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轴心国逐渐成型并开始准备三战!
文章来源: 朱头山2024-05-04 10:31:21

新轴心是西方的说法,指中国,俄国,伊朗,朝鲜以及一些还不算国家的组织,对比二战时代的轴心国。套上这个头衔,有助于西方妖魔化这些国家,当然这些国家自己是绝对不承认的。

出现这种说法有几个年头了,但现在,西方的情报部门透露,这事恐怕成真!狼来了,本来是吓唬人妖魔化人的口号,现在狼真的要来了!这也算了遂了西方的愿,美国一直努力把本来矛盾重重的他们往一块推!

美国CIA首脑在国会征询时表示,有情报表明,一旦中国和美国盟国因为台海或南海出现冲突时,俄国会介入加入中国一方。有人会说,这怎么可能?再说俄国太平洋舰队那点破东西,能顶什么用?

在俄乌战争期间,中国虽然没有提供致命武器,但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俄国是无法支撑住的,这点俄国心知肚明。现在美国对中国施加了极大压力,继续支持俄国将付出极大代价。为了保住中国,俄国必须提供足以让中国继续支持他的好处,什么是俄国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呢?那就是加盟!

俄国太平洋舰队不算什么,但这个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从图们江一直到白令海峡,俄罗斯拥有上万公里的海岸线和无数的军港,机场,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导弹,军舰,飞机可以进驻那儿,直接威胁日本和美国。阿拉斯加就在白令海峡对面,战争升级后,甚至陆军都可以打到美国。况且,俄罗斯是核大国,核弹头是中国的二十倍,有了俄国的支持,中国才可以避免美国压倒性的核打击,具有和美国MAD (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的能力。MAD意思是同归于尽!另外,俄国虽然航母不行,但潜艇很厉害,这可以在海战中提供很大的帮助!

俄乌战争近日急剧升级了。俄苏的传统战略就是平行多点进攻,这表现在一战中的伏罗希洛夫战役和二战中的巴格拉季扬战役,在长达千里的前线上多点发动进攻,哪里突破了,主力就转移到那里加强进攻。这样能使敌人无法正确判断对方攻击方向出现顾此失彼。但这个战略需要具有人员和武器的优势,目前俄国具有这种优势。鉴于乌克兰重新得到美国和北约的加强,俄国要在那些加强落实之前,提前进攻,能得到多少就多少!

俄国的攻势把西方逼入墙角,英法都发出了直接介入的威胁,西方各国也都向乌克兰提供了可以攻击俄罗斯纵深的武器。乌克兰发出了打断克里米亚大桥的威胁,战争急剧升级了。西方面对乌克兰可能崩溃的前景,这是他们无法忍受的。同时,对中国的威胁也加强了,类似于1942年发给日本的最后通牒,也发给了中国:如果不离开俄罗斯,就弄死你!

从实际的情况看,在俄罗斯表示忠诚和愿意结盟后(这来自美国情报的透露),中国选择和俄罗斯站在一起。普京不久访华,一定会有个条约或密约确认这点。盟约都是相互的,可以想见,如果盟约中要求俄国在台海冲突中帮助,那么中国也必然有义务在俄国和北约发生冲突中相助!

中国很早就开始作战争的准备了,而现在加快了。金融上,中国已经开始减持美元和欧元国债,大量购入黄金。这几年,得益于从俄国,伊朗和沙特进口的能源都可以用人民币付款,中国积省了大量的美元等硬通货,与其去买美国国债,中国选择购买黄金。在和伊朗贸易中,中国发展出一套逃避国际金融和贸易监视的系统,这套系统中,国营和大的与西方有密切联系的私营公司都不参与,因此西方也无法制裁。现在,对俄国的贸易也逐渐导入这个系统,所以从表面数据上出现的贸易额减少并不代表真实情况。

美国是否敢于发动针对中国的核弹级别的金融经济制裁,是否有能力说服其它国家也采取同样的措施,目前还很难说。毕竟俄罗斯只占世界贸易的很小一部分,而中国占了30-50%的体量。没有中国的参加,世界将要陷入混乱,美国的日常生活都可能难以维持。但中国采取了所谓的底线思维,为最坏的可能作打算。

虽然现在有俄国提供能源,中国可以避免马六甲瓶颈,但中国的绿色能源计划的成功实施,也为万一陷入热战和冷战,中国可以避免因为能源供应中断而被迫投降。

中国很早以前就将电驱动运输放在一个战略的地位,因为考虑到中国缺油,70%的油来自进口,而70%来自中东,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一旦和美国发生冲突,马六甲被控制,中国只得投降。而为了将西部的煤电和水电运到东部耗巨资建立起来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歪打正着地成了现在绿色能源的输电线路,因为光风发电需要大量的空地,这只存在于中国西部。

最近中国在沙漠光伏发电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由于光伏板的大量生产和成本降低,使得可以在荒漠上大量建设光伏田,而两个意外的现象极大扩大了光伏田的意义。沙漠的根本成因是缺水,但空气中还是有水分的,而光伏板提供的平面成了夜晚冷凝最好的界面,也在白天抵挡了强烈的日光照射沙面。假以时日,光伏田区域竟然出现返绿现象,反而草长得太高成了麻烦。有人试着养羊,结果两全其美。而冷凝水集起来也成了洗板水的来源。中国荒漠总面积达国土的25%,据估算,只要其中的1%变为光伏田就可满足全国的用电需求。现在,光伏除了发电,还有绿化沙漠的作用,因此,中国加大了投入。另外,为了防备意外,中国同时建设了大量的煤电厂,已备在光风电不足时作为替代。能源方面的进步,为中国在未来的争斗中提供了一个保障!

有文章回顾了美国创造石油价值链的历史,总结出了三端理论:在生产端,洛克菲勒创办了标准石油公司,通过改良设备、以及高效的冶炼技术,提高了炼化效益,继而控制了美国95%的市场,又通过价格战、雇文痞、收买黑帮等方式,一度控制了全球85%的市场;在运输端,洛克菲勒放弃了当时广泛流行的铁路运输,开创性地建立了庞大的输油管道,大幅降低了石油成本;在消费端,亨利·福特开创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搞出了廉价的T型车,把洛克菲勒的石油消化的干干净净。“高效炼化技术-全新输油管道-创新汽车生产线”,最终形成了“生产-传输-利用”的循环体系,成功取代了由英国主导的“煤炭体系”,大大加速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在1929年时,美国拥有全球78%的汽车,汽油和燃油料占石油总消费量85%,工业文明遥遥领先。

仿造美国建立石油价值链的路线,中国现在开始“硅能源”革命,即由光伏-特高压-新能源车组成,对应一个新的“生产-传输-利用”循环体系,希望以此建立一个新的价值链,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价值。这在战略上,也对西方产生一个挟制作用。西方都知道绿色能源对地球存在的重要性,但又不愿意将这个价值链的顶端交给中国。而中国事实上处于的垄断地位,对西方也是一个很大的威慑。

尽管美国和西方可以用贸易壁垒的方法,阻断中国绿色产品的进口,但它无法禁止其它发展中国家进口中国的价廉物美的产品,而其本国的商家也会千方百计得到中国产品。那些宏伟的绿色计划,没有中国产品的加入就无法完成。而绿色的需求,在这些民主国家也会构成对政府的压力。因为需要中国的绿色产品,对战争会产生一种遏制作用。

伊朗和朝鲜,不用劝,他们肯定会加入中俄轴心。两个国家从战争角度上,都很有用。朝鲜拥有核武器,有相对于其经济来说很强大的军事工业,可以保持对日本,特别是韩国的威慑,吸引住这两个国家大部分的注意力,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伊朗则通过威慑以色列,将美国很大的注意力吸引在中东,如果帮助它获得核武器,中东的局面将变得不利于美以。

二战时大多数国家都是西方各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德日意就是没什么殖民地才发动战争的,现代属于西方阵营的只有二十来个国家,大多数国家都是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和二战时殖民宗主国能调动殖民地的资源不一样,现在交战双方都得争取这些国家,而他们中应该大多数会保持中立。这和二战中大多数国家都反轴心国不同。西方国家都是民主国家,并不一定会都参战,都得按照其国内的民主程序决定。而中俄伊朝都是独裁国家,很容易搞定内政。

新轴心国如果完全成真,对美国也是一场噩梦。因此,现在已经有人建议,不要把他们推在一起,而要实行分裂政策。内部透露的川普的对俄方针,就是压乌克兰放弃被占领土,放弃加入北约,来防止俄国彻底东倒,就像当年杜鲁门想以放弃台湾来换取毛泽东不一边倒苏联一样。

但政治有种惯性,也不完全决定于一个人和一个集团。从目前形势看,确实有这种趋势,就是战争集团开始成型,各国都在扩军备战,进行供应链脱钩,战略产业重构,战争的阴影越来越逼近。

二战并不是在1939年9月1日突然爆发的,而是经历了长达十年的酝酿期。三战现在的阶段,俄乌战争相当于当年的中日战争,而巴以战争相当于当年的西班牙内战,如此看来,全面爆发,可能还有3-10年吧。按爱因斯坦的说法,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不好说,但到第四次世界大战时,肯定用石头和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