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1.不书其人2,有阙也。
1杞:国名,姒姓,在今河南杞县。2“不书”二句:这是作者解释《春秋》书法的话。诸侯城缘陵,事未完密,为惠不终,故经文略称“诸侯”。
鄫季姬来宁1,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2,夏,遇于防3,而使来朝。
1宁:归宁,已婚女子回家省亲。2怒:责。《广雅·释诂下》:“怒……,责也。”止:据阮元《校勘记》及敦煌写本(P畅2562)删。3遇:会。季姬会鄫子于防。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晋卜偃曰1:“期年将有大咎2,几亡国3.”
1卜偃:郭偃。晋大夫,掌占卜。2期(jī)年:周年。咎:灾祸。3几(jī):几乎。
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1:“背施2,无亲;幸灾,不仁;贪爱3,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4:“皮之不存5,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6.”虢射曰:“无损于怨7,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雠之8,况怨敌乎9?”弗听。退曰:“君其悔是哉10!”
1庆郑:郑大夫。2“背施”二句:背弃对自己有恩的人,则无亲近之人。3贪爱:吝啬。4虢射:晋大夫,惠公之舅。
5“皮之”二句:比喻根本既失,其余细微末节无补于事。谓晋前已背约不予秦城,即使输粟于秦也无益。将:尚。6则:即。7“无损”二句:言予秦粟不足以解怨,反而增强敌国的力量。厚:强。8近:亲近之人。雠:同“仇”。9怨敌:指秦国。
10其:必。
经
十有五年春1,王正月,公如齐。
楚人伐徐2.
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3,遂次于匡4.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5.
夏五月,日有食之。
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6.
八月,螽7.
九月,公至自会。
季姬归于鄫8.
己卯晦9,震夷伯之庙10.
冬,宋人伐曹。
楚人败徐于娄林11.
十有一月壬戌12,晋侯及秦伯战于韩13.获晋侯。
1十有五年:公元前645年。2徐:国名,嬴姓,在今安徽泗县西北。3牡丘:地名,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北七里。4匡:卫地,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5公孙敖:庆父之子。诸侯:即上文所列诸国。诸侯既盟,各遣大夫率军救徐,故不复列国名。6厉:国名,在今河南鹿邑县东。7螽(zhōnɡ):指飞蝗。此年飞蝗成灾,故《春秋》书之。8“季姬”句:季姬本为鲁女,鄫夫人,上年回国省亲,鲁国责鄫子不朝而将她扣留,并使之召鄫子来朝,《春秋》书“归”,意为重新出嫁。鄫(cénɡ):国名,姒姓,在今山东枣庄市东。9己卯:九月三十日。10震:雷击。夷伯:展氏之祖,夷是谥号,伯是字。11娄林:徐地,在今安徽泗县东北。12壬戌:十四日。13韩:晋地,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