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的诞生 ---为什么在西欧,不在中国?(上)

来源: 骆驼123456 2018-09-14 14:59: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034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骆驼123456 ] 在 2018-09-14 16:52:0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现代科学的诞生(上)
为什么在西欧,不在中国?

 

一  问题

   

1.   触动我的几件小事

记得很多年前,我读到一个关于六、七百年前现代科学怎样在西欧萌芽的小故事。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初期,十四世纪后期到十五世纪初叶,在意大利半岛、法国南部、英伦诸岛、和今天的德国境内,很多时尚的青年贵族,轻车简行,深入到贫困偏僻的乡下,寻找从罗马帝国时代残留下来的基督教堂和修道院。找到后,他们就与驻守的牧师或修士拉关系,有时贿赂,为的是能得到允许,进入这些教堂的图书室和藏书室,寻找可能残留下来的,大约一千年前罗马帝国时代的书籍。作者特别提到,有些藏书室在地窖里,千年以来一直暗无天日,阴暗潮湿,里面堆积着历代牧师的棺椁、以及战争和瘟疫时代留下的没有棺椁的死尸。这些贵族青年们为了可能的斩获,就得一只手拿着蜡烛,一只手向前摸索,跨过令人毛骨悚然的尸骨,深入地窖的深处,寻找古书。

这是西方作者写给西方年轻人的故事,主要意思是,文艺复兴时,整个社会都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所以现代科学诞生了。但我却没有被说服。中国也有很多这类故事。古代有,现代也有,我身边就曾有过很多,但科学并没有因此在中国诞生。两千年前,中国的读书人就有“头悬梁,锥刺股”、和“凿壁偷光”的极端事迹。1970年代末,高考恢复,我家的邻居、朋友,以及整个社会,都狂热地追求知识。当时,世界数学难题“1 + 1 = 2”是社会上最流行的词汇。数学家陈景润、天才少年宁铂等,是全国名人。全国掀起学英文热潮,《英文900句》最时髦,到处脱销。我家一个邻居辗转地从北京买到一本。每天晚上他家孩子入睡后,大院里其他家庭就轮流借,然后父母熬夜手抄全书,再给自己的孩子学。

我读中学时,吉林省大学录取率很低,所以身边有很多极端用功的同学。高二、高三两年,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教室里都是满人的,包括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一次中午我和一位同学吃午饭,他说他每天早晨4点开始,先在家读二个小时书,然后再到学校和大家一起学习,因为“如果花的时间和别人一样,成绩也会和别人差不多,就考不上大学”。他还说,“我现在看见饭盒,就觉得它向我飞来;看教室的天花板,就觉得它要塌下来,砸向我“。我当时惊讶得不知如何作答。多年以后,我偶尔从书里得知,当年他经历的,是由于压力引起的精神分裂或抑郁症的先兆。

大学里,来自各地的同学互相交流。福建、湖南、湖北、江苏、四川、江西,等等,很多省的高考,竞争都极端激烈,甚至比吉林省还要严重。大部分同学都曾极端用功,才考上交大。我就想,从古自今,中国人追求知识的勤奋,完全不输给西方人。中国人的聪明程度,当然也不输给西方人。那么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为什么今天的科技发展,中国还是落后于西方呢?

2.   没有专研,怎么可能有科技发展?

上次回国,我在各地见到了很多老同学。在东北,我遇到那位曾经极端用功的中学同学。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很好的国营企业,但是单位里人浮于事,当年的工资也不高。他就下海,拉工程,做生意,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我们谈到他当年疯狂读书的事,两个人都笑起来,觉得恍如隔世。

我又在全国各地见到多位交大老同学。总的讲,大家的心态和处境,都和那位中学同学大同小异。部分人走仕途,行为瞄准升迁;更多的要赚钱,为家庭和孩子的未来而努力。在深圳,一位同学为我历数原来班里人的现状,发现当年那么多学术天份特别好的同学,有的还是省里高考的前几名,现在都不在搞业务了。道理很简单,人人都看得透,就是社会环境使然。真正用心专研科技的人,事业和个人都没有什么前途。所以即使原本是读书天才,也都转方向去升官发财了。

孤单的旅行中,我不停地想着同学们的现状和他们的话,又回想起多年以前读到的,欧洲贵族找古书的故事,有了一些新领悟。无论哪里的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欧洲人能够狂热追求知识,中国人也一样。但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这两地的人有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区别。西方人对知识的热烈追求,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数百年后的今天,在西方的大学、研究院、工业界,还有很多热爱科学的人。他们穷经皓首,把一生的精力贡献给科技发展。在这样的社会里,科技当然可能产生和持续发展。而在中国,社会大环境使得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不能延续。即使同一批人,年轻时狂热地追求知识,走上社会后也不能坚持。因为大家都知道,追求科学技术,并没有大用,个人也没有前途。人们不能保持专研,现代科技当然就很难诞生、很难发展了。

3.   现代科学是怎样诞生的:伽利略与罗马教廷的故事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人,当然也要养家糊口、考虑个人前途、子孙的未来等等。他们对科学的热忱,为什么就能坚持下来,而没有像我的同学们那样,中途放弃呢?我理解上的突破,发生在读懂了伽利略与教廷之间矛盾的来龙去脉。

伽利略是科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在他之前,西欧科学的发展总体处在文明恢复阶段,主要靠重新发现、翻译、并领会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伽利略开始了西欧人“超越古典知识、获得新发现”的历程。中国同学都知道伽利略与罗马教廷曾经有矛盾。我原来从国内教育得到的简单但鲜明的印象是,罗马教廷反对科学,迫害科学家,站在了错误的一边。伽利略勇敢地坚持真理,思想是对的,行为是先进的。 后来深入了解,才发现真实情况远不是这样。

伽利略的时代,西欧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基督教神职人员。他们推崇古典先哲,了解古罗马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圣经》上又有一段经文,虽然语言模糊,但似乎支持”地心说“,“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1]。所以,当时整个社会,包括罗马教廷,都自然地相信“地心说”。就是,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是不动的,天上万物,包括太阳、月亮、星星,都围绕地球转动。这个观点被收录在罗马教廷的权威出版物,《解经书》(Exegesis),之中,成为所有信徒都要遵守的教义。

十六世纪中,一位天主教“法政牧师”(Canon)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就是太阳是世界的中心,是不动的;天上万物,包括地球、星星,都围绕太阳转动。当时的天文理论,无论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都包括详细的数学模型。这里为了方便阅读,只是指出大意。哥白尼的理论,没有强大的证据相伴,又明显违反《解经书》,引起了教廷的警觉。但教廷还是允许了它的发表。从今天的知识来看,”地心“和”日心“学说都不对。当时的人们,包括哥白尼和伽利略,还没有大宇宙的概念,不知道人能看到的星星,大多数都是和太阳一样的恒星。

比伽利略更早,第谷·布拉赫就提出对哥白尼“日心说“模型的批评,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地心说“模型。布拉赫改进了观测天象用的四分仪(中国古代称“象限仪”或“地平纬仪”,北京古观象台有,由西欧耶稣会传教士在明朝时设计建造)和六分仪,并天才地计算出,如果相信哥白尼的模型,很多星星与地球的距离,至少是太阳和当时已知的最远行星,木星,距离的700倍。如果相信当时的新事物,望远镜,根据观测到的星星的大小,可以算出它们至少要像地球公转轨迹那么大,远远大过太阳。如果如此多的星星都这么大,它们怎么还会围着太阳转呢?

伽利略改进了问世不久的望远镜,用它观测天体。他发现了金星的盈亏和其他一些现象。这些结果与“日心说”相符,与“地心说”相矛盾。于是他开始公开和强烈地支持“日心说”,但没有令人信服地回答布拉赫提出的问题,于是伽利略与支持“地心说”的学者们的矛盾就越来越大。最后教廷也介入。1616年,教皇委托著名神学家、大学者罗贝托·贝拉明仲裁伽利略与反对者之间的争议。贝拉明表示,如果“日心说”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他就准备修正对《圣经》的理解,接纳“日心说”。在此之前,他也不准备禁止伽利略将“日心说”当成一种学术假说与别人讨论。贝拉明只要求伽利略在找到确切证据之前,不要把“日心说”当作无争议的事实宣扬给大众。伽利略接受了贝拉明的要求,教廷也就基本满意了。但十几年后,伽利略出版了一本新书,其中继续把“日心说“看作无争议的事实。于是教廷与伽利略的矛盾就爆发了。1632年,伽利略被罗马的宗教裁判所审判有罪,从此被软禁在家中,直到去世。

罗马教廷因为学术观点而拘禁伽利略,是不对的。但即使在今天的科学史界,大部分专家都认为,从学术争论的角度,当时的教廷比伽利略更讲道理。与伽利略相比,贝拉明是“更好的科学家”[2]。理解了这段历史,我觉得自己看懂了现代科学诞生的关键细节。学术界的运行方式与原则,从来要求科学的结论不可以超越证据。当时伽利略就如同一个“博士生”。而贝拉明和教廷就如同他的“指导教授”与“学术评审委员会”,负责规范伽利略的学术行为,阻止他的科学结论超越他掌握的证据。即使在今天的学术界,如果任何人像伽利略当年那样,在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伪反方理论的情况下,声称自己的理论是事实,也一样应该被批评和惩戒,但当然不应该被投入监狱。

原来,现代科学的诞生,不是因为科学之父战胜了罗马教廷,而是他在教廷的全面支持和指导下完成的。伽利略无疑是伟大的,但罗马教廷和基督教在科学诞生中的作用,很可能更大、更关键。想想看,上述故事中所有的关键人物,伽利略、哥白尼、布拉赫、贝拉明、教皇等,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当时科学还依附于神学,没有独立出来。科学家,作为专门职业,还没有产生。那时的科学家,包括伽利略,首先是基督徒。研究科学的最高目的,就是理解神。在当时,“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争论,没有任何军事、商业、经济或娱乐价值。学者、社会大众、和教廷都如此重视它,唯一的原因是《圣经》谈到这类问题。基督徒尊重《圣经》,所以伽利略等人才有社会环境研究科学。

从个人的现实角度看,这些早期的西欧科学家,之所以坚持研究,不至于像我的同学们那样,中途放弃,根本原因就是基督教。当时的科学家们接受基督教在信仰和学术上的指导,以及直接和间接的财务支持。他们的周围有其他同样受到基督教支持和指导的学者共同讨论问题。他们面对因为《圣经》而关心科学发展的基督徒社会大众。所有这些因素,使得西欧科学家可以坚持他们的科学探索。总之,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是西欧社会的主流思想和社会主导力量,支持和鼓励了现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那么,为什么在相近的历史时期,中国的主流思想、主导社会力量没有能够促发科学的诞生呢?以下的章节,试图更深一步地分析其中的原因。

图1: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的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模型概况。图中央是地球。太阳、月亮、与几个行星围绕地球转。图中最外一圈是”群星圈 “

图2: 哥白尼(1473-1543)的“日心说“模型,图中,太阳在中央,地球只是一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图中心的Sol就是太阳的拉丁文,从里向外第三圈Terra就是地球,最外一圈的拉丁文Stellarum Fixarum Sphera * immobilis,英文翻译是Stars Fixed Sphere * immobile,中文就是“固定的群星圈*不移动”

图3: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 – 1601)提出的“改进地心说“模型,早于伽利略的观测。图中央的蓝色圆点是地球,太阳、月亮等,都围绕地球转,而五个行星围绕太阳转。最外围是”群星圈 “,围绕地球。

图4:“地心说”中的各个行星运行轨迹。托勒密(约公元100-170年)的模型精细地解释了各个行星的运转。例如,金星绕着“本轮“(小圆圈)转动,而本轮的中点又绕着”均轮“(大圆圈)转动(见右手边小图)。西欧人长期用这个模型计算天象和日历。绝大部分在国内受教育的学生,没有机会知道”地心说“在历史上的巨大贡献。

图5 :《星际信使》中的插图,出版于1610年。伽利略绘制的、自己用望远镜观察到的金星圆缺过程。他发现,金星在离地球最远时呈现满圆形;离地球最近时,月牙形最严重。托勒密模型预测,金星在离地球最远时,应该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暗面对着地球,月牙形最重,与观测结果相反。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可以解释这个观测结果。伽利略因此支持“日心说“,反对”地心说“,虽然布拉赫的“改进地心说“模型在当时也可以解释伽利略的结果。

图6:罗贝托·贝拉明(Roberto Bellarmino,1542年-1621年)总主教,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神学家。被多位后代科学史专家誉为“比伽利略更好的科学家”[2]

注释

  1. 《旧约 诗篇》93:1, 96:10,《历代志上》16:30
  2. McMullin, Ernan (2008). "Robert Bellarmine". In Gillispie, Charles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Scribner &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McMullin cites Pierre Duhem and Karl Popper as prominent adherents to an "often repeated" view that "in one respect, at least, Bellarmine had shown himself a better scientist than Galileo"

二  基督教简介

因为要讲到现代科学与基督教的关系,所以需要读者对基督教有所理解。如果你对基督教不熟悉,本节用很简单的语言,概括了它的历史和主要教义。阅读本节,能让你更轻松地理解后续章节。如果你已经熟悉基督教,可以直接跳到第三节,而把这节当作注释、或参考资料。读后续部分时,如感到需要,再回头查阅。

1.   基督教与西欧简史

大约在距今3500年前,中国还处在商朝的早期,本来在埃及做奴隶的犹太人,找到机会逃离,游走在阿拉伯半岛及附近,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家园。他们在沙漠中流浪了40年,历尽千辛万苦,内部危机不断。在路过西乃山时,犹太人的领头人,名叫摩西,与神交流,获得了著名的《摩西十诫》,就是十条律法。后来一路上,摩西又从神得到更多律法,总共613条。

犹太民族对神非常虔诚,认真领会神的律法,并试图严格遵守。后来的一千多年里,基于摩西律法,又发展出更详细的《犹太法典》,篇幅几十卷、几百万字。世世代代的犹太人,熟读这些法律经典。 比如,几千年来,传统的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从很小开始,研习这些经典,并结合案例分析,形式类似现代的法学院。历史上,犹太人曾因为遵守神的律法而得到成功,也曾违反律法而受到神的惩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建国,失国,再建国,再失国…。他们的历史故事与教训,就记载于《旧约》。所谓犹太教,就是犹太人通过理解和遵守律法而追随神。

大约2000年前,在中国的两汉交替时期,犹太人是罗马帝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大约就是现在的以色列。一个小木匠,名叫耶稣,开始传播一种新信仰,并且自己处处身体力行。他人单势薄,努力了一两年后,只有十几个追随者,而且都是社会层次和文化层次较低的人,比如几个重要的门徒本来是渔民。耶稣平时主动接触的人,大多数也是当时社会里被忽视的人,比如麻风病人、残疾人、寡妇等。耶稣认为,犹太人虽然表面上还尊重神,行动上处处小心,避免违反日趋繁琐的律法,但心里已经忘了神。他宣扬,神的律法曾经是最好的,但现在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这些律法后面体现的神的精神。他给出了对神的多种描述,比如正义、真理、希望等。最高的总结就是,神是爱。耶稣只活跃了三年,就得罪了旧的犹太教势力,被出卖给罗马帝国政府,然后被杀于十字架上。

耶稣死后,他的门徒们继续私下传播他的思想,并在公元100年左右,把耶稣与门徒们的思想和言行合订成一本书,就是《新约》。在基督教的语言里,耶稣就是基督,耶稣是人名,基督是领袖的意思,基督教就是“耶稣的宗教”。基督教的《圣经》包括上、下两卷。其中《旧约》书名的意思就是“旧的神与人的合约“,而《新约》就是”新的神与人的合约“。基督教是基于犹太教的。基督徒也相信《旧约》,但通过耶稣的言行,对它理解有了新的深度和内容。

耶稣死后的几百年,基督徒一直被罗马帝国迫害,基督教是地下宗教。公元四世纪,基督教传播得越来越广泛,信徒越来越多,连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成了信徒。公元381年,东西罗马帝国的两个皇帝,共同颁布了命令,立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然后在罗马城建设圣彼得大教堂、设立教宗,在帝国的各个行政地区设立教区、主教等。基督教开始迅速发展,教堂遍布帝国版图。

不幸得是,过了不到一百年,在公元476年,伟大的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几百年里,未开化的野蛮人成了欧洲土地上的新主角。他们残忍好斗,无情的掠夺和嗜杀,造成古罗马原有的人口凋零、文明与财富毁灭殆尽,西欧基本变成蛮荒之地。只有一些基督教堂,散落在原来帝国的各个角落,隐忍顽强地坚持着,向乱世中的人群散发着微弱的文明之光。

大约在公元九世纪,中国唐朝时,原来在欧洲东部的一支野蛮人,法兰克的查理大帝势力逐渐做大,在今天的法国周边地区建立王国,带来了一段相对的政治稳定期,并使原来的野蛮人大量皈依基督教。查理大帝时期,欧洲的文明有了一些恢复。但他死后,西欧战乱再起。他的子孙们彼此之间征战。那个时期,来自东方的穆斯林已经入侵欧洲,占领了今天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南部,延续几百年。稍后,北欧海盗开始残酷地施虐欧州大陆和英伦诸岛,又历时几百年。为抵御穆斯林与海盗,欧洲人开始全民尚武、建立军事组织。后来,北欧海盗相对安静,罗马教皇振臂一呼,欧洲大陆各地的武士们开始了一系列十字军东征,讨伐占领了基督教圣城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又是几百年。 大约在十字军战争的过程中,基督教基本完成了在欧洲的全覆盖。十字军战争的后期,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又侵入欧洲。蒙古人直到13世纪末才逐渐褪出,14世纪初,西欧又开始了残酷的英法百年战争。那时,欧洲只有一小部分地区分有相对的稳定和平,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半岛上的几个很小的城邦共和国。不曾想,黑死病又在14世纪中横扫大陆,直到14世纪末才慢慢消退。

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中国处在明朝和清朝初期,伟大的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半岛上开花,之后蔓延到整个西欧。这几百年里,西欧的艺术、文学、科学、政治、军事、文化,等等,全面地、爆炸式大发展。基督教也发生了剧烈的改革。公元16世纪初,也是明朝后期,罗马教廷的世俗权力越来越大,自我膨胀,腐败滋生。现在德国境内的一个教士,马丁路德,公开抵抗和抨击罗马教廷,指责教廷违反了《圣经》和耶稣的精神。在思想层次上,双方矛盾的关键点是,罗马教廷认为,只有神职人员才可以解释《圣经》,一般信徒要接受教廷的解释,不可以自己理解《圣经》。这个教义在现实中把基督徒分成贵贱不同的等级。而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认为,《圣经》说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神拣选的牧师,都可以在人面前赞美神,所以一般基督徒也可以和神职人员一样,与神直接交流[1]。改革派认为,基督教的权威只有耶稣与《圣经》,罗马教皇也只是一个基督徒,在神面前并不高于其他基督徒。于是西欧的基督教分裂。继续忠于罗马教廷的一支,就是现在的天主教(Catholics)。而改革派就是现在的“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s)。在中国,新教经常被误称为基督教。

天主教和新教都是基督教,都读同一本《圣经》,都相信神和耶稣。它们的共同点远远多于它们的区别。

i.《圣经》版本概况

从古到今,《圣经》过很多版本。现代科学在文艺复兴时期诞生。那时,西欧的正式语言是拉丁文,通行的《圣经》是《拉丁通俗译本》(拉丁语:Biblia Vulgata,英文:Latin Vulgate)。它是耶柔米(Jerome)在公元5世纪翻译自希伯来文的《旧约》和希腊文的《新约》。它首先在西欧广泛流传,然后在1546年被教皇正式定为《圣经》的权威版本,后来西欧各国的本国语《圣经》,基本都是以它为蓝本。传统的英文《圣经》大多数是1611年出版的《詹姆士王译本》(KJV)及其变种,现在还很流行。进入现代以后,出现了很多英文新译本。目前最常见的是1984年修订的《新国际版》(NIV),它又有多个差别不大的变种。中文《圣经》中占霸主地位的是1919年定稿的《和合本》。1890年,在上海举行了传教士大会,会后组织委员会负责翻译《圣经》。《和合本》多个古英文版《圣经》作为原文底本,其中包括《詹姆士王译本》。《和合本》的中文,是清朝末年的“官话”,半文半白。

我在上海受洗,当时读的是《圣经和合本》。到美国后,继续用《和合本》也用过NIV, KJV等英文版。多年比较下来,我向朋友们推荐《圣经》的NIV英文版。它的语言简明易懂,意思和情感表达得都很好。国内大学水平的英文能力,应该足够读懂它。相比之下,《和合本》的中文,至少对于现代中国人,读起来很艰涩,有时让人不解其意。比如《箴言》19:2前半部,《NIV》:“It is not good to have zeal without knowledge”,意思是,“没有知识只有热情是不好的”。《和合本》译为“心无知识的,乃为不善”,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没有知识的人,不是好人”。再比如,《旧约》里重要的一章《Deuteronomy》, 其中,deuter- 是“第二”的意思;-nomy 是“命令”,所以Deuteronomy就是“神的第二次命令”。但《和合本》翻译成“申命记”,其中“申”的古文本意是“九”,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是“第九个命令”。另外一点,《和合本》译自英文《圣经》,所以用英文版《圣经》代替《和合本》,不会让读者漏掉《圣经》的意思。

我在本文里引用《圣经》时,如果觉得英文版表达得更好,就直接引用英文原文。如果还有必要,再给出自己的中文解释。如果我觉得《和合本》的翻译很好,也会直接引用它。

ii.基督教简略时间表

时间

基督教文明

中华文明

大约3500年前,公元前1500年左右

摩西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寻找新家园。在路上,树立“摩西十诫”和《旧约》中前五章中的各项“摩西律法”,犹太人的文化,从此进入“摩西时代”。

商朝初期。文明以龟甲占卜为主线。

2000多年前,公元1世纪

耶稣降生,传教,上十字架。当时犹太人是罗马帝国的臣民。犹太人总体 不相信耶稣,把他出卖给罗马帝国。耶稣的教义,以《旧约》为基础,但宣称,律法不是最重要的,律法背后的精神最重要,这个精神就是爱。门徒们在耶稣死后继续传教,主要在犹太人以外,今天的欧洲,多人因此被杀。基督徒被迫害。

西汉、新朝、东汉。中国文化进入“独尊儒家”时代。

大约1600年前,公元4世纪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在罗马帝国的中下层老百姓间传播,信众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最后成为帝国的国教。基督教的管理模式,受当时的罗马帝国政府的管理模式影响,越来越趋向金字塔式。有教宗,各地有分支教堂和教区。

东晋

大约1500年前,公元5世纪

罗马帝国灭亡。文明遭到毁灭打击,西欧进入黑暗的乱世

南北朝

大约1200年前,公元9世纪

卡洛林文艺复兴Carolingian Renaissance,罗马帝国时代的一支野蛮人,皈依了基督教。他们的领袖,查理大帝,在今天的法国建立起了一个较强大的王朝,被教皇册封为“神圣罗马帝国”,发展文化和教育,有一段文化复兴。

唐朝

公元14世纪后 – 17世纪

文艺复兴,包括现代科学的产生,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s)脱离罗马教廷(Catholics)

明朝、清初

公元17、18世纪

启蒙时代,或称“理性时代”,包括工业革命、美国成立、法国革命

明末、清朝

 

 

 

 

iii.出埃及地图,大约3500年前

图7 :《旧约》里犹太人从埃及到迦南地的旅程。总历时40年,摩西是领袖,西乃山在旅程的最南端附近。摩西在西南山获得《十诫》

2.   几个相关教义

本文无意展开讨论基督教信仰,而只是介绍几个它的与现代科学有关的特点。

首先,在《旧约》时代,犹太人就树立了强烈的法制观念。犹太人认为,人与神通过律法保持关系。他们非常虔诚地信仰神,所以非常严谨地记录、研究、实施、和传承律法。犹太人的律法覆盖全面、逻辑严谨、内部结构清晰。其中摩西的613条律法,类似于宪法。更详细的《犹太法典》是基于摩西律法。相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几千年前的犹太法与现代法律制度的相似程度,足以让任何观察者震惊。犹太人严格而彻底地认为,律法最大,高于任何个人,包括君王。《旧约 申命记》要求所有以色列的国王“要平生诵读律法,以便学习敬畏耶和华他的神,谨守遵行这律法书上的一切言语和这些条款。”[2]这条犹太人3500年前的法律,即使现代中国,也还远没有做到。

有些考古学者认为,摩西律法的很多内容与比它更早的、距今3800年左右的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有一个明显的区别,至今夺人目光。《汉谟拉比法典》充满神化、美化国王汉谟拉比的言辞,文体上就是一篇对王权的赞美诗。它在当时人们心中的权威,来自国王汉谟拉比的权威,所以国王自然在法律之上。而摩西律法,视神为法的源头,所以律法高过所有人。这是现在中国人都认为是对的,但还在追求而不得的目标。

犹太律法的权威不源于君王,所以法的实施也不能完全依靠王权,因此司法就有了独立性,就会依靠和强调“正当程序”或“程序正义”。比如,摩西律法特别强调证人和证据。《旧约 申命记》规定,任何案件的定罪都需要多位证人。任何证人不许做伪证。要严厉惩罚做伪证者。对案件中的物证,有具体和理性的规定。有的案件,需要文书证据,也有详细和理性的规定[3]。再比如,摩西律法强调,不偏袒任何人。《旧约  利未记》说,“在法庭上不许偏离公正,不要区别对待穷人,不要照顾大人物,要公平地审判你们的同胞”。[4]《圣经》里还用大量文字,提醒人们保护弱者,延伸了摩西律法强调“不偏袒任何人”的要求。

摩西律法实施了大约1500年后,耶稣看到了新问题。首先,人们行为上遵守律法,但心里忘了神,社会堕落。比如,耶稣发现很多小商贩在耶路撒冷的教堂里做生意,完全没有心思崇拜敬畏神。再者,因为人们心里不理解神,所以对律法的理解出现偏差。比如,耶稣在安息日为残疾人治病,遭到犹太人反对。耶稣诘问他们,“在安息日里,行善与行恶,哪个合法?”[5]耶稣发展了摩西的教义,强调律法背后的精神实质。《新约》对这种精神有多种论述,包括公平、正义、真理、生命、希望等,但最高的总结是,“神是爱“。换言之,爱能促进公平、正义、真理、生命、希望等,能与它们共存。比如历史上一直有人疑问,“理性或科学的发展是否将与神冲突?” 虽然基督徒与任何人一样,不能预测未来的科学是什么样子,但基督教早已决定拥抱科学,并一直坚持这个选择,就是基于“爱…喜欢真理”的信念。神就是爱[6],只要科学沿着真理的道路前行,就不会与神矛盾。

十六世纪产生的基督教新教,没有改变耶稣的信仰,只是反对罗马教廷的一些言行。新教徒认为,自己是真正追随耶稣和《圣经》的信徒,而罗马教廷已经堕落,偏离了原有的宗旨。

注释:

  1. 《新约 彼得前书》2:9 But you are a chosen people, a royal priesthood, a holy nation, God’s special possession, that you may declare the praises of him who called you out of darkness into his wonderful light. 马丁路德直接引用这段经文,认为所有教徒都可以是牧师。
  2. Deuteronomy 17:18-19 When he takes the throne of his kingdom, he is to write for himself on a scroll a copy of this law, taken from that of the Levitical priests. It is to be with him, and he is to read it all the days of his life so that he may learn to revere the Lord his God and follow carefully all the words of this law and these decrees
  3. Deuteronomy 19:15 One witness is not enough to convict anyone accused of any crime or offense they may have committed. A matter must be established by the testimony of two or three witnesses.

Exodus 2:16 You shall not give false testimony against your neighbor.

Deuteronomy 19:16-20 If a malicious witness takes the stand to accuse someone of a crime, the two people involved in the dispute must st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Lord before the priests and the judges who are in office at the time. The judges must make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if the witness proves to be a liar, giving false testimony against a fellow Israelite, then do to the false witness as that witness intended to do to the other party. You must purge the evil from among you. The rest of the people will hear of this and be afraid, and never again will such an evil thing be done among you.

Exodus 22:11-13 If a man deliver unto his neighbour an ass, or an ox, or a sheep, or any beast, to keep; and it die, or be hurt, or driven away, no man seeing it: Then shall an oath of the LORD be between them both, that he hath not put his hand unto his neighbour's goods; and the owner of it shall accept thereof, and he shall not make it good. And if it be stolen from him, he shall make restitution unto the owner thereof. If it be torn in pieces, then let him bring it for witness, and he shall not make good that which was torn.

Jeremiah 32:44 Men shall buy fields for money, and subscribe evidences, and seal them, and take witnesses in the land of Benjamin, and in the places about Jerusalem, and in the cities

of Judah, and in the cities of the mountains, and in the cities of the valley, and in the cities of the south: for I will cause their captivity to return, saith the LORD.

  1. Leviticus 19:15 Do not pervert justice; do not show partiality to the poor or favoritism to the great, but judge your neighbor fairly.
  2. Luke 6: 9 Then Jesus said to them, “I ask you, which is lawful on the Sabbath: to do good or to do evil, to save life or to destroy it?”
  3. Galatians 3:28 There is neither Jew nor Greek, there is neither slave nor free, there is no male and female, for you are all one in Christ Jesus.
    Romans 2:11 For God shows no partiality.
    Revelation 19:2 HIS JUDGMENTS ARE TRUE AND RIGHTEOUS
    John 14:6 Jesus answered, “I am the way and the truth and the life…”
    1 Peter 1:3 Praise be to the God and Fathe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In his great mercy he has given us new birth into a living hope through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 from the dead
    1 John 4:8 Whoever does not love does not know God, because God is love.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圣经里说摩西看到了上帝,应该是人类唯一一位见过上帝的人吧?上帝什么模样? -Quarx- 给 Quarx 发送悄悄话 Quarx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8/2018 postreply 19:47:15

什么是现状的第一推动力? 一切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思维习惯养成的问题.而人的思维习惯体系是怎么成的呢?大多习惯了就觉自然,再觉正 -奴民- 给 奴民 发送悄悄话 奴民 的博客首页 (787 bytes) () 12/29/2018 postreply 23:14:44

讨伐占领了基督教圣城耶路撒冷的穆斯林,须知那也是穆斯林圣城。不叫讨伐叫侵略。 -pinggh- 给 pingg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3/2019 postreply 14:32:02

赞!觉得应该提一下St. Thomas Aquinas的贡献 -Kwseeto- 给 Kwseeto 发送悄悄话 Kwseet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5/2019 postreply 12:29: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