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炫光古镇

  郑义林

  庞光镇是一个沿山古镇,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户县人早年流传“秦、庞、赵,户、大、涝”之说,意指户县六古镇(秦渡镇、庞光镇、赵王镇、户县城、大王镇、涝店镇),依其历史、规模和集贸盛况,庞光镇当属第二名镇。

  庞光古镇位于户县城东南约10公里处的牛首山下,东连鱼米之乡,西有涌泉水地,北为沃土平原。这里山清水秀,将军山巍然挺拔,牛首山卧身翘首,山上松柏蔽荫,竹林葱翠,出山口之曲峪河像一条绿色缎带,从南城外自西向东而北绕镇而过,护卫着古镇,养育着这方土地和这方土地上的百姓。

  历史给这块土地留下了一处处名胜古迹,留下了一个个神奇的传说。这里物华天宝,不仅盛产小麦、玉米、稻谷、莲鱼,还有南山土特林产,更有鲜为人知的关中生姜。这里人杰地灵,虽为南山根,却飞出一只只金凤凰:北宋第一状元杨砺名载史册,湖广按察使关吁为民称颂,陕西省原副省长韩兆鄂功不可没,更有“活马王”崔涤僧“仙手佛心”。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户县党组织的诞生地,是当年户县农民运动的活动中心。

  庞光镇,古色之镇,绿色之镇,红色之镇。

  一、历经沧桑

  据户县化羊庙明景泰三年(1452)石碑铭刻,庞光镇原为庞光村。北宋第一状元庞光人杨砺,生于后唐时代(931),由此推考,至少在唐末五代初已有庞光村。

  据传,庞光村原为一条东西街道,西起原五庄,东至今高力渠,遥遥十里长街,时邑人称为“长蛇阵”。由于村子庞大,人口众多,前景光明,故命村名为“庞光”。

  庞光村东西一条街横亘于南山根下,南有高冠峪、太平峪、黄柏峪、化羊峪、曲峪、潭峪、皂峪、栗峪等谷峪山口,始为山货集散地,山柴、木料、扫帚、木炭、药材等均在此买卖。后来,交易物资逐渐扩展有粮油、土特产、农具、黄酒、猪肉、杂货等,有些生意人便开起了店铺。由于庞光村距最近的秦渡镇、甘亭镇(县城)亦有25里之远,距县内其他古镇更有五六十里之遥,加之早年交通闭塞,故周边十五六里地之乡民及山民都来庞光村上集,集市日益兴起。明万历十九年(1591)前改村为镇,成为户县东南唯一古镇(明万历十九年户县草堂寺铁钟铸有“庞光镇”)。

  庞光镇,主要以穆、杨、宁三姓人聚居于此。街南以穆姓人家为多(后有关氏家族迁此),称穆家堡;街北以杨姓人家为多,称杨家堡;街东往北一小巷,以宁姓人家为多(后有魏氏家族迁住),称宁家堡。清乾隆《户县新志》(1775年)“乡村栏”载有“庞光镇三堡”。

  庞光镇三堡(穆、杨、宁)和镇南化羊村三堡(化东、化中、化西)只隔一条曲峪河,近在咫尺,这边后门能望见那边后窗。乡人习称“上三堡下三堡”,“上三堡”和“下三堡”及镇东南李原寨史有社会联盟(相当于今之独联体),乡人统称“庞光镇七堡”。除七堡外,镇西之五庄,北之新寨,东之焦将,西北之炉丹村,东北之正村、王寨,和庞光镇相距只三四里地,统称庞光地区。

  自明代以来,庞光镇不仅是商贸集镇,解放前后又一直是基层政权驻地。民国中后期(1934-1949),先后为化羊联、太平乡公所驻地。解放后至今,先后为化羊乡、庞光管区、庞光公社、庞光乡、庞光镇政府驻地。

  20世纪50年代后,庞光镇之西兴起工业重镇——余下镇,80年代后,之东又兴起后起之秀——草堂镇,东南有李家庄集市,加之公路交通发展,乡人卖物购物可至远近,庞光镇商贸淡衰。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2年,于庞光镇之北建起庞光镇新街。

  二、古色古香之镇

  庞光古镇原无城墙,却有北门和小南门,后因附近九华山、万花山常有成群土匪光天化日入镇盗抢,又遭战乱之灾,镇上人难得安宁,为防匪患,战乱之后,始筑城墙,修起东门和西门。城墙只有六尺高,挡得住狼,挡不住盗贼,留下后患,这是后话。

  镇内一条东西街,街南街北店铺商号鳞次栉比,一律活页板门,用桐油刷得古色古香。房檐高台,皆为石条砌垒。镇西城门外有一喷泉名曰“莲花泉”,泉水昼夜溢涌,邑人便于街中掘渠引泉水而过,日久成河,河水清澈,淙淙作响,水草覆底,小鱼游弋,两岸垂柳轻拂,每百步铺石板桥一座,客商乡人行于街中,颇有南国小镇之景。

  古街东城门内,南有高山庙北有老爷庙,西城门内南为三义庙北为二郎庙,戏楼面北,城隍庙面南,乃“楼对楼,庙对庙”也。街北杨家祠堂供奉杨砺神像,杨家堡人说他们是杨砺的后代。街南关家祠堂供奉关吁神像,关家人说他们是关吁的后代。

  城隍庙铁旗杆顶天立地

  本镇城隍庙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50)。为卫护城邑,福庇群生,镇上一炉客首倡兴建城隍庙,并带头捐银600两,庞光七堡乡民一致拥赞。遂由官人、土绅、商家33人奔走,共募化银两6万,聘请名匠数十人,督工15人,邑人出劳,六个月告竣(见修城隍碑文)。

  城隍庙坐北面南,东西宽27米,南北进深90米,分东西两廊。山门(庙门)前立有铁旗杆两根,高16米(比本省最有名的三原城隍庙铁旗杆还高3米)。基座高1.5米,为六角形砂岩石。旗杆呈圆锥体,自下而上嵌有三层方口形铁旗斗,上口大下底小,上口四角各耸三角铁旗一面,下底四角各系铜铃一只,轻风拂来,铃声悦耳。第一层旗斗下挂有丈余长铁对联一副,东为“天柱凌日月”,西乃“地斗揽沧桑”。两旗杆上端皆为青龙缠绕,顶尖东日西月,凤凰飞天。民国九年(1920)宁夏海源大地震波及户县,东旗杆倒之,后经镇城隍社筹资重修复立。西旗杆历经风雨234载,仍乌黑不锈。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时,两旗杆被拆除炼了钢铁。

  旗杆后两座基石上蹲有一对铁狮,东雄西雌,高大威武壮美,严护山门。山门三间,高约两丈,门楣上刻有“城隍”二字,红底金字,苍劲有力。进得山门,石牌楼迎面而立,其上布满人物浮雕,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牌楼之后为铁钟一鼎,上刻“一鸣警世”。庙内主建筑为城隍献殿、正殿、寝宫,另有附属建筑15间。修城隍庙碑记(清)

  1958年,城隍庙内神像被搬倒砸毁,殿宇房舍腾空,作为太平公社仓粮处(今粮站),附近65个生产大队公购粮尽缴此处。

  建戏楼的传说

  相传清末一天,庞光镇过“八月四”古会。却见一对年轻夫妇沿门卖唱乞讨。男貌英俊如许仙,女相俏丽似白娘,男拉板胡,女弹三弦,二人对唱,唱罢《花亭》唱《断桥》,再把《梁祝》来对唱。弦声悦耳,嗓音动听,每到一家门前,主人听罢一板好戏,都高兴地拿出银两赐之(对其他乞丐均以剩饭剩菜打发)。卖唱夫妇走到哪里,后边都跟着长长一帮人要听戏。镇上有一赌徒穆八,仗义侠胆,乐善好施,他被这戏声琴音听得如喝美酒,嫌不过瘾,索性自己掏腰包叫人搭起临时戏台,让这对夫妇台上表演。二人腔美动作更美,台下一阵阵喝彩,给这天的古会添了无尽热闹。有好奇人打探得这对夫妇年龄,女十八,男二十四,见其人美戏美,值金值银,一秀才遂以二人年龄赞美名曰“八百银四百金”。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争着要听“八百银四百金”的戏。古会之后,赌徒穆八索性让“八百银四百金”住在自己家,管吃管喝月余,街上闲人都来听戏。满街人被感动,众议:咱这大镇大会,何不建个大戏台唱它个三天三晚。于是由穆八牵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于宣统元年(1909)盖起一座大戏楼。戏楼雄伟,雕梁画栋,飞檐拱脊,台柱龙缠凤绕,台面宽阔明亮。一出《金沙滩》,“千军万马”上阵,无一拥挤。戏楼建在城隍庙对面,取意是让城隍爷城隍婆高高兴兴看好戏,护卫好城邑及城邑里的百姓。

  三、商贸一条街

  回民起义之后的庞光镇,街道变短了,然集市贸易却不减。二里长的一条古街,挤满了店铺商号。

  古镇有各种店铺商号40多家,均为前店后院。以“七酒坊八架子”闻名远近。杂货、京货铺有十多家,其中清时开业的西门里的“泰来恒”资本最为雄厚(4000元),经营规模最大,前有六间门面房,后有两院厦房,京广货、本地杂货应有尽有,雇相公18人,马车一辆,专事从外地进货。此商号却因名气太大,招来一火化为灰烬,这是后话。三家药铺,以化中堡崔润身、崔润兰兄弟开办的“万顺恒”为人称道。兄弟俩认百样草识百种药,常带人进秦岭深山采药,采回之后精心炮制。兄崔润身少时学中医,熟读“汤头歌”,对儿科病颇有诊治之方。穷人家背着孩子来看病,抓药后付钱时,兄弟俩常一摆手:“咱自己采的药,收啥钱呢,快回去给娃煎药。”由于人品厚道,又会治病,药味纯正价钱低,抓药看病者络绎不绝。

  除商号外,还有20多家小店铺小作坊,如粮店、馍店、裁缝店、纸花店、弹花店、车马店、小书店,还有烟土坊、酱醋坊、榨油坊、染坊、皮坊、糖坊、茶馆,另有木匠铺、铁匠铺、钱铺、当铺、银匠炉、掌炉等。宋老七夫妇租了街东路北一间草棚给人绱鞋,老七绱棉鞋,妻绱布鞋,夫妇心灵手巧,飞针走线,绱好的千层底鞋样儿好看,耐穿又合脚,常为结婚的新郎新娘做新鞋,虽为小小手工活儿,养家糊口倒也不愁。朱氏的剃头铺只有半间门面,很不起眼,孰料这小小的剃头刀却断送了一个劣绅的性命,这又是后话。

  民国初年,当局表面禁烟,暗则纵容农人种鸦片,以作政府主要税收(时称烟银税),乡民亦以此为主要经济收入。庞光地区70%农田种植鸦片,每年夏收后新烟上市,大批渭北、山西、河南等地烟贩来此收购,镇街成了烟土交易市场,人声喧吵,生意兴隆。镇上的几家烟土坊专事熬制烟膏,习称烟棒棒,一角钱一个。吸食鸦片亦不分穷富,鸦片成为走亲访友、社交往来的招待品。

  民国年间,当地一些农人还种植另一种经济作物——蓝,用其叶汁制成蓝色染料,名曰蓝靛或蓝青。蓝靛是当时乡间唯一染料,乡民春秋服装自然成了“青一色”。农妇织得的粗大布都是白一色,再拿到镇上染坊染色。染色有月白、浅蓝、深蓝、真青等,这些染色取决于煮染火候、时间及下料多少。一个真青色,大约需要20多天(次)反复煮染。染成后油腻不沾,污垢不染,色泽明亮。旬子所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由此而生。

  庞光镇旧门面房

  镇上的粮店,当地人叫粮食笸篮。主要将粜粮人背来的一半袋粮食过斗(不过称)收下,倒入笸篮,转手卖给买粮人,只挣个手续费。也有乡民在这里以粮换粮的,如一斗麦换得五升大米。

  宁家堡人杨振兴开办的“振茂昌”钱铺,自制发行纸币,面额有100文、200文、500文三种,只限于庞光地区流通。这种只能流通于一个小镇的钱铺,省内少见。

  商贸兴衰系于时局安危。庞光镇紧靠终南山,民国前期既有山匪为患,又有官民拮抗,商家时安时恐。民国十年(1921)夏末,外地一烟贩来“德祥昌”烟杂铺购得一大车烟土,临走时,“德祥昌”东家杨育祥嘱其路途不可大意,以防匪盗。烟车行至半路,果遭一帮土匪拦劫。烟贩怀疑是“德祥昌”事先设下的圈套,将杨育祥告到巡警局,局长得到好处,派警察捉住杨育祥,不分青红皂白,剁掉其双手,于庞光镇游街示众,杨育祥被活活疼死,“德祥昌”倒闭,其他商家多日不敢开门。

  解放初,成立了国营商业——庞光供销合作社,一部分私营商业自行关闭,一部分参加公私合营。至“文革”前夕,镇上所有商店均为国营,还新建了医院、银行、税务等机构。

  四、七酒坊八架子

  庞光镇“七酒坊八架子”久负盛名。七家黄酒坊除酿酒卖酒备酒席外,常年于店前支起猪肉架子,自宰自卖,唯新寨人张四开的一间门面房只卖肉不卖酒,这样算来,便是“七家酒坊八个肉架子”。外乡人常玩笑:此处满街都是杀猪翻肠的,五里之外都闻得尿臊味,庞光镇,“膀胱”之镇也。虽然为戏谑,却亦证得此镇杀猪卖肉远近闻名。

  唐宋以来,名人雅士游户县时被户县黄酒所陶醉,留下了许多赞美诗句。其实,户县黄酒最早始于县东南。这里有酿酒的真米实曲。庞光镇地处稻米之乡,所产之糯米为酿酒之上等料。再说镇西门外那口莲花泉,据传是北宋状元杨砺幼时浇花之水,许是沾了杨状元之祖光,泉水甘洌甜美。好水酿美酒,七家酒坊皆取此泉水酿酒。当地民间亦有酿酒之手艺和习惯,一直相传至今。

  庞光镇黄酒闻名户县,更得益于当地制作的酒曲。制作酒曲是一门学问。首先要配好料:主料小麦捣碎不去皮,辅料乌药煮熟不生用,香料桂皮、大香、花椒等碾碎研细要去渣。将配料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后,倒入木模内,双脚使劲踩踏。成型后取出,形如砖块,外裹粗麻纸,用绳捆绕吊挂于屋内通风处,阴干后久置多年不霉变。因此酒曲块型大,故当地人称大曲,用大曲酿得之酒亦称大曲酒。

  当地制作酒曲尚有诸多讲究和忌讳。如制作酒曲多是壮汉。据说,若是毛头小伙子,新酿之酒不老辣,若是老翁,新酿之酒没劲,妇人更不得近前,因其身上有阴气。还说壮汉在踩踏酒曲时,脚汗越大,酒越香。此虽为谬说,但踩踏酒曲时不洗脚,却是眼见事实。制作酒曲及酿酒亦讲究时宜,一般在春秋。农历三月所制之酒曲称桃花曲,九月所制之酒曲称菊花曲,因之便有了桃花酒和菊花酒。据说,男娶女嫁多用桃花酒,贺寿多用菊花酒。

  庞光镇的血酒,更是盛名远扬。其酿制之法是:新酿之酒醅盛入耀州瓷缸后,用瓷盖盖严,再用粗布裹三层,后用泥巴糊得严严实实。封闭越严,发酵越快,酒气不易挥发。约月余,闻得缸内酒“熟”后,将封闭之酒缸打开,放入一吊白条猪肉(10斤左右)后,再封严。不几日,白条肉不见踪影,酒色却变红,隔几月再放入白条肉,如此这般。血酒均为陈年老酒,往往将缸盖冲起溢流而出,足见其“内功”之威。有人惊叹血酒“敢吃肉”,性温之人竟不敢饮用了。

  庞光镇七家酒坊,“西顺楼”以酒美菜香赢得宾客满座,便请人刻上门楹:“汉三杰闻香下马,周八士知味停车。”经营了60多年黄酒生意的“福香楼”岂能甘服,遂请文人高手撰联:“飞鸟闻香化凤,游鱼得味成龙。”横批:酒力如何。酒客们果然拥至,品味其不败之酒力。

  酒坊多为士绅富豪光顾之地。各村贺官人上任、民间请私塾教师、调解官司均进酒坊,先端盘(鸦片),后上酒,再点菜,一顿山吃海喝之后再入正题。贺总乡约(相当于今大乡镇之长)常摆几十桌,连续几日,各村轮流恭贺,喝得大小官人醉醺醺,不知天南和地北——成也是酒,败也是酒。也有人愁肠百结来酒坊以酒浇愁,还有乡间穷秀才们怀才不遇,聚于酒坊“煮酒论英雄”,更有外乡富豪人家酒瘾大发,三五成群坐铁轮大车专程来庞光镇一醉方休。店小二若端上水酒,会惹得酒客大恼:“去去去,谁喝你的凉水!”店小二赶紧端上一大碗干醅(未兑水之酒醅),酒客连咀带喝翻碗见底,复喊:“再来两大碗!”足见其“三碗过岗”之海量。民国十年(1921),宋村三兴堂等十户财东家,嗜酒如命,索性集资于庞光镇开设“醉香亭”酒馆,招来宋村一带乡人酒客。民国后期,驻牛东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七分校军官总队,常派汽车来庞光镇拉酒。县城来了省上要人大员,亦常来庞光镇取酒款待。

  五、山货集市

  庞光镇之集市,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8)之前已有之,为每月朔日(初一),至民国时改为双日集。逢集时,十里八乡乡民多来赶集,更有逛热闹的。逢集当日,除店铺商号敞门迎客,镇内城外还设各类市场。街东二郎庙前为蔬菜干鲜果市场,城隍庙前为熟食小吃,戏楼前为杂耍、卖艺、博彩、算卦测签的;戏楼后南城外最热闹,这里有牲口市、猪羊市,柴草市、木炭市、木材市,芦席、农具等市场,夏收时有麦工市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庞光镇紧靠终南山,山货一直是集贸主要物资。南山有用不尽的木材山柴,隋唐以后南山始烧木炭。山民和山外无地之穷人多以扛卖木料、木炭、砍柴卖柴为生。每逢庞光镇集日,这些卖力气的穷人脚穿絮絮鞋,缠毛毡子打绑腿,腰上勒着葛藤,掮着椽、檩、棺板,背着木炭、山柴、野猪肉、山林特产下山。山民们力气大,但那一捆山柴、两根粗檩、四条木椽足有200斤重,他们如牛负重,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挪着步子。也有用扁担挑着山柴,迈着大步闪着柴担子,汗流满面却满怀希冀,那形象若如秦腔《打柴劝弟》里那个匆忙赶路的樵夫陈老大。

  山民们好不容易赶到庞光镇,戏楼后城壕岸早已摆满了各种山货。各种经济人手提一杆秤,过秤议价。买木炭山柴者多为富豪人家,他们虽有钱却很啬皮,“上门的买卖难做”,山民们用木材、木炭、山柴只能换得些许油盐钱或一半斗粮食,又得连夜赶回深山。唐白居易其时于长安城做官,却常来户县一带游山,目睹卖炭人之酸苦,写下《卖炭翁》一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诗中字字血声声泪,道出了卖炭翁的辛酸和凄怜。而流行于南山根下的民谣“万里终南山连山,白云深处把柴砍,山陡路窄脚下急,换得小米养儿女”。难道不是卖柴翁的真实写照吗。

  逢集日,十几名“叫街”的成为镇街上一道凄惨的风景。那“叫街”的多为盲人和缺腿之壮汉,他们不像乞丐那样沿门乞讨,而是盘坐于地上,赤着上身,右手持一把厚刃菜刀,于前胸后背有节奏地拍打,左手握着一个长竹筒对着嘴,和着拍打声,喊唱着词儿,听着凄惨惨的。传得远远的,直拍打得肌肉肿胀发紫,喊得口干舌燥,将一条街都叫响,才小憩一阵,围观之人便施以小钱怜之。今人戏谑爱喊爱叫之人像个叫街的,便由此而来。

  每年夏收时节,戏楼前后的麦工市场便热闹起来。山里麦子成熟晚,便有大批南山及商县、宁陕、镇安一带山民夹着镰刀下山挣血汗钱。这些衣衫褴褛的麦工们夜宿于戏楼上和屋檐下,黎明时分便有富豪人家来叫麦工,讨价还价之声喧嚣于街巷。镇北新寨人刘印初(解放后为西安红十字会医院院长)家大业大,当家的常骑着高头大马来叫麦工,说剩余的麦工有多没少全跟他走,他的马后便跟着长长一串麦工。

  庞光镇年集更是繁华热闹。从腊月二十至三十,逢双日集,除店铺商号和各种市场,街心小河两岸摆满各种年货。摆摊子的多为本镇人,常抢不到摊位,有些人便掏钱雇穷人家小孩五更时分就去占摊位。戏楼东边的肉架子就有五六十家之多,肥肉瘦肉下水肉挑着卖。摆蔬菜市场的为附近乡人:新寨人推着萝卜车卖个个,炉丹堡人赶着白菜车卖包包(包心白菜),罗什堡人挑着小菜担子卖把把,焦将人背着生姜袋子卖两两,宋村人用大竹筐抬着莲菜买挂挂(一副完整的莲菜为一挂)。老百姓说:“宁穷一年不穷一节”,多了买不起,样样种种都买些,不求多,只图“全”(全家福),这是穷人的穷讲究。

  那时节,一过“腊八”年气到,过了腊月二十,乡人都停了农活,专门赶集购年货逛热闹。街道上人流如涌,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东往西去之人常挤得水泄不通,踩脚踏人之事见怪不怪,大人们便将小孩架在脖子上。

  民国后期,取消双日集,腊月年集却久盛不衰,一直持续至20世纪60年代。

  六、北宋第一状元——杨砺

  杨砺,字汝砺,庞光镇杨家堡人,生于后唐明宗长兴二年(931),自幼聪颖,少时曾在化羊庙学馆读书,才思过人。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二月二十二日举进士。时年同榜进士共24名,殿试后杨砺为“一甲第一”,即状元。《状元谱》称其为“关中千古唱首焉”,即关中第一状元。又因时为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开国年之开科,故杨砺当为北宋第一状元。

  杨砺中状元不久,父逝。中国封建礼教颇重孝道:做官为宦者,若考妣亡故,需弃官守孝三年,称“移忠于孝”。三年期满,称“服除”,方可“移孝于忠”,复赴官职,旧时“忠孝不能双全”由此而有。杨砺本敬父尊母,又守礼教,父逝后“绝水浆数日”。三年服除,本当赴京做官,却无意于仕途,以“禄不足养母”为由,居家俸母。乡约旧再三敦劝,砺乃赴京(汴京,今开封),任凤州团练推官。岁余,又以母疾去官。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杨砺赴京献书,被诏试于学士院,授陇州防御推官,旋改任光禄寺丞。又遇母丧,服除后复官,先后任秘书丞、屯田员外郎、鄂州知州。任内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体恤民情,以政绩卓著为民拥戴,亦为朝廷赏识。宋太宗端拱元年(988),任库部充记室参军,继任水部郎中。

  宋真宗赵恒任开封尹时,杨砺为其推官。一次赵恒尝问及砺何年及第?砺总是唯唯不对。赵恒后方知砺乃当朝头名状元,自悔失问,谓“砺不以科名自伐(自夸)”,谦虚之至,方当重用。赵恒即位之初(998),遂诏砺为翰林学士,主持贡举,选拔国才。不久,又官拜工部侍郎,累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八月,杨砺任枢密副使不到半年即卒,年69岁。真宗至为痛惜,率幕僚冒雨临丧。杨砺生前虽为朝廷重臣,却委居于京城一狭巷中,以致真宗轿车不能入内,乃下车湿鞋步行至其居,灵前悼毕,真宗观其寒舍陋居家什,其清苦之境令真宗“嗟悯久之”。丧毕,追赠砺为兵部尚书。

  砺逝后葬于庞光镇杨家堡之北,墓冢高大,立石碑,墓前有两员番将护陪,为朝廷当年所建。石碑、石人后毁。清乾隆四十二年(1776),户县知县汪以诚复立碑,陕西巡抚毕沅敬书:“宋进士杨砺墓”,左上首为:“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墓碑现立于镇北约300米处。

  北宋第一状元杨砺神像(化羊庙内)

  砺生前作文尚繁,且极具灵性和个性,生平有文集20卷行世。砺三朝为官,职务多变,政务繁忙,闲暇之际写出如此多而采之诗文,其饱学高雅为后人敬佩。

  据《宋史·杨砺传》载:砺本世家,曾祖守信,官拜唐山南西道节度、同平章事,掌管地方军政;祖知礼,后唐均州刺史;父仁俨,先后为丹梭、蜀平、永和县令、渭南主簿。

  砺有四子,皆出息有成。长子峤,官拜伺部郎中,次子峰,至泰常博士,三子峭,为太子中舍,少子过,始为真宗刊校储邸书籍,后任祠部郎中。

  砺曾祖至其子,五代为官,人称杨氏“五世其昌”。

  七、湖广按察使关吁

  关吁出生于穆家堡关氏家族,举进士。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1436)被朝廷委以湖广按察使之重职,主管湖广省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任内秉公执法,惩恶扬善,为民拥戴。关吁逝后安葬于庞光镇东南,墓前有石人石马相陪。“文革”中墓毁,墓前石人石马被移至化羊庙,今尚存。

  八、穆、杨二堡社火对垒

  庞光镇穆家堡和杨家堡的社火,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两堡的社火不仅耍得惟妙惟肖,而且常常互相对赛,耍得剑拔弩张,冲突迭起。

  穆、杨二堡的社火,始于清初,毁于回民起义。清光绪年间又重新购置社火戏箱。购置戏箱无钱,穆家堡用了城隍社40亩水旱地多年的租金,杨家堡没有钱路又不甘人后,便于村中什字放了个大笸篮,号召村民捐款,一两天就凑捐了一笸篮铜钱。

  穆、杨二堡的社火,属芯子(铁肘子)社火。芯子造型悬妙,多像树枝状。芯子固定于大方桌上,四名壮汉扛抬,旁跟二人替换。一套芯子上扮演一出戏,如《桃园结义》、《三娘教子》,称一盏或一台社火。扮演社火的演员均为四五岁俊秀机灵胆大之孩童,一出《十二寡妇征东》,就需12名孩童,本堡孩童不够用,常在外村挑选。乡人都愿自家的孩子扮演社火,是为吉祥和骄傲。耍社火需要很多人手,穆、杨二堡各有四个属村,届时,这些属村便派出数十名壮汉,帮着抬社火,并敲着锣鼓打着旗号来助兴助威。

  穆、杨二堡的社火兴盛于民国时期,表演时间为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社火队伍浩浩荡荡,前有探马开道,锣鼓旗号当先,一台台社火前后相连,徐徐行进,社火队伍走到谁家门前,不论是店铺、商号还是居家百姓,都在门前鸣放鞭炮相迎,并给扮演社火的孩童递上糖果。四里八方的村民都来看社火,众人跟前撵后,摩肩接踵。锣鼓声、鞭炮声、喧嚣声,把庞光镇街道都要震塌了。社火走完,队尾有狮子、大头娃等杂耍。最后是落草压阵。“落草”,即一名“丑太婆”倒骑毛驴,做各种滑稽取笑之动作,引逗得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两堡耍社火有严格诫定:以城隍庙门口为界,穆、杨二堡社火各在街东、街西表演,至城隍庙门口会社火(双方碰面),但不得过界。由此便引发起冲突和打闹。当两堡社火逐渐行近城隍庙时,前队便拼命擂鼓,都想以气势压倒对方。会社火后本应返回,孰料那锣鼓队不但不返回,反而向对方逼近,对方岂肯退让,也是气势汹汹逼过来,一时剑拔弩张,越过界线,双方锣鼓手便丢掉手中家伙,打将起来。前队“混战”,后队又擂鼓助威。抬社火的壮汉也放下社火桌子,扑向对方。“混战”时六亲不认,有外甥打舅的,岳丈打女婿的,越打越热闹,但芯子上的社火们(孩童)却安然无恙。原来还有一诫定:打架时双方均不得伤着孩子。待双方官人调解后,各家社火队伍又恢复秩序,返回原路线表演。乡人说,会社火是最热闹的时候。

  穆、杨二堡社火各有千秋,杨家堡以扮相俊俏出名,穆家堡以铁芯玄妙赢人。为争奇斗胜,两堡互相守密。为防对方看出本堡的绑扎技巧和戏目内容,化妆和绑扎现场都用大旗围得严严实实,却又暗中派出探子打听对方情报。所以两堡社火常常针锋相对,以戏目互相奚落和贬毁。仅举一列:

  民国二十七年(1938)过元宵耍社火。化羊联保处(驻镇东门内)经与穆、杨二堡商妥,让杨家堡社火队伍破例过城隍庙,东行至联保处门前,官民同庆。正月十四,杨家堡社火刚过城隍庙,敏感的穆家堡人发现其头盏社火竟是《杨宗保招亲》,只见那送亲的穆瓜傻乎乎地摇着铜锤自得意儿,穆家堡人一时群怒而起:你杨家堡人是大丈夫杨宗保,俺穆家堡人成了穆桂英,给你杨家堡人当小媳妇,还让“木瓜”送亲,岂能受这般欺辱!穆家堡男女老少上了街,挡住了杨家堡社火队伍。联保主任刘利山上前劝解,说这是耍热闹,何必那么较真。穆家堡人听不进去,死活不准社火通过。联保主任刘利山管得了15个村堡,却劝不动穆家堡人,社火队伍只好扫兴而归。穆家堡为洗刷被“招亲”之辱,正月十五抬出社火,头盏便是《辕门斩子》,杨家堡人一看,这分明是报复,哼,你敢杀我杨家的娃(宗保)!“招亲”惹来“杀娃”,两堡又于城隍庙前打将起来。为了安宁,联保主任刘利山建议穆、杨两堡不要耍杨宗保和穆桂英的社火了,井水不犯河水。孰料正月十六,杨家堡抬出一盏《孙悟空大闹天宫》,穆家堡早已探得消息,非要压过对方,别出心裁设计出一盏社火:只见慈眉善眼的如来佛盘坐于莲花垫上,右手平伸,掌如蒲扇,掌心却倒立着小小的孙猴子。再傻的人都能看出戏意:你孙猴子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却翻不出吾如来之手心!会社火时两堡又闹火起来。这种争强好胜之事几乎每年都发生,但打闹之后却互不记恨——不打不闹不热闹嘛。

  杨家堡社火争奇斗胜对垒比赛使穆、杨二堡社火越耍越有名气,他们常被县西、县北及县城邀请联袂表演。1938年台儿庄战役后,抗日名将关麟徵凯旋归里。户县政府为关将军接风洗尘,在县城举行欢庆大会,特调县南庞光镇和县北大王镇社火助兴,县政府要员陪同关将军在县钟楼上检阅社火队伍。因关将军家族和庞光镇关氏为同宗,庞光镇人特感荣耀,特意制作出一盏《关云长出五关斩六将》,抬在社火队伍最前面,家住县北的关麟徵被庞光镇的社火看得分外亲切,赞不绝口。表演结束,县政府发给庞光镇一笔奖金,以示犒赏。

  庞光镇社火表演一直延续至上世纪50年代。文革中社火被视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戏箱被当做“四旧”遭毁。1986年后,穆、杨二堡成立社火董事会,重新购置戏箱,并改人抬为车拉,由于有了铆焊技术,铁芯子造型更悬妙多姿,曾多次在镇物资交流会和县城表演。

  九、终南第一游——化羊庙

  化羊庙,雄踞于庞光镇之南化羊坡上。南连秦岭叠峦,东有鸡头(山),西有牛首(山),一水傍依,松柏环围,竹林葱翠,形势奇险。1957年公布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化羊庙以其山奇水秀赢得历代文人宦士溢美之词。明代著名文学家、邑人王九思称:“吾户山水之胜,兹地为最。”

  据史考,化羊庙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至今已千年之史。该寺主供道教崇敬之神——东岳大帝,故名东岳庙。宗真宗时(1012年)改名华阳庙。始由道士主持,后因道士后继无人,于清初将庙产交由庞光镇七堡。七堡以华阳庙地处化羊坡,遂改名为化羊庙。从此,化羊庙和庞光镇七堡相依共存。七堡各推神头一名,由神头推举一名主管,称庙主,统管庙事。上世纪70年代,七堡成立化羊庙景区建设理事会,负责庙会秩序及庙宇修葺。

  化羊庙东岳献殿(元代)

  化羊庙原占地500亩,有古建筑群130间,殿宇20多座,依山傍水分布于化羊坡上,错落有致,互相对应。从寺外入内依次为头天门、二天门、马仙楼、戏楼、五岳献殿、五岳正殿、山门、五瘟殿、东西廊坊、亭阁、东岳献殿、东岳正殿、东岳寝宫、娘娘殿、疮癣殿、菩萨殿、药王殿、财神殿、三星殿、库官殿等。

  五岳正殿供奉东岳黄飞虎、西岳崇黑虎、北岳崔英、南岳蒋雄、中岳闻聘,皆为《封神榜》中所封之神。正殿门楹:春季为四季之首,东岳乃五岳之魁。足见武成王黄飞虎地位之显赫,庙中心位置专修东岳献殿、正殿及寝宫。

  娘娘殿供奉“三霄姐妹”:中为送子娘娘云霄,右为催生娘娘碧霄,左为褓生娘娘琼霄。民间祈子,先由大姐云霄恩准,再由二妹碧霄催生,降生之后交由三妹琼霄以襁褓包裹,交给祈子之人。

  化羊庙历经沧桑,古建屡毁屡修,上述殿堂多为元代重建。从明宣德元年(1426)至清宣统二年(1910),曾七次修葺。1939年,为避日本飞机轰炸,西安师范和女子师范迁至化羊庙,合并后成立陕西省立户县师范学校至解放。解放后原建筑大部尚存。1958年至1968年,户县又先后于此办起太平农中和庞光农中,庙内古建少有损毁,至“文革”中几被毁尽,仅存古建19间,五间东岳献殿完好无损,成为我省稀有的一座元代建筑。

  化羊庙存留文物有:宋真宗“万岁牌”一面,元代成吉思汗之孙阿南苔答秦王令旨碑——蒙汉文石碑一通,明时重修东岳殿石碑一通。自1982年后,庞光镇七堡用多年庙会收入复修殿堂80余间,现景区仿古建筑已达百间。

  十、宋真宗化羊庙祈子

  “万岁牌”是化羊庙内一件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它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神美的故事。

  化羊庙内藏宋真宗“万岁牌”化羊庙始建时名东岳庙,庙内设学馆,北宋第一状元杨砺在此读经书时,常见方圆百数十里无子或不孕不育之妇人来此向“送子娘娘”祈子,杨砺亦常为之代写疏文,皆尽得如人意。杨砺居官开封时,闻宋真宗赵恒(北宋第三位皇帝)乏嗣无子,便向真宗奏荐,真宗信之,遂派宫人带厚礼千里迢迢来东岳庙祈子。因东岳庙内诸神之首为东岳大帝,送子娘娘也得听东岳大帝之令,而真宗乃非布衣百姓,宫人便“越级”祈拜东岳大帝。东岳大帝惊梦知真宗此生本无子,念其心诚,遂忍痛割爱将其幼子赐与真宗,幼子含泪不舍,化作烟云下凡人间。不久,真宗娘娘果怀身孕,生得一子,是为太子(后为仁宗皇帝)。真宗大喜,拨银50万两,令大兴东岳庙。工匠头领将东岳庙之地。化羊峪误听为华阴峪,便于华阴县大兴土木,建起宏伟壮观之华阴庙(后称西岳庙)。真宗闻之,已为晚矣,以“男阳女阴”令将户县东岳庙改名为华阳庙,以阳抗阴,彰显喜得贵子之阳刚之气,并于祥符四年(1012)御书“东岳天齐仁圣帝”七个大字(“天齐”意指东岳与天子同阶,“仁圣”乃仁厚圣明也),令制成金字牌匾悬挂于华阳庙,以报东岳赐子之恩。因牌匾上有“圣旨”二字,俗称“万岁牌”。真宗为表杨砺奏荐祈子之功,且念其清苦介直之德,又令塑杨砺像于东岳大殿对面,与东岳配享癸祭祀。

  “万岁牌”高七尺,宽一尺,雕刻精巧,书法挺秀。由于历经沧桑,框边已损残,牌芯金字完好,现存于庙内。杨砺神像“文革”时被毁。上世纪80年代庞光镇七堡重塑,人供奉于东岳正殿。

  十一、化羊庙会

  化羊庙会始于宋代,历经不衰。始为道教活动日,每年两次,农历二月初一、六月十五为正会。届时附近地区善男信女,皆来此朝拜祭祀东岳诸神。至庙会一里许,每行百步便于道旁化纸焚香,叩头跪拜,名曰“一路拜”。进庙区后一神一拜,拜至东岳大殿,形成朝拜高潮:摆供祭祀,香烟缭绕,爆竹齐鸣,诵经祈祷,悬匾酬愿,人声鼎沸,气氛热烈。

  自清初,化羊庙交由庞光七堡后,特别是近20年来,庙会更兴,规模更大。庙会内涵和形式更丰富,不仅求神拜佛,更多的是逛热闹、游山玩水、购物、夏日纳凉,庙会亦持续延长为一周。届时,庞光镇七堡派出五六十名热心人负责庙会事务。

  送“钱粮”是庙会最隆重最热闹的一项仪式。庙会头天,庞光七堡以及附近各村组成数百人的送“钱粮”队伍,前有彩旗、龙凤旗、锣鼓组成的仪仗队,后跟一长队男女老少,手持香蜡纸表,奔庙会而来。待各村“钱粮”队汇至庙区,还要比谁家声势浩大。此时,鞭炮声响成一片,几十架锣鼓对敲,震山撼岳,几百面旌旗和庙内松柏翠竹交织成彩色的海洋。

  赶庙会的人已不分善男信女和凡人百姓,除本县群众,更有周至、长安、咸阳、兴平、西安及渭北一带群众乘车而来。至山庙下二里许,道路已拥挤不堪,车辆无法上山。路旁摆满各种摊点:香蜡纸表、熟食小吃、日用杂货、玩具、山林土特产、服装布料,还有测字卜卦、说书卖唱、杂耍博彩,无一不有。路上人流涌动,庙区内更是水泄不通。男人们脖子上架着小孩,挤到东岳献殿大石狮前,牵着孩子的手抚摸石狮,从头摸到尾,从尾摸到头,以祈平安吉祥。娘娘殿前更热闹,拥挤的妇人们在此焚香叩头,鸣放鞭炮,拜罢“云霄”拜“碧霄”,拜罢“碧霄”拜“琼霄”,求子祈女,护佑子女成龙成凤。庙会期间演大戏五天五夜,并有杂技助兴。一年两次的庙会,“功德箱”内布施的“钱两”都在数万元甚至十万元以上,成为修葺庙宇的专用资金。

  十二、一行与金峰寺

  金峰寺乃关中佛教密宗古刹,与化羊庙仅一坡之隔,自古“相依相伴”。由于松柏环绕,僻静清悠,鲜为人知。

  据明(1641年)《增补户县志》载:金峰寺始建于隋,为佛教道场,初名“金刚寺”。唐开元年间(713-742),高僧一行(俗姓张,名遂,祖籍魏州昌乐县)驻锡持此寺,改名金峰寺。

  金峰寺始于隋,兴于唐,复兴于明。极盛时期,拥有山林数百顷,僧众500人之多。殿宇十座,法身塔三座,观星台一座。寺后土丘下有一细泉眼,泉水常年涌流不止,清澈甘甜,人称“神水”。《山海经》对此泉水有记载。“神水”入寺,注入“玉液湖”,沐浴众僧,“玉液湖”之水潺流出寺,流入寺前莲花池,“红花绿叶映碧水,天仙才女彩云间”。游人入寺,皆伸手入“玉液湖”,以“净手清心”,附近山民均饮莲花池之水,以沾神光。唐李白、杜甫、白居易皆游此赋诗,盛赞神水仙境。

  据《旧唐书》、《新唐书》载:金峰寺主持一行高僧,博览经书,精通天相历法,著有《大衍历》,曾应唐睿宗、唐玄宗之礼聘,于长安大兴善寺参与翻译《大日经》,创历立元,于唐开元十一年(724)和梁令瓒制成“水运浑天仪”,可测星宿运动,有一木人能报时,每时击鼓,每刻撞钟,“晦明朔望,迟速有准”。铸成之日,置于长安城成武殿前,以示百僚。现中国历史博物馆有其模型。一行高僧依天相历法为据,于金峰寺山顶建起据说是世界最早的天文观测台——九鼎台。一行成为我国古代有名的天文学家。一行圆寂后,唐玄宗追谥为“大慧禅师”,并亲书立碑建塔,供奉瞻礼。1994年宗教管理部门拨款修起一行露天塑像,金峰寺改名为一行纪念堂。

  十三、火烧“秦桧”

  民国初年,户地多种鸦片。户县知事秦福相(山东日照人,1914年10月任职)以禁烟为名,搜刮民财,以饱私囊。秦福相常带一班幕僚衙役游窜于乡间,指野草野菜为烟苗,或令衙役袖藏烟苗弃于田间,栽赃陷害无辜百姓为“烟犯”,镣铐枷械,敲诈勒索。以至“烟囚”骤增,狱不能容,便随地设狱,进行拷打。庞光镇有一年轻寡妇,因交不起“罚款”,于光天化日之下被脱裤杖臀。秦福相迫害善良,作恶多端,百姓恨之入骨,骂其为“秦桧”,欲除之以平民愤。

  民国四年(1915)农历十月十四日,秦福相乘坐大轿,带领兵丁僚属数十人,气势汹汹来到庞光地区“禁烟”,抓捕“烟犯”20多人,再次激起民愤。当日,秦福相一行夜宿庞光镇最大的商号“泰来恒”(六间门面房),并于对面“德胜福”杂货铺设刑堂,拷讯白天被抓的“烟犯”,鞭打、哭号之声惨不忍闻。

  深夜三更许,秦福相一行于“秦来恒”后院客房睡定,忽听镇北大呼“撵狼”起事(暗号),接着呼声四起。早已闻讯埋伏于镇周围的各村数千名乡民,在一片撵狼声中拥入镇内,包围了“泰来恒”。秦福相的亲兵站在房顶开枪射杀乡民,乡民们怒不可遏,抱来一捆捆玉米秸秆将“泰来恒”商号房前屋后拥围得严严实实,前后同时点火,顿时烈焰熊熊。乡民们又打开对门“德胜福”杂货铺,放出所有“烟犯”,并将几名看押兵丁砍死扔入大火中。“泰来恒”商号被大火烧毁,商号内数十名兵丁僚属被烧死,唯秦福相和几名亲兵于纷乱之中逃出,跑入斜对门张四肉店。有人说秦福相和亲兵乘夜黑人乱翻后墙再翻城墙(只有六尺高)逃出,有人说张四不识秦福相,误其为“烟犯”,将其促到城墙上让其快速逃命。秦福相逃出城后又遏乡民堵截,其亲兵同乡民对抗,被乡民砍杀一人。秦福相乘乡民和新兵捕斗之机逃脱,连夜跑回县城,乡民们又尾追至县城,准备用土炮轰击南城门,秦福相和贴身亲兵,又仓皇出东门,一路东躲西闪逃至省城。

  秦福相未被烧死,欲报烧身之仇,以“庞光镇刁民反抗禁烟烧杀官兵”为由,请省上派兵弹压。翌年春,秦福相派出百名兵丁驻扎在庞光镇,到处搜捕“烧杀犯”。乡民们闻讯都躲逃于山中,惟事件参与者之一史德性(镇北新寨人)被抓。

  义士史德性墓墓碑

  (立于1919年)史德性被押至县署,秦福相坐堂审讯。逼供残忍至极:指甲缝里下竹签,脊背背烙铁,双脚穿红铧(烧红之犁铧)……要史德性招出其他参与者。史德性大义凛然,宣称:放火系他所为,与他人概无关系!公堂上史德性将脚穿之红铧猛踢至堂桌上,差点击中秦福相。秦福相凶性大发,一看掏不出什么口供,惊堂木一拍,令衙役断其筋骨毁其四肢,史德性忍痛熬刑,壮烈而死,时年20岁。

  史德性遇害,乡民悲愤至极,妇孺皆泣。为纪念史德性为民除害护卫百姓之功德,民国八年(1919),化羊、保峪两操(相当于今之大乡)为史德性立碑两座,一座立于墓前为墓碑,另一座立于庞光镇之北大路旁,为记事碑。记事碑宽阔高大醒目,碑文悲壮。立碑仪式隆重,数千乡民参加,唱大戏三日,以彰显义士壮举,教化激励后人。

  十四、普明寺——杀人和育人之地

  普明寺,原名百塔寺,位于庞光镇东北角。据民国(1933年)《户县志》载:该寺毁于北宋,后于金贞元二年(1154)之前由普明和尚(名洪辨,富平人)复修,故名普明寺。寺院占地六亩,寺外尚有属地40亩,向附近乡民出租,以供养僧侣。普明寺有殿宇九间,供奉释迦牟尼神像。

  普明寺虽为佛教之地,却并不平静。上世纪20年代,这里曾是户县农民协会集会和处决劣绅匪霸的地方。

  1926年12月,中共西安地下党组织派薛作茂(后为渭华起义领导人之一)、李艮(后任中共西安市委书记、红29军政委,1933年牺牲)来到庞光地区活动,首先吸收西焦将刘秉三入党,成为户县第一个中共党员。之后又吸收西焦将刘生玺,东焦将郑炳南、王寨高望重等入党,并成立中共户县特支,建立农民协会,以庞光地区为据点,在县东南乡掀起轰轰烈烈的打击土豪劣绅、反抗军阀何经纬统治的农民运动。

  1927年3月,县农民协会成立不久,化羊操约正(协助总乡约)、劣绅邢振武带领官兵去王寨武装催粮催款,官兵抢走大批粮食,拉走骡马六匹,抓走抗拉粮农民四人。县农会负责人薛作茂、李艮、高望重闻讯后立即带领庞光地区2000多农民,手持锄头、梭镖,追讨回被抢的粮食、骡马和四名农民。官兵见农民协会人多势众,不敢来庞光地区了。事隔多日,约正邢振武悄悄溜进庞光镇朱氏剃头铺子,被人发现,报告农会负责人,遂将邢振武捉拿至普明寺,召开几千人参加的斗争大会,群愤久积,瞬间喷发,将邢振武倒吊于一棵柳树上,一阵拳打棍击致其断气,农会负责人余得水将邢振武头颅割下,令在场围观的两名少年(一名健在,94岁)用柳树筐将人头抬至城隍庙门口,准备翌日悬首示众。不料当晚其家属乘黑无人将其头、身收尸入殓。

  同年2月,县农会还在普明寺召开群众大会,将四名强奸民女、欺压百姓、无人敢惹的土匪花占元、闫老大、陈爹、陈三当场砍头处决。同年5月,作恶多端的土匪王三喜、元娃分别被农会追撵至太平河滩、化西稻田,束手就擒,押至普明寺砍头,于城隍庙悬首示众。普明寺四个月连杀七恶,乡人称普明寺是杀人之地。

  县东南乡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然教育却极其落后,仅有三所私立初级小学,尚无高级小学,穷人孩子无处上学。1938年,由村塾教师杨家堡人杨自修(解放后任户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首倡:利用普明寺之地建一所高级小学。此倡议得到联保主任关晋九支持,遂由庞光十堡成立建校董事会,并推绅士杨作舟为董事长,关晋九、杨自修、刘耀宗、方朗亭、高瑞生、刘书琴为董事。董事会四方奔走,募集物款,正村刘性涵捐款500元,杨自修带领村塾学生义务劳动,新盖土木结构楼房八间,利用原九间殿宇,是年冬建起私立普明高级小学,杨自修任校长。1942年由县上接收,改名太平乡中心小学,成为县东南最早最大的一所完全小学。县教育科对杨作舟任董事长五年“成绩卓著”予以嘉奖。上世纪70年代,该校发展成为县东南规模最大的初中——庞光镇初中。1956年,户县又于普明寺之北建起户县五中,现成为县东南唯一的高级中学。普明寺遗址,又成为育人的摇篮。

  十五、过红军

  清朝至民国时期,庞光镇有过五次“过队伍”。1862年“过回回”,1914年“过白狼”(河南宝丰人白朗的队伍),扰民抢财,1937年“过王老虎”(杨虎城部王敬斋的队伍),抢掠更甚,民间留下了吓人的顺口溜:“狼来咧,鬼来咧,老虎扛着腿来咧!”“扛着腿”指扛着长枪。唯两次“过红军”给乡人留下怀念:那回红军过南山,身上穿的补丁衫,打地铺吃淡饭,没拿穷人一根线。

  1932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三十日),红四方面军一部1.6万人在徐向前率领下,出长安沣峪口沿山西进至户县境内,当日驻扎在庞光镇、焦将、王寨一带,政治部设在庞光镇穆家堡关家祠堂。先天晚上已有风声传来:“甭声张,甭闭门,鸡叫时分过红军,领头的是徐向前,听说是咱自己人。”时值焦将堡过十月古会,村民们蒸馍煮肉烧菜,红军战士虽饥肠辘辘,面黄肌瘦,却不吃百姓一口饭。他们衣衫褴褛,不少人身穿妇人大襟袄,冷不可御,却夜宿于民舍房檐下。红军战士生活艰苦至极,不少人竟用百姓家中地盆盛饭,主人见之,不忍,急夺回,由于语言不通,红军误以为百姓不给,待主人递上面盆时,红军战士方恍悟。

  听说红军要来,有钱有势的人家都躲避于南山。红军打开当地十多户财东家粮囤,让穷人去领粮食,有人却不敢去,怕日后报复。28日,红军离开庞光镇,留下38名伤病员于庞光镇各寺庙内。户县县长赵葆真令区长魏俊青(宁家堡人),就地处死这批红军伤病员,魏不从。户县地下党负责人刘秉山、刘生玺负责照顾转移红军伤病员,动员群众为伤病员送汤送饭。15岁的小号兵朱华国(安徽金寨县人),被王寨赵利祥老汉收留,拜其为干爷,14岁的伤员张绍基(湖北人),被庞光镇关振恺之母收养,拜其为干娘。

  1935年7月16日,红25军长征途中,在徐海东、吴焕先、程志华率领下,出长安沣峪口西进抵户县庞光镇地区,当天在庞光镇城隍庙门口处决了曾杀害红四方面军伤员的长安人张加娃。被王寨赵利祥收养的小红军朱华国此次随红25军西进,并带走施佩训等四名参军青年。施佩训后来担任徐海东警卫干事。50多年后,离休老红军战士朱华国、张绍基先后从沈阳、郑州专程来庞光镇,看望赵家和关家,感谢救命之恩。

  十六、民主人士韩兆鄂

  1936年某日,西安桥梓口一富商上街买木炭,欺哄卖炭翁,引起争吵。恰遇长安县县长只身步行路经此处,县长见情即上前劝解,那富商不识县长,反说“你狗逮老鼠多管闲事”。在场众多无赖亦为富商助威,耻笑卖炭翁“脸黑得像锅底,敢进西安城”。县长见势不可遏,甩出一句话:“我今天就是要管管这闲事,走,咱到县政府评理去!”那富商有恃无恐:“到省政府也不怕,走!”一群人行至西大街长安县政府门口,站岗卫兵喊“敬礼!”所来一群人已明白八九,却退之不及。县长升堂,问明事委,宣布:“今天逮住了你这个欺压穷人的老鼠,你是愿打还是愿罚?”吓得富商急忙跪倒赔不是,说愿罚,遂当堂付给卖炭翁两倍炭款。

  这位县长名叫韩兆鄂,字卓儒,清光绪十六年(1891)出生于庞光镇炉丹村。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京求学期间,和学友魏野畴、李子洲等创办《秦钟》月刊,组织领导陕西旅京各界联合会,揭露陕西督军陈树藩黑暗统治。带头参加“五四”运动,为北京学生联合会交际干事,同陈独秀、李大钊过往甚密。高师毕业后,回陕西从教,先后于渭北、西安担任中学校长六届,并一度代理省教育厅厅长。1926年底至1937年,又先后担任绥德、米脂、安康、南郑、长安县县长,体恤民难,秉公执法,被称为“平民县长”。“西安事变”前后,和杨明轩组织“西北各界抗日救国会”,并利用长安县政府之地,为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林伯渠等中共领导提供演讲场所和工作之便,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了大量工作。

  1926年秋,韩兆鄂返户时,西安已被镇嵩军刘镇华围困半年多,韩兆鄂毅然率领户县南四操民团2000多人持大刀、梭剽,配合冯玉祥所辖姜宏谋部于长安雷村、黄良镇攻打镇嵩军,首战小挫,再战破敌,城南之镇嵩军败退。西安事变后,韩兆鄂先后担任赵寿山38军西安办事处处长、117师军需处处长,参加中条山抗战。平陆一战,117师全军覆没,韩兆鄂带随从携军饷10多万元,藏匿于黄河堤岸下一个黑洞里,待敌退,将巨资如数交给先期过河的师长陈硕儒,保住了117师的全部家当。

  1942年7月,在中国民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不久去上海、香港从事民主运动。1948年9月进入解放区,受到毛泽东接见。1949年3月,北平解放,韩兆鄂任北京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协助叶剑英市长,为制定北京市的建设规划做了大量工作。1950年至1958年,任陕西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民盟西北总支副主委、陕西省主委。1957年被错划为极右分子。“文革”中,被隔离审查,备受摧残。1970年10月冤死监狱,享年80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得以昭雪,骨灰安放于西安南郊烈士陵园。

  十七、“活马王”崔涤僧

  崔涤僧,字遽升,号退山隐人。清光绪十年(1884)出生于庞光镇化东堡。少时师从关中名兽医陈西坡(咸阳人)门下学中兽医。废寝忘食,六载苦读,终得真经。遂别师返乡里,悬壶自立。始行医乡里,诊治灵验,名气不胫而走。后方圆百里,牵畜登门求治者络绎不绝,先生改行医为坐堂,家门前几十根马桩常拴满病畜,以致应诊不暇。先生乐善好施,怜悯穷人,周济乡里。先生诊病如仙,用药如神。一次,蔡家坡一乡民牵来一匹马,说是两日不吃草料。先生一瞥马身毛色,摆手道:“快拉回去,不用治了。”主人听罢以为马没有啥毛病,心大如笸篮,坐在马凳上取出旱烟锅准备吸一锅。先生一看主人不慌不忙的样子,生气了:“咋还不拉走,等你吸完那锅烟,就拉不回去了!”主人这才大惊,却又犹豫:我这马来时走路蹬蹬蹬的,还欢着呢,怎么就不行了?主人半信半疑地拉着马往回走,出了村刚过曲峪河,马就倒下了。这类观其形便能定生死的奇事令乡民惊呼。而经先生妙手,起死回生者更不计其数。清宣统二年(1910),先生已编写出《马学》四卷,当局以“民间兽医不能著书立说”为由,拒绝刊印。民国三十二年(1943),户县、周至、兴平、咸阳、长安五县绅民,联名列队,高举彩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为先生送来“仙手佛心”金字巨匾,并于化东堡演大戏三日,戏台上高悬楹联:“医家名流,仙手施术真乃活马王降世;杏林逸品,佛心济物实为慈菩萨佑生。”从此,“活马王”名传关中。

  1956年,(兰州)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恭请崔涤僧去兰州,传授中兽医术。当时先生已72岁高龄,老妻子女皆不允,秦地亦不舍。然为弘扬祖国兽医之传统,利国利民,先生毅然西行。至兰州后,被兽医研究所聘为教授、研究员,除教授徒生,研究医理,还常应西北各军马场之请求,医治病马。不久,崔涤僧被中国农科院任命为中兽医研究所业务所长,成为我国中兽医界领衔人。1958年,先生积60载从医之经验、体悟、医案,结合早年所写《马学》初稿,由其徒生、次子崔慧轩执笔,编写出其心血之新作《福寿全集》。全集分马科、牛科、驹儿科三卷共26万字,记述各种畜病226种,绘制病畜症状图226幅,配以七言汤头歌226首,文图诗并茂,实属艰难不易。该书被中国农科院以序命名为《中兽医诊疗经验——第四集》出版。兽医界评价这是一部弥足珍贵之经典大全,今古结合,医理精湛,方药效显。至1966年,再版六次,发行21万册。崔涤僧医治畜病多用“滋阴降火”之法,灵验无比,遂形成自己的流派——滋阴派。其代表方剂“清肺花粉散”、“加减消黄散”、“加减秦艽散”经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反复验证,核准其有效率为98%。中国农科院隆重举行“崔氏加减秦艽散”命名大会,该方剂成为治疗骡马肠黄症之专用方剂。

  崔涤僧不但精通中兽医,对人医尤以外科、儿科亦颇为见长。他自抟的“生肌散”、“玉红膏”、“拔毒散”对跌打损伤、疮、疥、疔、毒疗效奇显,对狂犬病的巧治更成为奇闻。

  “活马王”崔涤僧遗照崔涤僧还被聘为农科院顾问、甘肃省政协委员。两次受到主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志恢的接见。1959年将其家藏绝版《痊骥通玄论》奉献给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使祖国兽医学遗产免遭失传。1966年返里省亲,不幸病逝于老家。临终前,嘱子孙将其遗稿《马学汇编》、《牛马辨证录》、《驹儿秘本》捐给中兽医研究所。

  崔涤僧病逝后,中国农科院发来唁电。中兽医研究所举行隆重追悼会,方圆村队送来数百花圈,送葬队伍达500多人。中兽医研究所的祭文对崔涤僧作了至高无上的评价:“……先生乃医界泰斗,当代师宗。益牧福寿,德高望重。技艺超群,四方称颂。播施仁术,药王再生……济世利物为医德,观形知病为医精。仙手佛心为医神,起死回生为医圣。先生堪称医界领袖,艺坛杰雄……”真乃名副其实。

  十八、“崔善人”崔振山

  崔振山,1902年出生于庞光镇化中堡,自幼家境贫寒,务农打柴,没进过学堂。18岁参加杨虎城部队,自学有成。西安事变后,先后担任兰州公安局长、陕西第十保安团团长、第十一区保安司令。1948年任国民党新编第五军副军长。1950年1月3日四川解放前夕,于通江县率部向解放军投诚。

  崔振山军纪严明,体恤百姓。率部驻眉县时,于太白山垦荒200余亩,种植粮食蔬菜,办猪场安水磨,建醋房,减轻百姓负担。团部军需主任令其妻弟李金荣掌管财务,李利用职权暗放高利贷给农民,还不起者,轻则骂重则打。崔振山知情后,集合全团官兵,宣布李金荣罪行,令副官执行军法,杖打李金荣,副官怕军需主任报复,打了几棍便停住,崔振山怒火中烧,夺过军棍,直打得李金荣双腿流血,求饶不止。崔振山令官兵互相检举,发现坑害百姓者一律严惩不贷。此举轰动眉县,当地百姓称崔振山为“崔善人”。

  崔振山身为国民党军官,“显贵不欺友,和善待乡里”。每次回故乡,村外半里下车,步行进村,和蔼待乡党,特喜欢长辈叫他乳名“安娃”。1938年庞光镇筹建私立普明小学时,他慷慨捐款,为学校购置数十套桌凳。化羊三堡于娘娘庙建小学时,崔振山捐款1万元。为纪念崔振山为家乡捐资兴学之举,建校董事会取崔振山之“振”和化羊村之“化”,命校名为振化小学,即今庞光镇化羊小学。

  十九、古镇新貌

  古镇迁出已20载,按照科学持续发展观,新街从牛首山下延至圭峰山下,长达六里,一街穿六堡,前景十分壮观。千年银杏树(唐)

  新街西段,为穆家堡、杨家堡、宁家堡居民区。中段为商贸区,并驻有镇政府、派出所、供电站、医院、学校、银行、税务、汽车站等机关事业单位。中东段为王寨居民区。东段路北为工业园区,路南为焦将堡。新街东端为新辟的昆明池水上乐园。

  焦将堡,史载北宋庆历八年(1048),焦赞、孟良二将军曾在此屯兵养马,修筑城郭,村名“焦将”由此而得,村南有焦赞、孟良之陵墓。村西有唐时新植银杏树一棵,树高25米,胸围6米,冠幅荫蔽370平方米,因树上一粗枝伸空弯地后昂头而起,形如龙舞,乡人称“千年龙杏”,为“西安市古树名木”,常有游人和有关专家来瞻仰或拍照。焦将堡是西安地区乃至关中唯一产生姜的村庄,栽姜已有千年之史。现庞光新街东段以南有不少姜田,外乡人步至姜田,却将姜田当竹园,足见焦将生姜稀贵得令人“有眼不识泰山”了。

  庞光镇新街

  新辟的昆明池位于庞光镇新街东端焦将之北。据世代流传,这里曾为西汉昆明池。史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为训练水师和解决长安水源不足,于今西安市西南开凿出一个方圆40里的水池,名曰昆明池。庞光镇近东焦将、宋村至长安五星、东大之间,为沣河、高冠河、太平河河网区,东西近40里,南北30里,早年乃水乡泽国。上世纪80年代,曾有考古学家来此踏勘,根据地貌、地形、方位和面积大小,疑此地为西汉昆明池遗址。当地农人挖掘“白土”(土涂料)时经常在地下约两米处发现芦根,芦本生植于池塘,此当为考古之物证。宋以后昆明池潭为水田,至上世纪中叶,仍泥深数尺,农人入稻田时常被淤泥淹至脖颈,复弃田为湿地。

  1982年建庞光新镇时,于此湿地围堰筑堤,养鱼栽莲植树种花,经20年自然生长,回归原始,500亩阔之“昆明池”,碧波荡漾,垂柳轻拂,林木茂密,花草簇拥,荷叶蓬天,鱼儿跃,虫儿叫,鸟儿飞,再现西汉昆明池之美景。

  庞光镇新街交通十分便利。西安环山旅游一级公路从化羊庙下横穿而过,省道余沣路、县道大庞路、文黄路分别从新街西段、中段、东段自北向南穿街而过,至山根下与环山旅游路交汇。2006年又修成庞光镇去化羊庙的两条短捷(混凝土)旅游专线——状元路和凤仙路。镇汽车站每天发往县内外班车30趟。五纵一横的公路交通网,使庞光镇东去长安、蓝田、西安,西至周至,北至咸阳,十分方便快捷,四方游人乘车可直抵化羊庙景区。西汉高速路涝峪段修成后,庞光镇去陕南汉中两个半小时即至。

  庞光镇,虽古街不在,但历史留下的一个个神奇传说,一个个美好故事,一个个悲壮的历史事件,一个个令人景仰的历史人物,永远烙印在后人的记忆中。那点缀于谷峰涧溪间的风物名胜,还有那白莲红花的昆明池,永远让人陶醉。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