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由崇尚黄老向独尊儒术的变化

窦太后死后,武帝少了后宫干涉,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使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诏令真正得以贯彻执行,从而结束了汉初以来一直争执不休的儒道互黜局面,达到统一。

武帝把儒家思想推崇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后,两千年来或增或补,但一直处于独尊地位,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儒家独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几代人艰辛努力的结果。

儒家产生于春秋后期,当时各国诸侯崇尚争霸,人民渴望统一。

社会知识层纷纷著书立说,各家之言蓬勃兴起,他们从不同角度讨论治国之道,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欣欣向荣。

秦国选择法家学说作为指导思想,经过变法改革,数代努力,终于吞并六国,统一天下。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继续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而疏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片面要求“亲亲尊尊之恩绝”,使人们正常心理受到压抑,于是不久就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统治。

汉初统治者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针对当时社会经济衰退、统治力量薄弱的情况,采用了从道家学说演变来的黄老思想治理国家。

黄帝是传说中一个古代明君,战国时许多门派把他作为偶像来崇拜,许多人冒充黄帝名字著书。

过去一些学者曾认为“黄老之学”实际就是“老庄之说”。

但自马王堆遗物中发现了与《老子》乙本合抄在一起的另外四篇古佚书(即《经法》

《十六经》《称》《道原》)之后,证明“黄老”和“老庄”其实有不同之处,是杂合了儒、墨、名、法等各家内容的道学思想。

汉初统治者把黄老之说作为统治的指导思想,对人民不过多干涉,让他们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减少对统治者的反抗。

这项国策对恢复经济生产,积累物质财富起了重要作用,全国上下研习黄老说成为一种风尚。

甚至在当时知识层中,以黄老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也被推崇到了极致。

当道家思想居指导地位时,儒家学说处境不太乐观。

高祖刘邦出身市井,性格豪放,讨厌儒生嗦嗦的俗套。

他经常大骂“竖儒”,甚至当众夺过他们的帽子往里撒尿,以示轻蔑。

有一个聪明的鲁国儒生叫叔孙通的了解到这种情况,就穿着楚国的短打扮去拜见高祖,反而博得了他的欢心,被授官为博士。

一次,汉朝廷举行礼典。

座下大臣多是草莽出身,不知礼仪为何物,他们在殿内大呼小叫,猜拳行酒,闹哄哄的不成体统。

论赏不服的甚至动枪弄棒,整个场面好像推选山大王一样。

高祖看着座下人的样子,也感觉和自己一国之君 的身份不太相配,流露出难以忍受的表情。

这一切都让叔孙通看在眼里,他趁机上前进谏说:

“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祖立刻同意了。

高帝七年(前200),长乐宫建成,诸侯群臣都来朝见。

被叔孙通训练过的大臣彬彬有礼,井然有序。

“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无敢欢哗失礼者”。

于是刘邦大喜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从此不再轻易污辱儒生了,儒家的地位有所提高。

叔孙通因治理有功被封为太常,他的弟子皆任官为郎。

虽然经过叔孙通及诸儒生的努力,儒家的地位有所改观,但由于当政者用的是持“黄老之言”的道家,所以儒家一直没有什么大发展。

高祖之后,情况基本上也没有太多变化。

汉初统治者提倡道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窦太后、曹参、淮南王等。

其中曹参是第一个明确用“黄老之学”来指导政治的丞相。

他在齐国任相时,听说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就用重金请来,拜为老师,学习黄老学说。

丞相萧何死后,吕后遵夫训用曹参继之,曹参把黄老之术推向全国。

文景时继续用黄老治国。

《风俗通·正失》中说:“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景帝在文帝和窦太后的教育下当然熟读黄老,所以景帝继承文帝政策,举事无变更。

当时学习黄老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上至皇族、大臣、士大夫,下到学者,几乎无人不读。

儒家本为诸子百家中的大派,有深厚的基础,它的传播和研究一直没有间断。

尤其当惠帝废除“挟书律”和高后元年的除“妖言令”后,收到“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的效果。

儒家崇尚复古,保留古籍颇多,自此开始兴盛起来。

“黄老之学”主张无为,不同于法家专制,在对待文化上力求安定。

文帝尊奉黄老同时,对其他学派的代表也加以任用。

如原秦朝柱下御史张苍,因其“无所不通而尤邃律历”被任为丞相。

洛阳青年贾谊,“颇通诸家之书”,二十多岁升为太中大夫。

儒家代表用他们的观点针砭时弊,指出秦速亡的原因是秦统治者不施仁政,废礼仪、严酷法。

儒学思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另外儒家有广收门徒传统,当年孔子有弟子三千,汉时儒学大师兴办私学,培养了许多儒学人才。

如济南人伏生研究《尚书》,到文景时,桃李满天下。

河间王刘德修古好学,求得许多先秦遗书,在封国内大办儒学,许多山东儒生跟从他学习。

文帝时为先秦诸子书设置专门博士官,儒家本为显学,所设博士中以儒派居多。

景帝时经学博士已设《诗》《书》《春秋》三家,仅《诗》一经就有齐、鲁、韩三家博士。

文帝时商议巡狩、封禅礼仪程序,专门派人研究儒家经典,许多儒生跻身到统治者阶层。

随着儒学势力突飞猛进,儒家代表要求在政治领域也占一席之地。

文帝时有儒生上书,提出修太学,建立儒家提倡的一统天下的万世之基。

当儒家在政治上积极争取时,和占统治思想地位的道家产生了矛盾。

有一次《诗》博士辕固和道家学者黄生对于商汤灭夏、周武王灭商问题在景帝面前争论起来。

黄生认为汤武是弑君谋位,辕固认为是时代所趋,顺民心,受天命。

黄生反驳说:“帽子再旧也要戴在头上,鞋子再新也要穿在脚下,因为上下有别,不能乱来;汤武以臣子的身份灭自己君主,取而代之,当然是弑君谋位。”没想到辕固反应更快,立刻反诘说:“按照你的理论,高祖建汉代秦也是弑君谋位了?”黄生被逼问得哑口无言。

景帝看到这情景,赶紧打圆场说:“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知味。

讨论学问不说汤武,不能属愚昧。”从此后,没有人敢再讨论汤武问题。

这次儒道交锋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儒家毫不示弱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这件事发生不久,儒生辕固又和窦太后发生冲突。

一日窦太后问辕固老子书如何,辕固鄙视地说:“此乃家人言。”意思是不值一提。

窦太后立刻被气坏了,她除了大骂儒家书是“司空城旦书”即罪人言之外还不肯罢休,又强迫辕固入圈和野猪搏斗。

景帝虽然认为学术讨论直陈意见不能算过,但又不敢违抗母命,只好递给辕固一把尖刀,把他放了进去。

也是辕固命大,碰巧一刀刺中猪心,安然无恙地从圈中出来了。

窦太后也不好再说什么,辕固终于幸免于难。

景帝为了避免再起冲突,就把辕固调任清河太傅。

在这两次儒道相争的正面冲突中儒家似乎并不占上风,说明道家主体地位依然很稳固。

但是儒生们并不气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说来适应新的形势,扩大影响。

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描述的正是汉初儒道相争的局面。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对汉初经济恢复、政治稳定起过积极作用。

同时它要求“君无为而臣有为”,希望君主“恭俭无欲”、“贵柔守雌”,这种主张也成了外戚、郡王等要求皇帝垂拱无为,不去干涉郡国事务的借口。

因此形成了汉初皇帝权力下降,地方势力过强的局面。

儒家强调尊王权,大一统,适应了新的时代形势,所以儒家取代道家作为统治思想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武帝即位后,面对先辈的丰厚遗产,他希望把政权集中在皇帝之手,干一番大事业。

新儒学正符合他的要求。

所以才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出台,把儒学定为最高统治思想,从此道家学说退出政治意识主体地位。

二、关于尊儒若干问题的辨析

被奉为一代鸿儒的董仲舒在景帝时已被拜为《春秋》博士,再次走入仕途时已五十八岁,可谓是大器晚成者。

为了研究学问,董仲舒经常用《诗经》中“夙夜匪解”来激励自己,三年都顾不上抬头望一眼窗外翠绿的菜园。

他领悟儒家经典,尤其对《公羊春秋》的研究更为透彻。

他同时又广泛学习阴阳、五行、道、法、墨等其他各家思想和主张,吸取适合自己的成分,把原有儒家体系进行改造和发展,使其更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并终于在武帝策问中脱颖而出,圆满地回答了所有提问,阐发了公羊派儒学“大一统”主张,奠定了儒学成为帝制社会统治思想的基础。

一般认为,汉武帝是采纳董仲舒对策中的建议,卓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但董仲舒究竟于何年对策?

史书却语焉不详,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迄今亦无定论。

因此,董氏对策的年代,自然就成为论述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先需要辨析的一个问题。

大体说来,学术界关于董仲舒对策的年代,曾提出建元元年、建元五年、元光元年二月、元光元年五月、元光二年至四年、元朔五年等不同的说法。

各说虽都列举出了不少赖以支持自己观点的理董仲舒由,但却皆非“坚壁不可撼”。

相对来看,建元元年说和元光元年五月说,获得较多学者的认同,是比较普遍的看法。

当然,这两说再作比较,又以建元元年说更具普遍性。

我们认为,在当前没有发现更新的资料情况下,暂依建元元年说不失为一种较为合适的选择。

为什么这样讲呢?

主要是因为此说能较好地融汇史书中的各种记载,使之在逻辑上合乎情理。

大家知道,《汉书·武帝纪》明确记载,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在建元元年,而同书《董仲舒传》则言,“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皆自仲舒发之”。

这就是说,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对策中的有关建议之后,才下诏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

所以,董氏的对策,唯有在建元元年,才能将《汉书》

中这两处记载统一起来。

当年司马光等编撰《通鉴》,之所以将董仲舒的对策系于建元元年,最根本的依据,恐怕正在于此。

这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汉世诏举贤良,率有对策,而且一个人可不止一次被举为贤良。

如公孙弘,于“武帝初即位”和“元光五年”两次被举,即为典型实例。

公孙弘既被举贤良两次,表明他曾对策两次。

有研究者推测,董仲舒的对策也不止一次。

史籍中许多蛛丝马迹表明,“董仲舒在建元元年应对过策,只是策文非《汉书·董仲舒传》所载‘天人三策’而已。

史书所以未明载建元元年董仲舒对策事,恐因武帝初立,‘好黄老言,不说儒术’的窦太后尚在,武帝虽以董仲舒之策为优,但以其推崇儒术,所言又直,不敢擢其为举首。

董仲舒既非举首,建元元年事遂没”。

我们以为,这个推测,有其一定的道理。

据此来看,《通鉴》系董仲舒对策于建元元年,既对又不对。

对者,这年董氏确有对策之举;不对者,这年董氏的对策,并非天人三策。

至此,对《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五月,诏贤良……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一段资料的理解,也就豁然贯通了。

原来这是董氏的又一次对策,论者多以“天人三策”当之,或近是。

最后的“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一句,应是高度概括的话,意谓自此之后,有董仲舒、公孙弘等人才陆续脱颖而出;而不是元光元年五月对策出了董、弘等人才。

事实上,这个道理非常清楚。

因为公孙弘的“出”,是元光五年对策后,被武帝擢为第一才实现的。

董仲舒极力鼓吹“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说,指明皇帝是受天命而立,不可违抗,又提出“三纲五常”说,要求臣守臣位,民安民分,天子统治是天经地义的。

这种论调让武帝十分欣赏,因为这样就找到了消除诸侯势力,统一天下,加强中央集权的理由。

董仲舒主张的君权神授思想和汉武帝好大喜功的心理不谋而合。

同时他建议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消除了历经几代的儒道之争,去掉了武帝的一块心病。

但是武帝真是完全按照董仲舒学说循章照办了吗?

这是我们必须辨析的第二个问题。

据《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乍看起来,这里的“罢”是罢百家之言,但实际上不过是表面文章而已。

武帝真正奉行的仍是广开门路兼容并蓄的政策。

如“学长短纵横术”的纵横家主父偃,阴阳家严安和“以辨博能属文”的终军,通过上疏均受到重用。

武帝还在元光五年(前130)至元封五年(前106)先后六次下诏,选拔诸子学者,可见并不是只用儒学一家之人,儒之外各家并未全罢。

如果再看看下面的一些实例,那么,武帝没有完全罢黜百家而是兼收并蓄的实情,便看得更清楚了。

他在位五十三年,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二十九人,其中只有丞相公孙弘一人是名符其实的儒生,其他均为诸子学者和外戚、商人等。

武帝又于元封五年下求茂才异等诏,其出发点是“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所谓“泛驾之马”、“

弛之士”均在被选之列,充分表现了武帝不拘一格、求贤若渴的心理。

正如《史记·龟策列传》所说:“今上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

著名学者王夫之曾说:“武帝之不终于崇儒以敷治。”

“尊儒”只是武帝实现统治的一种手段。

武帝多次对匈奴发动战争,劳民伤财,并不符合儒家一贯以理服人、反对劳民以“外事四夷”的主张,因此曾遭到儒家代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反对。

一次,武帝在朝堂之上,大讲所谓施仁义云云,直臣汲黯一针见血地指出:“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搞得武帝很下不了台,只好“变色而罢朝”。

这就是王夫之说的汲黯“责武帝之崇儒以虚而亡实”。

武帝实行的不少政策和儒家“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思想也背道而驰。

如为了筹集军款,汉廷曾“分遣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郡国缗线,得民购物以亿计,奴婢数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

这近似于抢掠的做法,同儒家的主张格格不入。

为了完成一统大业,必须有一批赞同强权,崇尚武力的法家来支持。

武帝于是重用以治淮南王狱而闻名的张汤。

他给武帝制定法律条文,执法苛刻,清除皇帝不喜欢的大臣,稳定朝纲。

又重用另一个法家代表桑弘羊。

此人善于理财,他替武帝制定新经济政策,作为对匈奴战争的后方强援。

同时在地方任用许多酷吏,如杜周、宁成、赵禹、周阳由、尹齐、王温舒、杨仆、咸宣等。

他们镇压豪强地主和欺凌百姓的手段残忍,毫不客气,使人民谈“吏”色变。

总之,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不过是打着尊儒的幌子,而实行对其统治有利的一套办法而已。

他并没有完全按董仲舒的说教行事。

三、独尊儒术的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复合多元体形式的,可以说各家思想均对它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儒、道、法三家。

儒家讲仁义、重人伦;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无为;法家重视法制,善用刑罚。

董仲舒的新儒学就是融合了各派优点,尤其是道、法两家的精华而产生的。

武帝独尊儒术后,它在当权者的支持下,逐步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儒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重人伦、讲德行的民族心理和重义轻利、尊公蔑私、贵理贱欲的价值观念,形成了一套以儒学伦理性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

儒学被武帝立为指导思想后,随着帝国时代的兴盛而繁荣,随其衰落而削弱,贯穿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影响时间之长和覆盖之广在全世界是无可比拟的。

儒家思想渗透到中国哲学、史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献学、考据学各个领域,同时和政治、教育、伦理、宗教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

如果不了解儒家思想,就不能真正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从汉代开始,历代学校教育,选拔人才均以儒家经学作标准和主要内容,使儒学思想成为帝国时代统治的精神主体,儒家原则成为帝国时代社会生活和道德观念的基本准则。

由于儒家思想的权威性,其中宣扬的积极成分促进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形成。

但其负面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

它要求人们死读经书,不注重创造、革新,对中国近代的愚昧落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一点,外国人的看法,似乎比我们自己要更敏锐些。

例如早在两个世纪以前,西方学者便曾指出,儒家主张的政治、文化大一统,使人们的思想不能自由发展(休谟说)。

再如20世纪西方研究者也曾指出,儒学崇拜传统和墨守成规,使中国思想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而这正是一切科学和思想进步所必需的;中国传统精神对人评价是看德行而不重知识,从而使知识失去了其独立性和价值,只是为封建伦理服务,也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就是死读经书,以求升官发财(韦尔斯说)。

应该看到,尊儒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差不多都具有这样的正、负两面性。

如董仲舒系统论述的“三纲五常”概念,虽然在一定意义上稳定了家庭秩序,增强了信、守的道德规范,但是其僵化的模式却造就了一批忠臣孝子、烈女节妇,抹杀人的本性,成为帝国伦理的牺牲品。

西汉时民风本很淳朴,男女可以结伴同行,同席饮酒,十分自然。

婚姻可以改嫁、再嫁,并不主张“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独尊儒术后,帝国统治者发展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降低了妇女的地位,使她们变成丈夫的附属品。

她们在封建夫权压抑下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数不清的人间悲剧一代代上演着。

在政治上,董仲舒总结秦重法轻德而失天下的教训,提醒武帝王道核心应是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广施仁义,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他主张“君主民本”,把民众当做国家的根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为了限制君主权力,董仲舒又创造了“天谴说”,表明君权虽然神授,但如果不尊王道,最终会被天惩罚,实行朝代更迭。

这种思想使君王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对自己纵权行为有所收敛,对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发展有积极效果。

公羊派儒家思想核心是“大一统”概念,它帮助武帝铲除了郡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大一统”思想被历代统治者积极倡导,从长远来看,对民族融合与友好相处有积极意义。

《汉书·终军传》记载:“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大一统”概念促进了民族共同意识的产生,从此“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史记》把我国古代祖先追溯到黄帝,把中原地区和周边匈奴及各少数民族统称为华夏民族,互为兄弟,正是这种九九归一的民族爱国心,一直到今天还牵动着亿万海外赤子之心。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对中国本土的文化构成、政治经济生活、伦理道德、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流传到世界各地,尤其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十分广泛,成为他们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圈”。

日本于513年,圣德太子设五经学,扩大儒学传播。604年,他又制定了宪法十七条,多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日本政府不断派学者到中国学习儒学,并带回去许多经书。

儒家思想一定程度地渗透到日本民众的行为、思维、习俗、信仰、观念等多个方面,它在今天的日本仍然发挥着影响和作用。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8大唐空华记
9红墙档案(二)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