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华人lee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我的母校澳头中學得益于的新中国,解放前我们家乡只有小学没有中学,家乡人解放前能考上中学就算非常优秀了,读大学想都别想。建国初期全国大量的办了免费的全民扫盲。使无数大字不识的普通老百姓可以读书看报。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那时的九年义务教育也是基本不收费的。我家乡公社初期又办了2年农业中学,59年再设立一所初级中学“简称澳头中学”没有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对待偷渡香港不是收容所→【侥幸过界也要躲躲藏藏】:六二年所谓偷渡大潮过后,中港双方管理很严,就算不经沙头角禁区而在其它地方过界,到了香港境内新界也很难出九龙市区,一经被抓照样遣返大陆。香港不是收容所,没有如内地人想象那样好,多少人过到新界后出不了九龍,除非市区有亲人想法带出,不然,一年几个月都要在新界农村躲躲藏藏,在新界乡下农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年农村人梦里的天堂→【香港】:我国在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人出外谋生,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像奴隶一样“卖猪仔”的、被政府追杀逃出的,还有出来留学不回去的,五花八门样样有。自古以来汉人为了生活不断向外迁徙,导致华人华侨遍布全世界,我相信外出的人成功少失败多,成功者有自立为王的、也有雄霸一方的,失败者只能客死异乡了。出去闯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性格左右人生】:我在香港住七年临时木屋的经历…所谓临时木屋区最多三年政府就要清拆,这些地方不是开山就是填海形成的,填出來的这种区域地底太松软,所以暂时用做临时木屋区场地,用实地底再图它用。有一类人登记上了徙置区后,但木屋还没拆他们就将木屋再卖给别人,别人买了只能住一天算一天,希望拆后能安排到另处安置区再撘木屋住,如果能获得另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在香港时“飞仔”“飞女”“寒飞”“牛屎飞”大行其道,经常会听到街边传来的声音“死臭飞”,“飞仔”是否就是北方称呼的小混混,又称“小痞子”?“飞仔”是当年流浪于社会上的十六、七岁左右的青少年。这些“飞仔”是寄生于学校周边的特殊群体,父母管不了,学校无法管,小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以上,经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增广贤文:兄弟打交硬过铁、夫妻和气软如棉,朋友友情深过海、父母恩情比天高。夫妇打架千万别做和事佬,话说当年我住(8尺×8尺×8尺)木屋区,夏天天气炎热经常走出路边小士多乘凉,小士多很热闹经常有人下棋或打麻雀,小士多是一对战斗型夫妇开的带有一岁不到小孩,小士多后面住人前面卖东西,这对夫妇经常吵架打架是常态,左邻右居街头巷尾无人不知无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思变】:小餐馆生意差只好求“思变”,不会思变或不敢思变,如何改变人生?改变生活?在和“女强人”做合股小餐馆期间,有位餐馆老板(香港人)经常到来闲聊,聊到他的餐馆要卖掉时我想买下来,这香港人老板听说我要买不卖给我,卖谁不是卖为何不卖给我,后来听人说他不卖给我原因,有两大理由,一看死我无钱买,二知道我不会英语,他不卖给我不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亲戚”女强人认为自己读了一点书,听说在香港新界读到“中五”会英语,他就凭借这点知识有点看不起我,论学历确实比我高又会英语,他买下我的小餐馆后和企枱跨口说我不会做,她要把生意做得比我好几倍,结果怎样,还是不生不死保持我卖给她时的生意额,她就是不服我,我在2000年买了一个独立小房子,她就在同一处买了两层楼,有人问她为何不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异域求存】:饮食业外卖店小餐館合股生意最难做,早期香港的“原居民”,也就是香港人口中的“新界人”,香港分三个地区,香港、九龙、新界,所谓“新界”是九龙界限街以北地区,这一地区是大清最晚租借给英国的,租期九十九年。过去香港人口中的“新界人”是指除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外的农村人。早期由香港来到英国谋生的几乎全是&l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英国打拼】外卖店的遭遇:我不会讨好人,在老家时有一次县委派人到农村开青年会,记得是收割季节,本来收工回家己很晚还要开会搞活动,自由发言时我说了几句话,白天做了一整天,晚上还搞什么活动,我不去要去你们去,顶撞县里派下來搞工作的干部,他们说我思想有问题不适合搞青年活动,从此以后青年所有活动都不让我参加,取消了我青年资格分配到老年人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