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这位胆识不凡的汉家宫女,为促进汉匈民族团结,自愿出塞履行政治联姻,成为名垂青史的杰出妇女。汉元帝认为这次政治联姻可使"边陲长无兵革之事",特意把年号改为"竟宁",意即边境安宁之意。呼韩邪单于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宁胡"意即"匈奴得到昭君,国家就安宁了"。从此,汉匈长期战争状态宣告结束,双方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长达150年的汉匈冲突,犹如一曲雄壮的交响乐,而昭君出塞则好似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昭君和亲的事迹在正史记载中仅有几十个字,但在稗官野史中的记载却非常多,而且更富于传奇色彩。《西京杂记》中有这样一段传说:"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由于画工毛延寿的卑劣行径,误了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离乡,远嫁异域。
另据东汉文学家蔡邕《琴操》记载,昭君嫁到匈奴后,心思不乐,作下了一首诗歌,后人称为《昭君怨》,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这首诗很可能是伪托之作。王安石在他的《明妃曲》中写道:"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他一反以往归咎毛延寿欺君的正统观念,而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汉元帝。1963年,董必武同志作了一首咏昭君的诗,镌刻在昭君墓前的石碑上:"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不仅肯定了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也肯定了汉元帝的历史眼光。
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有诗曰:"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究其实也,一个自幼生长于湖北的年轻女子,迢迢万里,自长安远赴大漠苦寒之地,背井离乡,故国渺渺,置身于一个全然不同的陌生地方,艰苦定居下来,十多年后按匈奴风俗又下嫁给自己的儿子辈继续做"阏氏",对于浸染于中原文化中的一个弱女子,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万古千秋,我们都能在历史的回声中听见绝色美人王嫱微弱的、无可奈何的叹息。
有关王昭君的传说故事、诗歌、小说、画像多不胜数,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扬州八怪之一罗聘的《昭君出塞图》。此图纸本设色,绫裱。纵92,横52.5厘米,无落款。在左下方有两方朱印“罗聘”、“遯夫”。画面上昭君身着红披风,一手托腮,一手扶肘。头戴宝冠,长裙拖地,细眉小嘴。旁边站一小侍女,头戴黑色女帽,怀抱琵琶,随昭君之后。前边站立二人,一为汉人文官,头戴长冠,手持马鞭,着赭色衣。另一为胡人,腰胯间佩弓和刀,双手合十,恭请昭君出行。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汉代方砖砖范,长、宽各为30厘米,厚5。3厘米,一面阴文篆书四行,每行三字:"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字为反文,由左至右排列,为民国年间陕西榆林一带故域出土,是西汉与匈奴和亲及"昭君出塞"历史的见证。
现代作家庞天舒著有小说《王昭君》,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自古红颜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这是欧阳修写王昭君悲惨人生的诗句。在庞天舒的小说《王昭君》中,很详细地描述了昭君去了草原,永远别离了生她养她的家乡,每年看不见遍地菜花盛开,看见的仅仅是黄沙荡荡、成群牛羊;面对的是自己的异族,接触的是和大汉完全不一样的胡风异俗;遭遇的是人生接二连三的打击。在小说里,作者在王昭君的人物性格中注入了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情愫,王昭君深爱草原,生活很快乐。一生中,她以申大义的智慧、勇敢和贤淑,接受匈俗,传播汉习,辅王哺幼,化解单于兄弟争权的内乱,终生致力于汉匈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