钟健孙感孝启守华瑞杨耀海先生捐资中国最高学府图书馆的活动,立即引起了北京大学领导的重视,并于1920年10月5日函复如下:耀海先生大鉴顷奉台函敬悉先生于谢筵费三百元中提出大洋五十元捐入本校图书馆感激无任除登本校日刊藉彰令名外特此鸣谢并颂,台绥国立北京大学启九、十、五。
谁说中国的农民不懂得现代文明?谁说陕西的农民不热爱文化教育事业?在五四运动的深刻影响下,杨耀海先生捐资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事迹,不仅足以表达他对北京大学教育子孙的感激之情,而且更反映出陕西农民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关心祖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觉悟和见识。
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杨钟健的祖父就是这样在北大校史上留下难忘的一页。杨耀海先生的美名,应当流芳百世。
1986年2月16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