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0-02-10 11:27:30)
顶针联
  这种对联乃是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亦称“联珠对”、“联锦对”。经典之句如下:
  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2-10 11:25:29)
回文联
  回文联,它是我国对联修辞奇葩中的一朵。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兹举数例如下:
  其一:河南省境内有一座山名叫鸡公山,山中有两处景观:“斗鸡山”和“龙隐岩”。有人就此作了一副独具慧眼的回文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岩中岩隐龙.
  
  其二:厦门鼓浪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2-10 11:22:55)
无情对【概念】  众所周知,对联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但有一种对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载,有一个姓叶的先生出联:“鸡冠花未放。”有人对:“狗尾草先生。”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前句本为主谓句,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观楼长联  昆明市西南郊的大观楼前,悬挂着一幅长达180字的著名长联。  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蛇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0-02-10 11:12:02)
古代经典对联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好读书却不爱好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  原对:盗者莫来道者来。  新联:捞者莫来劳者来。  吾联:罪客勿来醉客来。  此联为【明】担山和尚所作。  上联:理想莫享醴。  下联:前途弗图钱。  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10-02-10 11:07:30)
对联之称谓  楹联,通称对联。《辞海》: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楹,即房柱或门柱。过去对联常常刻写在楹柱上,楹联名称由此得来。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起来有强调其文学性质的意味。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和俗称。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此外,楹联还有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别称。具体分述于下:  常用的有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2-10 11:06:23)
对联之文体  楹联的文体归属,是个没有完全谈清说透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楹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有的人则认为楹联属骈体文范畴。有人说楹联就是一种应用文,还有人说楹联是民间文学。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从中国古代文体的参照系来看,楹联独具一格,别是一家,是一种与诗、词、曲、骈体文等并立的古典格律文学样式。
  楹联非诗:前人多把楹联看做韵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2-10 11:03:29)
对联之特征   季世昌、朱净之先生在《中国楹联学》中曾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实用性。鲜明的民族是指楹联极为鲜明地体现着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貌。强烈的时代性是指楹联象一切文学形式一样,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严密的格律性是指楹联有自己的独特格律。高度的概括性是指楹联具有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2-10 10:56:59)
对联之起源  哲学探源: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2-10 10:53:40)
对联之习俗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介绍和评定文字如下:
  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