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焐角嗨愫耦匙

  周至政协

  厚畛子因山水而得名:山陵高大曰厚,黑河源头曰畛。《山海经》中有“青姿之山,畛水出焉”之载,故而得名厚畛子。也有另一种解释:当代著名作家叶广芩经过考证后认为,厚畛子实际上是后来人以傥骆道在此相对的宽度命名的驿站。厚畛子镇属周至县所辖,位于太白脚下、黑河源头,与佛坪、洋县、太白、眉县相邻。该镇生物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丰富,尤其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并且是唯一兼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景区镇。全镇总面积822平方公里,人口3500人,素有“中国山茱萸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

  秦岭乃“天下之脊”,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它同淮河一起形成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太白山不仅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巨大宝库,这里有各种植物50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6种。这里森林垂直分布带特别明显:有分布中低山区的落叶阔叶林带;有中山区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有中高山区的针叶林带;也有高山区的荒漠灌丛草甸带。高山上有第四纪冰川遗迹,是旅游、登山胜地和各种学科研究教学基地。太白山药用植物名目繁多,且自成体系,奇花异卉俯拾皆是,素有“太白山上无闲草,满地遍野都是宝”之称。历史上的封禅祭祀活动和相关记载多次见之典籍,文人墨客、学者雅士留下的诗词楹联、典故传说源远流长,它们均已成为太白山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太白山是道教圣地,山上山下修建了40多处宫观庙宇,如太白庙、药王殿、南天门、玉皇殿等。在林木葱茏的群山之中,逶迤伸展的跑马梁下,静卧着一座清代佛坪厅城的遗址,残存的古代城墙、城门、碑碣、雕刻、衙署、书院、寺庙、街市以及具有陕南风格的居民建筑,无一不闪烁着历史文化的光辉。加之群山环抱、一水中流,林木苍翠、村舍稀疏,俨然一派世外桃源的绚丽景色。在老县城这个高山石头城中,有全国罕见的《三龙戏珠》浮雕、《朝天吼》石刻等,极具历史文物价值。难怪人们形象地把老县城誉为“北方的香格里拉”。

  全镇开辟为老县城、厚畛子铁甲神谷、沙梁子、大蟒河四大景区,各景区都各具特色。太白山势高耸,水温差异大,气候垂直分布效应明显,因而自山麓至山顶,沿山体分布有暖温、中温、寒温和亚寒四个气候带,天象景观独特,气候变幻莫测,构成了“一山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象景观,“太白积雪六月天”自古便是“关中八景”之一。在旅游开发上“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的战略,使厚畛子成为名副其实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区。

  完整的古城遗址

  从周至县城南行110公里,由古傥骆道中段越秦岭,到长江流域的汉江支流清水河畔,豁然一片船形坪地。坪地上有座古城,在已经残缺的高大城墙上,神秘地记录着遥远的辉煌。这就是湮没已久的佛坪古城遗址,国内罕见的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县城遗址之一。

  这块坪地原先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松林。清中期,为开发深山区,扼守傥骆道,疏散人口,设立级别略高于县级的佛坪厅,厅同知五品官。这是清政府鼓励官员进山的措施,清道光四年(1824)佛坪厅首任同知景梁曾招抚移民,在这块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1.5公里的船形坪地上,伐古树、绘城图,采石条、烧石灰,运沙土、夯城基,盖衙门、修住宅,筑城建署,次年建成佛坪厅。当年留在城西的一棵塔形古松,现高30多米,胸径3米有余,像船形坪地上的桅杆,是创业者的天然纪念塔。

  跨越岁月的风烟,佛坪古城整齐的街道布局依稀可辨。城内东西一条大街,正中至南门一条副街。同知府正对丁字街口,两边雁阵般排开守备、把总、司狱、学署、书院、常平仓、文庙等官署建筑。商号民房在大街以南、副街两侧。西门外设厉坛、演武场、接官亭等,东门外建义仓及城隍庙等。据清《佛坪厅志》载:道光五年(1825),佛坪辖3857户、21830人,区划为四里30甲。到光绪八年(1882),佛坪户口增加2倍多。城内曾额定守兵253名,加上官僚胥吏、仓狱驿卒、工农商贸从业者,全城约二三千人。官办的板号、铁厂、木厂,私营的工商字号,生意兴隆。每逢一、四、七集日,四乡山民上市,山城热闹非凡。民国二年(1913),废厅改称佛坪县。由于土匪出没,经常袭扰县城,民国十四年(1925),新任县知事吴其昌之兄被土匪绑架。次年,土匪大肆抢劫,县府捕获土匪七人,即行枪决,秋后将县城迁往袁家庄(今佛坪县城)。这里因交通不便而凋零破败、人烟寥落,终于鲜为人知。古城现在散居着40余农户、180口人,昔日繁华只能从遗址文物中略窥一斑了。

  遗址最雄伟的建筑是古城墙。据《佛坪厅志》记:城“基阔二丈,顶阔一丈”。城墙外皮砌石头,城基用汉白玉石条浆砌,墙身是白灰沙土混合夯筑,坚固耐久。环城三门:东门称“景阳”,门洞已塌,不通;南门称“延熏”,已废;西门称“丰乐”,门洞虽坍塌,仍可通行。汉白玉石条砌基铺道,被历史的脚步磨得闪亮。青砖卷成的城门,被历史的风霜侵蚀得满身麻凹。

  这里有精美的碑碣和石雕群,以修建记、墓碑、墓志为多。碑文书法质朴多变,书体秀逸多姿。文书俱美的当推《重建文庙、文昌宫碑记》,行文流畅,书法沉雄朴茂;《重修城隍庙碑记》的楷书清秀俊美;《创建义学碑记》的行草结构朗润;城隍庙《经幢对联》的行书飘洒飞动。碑额的蟠螭纹、碑缘的人物和动物装饰纹样,工细规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尚。古城的碑碣是历史的档案和书法艺术宝库。

  东门一带集中着大型石雕。城东南的白云塔,六角形,据说原七层,“文化大革命”中被拆,今天只能见到路边堆放着几十块巨大的汉白玉构件。塔的底层由直径1.58米、周长4.98米的巨石雕成,侧面雕着风格粗犷的莲花纹饰。塔南有两尊1.3米的石像,风格粗朴,不及城东城北石洞中的小石雕像刻得精巧。城东南有四角三层的焚纸塔。文庙三龙戏珠大浮雕,长2米有余,宽1.4米,三条巨龙腾空欲飞、争嬉巨珠,首尾呼应,构图圆满、刻工严谨,造型中的一鳞一须也精细入微,是不可多得的精品。随地散放着众多的鼓形柱础石、雕花门礅,铺地青砖上均刻着“道光四年”的字样。衙署的鼓形雕花门墩,1.4米高,巧妙利用了雪白的汉白玉中的天然纹理,刻成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图案。这里的碑碣和石刻,件件通体洁白晶莹,是清代石雕的佳品。

  遗址周围的药王洞、关帝庙、铁厂坪、杨泗将军泉、灵泉等名胜,珍珠般镶绕周围。药王洞在城北半山腰崖洞中,洞前曾建有悬空阁。铁厂坪在铁厂沟内,遗留有清代道光、咸丰年间采矿、炼铁等遗址。城东城隍庙的大铁钟,高1.13米,胸围2.17米,此钟就是用铁厂坪的铁就地铸造的。

  杨泗将军泉在都督门东南,泉边有棵大杨树,高20余米,两抱粗,根下涌出三眼泉,汇成小溪急流,流量近每秒0.4立方米,水温摄氏10度左右。据《佛坪厅志》载:“将军杨泗名从义,字子和,宋开国侯,知洋州。”这里传说着杨泗将军开泉的悲壮故事:杨泗将军随皇帝征战路过都督镇,天气炎热,三军人马焦渴。皇帝急令杨泗将军找水。杨泗将军察看地形后,用力挥动钢锏,在大杨树下猛捅,泉水立进涌出,即回复皇帝。皇帝问:“有水没?”杨泗答:“清水长流。”皇帝大怒:“细水长流岂不渴死三军?欺君误事,斩首!”等皇帝饮了泉水,方知把“清水”误听为“细水”,在杨泗将军泉边建庙纪念。今庙址尚存,山民往来纪念,香火不绝。村里引来泉水建为小小电站,饮水用电不忘掘泉人。

  众多的古树名木和多彩的山萸花

  太白山有植物2700余种。不少树木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其中属国家三级保护树种的有华榛、青檀、领春木、金钱槭、水曲柳、陕西鹅耳栎等;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的有太白红豆杉、水青树、连香树、三白树等;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有太白珙桐(也叫鸽子树)等。

  进入太白山南麓,路旁有株直径约1米的大树,人称铁甲树。铁甲树即刺叶栎,因其生长极慢,且材质坚硬,刀砍斧斫不易断,故有铁甲木之称。铁甲树干上苔藓斑驳、枝繁叶茂,约有两千年以上树龄。看它,就如同阅读一本“树书”,观览一行历史,拜谒一位久经风霜的哲人。它将坚定、勇敢、矢志不移写在了大山的岩隙里。

  太白山的原始森林别是一番景致:空中,叠翠百丈,遮天蔽日;地上,巨树密排,落叶盈尺;地下,盘根错节,树石倚抱。这里的松树最多,大都长在石头夹缝之中,或者长在腐朽了的落叶上。只要有一条石缝或是一层薄土,松树都能落根立身,而且向不同方向伸展枝翼,塑造各种形象:“参天松”刚直坚强,“迎客松”招手示意,“苍龙松”蜿蜒曲折,“连理松”难分难解,“结义松”三五同根。

  松树林最大的地方,在海拔1800米处的凉水井。这是松的世界:路从松林过,庙在松林修,鸟在松林鸣,金丝猴在松林荡秋千……阳光从松树间照下来,变成一条条“光线”。周围静得出奇,独行的人走在松林中若大喊一声,会把自己惊出一身冷汗。

  再往上是十数里枇杷林。五月下旬,走进枇杷林,如同坠入花的海洋。

  山萸,也称山茱萸,属落叶乔木,花有香味。秋末冬初,果皮呈红色,采收的果实去核后称之山萸肉,有补肝益肾、涩精敛汗之功能,中医以其果肉入药。它是常用的滋补药。

  厚畛子镇的花耳坪春秋短、冬夏长、温差大,土壤成分以褐土和山地石渣土为主,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地貌适宜于山茱萸生长。

  在花耳坪,一片又一片的山萸树布满山沟。它从地上直接长出四五枝黑褐色的主干,然后向四周分杈长开,枝条繁盛、树冠不大。赤条条的树枝上冒出点点嫩芽,一簇簇灿烂的小黄花像一把把小伞挂满枝头。

  西部大开发,再造秀美山川,以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天然林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以来,荒芜的沟壑变成葱郁的林地。目前,全镇种植生态型经济林已有1.5万亩,以山茱萸、花椒为主栽品种,年产量达2000余吨。花耳坪建成为西安市最大的万亩优质山茱萸生产基地。

  山茱萸经济林的发展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给这里的农民开辟了致富的路子,拓展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富有特色的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是山区的特色小吃,厚畛子的洋芋糍粑不吃不知其妙,它的筋、光、香,胜似美味佳肴,令人百吃不厌,吃了还想吃。糍粑吃法各样,凉吃又叫干吃。干吃时可以蘸蜂蜜,则香甜爽口;蘸蒜泥或蘸醋辣子水吃,则清新刺激;也可蘸芝麻吃,则鲜香扑鼻。还可以油炸干吃,既有元宵的光、软、筋,又有锅巴的脆、香、酥。糍粑热吃也叫汤吃,易于消化。汤吃时可以弄些鲜蒜泥和生姜调味,吃醋水或浆水均可。吃醋水汤时可让人酸辣出汗,吃浆水泥可以帮你降温泻火。热吃时还可以连同青椒入锅炒着吃,别有一番滋味。

  厚畛子糍粑好吃,关键是当地出产的洋芋好,外表光溜、皮薄肉嫩,鸡蛋大小且个体均匀,好似黑河中的鹅卵石那样光滑瓷实。因为这里海拔在1500米左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一般是公历3月底4月初下种,8月中下旬收获,生长期较长,营养成分丰富且含量高。加之这里的油沙土,特别适宜洋芋生长。

  山里人热情好客,过去用糍粑招待来客,是因为没有啥好吃的,如今用糍粑招待客人吃的是新鲜。做糍粑只不过是厚畛子洋芋的一种吃法而已,洋芋如果下到玉米糁子锅里格外油香黏糊,不伤肠胃,而不像红芋下锅那样利汤利水,令人胃作酸。洋芋还可以做炒肉片、炒肉丝,做成粉皮、粉丝、锅巴等小食品。完全可以说,如今小洋芋闯出了大市场,成为山区人致富的主要作物。

  愿您抽空来厚畛子农家乐亲自尝尝洋芋糍粑,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馈赠。

  深山的传奇故事

  大山深处有传奇,这里竟然发生过中国最早的工人起义。因为地处原始森林,明代以后进入了全面采伐时期,大批伐木工人被集中在此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清嘉庆十八年(1813),伐木工人终于不堪忍受饥饿交迫的日子而爆发了大起义,2000多工人占领了厚畛子,继而转战四川、贵州,成为一支很有实力的起义军。这在沙梁子三义庙的碑文上都有记载。厚畛子搞旅游开发,若在镇南面的照壁前建一组清代的起义群雕,定会为小镇增色不少。

  厚畛子往上,秦岭梁顶有驿站遗址营盘梁。营盘梁地面相对平整,有石砖砌就的城圈。城内房屋塌倒、一片荒败,一株小桃在碎砖旁挣扎生长。高大石碑断成数截,脸面朝下,沉睡草间。只一块清康熙年间的碑,仰面青天,稍许完整像是在诉说着重建驿站的事。

  营盘梁颓于燹乱的小小驿站出土过千余老砖、百余石条,大量箭头、铜钱、铁镞……1935年红二十五军攻打过营盘梁,1947年李先念率中原解放军在此与国民党军队和民团激战,山间的树林里埋葬了无数战死者的尸骸,谁属国民党谁属共产党从那些枯骨上已难说得清楚,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他们化做泥土,将永远与青山同在了。

  厚畛子西边,临河有栈道,石孔整齐排列。石桩插入其间,上棚石板,为青苔所盖。这样的栈道,傥骆道上一共有13处之多。望着那些栈道遗迹,念及“地崩山摧壮士死,天梯石栈相勾连”的诗句,一种悲壮与凝重油然而生。

  醉人的山歌

  山歌,是山区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厚畛子山歌优美自然而不尚修饰,其歌词不拐弯抹角,不矫揉造作,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常常是经过山区人民多年生活的体验而提炼出的口头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般来说,厚畛子山歌的歌词一般由四句组成,五句式的也很常见,还有三句、六句的,和在句中插入垛句或组成穿名子的歌词。曲调也十分丰富,跳进多、音域广,旋律起伏大。主要有下面五类:

  小镇街景“山歌号子”又称“拉号子”或“吼号子”,其中有无词和有词之分。无词号子纯用衬字,有词号子的特点是词短号子长,有的甚至只有一句词,词后接唱一段元词的号子,这种号子均用高腔演唱。“山歌调子”亦称“调子”,是当地山歌中词曲相对固定字长的一种形式。它除了每曲都有固定的名称外,歌中大都掺有长短不等、地方色彩浓郁的衬字、衬句。“通山歌”又称“茅山歌”、“草歌子”、“姐儿歌”、“班子歌”等等。称呼因地而异,但都是指一种可以即兴填词的歌调而言的。这类山歌亦大致可分为节奏自由、音调悠扬的和节奏规整、结构严谨的两种。“锣鼓草”是在农忙季节、特别是薅草季节演唱的山歌。在旧社会,当地人就有农忙季节组织唐将班子之类互助组织的优良传统。在这种集体劳动中专有一名歌手,身背锣鼓口唱山歌进行鼓动或助兴,称之为“锣鼓草”。它的曲调各地不同,但六句为单乐段,间以锣鼓过门。歌调除了一些特定的外,大都可以即兴编唱,或将歌手熟悉的其他民歌拿来演唱助兴。风俗歌曲是山民婚丧嫁娶等风俗活动中所唱的民歌。厚畛子山歌一般均在山野里放声高歌,大多用高腔;在集体劳动中有时互相对歌,一领众合,此起彼伏,十分热烈,谓之“打对台”。有些山歌放在别的环境里亦可平腔演唱。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