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一]!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一]?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三]。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四]。脱身簿尉中,抬与捶楚辞[五]。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六]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七]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八)!十年出幕府,自可持军麾(九)。此行既特达(十),足以慰所思。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一一]。常恨结欢浅[一二],各在天一涯;又如参与商[一三],惨惨肠中悲。惊风吹鸿鸽,不得相追随[一四],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一五]。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一六]!
高三十五,即诗人高适(唐人以称呼排行表示尊敬和亲切)。适时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掌书记(唐代元帅府及节度使僚属皆有掌书记的官)。翰于天宝十一载尝入朝,适同至长安,诗大概即作于这年。全诗分三段,首四句写边享,是送高的本旨。饥鹰以下写高的为人,有宽慰,有忠告。常恨以下与离别之情。
[一]崆峒,山名,在临洮,隶属河西。《唐书:哥舒翰传》:“吐蕃每至麦熟时,即率部众至积石军获取之,共呼为吐蕃麦庄。前后无敢拒之者。至是,翰设伏以待之,杀之略尽,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通鉴》把这件事记在天宝六载十月。按高适有《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是高适实参加了这次战役。今又当麦熟,自应休兵息民,加意防守。
[二]首四句是送别的本旨。公,指适。主将,指翰。穷荒,贫瘠边远之地。天宝八载,翰攻吐蕃石堡城,士卒死者数万。
[三]饥鹰,比喻高适。《唐书:高适传》:“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
[四]高适本是“大笑向文士”的诗人,二语能写出他的豪迈性格。幽,河北之地:并,山西之地,俗善骑射,多健儿。
[五]适初为封丘县尉,有诗云:“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宫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今为书记,可不再鞭挞人民。
[六]此下设为问答。触热,冒着炙热。武威,郡名。
[七]二句高适答言。国士知,是说不以众人相待。高适客游河西,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掌书记,故适《登垅》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可见高适对哥舒很信赖。
[八]此以下至篇末又都是作者的诺,这两句是规戒。杜甫对哥舒的看法和高适不大同,同时高适也很豪放,所以关照他要加倍小心谨慎。
[九]这两句是鼓励。高适志在封侯,常说“公侯皆战争”,但现在还是一书记,所以杜甫对他说,只要你在军府中熬上个十年八载,自然可以作主将了。军麾,用作指摔的军旗。
[一〇]特达,犹特出,这里有前途远大意。
[一一]这两句是宽慰。高适这一年已是五十五六岁了。
[一二]自此以下写自己对高的友谊和惜别之情。浅,短浅。方聚复散,故曰结欢浅。
[一三]参商二星,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是说分手后难得见面。
[一四]二句是说自己不能同往(杜甫曾有《投赠哥舒开府》诗,但没有生效)。
[一五]二句是说高适很难回来。翳,蔽。何当,何时。
[一六]一则由于友谊,再则也由于杜甫很爱高适的诗,所以这样希望他。杨伦说:“观诗,直有家人骨肉之爱,公于同时诸诗人,无不惓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